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给玉兰选亲

  “原来陈二小姐是在为本世子打抱不平啊。”南宫昊看着陈茵梦说道。
  陈茵梦听着南宫昊这句话,很是高兴,觉得南宫昊一定会感激她的,她正准备开口,却又被南宫昊抢先说道。
  “不过,在下似乎并没有请陈二小姐为我做什么啊。再说宝儿也并没有仗着皇上和太后对她的宠爱任性妄为,是我心甘情愿做她的未婚夫的。”南宫昊这话就等于是在告诉陈茵梦,他和沈家宝两人根本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根本就用不着她来为他打抱不平。
  “不是的,不是这样的。世子,我知道你一定是被她威胁,所以才不得不这样说的。你别怕,她不可能只手遮天的,我可以去告御状,我……”
  “茵梦,你给我住嘴。”陈庸听着自己女儿说话越说越离谱了,不由喝斥道。
  “爹,我说的没错,我……”
  “小姐又犯病了,还不快把她给扶回房里去。”陈庸在说话之余,连忙给自己夫人蒋氏使眼色,想让她帮着丫鬟一起,把陈茵梦给带下去。
  “爹,我好好的根本就没病,怎么可能会犯病。我说的都是实话啊,爹——”陈茵梦虽然双手被拉住,动弹不了,可是嘴却还能说话。
  “看来陈二小姐的确是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沈家宝突然开口说道。
  “郡主懂得医术?”陈庸有些意外,同时也有些紧张。
  “不懂,只是看这情形也知道啊,通常有病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有病的。看来陈二小姐真的是病得不轻啊,我看还是请个大夫给陈二小姐看看病吧。如果大夫治不好陈二小姐的病,到时尽管告诉我一声,我定然会把太医院里的太医给请出来给陈二小姐看病的。”沈家宝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
  “不……不用了,多谢郡主的美意。”陈庸开口拒绝。开玩笑,他当然也知道自己女儿没病了,只是眼下这种情况,他也不得不那么做,所以现在只能强行把她带回房去,省得她再乱说话,若来杀身之祸。
  “既然这样,我也不强求了。”沈家宝笑着说道,“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也该离开了,希望陈二小姐的病快点好起来,省得又到处乱说话,惹来杀身之祸那可就不好了。”
  “等等,宝儿。”南宫昊突然叫住了沈家宝。
  “怎么了?”沈家宝不解的问道。
  “乱说话这事,我可以不计较,可这下药之事,可不能就这么算了,万一再有下次怎么办?”南宫昊看了一眼沈家宝,然后对着陈庸说道。
  “这……这……”听了南宫昊的话,陈庸整个人都白了。
  沈家宝在一旁忍不住笑了,刚才她说那话只是代表着她不计较,可南宫昊会不会计较,那可就不关她的事了。
  “不知世子想怎么做呢?”陈庸沉着一张脸,看着南宫昊问道。
  “也不做什么,只是想陈二小姐当众对宝儿道歉罢了。不过既然陈二小姐现在病了,还是等她病好了再说吧。”南宫昊这话也等于是在要胁陈庸。现在你说你家女儿生病了,那好,我也不跟你计较,可是等你女儿的病好了,到时你可就没有理由再推辞了。
  “是是是,等小女的病好后,我一定让她诚心的跟你道歉。”陈庸点了点头,但却也知道,只怕这次是躲不掉的了。总不能让陈茵梦一直假装生病在家呆着吧。那若是出席那些聚会什么的,势必也会落入沈家宝他们的耳朵里,到时也只有面对了。
  眼下,陈庸脑子里在想着,该用什么办法去说话陈茵梦呢?
  “好,该说的我们也都说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走了。”总归一句话,陈茵梦反正躲是躲不掉的。
  随后,便和沈家宝一起走出了西伯侯府。
  “你说,那个陈茵梦真的会照做吗?”走在大街上,沈家宝好奇的问道。
  “肯定会的。除非他女儿一辈子呆在那儿,一辈子不嫁人了。”南宫昊笑着说道。
  “想不到你还挺招女孩子喜欢的嘛,竟然还有人为你打抱不平,觉得是我‘耽误’了你啊。”说到此,沈家宝不由给人一种酸溜溜的感觉。
  南宫昊笑了笑,“我又不喜欢她,她怎么做,我管不着,只希望从今往后她别来招惹我就行。”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冒出这样的人啊,看来让你与我定亲,真的让许多女孩为你鸣不平啊。”沈家宝打趣道。
  只是南宫昊却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沈家宝。
  “你干嘛这样看着我?我有说错什么吗?”沈家宝心里想着,该生气的应该是她才对,怎么他反而是一张臭臭的脸了。
  “没什么。你放心,我的心里只有你。”南宫昊突然开口说道。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赞美,沈家宝心里甜甜的。
  南宫昊把沈家宝送到侯府的大门后,便离开了。待沈家宝走进大厅时,却看到有媒婆在那呆着,不由满是不解。
  “宝丫头回来了。正好,我在为沈玉兰议亲,你觉得那一个好啊?”楚樱雪问道。
  “娘,这种事我哪能掺和的。”沈家宝也想这样做啊,可是她知道。
  “怕什么,是我叫你相看的,又不是你娶亲。”楚樱雪听到沈家宝这样说,不由皱起眉头。
  “是,我这就看看。”沈家宝拿起一旁的画卷,仔细的看着,然后把其中一个男子的画卷拿给媒婆看,“这个人是做什么呢,秉性如何?”
  “回郡主,这是位秀才,准备今天参加科考了。”媒婆说道。
  沈家宝听了,不由换了一张,她就单纯的想着,像这种准备参加科考的秀才,一定是饱读诗书,这沈玉兰书读得不多,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自然会没什么共同语言。
  然后沈家宝又看了好几个人的画像,只是沈家宝觉得,还是在现代时的照片看着要清楚一些,现在只能凭着画像来区别,也不知道这画像跟真人又有何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