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减少军饷

  “你有什么好道歉的?又不是你的错,就是突然有点想她了,
  刚好你又在,就随便聊聊,燕统领,
  如果小菊还活着的话,你会娶她吗?”会觉得她出身不好嫌弃吗?
  燕宵强行挤出个怪异的笑容:“若非居心叵测,会!”
  小梅双目圆瞪:“真的假的?”
  “在下不好玩笑!”燕宵转回头,也望向了星空。
  “好吧,是我家小菊没福气,既然有你在这里守着,
  那我就安心去歇息了!”顺便看好那些宫人,免得谁吴闯进来。
  虽然现在已经没了永乐宫的探子,但属于丞相一方的还有几个,小心驶得万年船。
  哎,娘娘啊,还骗奴婢说什么是去忘归楼和离王谈国事,原来竟是这么谈的。
  ……
  回想完后,小梅才走出屏风,眼珠子四处乱飘。
  犄角旮旯都寻遍了也没见商晏煜的身影,是已经走了还是根本没进来?
  直到床前一柄折扇映入眼帘才搞清状况,拾起折扇,缓缓打开。
  扇骨白皙坚硬,被层层包裹其中。
  传闻离王有把扇子为人骨做成,还是太皇之骨。
  更用太皇之发在扇面绣了山河图,大起胆子用手指细细感受着扇骨。
  她没摸过人骨,不知是不是这种感觉。
  可扇面上栩栩如生的山河图的确为人发。
  丝线没这般坚硬粗砺,倒抽冷气,一把扔到床上。
  我的天呐,传闻是真的,离王居然真把太皇的骨头和头发做成了扇子。
  还日日带在身边消暑,这……这也太残忍了。
  即便再怎么仇视,人都死了,应当让其入土为安的,何况那人还是他的生身父亲。
  “你怎么了?活见鬼一样!”娄千乙伸着懒腰坐起来,见小梅面露惧色,难道真见鬼了?
  小梅哆哆嗦嗦指着扇子道:“娘……娘娘,
  那真是太皇的骨头做成的,还以头发刺绣!”
  骨头?娄千乙疑惑的将扇子拿起,这不是商晏煜经常带着的那把吗?
  一点点打开,若隐若现的白色骨架被金线和寒铁包裹,坚硬不催。
  整体颜色暗沉,并不是很好看。
  “你听谁说这是人骨和头发?”漆黑如墨的山河图的确是用秀发绣成。
  但绝非是年过四十的太皇所有,根据柔软程度,发丝主人应该在青春年华阶段。
  “传说离王弑父,并以骨为扇,以发为图。”
  娄千乙潜意识就想把扇子扔开,但想到商晏煜日日夜夜都带着它,心中开始隐隐不安。
  太皇究竟对商晏煜做过什么?
  以至于恨到如斯地步,不光商容佑心理不正常,商晏煜亦如此。
  似乎对他了解得越深,就越想后退。
  若她从未认识过商晏煜,而身边亲人要与之成就百年之好的话,她是说什么都要极力阻止。
  太病态了!
  以前她也挺怕商晏煜的,但都是因为他那滔天权势,而现在……
  单纯畏惧起这个人了,全身上下似乎每一个毛孔都在颤抖。
  “拿走!”将扇子扔到小梅怀里,冷声吩咐:“别乱扔,先收起来,
  如果真是那样,回头再埋到太皇陵墓里去。”
  “不还给离王吗?”
  “不了!”娄千乙大力揉搓起脑门,不断告诉自己,没啥好怕的。
  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也无需退缩,只要好好矫正,商晏煜会变回有血有肉的正常男人。
  纳兰贵妃不会是被先皇故意折磨死的吧?而非是柏司衍所说的迷情药?
  其中到底还有什么可怕的隐情?
  今天才发现她对商晏煜的了解少之又少。
  小梅惊恐万分的将扇子小心翼翼放进一个木盒里。
  再双手合十对着木盒作揖:“委屈您先在里面住着,千……千万别出来吓唬奴婢啊!”
