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一封信

  陆遥看着手里沉甸甸的信,有些发懵。这信怕不是送错了?这杜仲好生生的怎么还给自己写信呢?这信要写,也是该写给杜紫苏或者老国公啊,这真的没送错?
  陆遥有些难以理解,担心这信是真的送错了,还特意让听琴去门房问了好几遍。
  再三确认这信没有送错,就是给她的之后,陆遥小朋友抱着手中的信,屁颠屁颠的跑到一旁的摇椅上躺下,吩咐一旁的听棋道:“听棋,去,将华嬷嬷新做好的枣泥糕,还有厨房里的杏仁牛奶给本郡主拿来。”
  一边说,还一边有些新奇的打量着手中的信封,眼里闪着光芒,心中满是兴奋。
  这是陆遥第一次收到信,还是从那么远的地方送来的。对于陆遥来说,满满的都是新奇感。
  要知道,陆遥看着自家的哥哥、姐姐都能收到来自好友的信件,心中别提有多羡慕了。哎,陆遥也好想收到信件,奈何她唯二的两个好友都离着不远,完全没有写信的必要。
  于是,收不到信件成了陆遥人生中的一大憾事。
  不过,现在好了,她也是收到信件的人了,而且还是从西南那种离得很远很远的地方寄来的。陆遥简直开心坏了。
  听棋将陆遥要的东西全都放在一旁的小几上,就站在一旁不说话了。
  陆遥挪了挪自己的小身子,整个人都窝在摇椅里,煞是舒服。然后,很是做作的咳了一声,慢悠悠的将信封拆开。
  才一打开,陆遥就从里面抽出了大约四五张的纸,每页上字数都是满满的,没有一丝的空白。
  杜仲的字和他的人一样,清逸俊朗,矫若惊龙煞是好看。
  看着杜仲这一手字,陆遥的脸微微红了。她的那手字在杜仲面前简直是不值一提,甚至可以说是不堪入目。
  不过,字这种东西,看得懂就行了嘛,整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没意思。再说了,她可是很忙的。
  陆遥收起自己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的思绪,开始看起信来。
  第一行就是:吾妹陆遥亲启。
  这句话怎么就这么怪呢?这一点都不像杜仲那小子,怕不是请人代笔的吧!以杜仲的性格,应该是:小胖子亲启才对。
  陆遥忍着心中怪异的感觉继续往下看去。
  杜仲写信很有条理,先是跟陆遥说了他很好,没有受伤,还很挂念她额头上的伤好些没有云云。然后又将他的所见所闻全都写在了信中。
  说他们去的路上还看到广阔的大江,飞流直下的瀑布,山中清晨的薄雾,林中奔跑的动物。
  对了,他还猎到一头梅花鹿,做了炙鹿肉,十分鲜美,陆遥定会喜欢。待他回来,就带陆遥体验一番。
  还说西南其实没有人们心中想的那般可怕,是个很美丽的地方,十分适合跑马打猎。要是陆遥来了,定会喜欢上这里的。
  陆遥看着信,好似自己亲身去过那西南边陲之地一般,不由有些向往,要是自己能去看看那该有多好。
  在信的最末尾,杜仲很是突兀的写了一句诗:良辰美景无人共赏,唯有婵娟千里寄相思。
  陆遥看着这句很是突兀的诗句,有些头晕。
  她是最烦这些诗词歌赋的了,现在连一句完整的诗句都写不出来,更别说理解别人诗中的含义了。
  不过,按照字面意思来看,这杜仲怕是想有人陪着他看风景了。嗯,这小子还是识货的,她这般的,绝对是出门游玩必带物品。
  要知道,只要有她陆遥在的地方,是绝对不会无趣的。
  一旁的听琴看了这两句诗,眼角微微抽动。郡主,您真的确定杜家公子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您真的确定吗?
