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知县大人

  杜家对新县主并没有什么想法,他们平头老百姓,只要顾好的自己温饱就已经足够,若是非要加些期许,大概就是希望少些贪官污吏罢了。
  只没料到,这县主竟是他们绝没有想到的人。
  看到满头大汗的赵冬芝站在面前,上气不接下气,两只眼睛瞪得滚圆,赵氏只当是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心里突突直跳。
  "姐,县主是文渊啊!"然后,从她口里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句话。
  家里几个人全都震住了,杜显手里的茶碗砰的摔碎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赵冬芝欢快的叫起来,上前抓住赵氏的胳膊摇道,"姐,你不是做梦,真是文渊,他上这儿当县主来了!我亲眼瞧见的。"
  "真的?"赵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杜小鱼也是仿佛从梦里醒过来,"可是,他不是应该在京城么,怎的会来飞仙县当个县令?"
  不可能,真不可能!
  依他的才华怎么可能外放?应该留馆才是正常的,翰林院号称"储相之所",乃是为朝廷培育政坛精英的地方,按照通往青云之路的轨道来看,他该成为真正的翰林才是!
  "你没看错人?"杜小鱼追问一句,但很快又觉得自己多次一问,李源清这样的人,应该是很难看错的吧。
  "你们怎么都不信啊?"果然,赵冬芝叫起来,但自己又笑了,"其实我那会儿也不信,还是去迎接新任知县的衙役来告知的,哎,当时我都觉得自个儿轻飘飘的,脚都不着力,后来跑去衙门一看,可不是文渊么!我把眼睛都差点揉坏了,才确认是他,后来又让衙役通报,跟他说了几句话,他叫我带话回来,等过几日会亲自上门。"
  这下可由不得他们不信了,杜显喃喃道,"他竟然是县主,他竟然就是县主..."
  "看把姐夫都高兴傻了。"赵冬芝掩着嘴笑,"现在可好了,文渊当了县主,咱们真是什么都不用怕,姐,你们也称心如愿,想见他就能见到。"
  她是不晓得其中的厉害,杜小鱼连连摇头,怎么也不明白李源清来飞仙县当县主的理由,他难道是舍不得爹娘?竟要浪费如此大好的机会!
  还是因为...
  她眉头又慢慢拧了起来,莫非是他嫡母做的手脚?
  见他们一个个脸上都没有那么笑颜,赵冬芝完全摸不着头脑,奇怪道,"姐,姐夫,你们难道不高兴吗?"
  "他的家是在京城啊!"赵氏一声叹息。
  说高兴也是高兴的,可是她心里又很担忧,李家跟林家因为以前的事难免会怨恨她,如今他居然又来飞仙县,真不知道那两家人会怎么想。接着她又想到另外一件事,难怪上回县主夫人说了如此多莫名其妙的话,原来是早就知道他会来当知县,这才诸多示好呢。
  赵冬芝笑嘻嘻道,"在京城又怎么样?他是你们养大的,有道是生娘不及养娘大,他明显是念着你们,这么孝顺的孩子,要是我真不知道如何疼爱呢!"
  赵氏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种复杂的情绪,只得笑了笑。
  "我们要不要去看看他?"这时杜显终于正常了,问她们几个,"难道真等着他上咱们家里来?他现在可是县主啊!"
  "那有什么不一样,他在我眼里还是二哥。"既来之则安之,再怎么想不通也是即成的事实,杜小鱼笑道,"他是新任父母官,这几日肯定忙得很,咱们还是不要去打搅他的好。"
  知县接任,要办的事很多,比如要拜庙上香,孔庙,关帝庙等等,显示自己遵从儒道,又要清点仓库核对账目,要解决上任县主的遗留问题,还要拜访乡绅,了解县里的全部情况,估计根本抽不出空来。
  杜显点点头,"你说的也是。"
  但这几日到底还是静不下来,每每往门外张望,不过外界原因也很多,听说李源清当了知县,那拜访的人又一批批来了。
  崔氏也过来说话,她知晓这件事,心里的结才算解开,原来是因为这个缘由,县主夫人才请了她们姐妹俩,倒不是什么看轻她,而且赵氏也确实不知道情况,并没有隐瞒的意思。
  "到时候真过来了,还请亲家妹子问问可有与时的消息。"她来的目的也是如此,从京城捎信总是要耗费太多的时间,不知道那边殿试的情况,心里也是焦急的很。
  赵氏笑道,"我肯定是要问的。"
  两人正说着,就听外面一阵锣鼓声,有人叫道,"县主来了,快来看县主!"
