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只是在门口,对着刘洋上下打量了一番,才说到:“虽然这次春闱不一定要考,但是刘兄弟的功课可不落下了,与其与女子争斗,不如再好好准备一下,下场一搏。”
  刘洋却是突然睁大了眼睛,不顾礼仪的抓住了柳青竹的衣袖:“你说什么?春闱不一定考?”
  柳青竹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悦的将自己的衣袖扯了回来:“还望刘公子注意影响。”
  这时刘洋才发觉自己刚刚行为的不妥,眼角的余光也扫到了几个路人,有些异样的目光。
  刘洋赶紧连退两步,复又急切的看向柳青竹:“柳兄,你快与我说说,这考试怎能会推迟呢?”
  柳青竹却是突然不想这么爽快的说出来了,于是便故作惊讶的问到:“刘兄弟你竟然不知道啊!这可是读书人中,基本都传遍了的事儿啊!”
  刘洋心中更加忐忑了,事情居然已经传的很广了,那么可信度就又高了几分啊!
  自己这几天都在看新买回来的书卷,倒是没有去参加什么文会,他也不是不想去,可是想他这般既没有名气,又没人引荐的穷书生,谁会愿意结交呢?去了也不过是徒增烦恼而已。
  可是,要是这次科考真的要推迟,或者取消那自己怎么办?他从家中带的银子可是早就花光了,就是清泉寺给的也已经花去了大半,买了不少书籍。
  “不瞒兄台,在下最近一直在家中苦读,所以还真不知道此事,所以还请兄台告知详情,在下日后定有厚报。”
  柳青竹被他这番说辞说的暗暗撇嘴,说的倒是好听,搞得他好像是什么都不知道一般,明明是去文会,回答不出入门的问题,又不肯交些入会费,被人赶出来昨儿还听见他骂着呢!
  这么一想,柳青竹顿时觉得,这个人不能相交,他自己虽然为了个女人,置家族亲人于不顾,但是在不涉及到花荷的时候,头脑还是挺聪明的。
  “厚报就不必了,我也是听说的,具体的消息还没有人传,不过想来很快就会有确切消息了,你可以去打探一番。”
  柳青竹说完,就转身向着自己的小屋子走去,他可是要好好上进呢!
  自家妹夫前些时候派人来说过,要是自己能中举人,就能去楼子里见见花荷,并且将她放到后院好好供养着。
  要是他能中个进士,便将花荷连着身契一起送给他。
  看来要搬家了,柳青竹心中想着,原先还觉得不错的地方,多了个不怎么样的邻居,天天吵闹不止着实会让他分心。
  柳青竹回到屋中,翻出了一个小包袱,这是柳清秋让人带给他的东西。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包银子,数量足够他请一个婆子伺候着,外加两人的吃喝用度。
  在银子中间,还夹有一个信封。
  柳青竹将信封打开,里面只有两张纸。
  “见字如见人,听闻进来二哥极为用功,又有上进的心思。妹听闻兄居所破旧,特赠一二进小院,环境清幽,周围往来皆是文人墨客,兄可再买一下人照顾起居。愿兄一切顺遂。”
  柳青竹讲手中这张纸,翻来覆去的看着,却发现确实只有这些内容。心中瞬间感到一阵暖流滑过。
  “唉!”柳青竹轻轻叹了口气,他也知道是花荷有错在先,之所以在柳府那么做,柳青竹只是想要柳清秋饶花荷一命而已。
  在他看来柳清秋有柳家,有亲人,又有王爷对他好,实在是太幸福了。
  而花荷那个让他心疼,又心碎的女子,身世那般可怜,身不由己。自己喜欢他,要是也不能对她好,那她还能活下去吗?
