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试探

  他又不笨,再怎么样在萧潮生面色变了的时候也看出来这件事情不简单了。
  他虽是不太清楚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可只要知道不是简单的事情就够了。后宅女子的事情,也应当交给她们自己去解决。
  萧远章于是点头:“想要做什么就自己去做吧。”
  萧潮生对萧远章的看法和观点顿时有所改变。
  这人虽然是不太聪明,但是好在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不能做或是做不到的事情也肯痛痛快快放手,而不是强撑着不懂装懂,这就已经很好了。
  萧潮生点点头,自己将事情接了过去。
  同时还没忘了将事情的严重性同萧远章说上一说。
  “我们又不是寒门小族,要靠着他们司马皇族。”萧潮生唇角勾起一个冷酷至极的笑:“想要一句话就让顶尖儿士族给他们做面子,好大的脸!
  “父亲今儿让我去了,岂不是在拿自己给他们做脸面。日后我兰陵萧氏如何在士族中立足!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
  萧潮生绝对不会承认她这是动了所谓的恻隐之心。
  萧远章之前还真没有想到这些。
  换一句话来说,他没有想过要真正违背皇室的命令。
  这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放到在一个足够强硬的皇帝比如说那位汉武帝身上的话,萧远章的做法确实无可厚非甚至还可能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论。
  但是,如果皇帝其实没有那么强硬呢?
  甚至,上头的皇帝自己可能还是泥菩萨过江呢?
  萧远章避其锋芒的举止只会惹人嘲笑!
  赵王称帝又能如何?坐不坐的稳另说,王朝自己都摇摇欲坠了,哪里还有胆量对扎根多年的老牌士族动手?
  萧潮生顿时明白了为什么现在在外做官的是次子萧远朔了。
  她们家要是出个像是这样的人……她也会不放心把人放出去的。
  萧潮生略微不解,卢老夫人和去世的老太爷是怎么放心将整个兰陵萧氏交给他的?
  怪不得她常年见不到她那个弟弟。萧珏俨然比萧远章靠谱多了。
  这等事情若是交给能主事的萧珏来处理的话,只怕事情在解决之前都不可能传到萧潮生耳朵里来。
  怎么可能让萧潮生来出面?
  杨夫人在一旁脸色忽青忽白,气息不稳。
  自己的丈夫是什么样子的,杨夫人不全知道也知道三四分,这人耳根子其实软的很,自己有没有很大的主意。要是到时候真要萧潮生说动了……自己就落不到好儿了。
  “芷姐儿说的倒是简单。”杨夫人打定了主意,慢条斯理的端起茶杯来,幽幽的说:“到时候若是出了什么事儿,芷姐儿自己可是能承担的下来?”
  萧潮生莫名其妙,萧远章又是一顿。杨夫人说的也有道理。
  到时候若是怪罪下来,祸及全族可怎么办?
  萧潮生冷眼看萧远章动摇,嘲讽的说:“母亲真是的,难不成,陛下还会为了自己的子女而冒天下之大不韪?”
  “皇室首先扔了脸皮不要,还能怨怪我也陪着她们不要脸?”
  萧潮生嘴皮子一点儿余地都没留,也不管这些话回头会不会真的传到那个据说很是倨傲的嬷嬷耳朵里去。
  “母亲还是仔细想上一想的好,不然传出去了,只怕母亲的名声也好不了。”萧潮生冷声说道。
  杨夫人气的胸口起伏不定。萧潮生却没了和她说话的意思,冲着萧远章行过礼,“女儿还是早些回去的好,回头问起来,还能说是女儿身体不好。”
  萧远章摆摆手,算是接受了萧潮生的这个说法。
  大家都是知道萧潮生身体不好的,而且也都知道那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可不是说治好就能治好的。
  或者说,便是有些反复也很正常。
  萧潮生前些日子出了一趟门,但那不是特殊情况吗。再说了,大家也都知道萧潮生在陈郡谢氏调养了很久才见人的,而且也只出现在大家面前一回。
  要是说是因为长途跋涉导致回来之后有病了,也不是说不过去。
  毕竟萧潮生病了很多年是事实。
  “郎君,您就真的由着芷姐儿这样?”杨夫人有些慌了,居然想都不想的去质问萧远章。
  萧远章眉头一皱,轻声呵斥杨夫人:“你怎么能这么说,难不成还是真的想要让芷儿去洛阳?”
  杨夫人确实就是这么想的,但是一时这话不能说,而是说了也未必就能成行,杨夫人只好默默的把话咽了回去。
  “没有,只是我想着,万一要是她们把主意打到了芷姐儿身上,到时候只怕还会有的麻烦。远的不说,如今那位谢郎君岂不是正在我们府上?”
  萧远章一怔,仿佛才想起来之间事情还不只是自己一家的事情。他急忙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还不忘记让人去请谢风雨过来,“就说我有要紧事要和谢郎君说。”
  不行,他必须首先和谢风雨说好,不能让这件事回头成了一个芥蒂。
  杨夫人木愣愣的看着萧远章离去的背影,恼怒的发现,她刚刚好像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谁知道会得到这样的反效果?
  萧潮生想的却和萧远章不一样。
  当面对一件事的时候,解决当前的危机很重要,但是直接灭掉源头也是很重要的。
  她好像一直也没有干过什么大事,皇室怎么会突然注意到她?要是这其中没有猫腻的话,说给萧潮生听她都不会信的。
  就是不知道,原身那么个几乎没有存在感、她又才掌控这具身体没有多久的情况下,是得罪了谁?
  人选似乎并不是很广泛啊。
  萧潮生不用多想就在心底确定了一个答案。
  桓书娉。
  这事情是她可能会做的,她也有那个能力。
  桓书娉自己可能办不到,但是她母亲阳平公主呢?也不能插手一星半点儿吗?
  赵王登基的手段一点儿都不光明正大,只怕心里也很是打鼓吧,要是有个机会能试探一下士族对他的态度多好啊。
  那什么事情是能试探士族的?又应该挑什么样儿的人来?
  从那些士族中的小娘子中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