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学生活相比高中生活是肆意的,随性的,浪漫的,没有了紧张的课程、繁重的课后作业压迫,离开了父母老师的监督,每个人似乎都放飞了自我,随心所欲的描绘着自己的青春画卷。
  随着新生的到来,学生会、社团、协会也开始了招贤纳新,眼花缭乱的大海报旁,学长学姐们支着个遮阳伞,摆个小课桌,就坐在阴凉下开始热情似火的吆喝着:“同学,加入我们社团吗?”然后给路过的同学分发宣传海报。
  顾晓末和赵梦从食堂走回宿舍的的路上,手上就被塞了好几张海报了,眼花缭乱的海报看得她应接不暇,又新鲜又好奇,顾晓末想加入几个社团锻炼一下自己,就都没扔,想着回去好好看看再报名。
  路过校团委招新时,她看到编辑部的宣传语,觉得有兴趣便走了过去。
  团委摆点处守着的是一个男生,相别与其它社团人员的积极性、活跃度,他显得格外漫不经心,只埋头玩手机,嘴角含笑的看着屏幕。此时见有人过来了才抬起头,露出一口大白牙,倒也热情的问:“同学,有兴趣加入吗?这是部门简介,你可以看看”。
  说完,随手将手边的宣传单抽了一张出来,递给顾晓末。
  “我想看看编辑部可以吗?”
  “你随意!”他将手一摊,让顾晓末自己选,又见顾晓末手上已经有厚厚的一沓宣传单,心想这是要集齐所有,召唤神龙吗?这么想着,也就问了出来,“同学,看来你兴趣很广泛呀!”
  顾晓末一时没反应过来,那男生指了指她的手示意。顾晓末顿时脸刷的一下红了起来,又觉得这没什么,于是说:“我这叫“双管齐下”。”说完又觉得这词用得不是很恰当,脸更烧得厉害了。
  那男生也没再为难她,笑着说:“理解理解,是可以多尝试的。”
  从隔壁社团走过来的赵梦不知道什么情况,便笑顾晓末:“晓末,你脸怎么这么红呀?”
  又问对面的男生:“帅哥,你给我们顾晓末放电了嘛!”
  惹得顾晓末赶紧推着赵梦往前走。
  赵梦和顾晓末两人都是说话软软的,性子比较柔,所以两人自发的也更爱凑一起玩。但是和顾晓末不同的是,赵梦虽然性子柔软,但也许知道自己长着一张男生喜欢的漂亮脸蛋,很爱和男生调侃,大大方方的在一起打打闹闹的,很有异性缘。
  顾晓末则不行,她也会开玩笑,但不会主动去挑逗男生,习惯了被动,引得赵梦常笑顾晓末:“晓末,你不要这么端庄贤淑啦,干嘛那么认真嘛,逗逗男生也很有意思的……”
  回到宿舍,顾晓末仔细看了看各组织的海报,对比了自己的专长,最后选了青年志愿者、院学生会学习部和校团委宣传部三个准备去面试。
  先收到面试通知是团委的,第一次站在讲台上自我介绍,回答问题,顾晓末还是紧张的,只记得自己始终微笑着张嘴说了许多话,下面坐了些什么人都没怎么注意。
  周五晚上,各组织才出面试结果,以短信形式一一通知。
  最先出来的院学生会学习部通知,顾晓末知道是因为同寝室的林子清也报了这个,此时收到了短信正欢呼着。顾晓末看着自己毫无动静的手机,有点难过,她想肯定是自己才艺表现太差了,面试的同学大多多才多艺,有从小学民族舞蹈的,有会弹钢琴的,也有会画画的,就她什么都不会,勉勉强强在特长一栏填了个唱歌,现场唱的时候似乎还跑调了。
  正失落着,手机嘟嘟的传来了两条短信,团委宣传部和校青年志愿者活动通知她入选了,顾晓末顿时开心的蹦哒不停,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没有差到一无是处。
  周六,顾晓末正想发消息问肖诚有没空去市中心走走,她想,礼貌上,应该请肖诚吃个饭的。正在编辑短信,肖诚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说想过来找她玩。
  肖诚现在在市一中学上学,他家住的地方就在一中学附近,两个地方离农大都不远,骑个自行车十分钟的路程就到了。于是两人商定在江大公交站汇合,再一起乘公交去市中心。
  肖诚到的时候,顾晓末依然没有一眼认出来,实在是变化太大了,个子抽高的厉害,只是五官还有小时候的模样。顾晓末站在他身边,简直小鸟依人,她忍不住问:“肖诚,你现在多高了啦?”
  “上次体检是1.8m。”肖诚说。
  “哇,男生长得都好快呀,你现在才初三,还会再长高呢。”顾晓末羡慕的说着,一边比划着自己到他哪里。
  “那才好呢,终于比你高了。”说着有点宠溺的摸了摸顾晓末的头。
  顾晓末有些莫名,这样像阿猫阿狗一样被一个小孩摸摸头,很怪异。
  “110路来了,快走吧!”
  顾晓末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肖诚揽着上了车。一到周末,学生放假都爱往市中心逛,此时车里已经挤得水泄不通,更别说有座位了,司机师傅在前头大喊:“都往后走,往后走,不要挤到前面,关门了啊!”