  在心中吐槽完自家的主子,又替杜仲默默的抹了一把辛酸泪。哎呦,杜公子,您明明知道我家主子是个文盲,您还写这般委婉的诗句,您确定小郡主真的能理解您的意思吗?
  陆遥看完信,将其很是小心的叠好收进信封,郑重的让听琴将这封信压在自己的枕头下,好方便自己时不时的拿出来看看。
  听琴顿时有些不可思议,难道小郡主明白了杜少爷的意思了?
  “听琴,你小心点,这可是本郡主收到的第一封信,嘻嘻……”
  听琴绝倒。原来您不是理解了这杜少爷的一番心意,而仅仅是因为这是你自己收到的第一封信,才这般珍重?完全不是因为这是杜少爷写的信。
  想到这里,听琴就有些同情杜仲了。哎,看上谁不好,偏偏看上了自家主子这个榆木疙瘩,看来,杜少爷这追妻路,注定是十分艰辛的了。
  听琴将信放好,觉得杜仲太过可怜了,决定帮他一把:“小姐,这收到信,可是要回信的。”
  闻言,陆遥宛若突然惊醒一般,小手一拍:“对呀,笔墨纸砚伺候。”便迈着小短腿又挪到了书桌旁,提笔沉思起来:写些什么好呢?
  小半刻钟过后,陆遥终于动笔了。
  只见陆遥神情庄重严肃,下笔十分小心。
  听琴好奇凑过去看,只见白纸上歪歪扭扭的写着:一切安好,勿念。回来带特产。
  好家伙,人家洋洋洒洒五大张纸,您就回这么两句话真的好吗?尤其是您的字还那么丑,小郡主,您的良心不会痛吗?
  陆遥看着手中的信纸,很是满意,吹干了就递给听琴:“去,赶紧寄出去。”
  听琴接过,有些迟疑的问道:“郡主,您确定您真的写完了?”
  陆遥想了想,将信纸重新放在桌上,又加了几个字:多带点。
  听琴…….
  得,自家主子脑回路清奇,自己做下人的,真的是带不动啊。遂很是认命的将陆遥的回信寄了出去。
  但愿杜少爷再收到信后不要太伤心才好。
  陆遥的回信在一个月后到了杜仲的手里,难免有些期待。这小胖子会怎么回自己呢?不知道她看懂了那信的含义没有。
  杜仲看着手中的信,信封上的字歪歪扭扭的,看起来都觉得费劲。这小胖子这一手的臭字还真是没有丝毫长进。但是怎么看着就这么可爱呢,简直和她一模一样。
  打开信封,取出信纸,只见纸上的字仍是歪歪扭扭的,内容却让杜仲大失所望。
  一切安好?回来带特产?
  原来自己在她的心中还不如那一包特产重要。
  杜仲很是失落的将信收好。看来,小胖子是真的没看懂那封信的意思。算了,反正她还小,不急在这一时半会的。
  杜仲怀着失望的心情回了营帐。
  这边的陆遥自是不知道自己的这封信伤了杜仲的心,正兴致高昂的准备着出门游玩。
  前面陆遥和杜紫苏提了想去她家的庄子上摘桃子,这么些天都没动静,她还以为杜紫苏忘了,自己又只能待在这院子里发霉了。
  谁成想,刚刚倾云居的赏秋过来传话说:“公主接到镇国公府的邀请前去庄子里摘桃,想着小郡主这些日子都是闷在院子里。特意让奴婢来通知小郡主做好准备,到时候多带些人,路上当心。”
  接到消息的陆遥自是兴奋不已。总算可以出门了。
  这些天,她真的是憋坏了。当即吩咐道:“快快,将本郡主的骑装准备好,对,就要那套桃红色的。还有,华嬷嬷,到时候你可得多做些酥酪出来,就着桃子吃才好。”
  陆遥小朋友走到哪里都是将吃的放在第一位的。毕竟民以食为天嘛。苦了谁,都不能亏待自己啊。
  自从上次被人绑走后,陆瑶回来更加的宛如一滩烂泥了。
  每天不是吃了睡就是睡了吃的,美其名曰:享受生活。
  陆遥本来还觉得自己小小年纪,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但是在她被绑走的这段时间,她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人生苦短。
  所以,她决定每一天都尽可能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万一某天意外降临,她也不算亏。
  陆遥很是开心的东奔西跑的囤积食物。
  看着眼前桌子上越堆越多的东西,听琴有些绝望。小郡主,您这是逃难还是出游啊?你这搞得像是杜小姐会委屈了你一般。
  “小姐,奴婢觉得这吃的怕是准备的差不多了。您看,您去摘桃子,定然是有桃子吃的,这带的东西是不是有些太多了?”