  人终究是会同情更弱小的一方,所以柳青竹才会做出那些事。
  至于分家,柳青竹觉得这没什么,反正他也是迟早会被分出去的,若是早些出去能救花荷,他自然是愿意的。
  “谢谢你了妹妹。”柳青竹低声呢喃了一声,然后便开始收拾东西,第二天一大早,就搬去了那个两进院子。
  另外,他准备找一个中年妇人,来给他做饭洗衣,柳青竹则是继续读书,将学习的时间再次增加,努力争取想要见见花荷。
  刘洋昨晚心中不安,半宿没睡,今天却是起的晚了些,他想到昨日柳青竹说的话,就准备去找他,再问问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消息。
  结果,自然是白跑一趟。
  刘洋见到柳青竹家中无人,倒也没有什么感觉,想到他昨晚建议自己出去探听一下,想来他柳青竹,也是出门打探了吧!
  这么想着,刘洋也不会屋子了,只搬了个小凳子坐到门口,等着柳青竹归来。
  这一等便是等到了傍晚,刘洋这才发现有些不对,再仔细一看,就看见柳青竹的屋子上竟然插着一根粗大的锁链。这种大锁,一般人自然是不会天天使用的。
  刘洋等了一天,心中更加焦躁,如今看见这一幕,也有些不确定,柳青竹是不是真的最近不回来了。
  于是刘洋拉住一个看起来眼熟的街坊邻居,急切的问到:“这家的那位兄台呢?”
  突然被拉住的邻居有些不满,不过看向刘洋手指的方向,知道这事儿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多早起的人,都看到了,便直接对着刘洋说,柳青竹早上就搬走了。
  刘洋一听说柳青竹竟然搬走了,连忙问到:“那你知不知道他搬去哪里了?”
  那街坊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然后就继续干着手中的伙计,没有管这个疯了一般都的书生。
  刘洋心中懊恼,自己怎么就偏要今天贪睡呢?柳青竹那个家伙走了,自己可就失去了消息来源了啊!
  难不成他真要厚着脸皮,去问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还是真的交些银子进入文会?不过他之前出了那么大的丑,文会也不会要他了吧!
  想着这些刘洋只觉得头脑一阵晕眩,然后两眼一黑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等他再醒来,看见的就是明月那带着些伤痕的面孔,那是被他打的。
  “既然醒了,就将桌子上的药吃了吧!那可是你的全部家当了,可别撒了。”明月冷淡的说到。
  她也是看明白了,这个男人就是个只会窝里横的,还没什么自知之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样的男人又何必再要呢?
  刘洋听见明月的话,却是一脸震惊之色,指着明月说到:“你再说一遍,什么我的全部家当?你怎么敢,怎么能碰我的银子?”
  ‘噗嗤’明月实在是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你的银子?你在清泉寺时就已经身无分文,按理说这些钱,清泉寺是拿来给我做嫁妆的,丈夫动用妻子嫁妆就算了,我也知道你是为了考试,也就算了,可是这药不也是给你喝的吗?你又凭什么埋怨我动那些银子?”
  刘洋知道那些银子已经用完,更是不能松口了,他觉得清泉寺肯定还给了明月一笔银钱,她却藏起来了没有给他。
  现在,他就想要将明月藏的银子拿出来花用,要不然难道他一个要金榜题名的人,真去给人代笔糊口吗?
  “你就说,你给不给我把这些银子补上吧!要知道那可是我用来吃饭的银子,难道你想要饿死我不成?再说了什么药这么贵,不会是你故意藏钱了吧!”
  明月心中,对于刘洋那副贪婪面孔,彻底失望。也不继续等他继续说什么,直接拿起门口一个收拾好的包袱,走出了房子。
  “歪,你去那?明月你给我站住,你听见没有!”刘洋大声叫喊着,吵醒了附近陷入睡眠中的人,惹来不少人的抱怨。
  刘洋一看明月丝毫没有要停下脚步的意思,赶紧就准备去追。
  只是他刚一下地,就觉得浑身一软,跌坐在地上,身上没有一点儿力气,又哪里能追的上越走越快的明月呢?
  明月走出了这条街后,直接在附近找了个客栈,住了一夜后,第二日就雇了一辆马车,让车夫将她送去清泉寺,混在一群香客中进了寺中。
  然后找到了寺中的住持,明月曾经的师傅。
  在屋中见到自己师傅的一瞬间,明月直接扑到了住持怀中,哭着将她离开清泉寺之后的事说了一遍,并且将她身上的伤,指给住持看。
  住持看着明月这般,也是心疼的,这毕竟是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徒弟啊!
