第二章 风雪夜归人 中

  没人看见老者如何低头诡笑就像没人看见少年如何从人群里冲出。
  那少年拼尽全力用最快速度摆了个架势挡在老者身前。
  他手持马鞭用来当剑,膝盖微曲,身向前倾,右手扬鞭横推,左手两指并拢斜斜向上一点。
  他心脏快要跳出胸腔,一指点出,心脏不跳了,渐渐下沉。仿佛过了很久又仿佛只是一瞬。
  “啪。”
  半途松开的那根马鞭借着余下一推之力打中贵妇腰间,紧接着那一指竟也点中贵妇手腕。少年犹似梦中,他在梦里同千变万化的敌人斗了千百万遍。今日那敌人终于现出真身——一个贵妇满面惊容。
  三尺青锋悬于头上,少年在剑下笑起来,老者也抬起头笑起来,他笑得上气不接下气,顺着胸咳着。
  贵妇回过味儿来,霍地收手。少年人二指点中她时她已经察觉:那少年体内没有任何灵力波动。刚刚她虽只用了两层力却绝不是那少年可以抵挡。她用力压剑柄,却一寸不能进。
  “你什么意思?”贵妇气的浑身发抖。人没杀成还被一少年欺辱。
  贵妇已然收手,那剑却仍悬于少年头上,不坠分毫。
  青女剑静止不动,为什么?这就要问它的主人了。
  众人向那白衣女子望去,此刻她紧盯着少年有如见鬼。
  哪曾见过她如此怪异神情?贵妇强把要脱口而出的话咽了下去。
  三尺青锋掉下来,插在地上微微嗡鸣。
  段施施,一步一步走向那少年。她俯下身来,死死抓住少年肩膀。
  “这剑招你从哪里习来?是谁教你?!”
  “是谁?是谁?!!!……”
  “……那人……那人是男是女?”
  “……她还好吗?”
  “……他还好吗?”
  少年目瞪口呆,不知如何作答。
  “你难为他作甚!你的那些问题,老头子我都能回答。”
  段施施寻着声音抬头看去,对方眼中隐有妖异之色将她惑住,激动中神智越发混乱。
  “他在哪?”她痴痴开口。
  “你傻了!这么多人我怎么说?”老者微微抬手,有气无力的招了招。
  那只手似有无限魔力……
  痴傻间懵懵懂懂,段施施不住点头靠近老者。她半跪着将头贴近老者,耳朵贴上老者嘴巴。两人靠的极近,连头发都纠缠在一起。
  “他在哪?你快说!”
  “她在……”
  此刻,老者半边身子被遮挡,无人看得见。若有人看见必定惊叫出声!
  他脖子上、左脸上一道一道一丝一丝,由下至上,皮下好像有东西在快速蠕动,伤痕越涌越多,纵横交错,伤口细若发丝,血凝住不漏。那是无人注意的地方,丝线从全身涌上头顶,华发与青丝纠缠不休,红芒在几缕白发间闪动,一根一根一丝一丝,绕上青丝,几缕黑发间也有红芒闪动起来,一根一根一丝一丝。
  一阵眩晕袭来,全身力气像是被抽走了,少年瘫倒在地。
  “……在哪?”
  最后一点红芒于白发上一闪即逝,在黑发上一闪即没。
  “她就在……”
  “她就在地狱等着你!!!”
  惊变陡生!
  老者双眼通红,声音尖锐刺耳似夜鬼哭啼。一层血雾在二人身边爆炸开来。
  段施施狼狈后退。
  力量好像正一点一点回归,少年费力撑地,起身去看那老者,他已变成一个血人!
  “不——!”少年用力向血人扑去。
  白衣染血。满手,满脸,满身都是老者的血。嘴边咸腥,是血的味道,段施施神智归来。一股异样之感,顺着头皮,麻麻痒痒,丝丝缕缕,在全身游走。
  她浑身发抖,从牙缝中挤出三个字。
  “同、心、结。”
  对,同心结。
  ——
  同心结,乃三圣宫娘娘永娥所造之物。
  相传七百年前,幽冥鬼域无情海边正邪大战,仙道无有阁天巡老人手持一盏大荒灯,千里之内,去邪除祟,千里之外,锁魂追命。
  仙魔乱斗,天昏地暗。一盏孤灯,遥遥飘来。
  永娥正待与那伪君子拼个你死我活,对面慧真和尚却眼现骇然之色,他手化虚影,消失原地。
  刹那间,永娥身后佛光大胜。回身去看,天上垂下一束白光,所照之处无不化作灰飞,那光行至无情海边却被一点金芒阻住。
  身前那佛有如神祗挡住所有苦恶。
  远方传来一声怒喝:“痴儿!还不罢手?”
  和尚双手合十,低眉闭目,低头诵经,不为所动。那女子也不动,梵音浩渺间她着了魔一样望着他。
  “孽障!”
  白光渐渐有如实质,金芒似飞蛾扑火,片刻溃散。二人倒飞出去,永娥心想真是谁都讨厌你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为什么?她不必问,和尚七窍流血,也不必答。无情海海水冰凉刺骨,他二人慢慢下沉,慢慢无知无觉。
  说来奇怪,清醒时,身上没有一丝伤痛,她被一名老妪所救,婆婆无名无姓,自称养蚕人。海仍是那个海,岸却不是那个岸了。
  无情海无边无际,三个月来,永娥飞了数次。
  “你真想回到对岸?”
  永娥默不作声,婆婆随手捉起一只蚕放到永娥手中。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对岸就在对岸。”
  她拿着那蚕,浑浑向前飞去,日不落,不见时光飞逝。半月亦或半年。海上雾起,茫茫间听到一人在低声诵经,一点灵犀忽至,大雾散去,她蓦然回头,身后一尺是无情海岸。
  手握黑色细沙,她回来了,历时三月,准确的说还要再算上半日。
  一只蚕从手中掉下,向黑沙上的岩石爬去,金乌西坠,夕阳把所有事物镀上一层金。一丝金色丝线现了出来。从岩石上延伸过来,金丝尽头是这蚕,那另一头呢?
  那蚕似在吃那丝,金丝越吃越短,顺着丝线慢慢行至岩石,石缝里竟然还有一蚕也在吃丝,或许它在吐丝,分不清两只蚕哪个在吐哪个在吃。一丝蚕丝连接两只蚕,头一个,尾一个。也不知里面那蚕在石缝中呆了多久,没有桑叶可吃也充满活力。
  永娥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若老妪给她这蚕是让她顺着蚕丝找到来时路,那这蚕丝难道长的可横跨无情海?
  海浪狂拍,石上那蚕就要爬进石缝,却被一碎石击中。绿色汁液流出来,眼看就要活不成了。怪就怪在蚕丝上忽地泛起红芒,那蚕顷刻缩小一圈,由一指长化作半指长短,又充满干劲儿地爬起来。再往石缝中一瞧,那石缝中蚕竟也缩小了一圈。
  海浪狂拍,不见美人,也不见那蚕。
  ……
  只身闯过阿难寺,拳打崇山老九门,脚踢中州十四院。
  此后二十年,三圣宫娘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圣宫被破那一日,群情激奋的侠义之士誓要将那魔头挫骨扬灰。翻遍整个不栖山,掘地三尺,东寻西觅。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湖底石洞中寻到女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