  他来了,杜小鱼急忙往院子里跑。
  黄立树今儿也休息,早就把院门打开了,远远看见一个身穿赤罗衣,腰间裹银带,佩戴黄,绿,赤织成练雀三色花锦绶的人往这里走过来。
  他心如雀跃,但按捺住了,恭谨的上前道,"见过县主。"
  李源清微微一笑,任他行了礼,随之就往前走了去,后面的四个衙役亦要跟上,他却吩咐他们回去。
  黄立树把院门又关起来,把一干看热闹的人拦在了外面。
  见没有外人了,黄立树的激动毕露无遗,"表哥,你怎的来这儿当知县了?翰林院出来的人岂会如此?"
  "没礼貌,还不闭嘴!"杜显走出来呵斥,也要上来行礼。
  李源清忙托住他,示意不用,但这赤红的罗衣如此耀眼,除了杜小鱼跟黄立树之外,屋里的几个人都被震得表情僵硬,不知道说什么话才好。
  "娘,二哥的常服不是有几件的么,在哪儿?"杜小鱼想了个主意。
  这儿等级森严,李源清穿了官服,只怕他们都不会轻松的。
  李源清明白她的意思,便去里屋换了身衣服出来,这才减轻了身上的官威,众人才能好好说话。
  看到崔氏也在,李源清道,"我跟姐夫在京城会过面,他表现很好,座主十分看重,我也跟父亲提过一次。"
  话里的意思很明显,白与时前途敞亮,崔氏立刻眉开眼笑起来。
  黄立树跟杜小鱼一样想不通李源清来此当知县的理由,听他们说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又问了。
  李源清倒也没有回避,只道是三年考核后的结果,黄立树自然不信,可也没有办法,而这也堵住了其他几人的口。
  晚饭前,赵冬芝也回来了,见到李源清居然在,那是兴奋无比,他从头到尾都是众人的中心,渐渐就露出些疲态来。
  杜显关切道,"可是累了?"他也听说前几天李源清四处奔波不得停歇,而又是从京城才赶过来不久,许是身子吃不消了。
  "确实是有些累。"他点点头,也不强撑。
  赵冬芝眼睛一转,"要不今晚就在这里休息罢,反正卧房多得是呢。"
  赵氏刚想斥责她胡说,堂堂县令怎么能随便留在别人家过夜,结果李源清倒是一笑,"也好。"
  他脱了官服也不过是个普通人,有什么理由不能睡在养大自己的父母家里?
  杜显高兴极了,忙去整理房间。
  众人七嘴八舌,反而杜小鱼跟他说的话最少,少到不超过十句,可若放在以前,那是绝不会出现的情况。
  她只是静静的坐着,在思考一些问题。
  赵冬芝一家走后,屋子里终于安静下来,两个人默契地走到院子里,李源清看着月光洒在她肩头,笑道,"你可是想问我什么?"
  "你知道我会想问什么。"只不过他刚才搪塞了黄立树,她不确定他会不会告诉真实的情况,所以,她想了想道,"可是你嫡母阻你前程?"这是最有可能的,听说那谢氏出自名门望族,想来人脉也是广阔的,而李源清不过是个毛头小子,把他从翰林院弄出来也不是做不到的事。
  "你就这么小看我?"李源清挑起眉,语气很是失望。
  难道不是这样?他自信满满,杜小鱼更加疑惑,"那,那你真是因为爹跟娘才来的么?"
  他没答,只是看着她。
  那双眼睛像黑色的宝石在夜色里熠熠生辉,可是又像流淌着的温柔的水流,有绵绵无尽的情谊。
  他慢慢道,"你真想知道?"
  她的心咚的一跳,不由想起那日临别时他在马车上的那一眼。
  当时她也是这般感觉吧?
  一种说不清的异样,遥远又模糊,她本能的退缩了,竟然不能坚持的问下去,偏过头道,"你不想说我也不勉强。"
  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她本该勇往无前的,那么,也许退缩的是他。
  因为,即便是站在她面前,即便是如此清楚对她的感情,可是真要现在就说出来,他未必就能办得到。
  "我来之前曾去过南岳山,你还记得当初跟我说了什么话吗?"他很自然的又说起别的事。
  南岳山?杜小鱼觉得这个词有些耳熟,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他悠悠然念了一首诗。
  杜小鱼却差点跳起来,惊喜道,"芸薹!是芸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