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她不再是一个人了

  对于十一来说,虽然陆寒昭在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对她说过,但是他能够从崇初书院来到她的尤兰山,分明就胜过了千言万语。
  临行前日,小杏子哭湿了衣衫,一众学生齐齐站在书院的门口,不仅是为了先生,也是为了十一。
  十一性子冷硬,却耿直得讨喜,停留的这么些时日,倒是也跟其他学生相处融洽。
  上马车前,十一抱着飞雪,拴好腰间的小剑,忽然也有些不舍了。
  她尚且如此,何况陆寒昭?
  朝着那个人的方向看去,小杏子正拉着他的衣角,呜呜的哭,抽抽嗒嗒的,十分不愿撒手,小杏子身后则是师兄师姐,大家都沉默着。
  十一忽然觉得自己残忍,是她,用自己的爱慕把陆寒昭和他的世界剥离。
  他原本便属于这里的。
  轻叹一声,掀起帘子,她蓦地注意到在书院旁的那条巷子尽头,似乎站了一个人。
  崇初书院地处偏僻,行人很少,这人站了许久似的,好像也在望着书院的方向。
  隔着一条巷子,她动作停住,也那么凝视着那个人。
  那个人缓缓而来,由远及近,一袭蓝衣,踏在青石板上,举止极其稳重。
  他近了,朗声拊掌道:“羲和故友,别来无恙。”
  前几日的诗集会上,十一未曾见过此人,可这个人开口就是一句“故友”,好生奇怪。
  陆寒昭闻声回首。
  那人站定脚步,目光先落在了十一这里。
  她拧着眉,并没有躲避这个陌生人的打量。
  他发髻高束,眉眼英挺,眼眸很黑很亮,微弯着嘴角,肤色呈现出自然又健康的小麦色,像是常年在外奔波之人。
  男人施了一礼,对十一说:“在下卫烁。”
  “敢问姑娘芳名,家在何处。”
  这么直白的问题,十一心生反感。
  她只是略一抬眼看他,潦草扫过:“萍水相逢罢了,叫甚么住在何处,很重要吗?”
  不再说话,十一弯下腰,坐进了马车。
  分明就是不想产生过多纠缠的意思。
  在书院学生们的纷纷注视下,卫烁从袖口中掏出一物,似是竹筒,他动作幅度并不大,但是手中的那物件格外吸睛。
  “我刚回到帝都,未有时间亲自登门拜访,亦没有参加诗集。听闻你将远行,特来此送送。”
  一番话毕,没有人能看出先生的脸上是喜是怒,也没人知道这个卫烁到底是不是先生的故友。
  透过帘子,十一目光递出去,再次和卫烁的触碰到一起。
  这次,她从这个男人的身上察觉到了一种微妙的情绪。
  那个男人看着她的眼神,很感兴趣。
  “这份薄礼,你请收下。”
  “只是不知羲和去向何处?尤兰山?”
  卫烁站直身子,面上依旧带着笑意。
  陆寒昭把东西接在手里,淡淡回答:“嗯,尤兰山。”
  卫烁爽朗一笑:“都说知己三杯便该知尽,羲和与我,别说三杯,即是半杯,我也能知道你在想什么。”
  云山雾罩的,这两个人的对话实在成谜,想来其中意思,除了他们二人,无人能懂。
  十一懒得再去听这些文人你来我往的酸话,索性缩回了马车。
  “好,那改日,我定当亲自登门拜访。”
  卫烁笑意不减,随后,又补了一句。
  “唔,我指的是尤兰山。”
  说完,又对着马车里十一坐着的方向施了一礼:“姑娘,今日一见,你我便不再是陌路人。”
  “下次到尤兰山拜访,还请姑娘多多关照则个,给在下行个方便。”
  这分明是个聪明人,早就看透了十一的身份,也不点明。
  卫烁离开之后,陆寒昭看着手上那物件默然,良久,他收进袖口,翻身上了马车。
  车轮骨碌碌的朝着帝都外而去,心中对崇初书院那股不舍微微散去,十一的疑问也紧接着浮出水面。
  她靠在马车的木板上,问:“陆羲和,那人是谁。”
  “一个老朋友,许久未见,想是今日来送行。”
  他的回答云淡风轻,显然是怕她担心,想到这里,十一心头一暖。
  说不出哪里奇怪,陆寒昭和那个卫烁,看上去的确是认识,但不太像是什么知己好友的样子。
  “竟是这样。”
  十一喃喃自语,陆寒昭广交朋友这一点,她早就在流觞诗会上见识过了,或许这个卫烁和陆寒昭之间也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交情罢。
  “他是帝都人士?平时不常在这儿?”
  她一连串的问题落在陆寒昭的耳中,反而刺耳,她对卫烁似乎很感兴趣,陆寒昭不想开口。
  “萍水相逢的人罢了。”
  他的语气有些冷硬,她的话也被不动声色的还了回去,十一吃了瘪,哑口无言,不再追问。
  十一不知道的是,陆寒昭没有回答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什么。
  他捏紧袖子里的那一枚精致的竹筒。
  不是因为那个竹筒有多么重要,也不是因为卫烁真的和他有多么深的交情。
  卫烁其人,帝都承冀将军,元昭帝作为太子时的唯一一个伴读,如果说陆寒昭是元昭帝的心腹,卫烁便是元昭帝的喉舌与手足。
  一切元昭帝不想做的脏活,都会交给卫烁。
  而卫烁交给陆寒昭的那枚小竹筒,上面雕刻着的纹路,他再熟悉不过了。
  元昭帝密诏特有的雕工。
  还有,前几日在流觞诗会上,那若有似无的追随着十一的目光。
  有些什么东西在这一刻被串联成线,陆寒昭蓦地收紧缰绳,马儿吃痛,扬起蹄子一阵嘶吼,饶是十一都吓了一跳。
  不是没有料想到这幅情形,回到帝都没有兴师动众,甚至没有去找元昭帝报备,这一切谋划,都不过是为了十一的安全考虑。
  最坏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竹筒还没有打开,还不知道里面装着的是什么,不过都不重要了。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尤兰山,找出天金书的下文,尽快完成,早日回到帝都,打消元昭帝的疑虑。
  一个念头正在逐渐占上风。
  陆寒昭回过头,看着那随风一荡一荡的帘子,里面隐隐约约露出十一低垂眉眼的模样,她抱着飞雪,像是要睡着了。
  他要保护十一,也要保护她的尤兰山。
  以后,她永远都不再是一个人守护着那里了。
  还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