  这一整天小梅都显得精神不振,神神叨叨的,反观娄千乙,早就没当回事。
  凡事有因才有果,能把商晏煜逼成这样,太皇定是做过什么更加十恶不赦的事。
  回头好好埋回去就是了,没啥好怕的。
  该上朝还上朝,该工作还工作。
  “娘娘,您就一点都不害怕吗?”小梅偷瞄桌案后的女人,如今那木盒子就在寝殿里呢。
  桌案上,来自各地军部的账簿堆积如山。
  从白天的御书房再到夜里的永寿宫,娄千乙才算清了一小部分。
  古代的算法实在麻烦,直接用上了现代乘除法,还是有点吃力。
  没办法,谁让她不会用算盘呢?
  边落笔边不屑哼笑:“活人都不怕,还怕个死人吗?
  小梅啊,世界上最没威胁性的就是死人。”
  “娘娘您胆子真大。”听了娄千乙一番话,小梅还是觉得应该把那扇子早早还给离王的好。
  如今连恭房她都不敢一个人去。
  总感觉太皇的阴魂就在永寿宫里徘徊。
  某女现在忙得焦头烂额,哪有心思去想那些?
  这会儿不光是她,连白中天也在密室里通宵达旦的算账呢。
  账本们都是今天下了早朝后,柏司衍跟商晏煜各自派人送过来的。
  过去十年内东西南北四十万大军的开支全在这里。
  外带二人私藏在各地的军需物资,以后都要她亲自来规划。
  当时可把白中天给高兴坏了。
  军事这块儿,她和白中天都不太懂。
  需要摄政王和丞相同心协力打理才行,四十万大军都各有兵符来调遣。
  四位元帅拥有四块虎符,四块虎符听令天子手中的龙头金令。
  而金令本该是一块,数年前二位党首却多锻造出了一块。
  他俩一人一个,姬洪山是站在她这边了,可惜商晏煜若拿出金令,他也不得不听从,否则就是违抗军令。
  在商晏煜和柏司衍没把金令交出来之前,她依旧不会与他们为伍。
  当然,他们愿意让她参与进军事中来,已经是很难得了。
  必须要做出翻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别光站着了,再去点两盏灯。”
  “啊?天色不早了,您先就寝,明日再……”小梅满怀担心的劝说。
  娄千乙不假思索摇摇头:“两日内必须全部理清,从账本送来这一刻起,
  各大军营就停止供应物资了,再过二十天便要由我亲自命人派送。”若到时分配不好,军中将士定不服气。
  “那以前王爷他们发放了些什么,您就发放什么嘛,何必这般劳累?”
  “本来也是这么想的,但我发现他俩将兵力看得太重,
  连最底层的小兵每月军饷都是禁卫军两倍,怪不得要到处搜刮民脂民膏,
  这谁养得起?”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俩混账,除了四方将士,其他全不当人看。
  小梅惊呼:“有那么多吗?那相爷和王爷究竟囤积了多少军款?”亦或有多少粮仓?
  “这个要等白大人清算出来才知道。”当初那么费力也没找到二人屯粮地,现在人家居然自己就送上门了。
  是真想和她好好合作壮大国家,机会不容错失,免得中途他俩后悔。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她也一头雾水。
  换成是她,合作可以,但绝不会拿出全部家当来表示诚意的。
  不管有多少吧,小梅这会儿都替主子高兴。
  居然能使相爷他们把几大粮仓交出,还有军款库存,十多处军需库。
  分布全国各地所有兵器锻造坊,军营分布图,四十万大军的所有名单,如今全掌握在娘娘手里了。
  这个举动已经向所有人表明,娘娘明年还会坐在太后宝座上,跟王爷打赌一事已然作废。
  地位是越来越稳固了呢!
