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开卷有益 下

  紫冰几天没出门,随八王夫妇出来也没有觉得快活,有些怏怏地跟在紫云身边。
  几人来到一处府邸,虽高墙大宅,总觉得缺少了些活气。紫冰抬头不见匾额,进门后见院中甚是空旷,地缝中有野草微微摇动,又见八王神情凝重,也不敢多问。
  进了正厅,厅中已有几个男男女女在跪拜桌案上的牌位。见八王来了,几人上前施礼,毕恭毕敬道:“王爷王妃安好!”八王夫妇忙回礼道:“诸位兄弟姊妹,这使不得。”
  紫冰见过柴郡主与八王亲近的兄妹情谊;燕王妃虽平日不大参与宫廷活动,见到八王也是以四弟呼之;今日这些人为何如此生分恭敬?待八王一行依礼参拜完毕,紫冰凑到桌前才明白——那案上的牌位是涪王赵廷美的。
  赵廷美当年贵为皇弟,又曾为开封府尹,身份何等尊贵。不想后来一再贬黜,英年早逝。死后虽追封涪王,看这情境也是凄惶。
  紫冰心中一口气咽不下去也吐不出、噎着难受,便告假出去透透气。紫冰见丫环随从都被留在院外,院中只一个老家院在洒水泼地,凑上前问:“老人家,这院子可是许久没住人了?”
  那老者瞧她一眼道:“住人?涪王据说是谋反被贬的。没连累子孙,还能在身后有个地方祭奠祭奠,就算烧了高香了。”
  赵廷美的死,紫冰是听说过的,可置身院中,紫冰还是觉得有寒意袭来。
  “冰儿。”紫云与赵廷美的子女并不认识,寒暄一时就出来了。姐妹俩都有些沉重的在院里随便转转。
  两人将将跨过通往二堂的拱门,一个男子便跳了出来,吓了她们一跳。两人见男子头发散乱、衣冠不甚整洁,掂量着是一疯汉,也不计较。那疯汉一会儿蹦着叫着、一会儿又跪在地上头如捣蒜。紫云医者仁心,好心上前一边安抚疯汉、一边为他把脉。
  那疯汉安静了一时,又突然发起狂来:“让你害我!让你害我!”叫着便上来厮打紫云,紫冰疾步上前扑身拦住。那疯汉力气极大,可对紫冰来说,也不在话下,三下两下就扭住了。
  众人闻声赶来,忙扶起歪在地上的紫云。八王回头一见,忙叫道:“紫冰快放手。”
  见紫冰迟疑,八王亲自上前放开了紫冰束缚着疯汉的手。
  紫冰心中迷影重重,若有所思地站在一边。
  没想到那疯汉扑上来紧紧掐住紫冰的脖子:“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紫冰,别还手!”八王喝道,便上来解劝。
  疯汉步步紧逼:“不是皇叔,不是皇叔!你为什么说是?”
  紫冰不能还手,又被疯汉几欲崩裂的眼珠吓到,一时失了主意,被掐的喘不过气来。众人好一阵拉扯,才松开。紫冰软在地上喘着粗气,紫云心疼地抚着背给她顺气。
  紫冰有些怨恨地瞅向八王,却见八王仍在抚慰满身颤抖疯汉:“别怕,别怕。你看看我,我是德芳啊。”
  大概过了半柱香的功夫,几名宫人急慌慌地赶到跟前,跪下连连磕头:“小的们失职,惊扰了王爷,罪该万死。小的们错眼没瞧见,就……”
  “行了。好好扶起来,以后若是再不尽心照料,仔细着!”
  见宫人扶着疯汉走远,紫冰才撑着紫云的手臂起了身。紫云也怨八王不顾及紫冰:“王爷也不怕紫冰受伤。他一个疯汉,紫冰能怎么伤他?”
  八王别有深意地瞧着紫冰道:“你知道他是谁吗?”
  紫冰心中恐惧那个答案,又期待那个答案。
  “他是我的堂弟,当今皇上曾经最钟爱的儿子楚王赵元佐。”
  待其他人都散去了,八王道:“这里原来是小叔叔的府邸。忽然有一日,小叔叔因为谋反败露贬黜出京,死后虽追封了涪王,连他的生祭,你们也看到了……元佐和小叔叔的关系最好,都说元佐就是将来的太子,谁会想到竟成了这样。在京城的王府里活着远比你们想象的要难。夫人,别怪我连累了你。”
  紫云颇为感怀,安慰道:“夫君放心。你我夫妻本是一体,自然是祸福共担!”