  顾晓末抱着车内一个杆子缩着,肖诚则站在她外侧,挡住了拥挤的人群,但他自己却是站的很艰难,随着车子时不时的经过减速带的颠簸、刹车,他总是被其他人推挤得左右晃动,眉头紧皱,看着就难受。顾晓末忍不住伸出一只手搭在他腰上,想帮他扶稳。她没抬头看到,肖诚此时脸也微微红了起来,嘴角轻轻翘起,眉头也舒展开了。
  当两人在车内被挤得要窒息时,车终于停在了市中心站台。下了车,顾晓末已经大汗淋漓,不停的用手扇风,她看了眼好不到哪去的肖诚,哈哈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肖诚也跟着笑了起来。
  “就觉得两人好傻呀。”
  “嗯,是有点。”
  “我以为你又会叫你家车送你来的,没想到你愿意和我乘公交。”顾晓末边走边揶揄。
  “哼,你又笑我,我都说了那天我不知道有校车来接,才像爸妈借了车。我平时上课都是骑的单车,车都是我爸妈在用。”说着不满的瞪了眼顾晓末。
  顾晓末被瞪了眼,觉得新奇,赶紧树立威严:“哎,小孩怎么可以瞪大人呢,我可是你姐姐,太没礼貌了啊!”
  “不许再说我小孩了,我已经比你高了。”肖诚抗议……
  “不是小孩,也还是比我小的弟弟。”
  “走啦走啦……”肖诚不想再辩解这个,率先迈着大步就往前走。
  顾晓末和肖诚这么吵吵嚷嚷的说了几句话,久别重逢的陌生感也渐渐消失了,她舒了口气,原先还害怕这么久没见两人会尴尬呢,能这样熟稔的对话真好。于是高兴的跟上了脚步。
  市区是商业繁华地带,专卖店,娱乐场所,小吃街都汇聚在此。顾晓末之前没来过这里,此时对眼前看到的都感到新奇并激动,当她看到之前只在电视上才见过的古装每人出现在三米外的台上时,她有想拿出手机拍照的冲动。为了不丢人露怯,她看每处都装着随意的瞥瞥,心里有个小人在不停的吐槽她: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丢人!
  肖诚自己对市中心没有多大逛的兴趣,但他看得出顾晓末很喜欢,便尽地主之谊带着她都走了个遍。走过无数遍的街道,这次有了顾晓末一起,他觉得周遭的一切也鲜活了起来。于是不厌其烦的给顾晓末介绍,南门的石像是什么时候才塑的,他小时候在这条街走丢过好几次,后来有了这石像做标记物,才没再迷路……
  顾晓末仰着头看他,神情专注的听着,不时的点头、发问,像足了一个上课认真听讲的好学生。
  肖诚也滔滔不绝的讲,不时的偷偷咽下口水,其实他口很干了想找个地方坐下来喝水,可是见顾晓末难得这么专注的看着他,他舍不得停下来。
  最后还是顾晓末看了一眼手机时间,才呀的叫一声,抱歉的说都这么晚了,赶紧去吃午饭吧。
  她对这里的餐馆不熟悉,甚至对在外面用餐有那么多种类可选择都还是昨晚百度时才知道的,中餐、西餐、牛排、自助餐、火锅、韩式料理、日式料理……这些只在电视里看到过的东西,现在都出现在她周边,她有点不可置信,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消费的起。
  只能问肖诚中午想吃什么,她请客,让肖诚带路。肖诚也饿了,说就近找一个地方吃就好,于是带着顾晓末去了转角的肯德基。
  点餐的时候,顾晓末见人特别多,怕没位置,推着肖诚去占座自己去排队,她一边站着,一边竖着耳朵听前面人都点了什么,汉堡、薯条、可乐之类的,在心里默默的记着,想等会儿依葫芦画瓢,又咋舌还挺贵的。
  哪知,轮到她点餐时,肖诚却也站在了她身边,抱歉的和她说忘告诉她自己想吃什么了,顾晓末于是让他自己点。只听他熟练的和收银员说要一份超值午餐,外加一对烤翅,然后问顾晓末要不要来一样的,顾晓末点点头,忙付了钱,发现比菜单上的价钱少了一倍,原来还有这种点发,她想。
  两人在餐厅坐了好一阵才慢悠悠的出去逛,顾晓末进了几家专卖店看衣服,肖诚都很耐心的陪她看。只是顾晓末自己在试衣间试了第一件衣服后,任导购巧舌如簧把她夸得仙女下凡,也不肯再试了。她在试衣间时偷偷看了看吊牌,价格好几百,打了折也不下500,于是后面的几家店都看看款式,再也不试了,试了也买不起。
  天渐黑时,两人终于打道回府,和肖诚告别后,顾晓末脸才塌下来,城里生活和小镇里差别真大,她想自己看红楼梦时还笑话刘姥姥,她有什么资格笑呢?她自己都是个刘姥姥。又奇怪,肖诚从繁华的省城到落后的小镇,以前寒暑假怎么能呆那么久,怎么呆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