  就连朝阳宫里此时也形同白昼,商玉坐在龙案后珠算属于他的这一部分。
  也有厚厚一摞,虽然都是最简单的,但今晚他一定能完成,明天再拿去向母后邀功。
  高泰手持拂尘站在旁边端茶递水。
  若看到小主子有了困意就赶紧上前扮鬼脸逗趣,不让他瞌睡。
  最幸苦的莫过于密室中的白中天,一边擦拭汗水一边飞快拨动算盘。
  没想到啊,真没想到,光是丞相一方就有这么多军需库。
  别说大大小小几十个粮仓了,光那些个兵器库的兵器贩卖出去,都富可敌国。
  这些兵器当然不能卖,很好,大曜军事之强盛,一如既往。
  即便两年百姓不上税,这些粮草也够几十万大军支撑五年。
  这一瞬间,他不知道是该感谢柏司衍他们还是痛恨他们了。
  不,该感谢的,最起码此刻发生战争,大曜绝对有足够实力应战。
  次日早朝时,商晏煜和柏司衍不再缺席。
  等娄千乙走进大殿时,一眼就看见两位大爷正坐在最前方。
  心脏狂跳不止,你们放心,既然你们选择相信我,我就一定不会让大伙失望的。
  大曜国,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壮大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商玉战战兢兢坐正,后抬手:“平身!”他没看错吧?皇叔和丞相居然也来了。
  “谢皇上!”一百多位官员同时站起。
  高泰吞吞口水,不敢去看椅子上两位青年,仰头大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娄千乙坐在珠帘后,双腿合并,小手规规矩矩放膝盖上。
  比起初来乍到那会,正式场合上,越来越有母仪天下的风范了。
  今天算是早朝以来,最最正式的一次。
  没谁再来蔑视她和商玉,都一脸严肃,说不感动是假的,她真的做到了。
  商晏煜靠坐在宝椅上慵懒的问:“看皇上脸色似乎不大好,生病了?”
  “没……”商玉急忙回应,支支吾吾:“昨日母后交给了朕一些账簿,
  事关军政,朕不敢懈怠,故彻夜未眠,但朕不觉疲累,皇叔不必担忧!”
  闻言,某商点点头,表示了解:“还是要先顾好身体!”
  “多谢皇叔挂念!”商玉鼻子一酸,瓮声应对。
  皇叔是在担心他吗?如果忙碌一夜就能换来皇叔一句慰问,他愿意天天熬夜。
  娄千乙转头看向小孩儿,不过是一句无足轻重的口头关心,瞧把他给高兴的。
  这么快忘掉自己父母兄长是因谁而死的了?
  就不知是短暂的向命运低头,还是将恨意全藏在了心中,看来有必要再和孩子好好聊聊。
  “各位大人,想必都已知道丞相与摄政王昨日将军部事物送进了宫,
  哀家与皇上正在加紧熟悉,一天一夜下来,
  哀家看出了不少问题,当然,这只是哀家个人的想法,
  比如四方将士军饷过高,每年送往军中的粮草也超出了正常数量,不知此时适当减少可好?”
  最先提出抗议的是兵部,慢慢的,连文臣都跟着加入了劝阻行列。
  都觉得太后此举太急切了。
  毕竟刚刚才收回军权,若此时立马削减士兵利益,肯定会闹翻天。
  眼瞅着越来越多人反对,柏司衍好整以暇地冲对面商晏煜送去个玩味笑脸。
  心道你个小丫头真当军政部是那么好接管的?
  还当她会先给将士们留下个好印象呢,结果一上来就开始削减军饷。
  商晏煜没觉得多好笑,反而怀揣着忧虑目视珠帘后身影。
  若非得到消息,大梁城皇家兵器锻造坊出了不少新型武器,他断然不会随随便便交出主权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娄千乙此举甚好。
  例如随时都可能被派往中都城接管十万大军的赵业括,拱手:“太后娘娘,吾国向来优待边关将士,
  但也该合乎情理,普通士卒一年四到五十两实在过高,
  其他国家普通士卒一年方才十两纹银!”
  “臣附议,不能因重武便全将好处都放到军部,
  若再不更改,就只能继续向百姓施压!”
  “太后娘娘,您已下令普通百姓一年只需上交一次税,军饷不减,无法维持!”
  “也无需非要效仿诸国,毕竟大曜乃天元第一大国,
  可适当抬高少许,例如昌华国普通士卒一年军饷十两,
  吾大曜普通士卒年约十一至十三两,不但高于任何一个国家,还能促进国之发展。”
  “若老百姓不再想着辛劳收成会全被朝廷缴去,会更加勤奋,发家致富!”
  大部分文臣都选择站在了娄千乙这边。
  说的也是事实,将士在前面保家卫国,老百姓就是他们的后援。
  若后援无力,国家迟早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