  八王又对紫冰道:“不是我不让你和云龙来往,只是你们都太年轻,很多事还要慢慢磨练。让你日日去读书的规矩不能改。我宁愿让你现在怨我,也不愿将来遇事你不能自处而恨我。”
  紫云姐妹白日里受了刺激,回府后都身心疲倦,各自回房,一晌无话。
  晚间暴雨突至,书房里八王尚有公务没有整理完。听见雨声如千军万马奔驰而来,八王停了手头的公文,打开窗子。
  这雨初来时极大,犹如来不及穿梭子的织机,只见经线垂暮天际。渐渐的,雨线有了缝隙,雨中的景物如带色的纬线,徐徐显出了色彩。墙角的芭蕉也渐进织出了纹路和样貌。绿光盈盈,愈见青葱。芭蕉的绿影后掩映的是清逸斋的后纱窗。一大片浣绿的碧玉渐渐也染起翡翠的光泽,那光晕冉冉变大,映出一窗跳动的微黄。想来是紫冰被雨声唤醒了,不知道这丫头经了一事……
  八王看了一会儿雨打芭蕉,又坐回案前,刚翻阅了几个文书,隐隐约约听出伴着雨声有箫声响起。八王静静听着,想听听是怎样的弦外之音。
  又过了一时,门吱的一声开了。八王并不睁眼:“祺瑞,什么事?”
  “王爷,王妃来了。”
  八王睁开眼就见紫云穿着家常的素色衣衫,钗环都褪去了。平日里挽成云髻的头发披散下来,愈见黑的深沉。紫云怀里抱着一张琴,白天的忧郁与疲累已荡然无存,仿佛这场雨冲刷着一切污垢,只为她的到来。
  八王起身笑道:“蕉窗听雨我且醉,君当有意抱琴来。”说着忙接过琴端正地摆在案上。“这锦瑟好久没有发音了。”
  紫云略略侧耳听了听,玉指轻弹,琴音便行云流水般宣泄而出,合奏着箫声,竟如落下的雨滴一样珠圆玉润,雨打芭蕉的夜曲竟让八王听出了碧空万里,山高水长的意味。
  次日早饭时分,八王笑着对紫冰说:“当年我让人种了那些芭蕉。昨晚一场秋雨,却成就了你的蕉窗听雨。”
  “古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紫冰咽了口里的饭接着道,“只是枯荷少了水的灵气,还是芭蕉四季常青的好!”
  “昨晚的箫配着你姐姐的琴声,真是好听!”八王夸赞道。“都说箫声幽怨,雨打芭蕉看着自然清新,但是曲子总是有些凄惶。怎么昨晚就那么愉悦悠长呢?”
  紫冰微微撇嘴:“谁说下雨就该吹雨打芭蕉。我偏要吹个《倚妆台》。不过蕉窗夜雨倒是把心里冲刷的豁然开朗了,曲子自然就畅快了。”
  “想通了?”紫云笑道。
  “姐姐说得对,日子总要好好地过下去的。”紫冰放下空碗,笑道:“为这好好二字,我也该去书房好好用用功了。”
  明白了八王的良苦用心,紫冰也就安下心来每日读书不倦。两人竟日同在书房,一个北边坐着,一个南边站着,却互不相扰、静谧安和。
  秋日的白天愈发短了,后半晌紫冰还未释卷,日头就已经西落。祾瑞见屋里光线有些昏暗了,便进来掌灯。八王方舒了舒身体,冲着南边道:“紫冰歇歇吧。”不听紫冰答复,八王便掌灯过来。见着光亮,紫冰抬头看看八王“哦”了一声又扎进书本。
  “歇歇吧?”
  “这一章就快看完了。”
  八王举着灯直等到她看完。“当真是用功了。”
  “先皇英明,这房中的水井不是为了告诫我们不要坐井观天吗?过去,我真是井蛙之见。”紫冰边把书放回原处,边随手拂过书籍道:“我瞧那边还有些牛皮卷,那字符奇奇怪怪,可是契丹文字?”
  “是。其实契丹贵族现在也多用汉字,不过涉及两国机密还是多用契丹文。”
  紫冰摇头笑笑,“简直是天书!王爷懂得契丹文?”
  “我也只懂只言片语。不过云龙懂得。”
  “他怎么会懂得?”
  “云龙学艺之处远在长白山脉,那里契丹人、女真人,还有少数汉人混居,长年累月也就懂了。”
  见紫冰点头,八王有意趣她:“有日子没见云龙了?”
  紫冰却并不扭捏,直言道:“也不知道他这些日子忙什么呢?”
  “自然是和你一样。”
  紫冰愣了一下,哑然笑道:“原来他也受了王爷的管束。”
  “云龙通晓契丹文字,将来两国之间有些事情还要着落到他的身上。”
  走出书房,祾瑞已在廊下点亮了灯笼,两人就落进光亮的怀抱。八王回头问道:“你不是说《太平御览》是拍皇上马屁,不值得一看吗?”
  紫冰爽朗笑道:“皇亲一部当真是拍马,我大略翻过,书中天、地、人、事、物各部倒是博采众长。既然皇上都说开卷有益,那就得多看看,将来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