  陆遥停下忙碌的身影,转头看了一眼。哎呀,不知不觉,这桌子都快堆满了,这带的东西是有些多了。
  陆遥遂坐在桌子前面,开始挑拣起来。
  这猪肉干她们都喜欢吃,得带着,但是这量是不是有些少?再加点。这凉茶糯米糕,清香解暑,是个好东西,这么热的天,怎么能少?还有这龟苓膏,最是清热败火,加上蜂蜜,简直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怎么办,这都得带着啊。不带着,她都听见这些好吃的哭泣的声音了。真是好纠结。
  听琴看着坐在桌子前面的挑拣的陆遥,发现自家主子是很认真的在挑了,但是这桌子上的东西比之前更多了是怎么回事?得了,还是自己来吧,要不然,这脸又要丢在外面捡不回来了。
  “郡主,您看,这两日天气正好,极是适合放风筝,您要不要去看看?这桌子上的东西,就让奴婢帮您收拾了?”
  陆遥看看桌子,在看看脸色纠结的听琴,很是听话的起身,去旁边翻自己的风筝了。
  陆遥专门有间屋子放她的小玩意。没办法,家大业大的,这东西乱七八糟的堆了不少。
  进门的左右两边是两个架子,上面摆着些难得一见的瓷器、瓷瓶。珊瑚等珍贵的摆件。
  再进去就是两个多宝阁,上面是些小玩意,有玉蝴蝶的挂坠,珍珠玲珑扇子,一盒玛瑙玉琪……具是些这些年从皇帝那得到的赏赐。
  这赏赐之物,极是贵重。要是丢了那可是不小的罪责,重一点可能就人头落地。
  于是,陆遥对这些皇帝舅舅赏下来的东西,多是放着,只有极少数甚是喜欢的才会带出去。
  旁边还有两个箱子,则是放着她还是幼儿时候玩的玩具。
  各种各样的东西将这间屋子放的满满当当。
  正对着门的墙上很是惹眼的挂着一只大红色的金鱼风筝。这是上次去赏桃花时,陆遥从杜仲手里坑来的。
  陆遥慢腾腾的走了一圈,让人将那玛瑙玉琪取了,准备带去给杜紫苏。又取了个红色的套娃,准备送给齐小月。
  陆遥想了想,又取了一枚玉如意。
  这玉如意通体雪白,上面嵌着的红宝石足有鸽子卵般大小,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
  这是陆遥准备送给镇国公老夫人的。
  每次陆遥去镇国公府,杜老太太对她那是相当的不错,什么好吃好喝的都不会忘了陆遥。所以每次陆遥从镇国公府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好似将人家的家都搬空了一般。
  只是,这在外人的眼里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渐渐地坊间便传出:平阳侯府的三小姐,福宁郡主,仗势欺人,刁钻蛮横。你看看,每次去镇国公府,不搜刮一番决不罢休。真是让人生厌。
  陆遥知道后:…….
  哼,你们就是嫉妒,本郡主不和你们一般计较。于是,仍是该拿拿,该吃吃,一点都不顾及旁人的闲言碎语。
  只是陆遥不知道,她这莫名其妙黑了的名声,后面会给她带来多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