  就和自己的女儿一般,虽说佛门戒色,可是老和尚也是人啊!自然是会产生感情的。就算明月犯了错,略施惩戒就是了,又怎么能让人这么糟践呢?
  “罢了,明月为师的一个师弟在另一间庙中,你便去他那里避一避风头吧!日后等流言消失了,为师再带你回来。”老和尚有些无奈,明月的事,就那么被很多人看见了,要是强行将她留在清泉寺,想来她也没法面对同门。
  明月连连点头同意,她现在再也不想回到刘洋身边了,至于去哪里?随便吧!
  后来,刘洋身子好些了,也过来找过明月,不过都被住持以她没有回来为由劝了回去。
  至于说想要继续找清泉寺要银子。
  住持:徒弟们,讲这个吃软饭的家伙扔出去!他若继续,便化身怒目金刚。
  刘洋在清泉寺讨不了好,最后只能留下几句狠话,然后离开至于话中的事儿什么时候实现?
  刘洋:待本宝宝有了官身,再来好好会会你们这群秃驴。
  明月在另一家寺庙古刹住下后,只觉得这种青灯古佛常相伴,远离红尘世俗的日子,才更和她的心意,边再也没有想过要离开寺庙,刘洋谁爱管谁管去吧!
  姜京城中最近暗潮涌动,官员们都是人心惶惶,反而是普通民众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自从翻云国师带着五公主,离开姜京城后,姜明皇就开始了大动作。
  第二天的六皇子成亲,姜明皇直接就将太子之位给了六皇子。
  礼部全体官员:大写的懵!!
  所以,陛下你是想要让太子在宫中迎娶太子妃吗?
  其实,姜明皇也是有苦难言,知道自己还能活几日的时候,他想着是要将身后的事都安排妥当了。
  可是,当他切切实实的体会到,那种逐渐虚弱的感觉后,自然就急躁了,如今他已经不想着全部安排妥当了,只想着差不多就行了,左右自己死了,便也看不见,管不着了。
  听见礼部官员的奏折后,姜明皇忍不住生气了一下,这些蠢材这点事都干不了,他就是想要快些让太子和太子妃到位,自己再多留几天,好好帮六儿巩固一下太子之位。
  “大体流程不用改了,另外多给赵阁老家赏些东西吧!”姜明皇中气不足的吩咐到,一旁的大总管连忙将陛下的意思记住,传达给礼部的官员们。
  礼部:那就是还得改啊!这送新媳妇进宫,和进王府的院子能一样吗?别说了,加班吧!
  太子的婚事办的有些不伦不类,原本接到帖子的不少人都没有进宫的资格,听说太子的成亲礼改到宫中办理,不少人想要去宫里看看,顺便巴结一下新任的这位太子爷,结果被侍卫毫不客气的拦在外面。
  什么?你说你有请柬?那是六皇子婚事的请柬,宫中成亲的那是太子!没事就别再我这瞎逼逼,有本事你去找太子要进宫的腰牌啊!你走不走,再不走我叫兄弟们来了啊!
  不少被‘劝回’的人中都是心生不满,回去了自然就忍不住想要与人抱怨两句。
  太子成亲后没两日,姜京城中就出现了些关于太子不好的流言。
  大多数都是太子不念旧情,目中无人地位提升了就再不屑与我们这些人为伍,这样的人又怎能爱民如子呢?怕是只能视人命为草芥吧!
  太子:我好冤,我做了什么吗?
  其实,太子在成亲前一天,听说自己成了太子,成亲地点改在宫中,心中就是一阵激荡。
  思考着很多事情,比如说:啊!我居然成了太子,看来父皇还是最喜欢我了。但是这样两位兄长会不会不高兴呢?不管了反正我就是太子,未来的陛下,我一定不能让父皇失望……
  至于婚事,那玩意不是有礼部官员在吗?自己只要跟着流程走就好,不然礼部岂不是拿着俸禄不做事了?
  礼部:QAQ
  ------题外话------
  最近又开始大规模封书了,本文起点已经下了,今天看了好久相关的事,感觉有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