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 棋局人生 下

  连续的几日,宋皇后先是把朝服拿出来让人熨烫,又让侍卫把几个旧妃和平日里服侍自己的宫人召到跟前。宋皇后把自己的首饰细软分发给众人,连看守她的侍卫也连带着分了些散碎银两。
  宋皇后拉着李顺容的手说:“这支金钗是当年进宫时,我母亲给我的陪嫁。我要去陪先皇了,本想着留给我小妹妹的,给你吧。”
  众人拿着赏赐或欢喜或悲伤地离去了。独留下宋皇后守望窗外怅然若失。
  只是这些都是宫外的人所不知道的。宫外只是知道皇帝驾崩,停朝七天。山河戴孝,举国致哀。按照规矩,待到头七,顾命大臣奉先皇遗诏在灵柩前宣布继位人选,新皇登基、主持国葬。先皇多疑,尚且要在死前处死两位皇后,又怎会循规蹈矩给人可乘之机。
  皇帝在咽气前,就已经召寿王入宫,宣布他太子的身份。所以寿王赵元侃虽未正式登基,却已经在顾命大臣面前彰显了他储君的正统地位。赵元侃并非是有夺嫡之念的人,只是两个哥哥一疯一亡才轮上他。而此时他的堂兄八王、燕王都不在京城,纵使无人争抢,他也仍是心虚,所以只是在宫中张罗着丧仪,各王公官员只在家中守丧,并未有大的动作。
  八王燕王一行日夜兼程赶回来,城中已经是满目白孝。因算着还有两天,先皇才要下葬,八王等想着还有时间可以准备一下。京城上四军,呼延王爷曾统领龙卫、神卫;捧日、天武的不少将领是燕王的旧部;在军中颇有威望的曹国公几次三番地帮过紫冰;就连被召回京城的邓国公也是受过太祖深恩的;纵使他们不参与支持,想来也不会掣肘。
  可是国孝之中,城中却过于平静。八王怕会请君入瓮,便不敢轻易进宫,只暗中派人去亲近的府第打听情况。燕王久别归来,自然回府和家人报平安去了。
  回到南清宫,八王思前想后、坐卧不宁。他不知道错过了两天时间,是不是就错失了一切。可当初怎么也没想到皇上会走的这么快,或许当初在路上抓点紧这两天的时间就赶出来了,又或许……八王陷入深深的自责,只是他不知道,就算他想到的都步步无失,皇上也有别的办法对付他。他早已身陷棋局,进退维谷。
  紫云见他如此焦躁,就近前安慰道:“夫君也别太着急上火了,富贵在天,顺其自然吧!”
  见八王仍凝眉僵坐,紫云拂过围棋棋盘道:“既然郁郁在怀,不如我陪你对弈一局,解解闷好吗?”
  八王见紫云已经执黑等待,也不好辜负她的心意,就持白对弈。
  平日里紫冰陪八王下棋,都是象棋,杀伐决断满盘硝烟。今日围棋对弈,又换了紫云这样一个平和的人,棋盘似乎也宁静了许多。
  紫云默默地注视着丈夫的表情。八王心里想要拿这局棋赌赌天命,他并不讲话,也不抬头,只是下棋。
  紫云虽通棋艺,却不是八王的对手。况且紫云只图给他解闷,一会儿就被八王牵着鼻子走。过了半柱香的时间,紫云见八王紧皱的眉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就拿手绢给他擦。
  八王这才抬头看了她一眼,指着棋盘说:“该你了。”
  紫云才缓缓地拿起棋子走了一步。
  下人来报:“寇大人来了。”紫云说快请。
  寇准接到皇帝复任的诏书回京来,比八王等要早近十天。本想着此次皇帝召他回京是为了让他当顾命大臣,回来后却仅仅只是官复原职,再无召见。寇准不得要领,听说八王回京火速赶来。
  寇准略施一礼:“王爷。”
  八王仍稳如泰山地坐着:“不管是什么消息,等我下完这盘棋再说。”
  “王爷!”寇准有些急。
  看的紫云也有些着急:“王爷?”
  “下棋!该你了。”八王并不理会,只指着棋盘示意紫云落子。
  寇准看了看棋局说:“我来和王爷下。”
  紫云让了身,一旁站着。寇准下棋的步调比八王更快。两人斗智,已有汗珠从八王的鬓角滚下来。紫云拿着绢帕的手才凑近八王鬓边,就被止住了。八王神情更加凝重地运筹,似乎这盘棋关乎着皇位之争、关乎着他的命运。
  两人切磋了一盏茶的功夫,棋盘的布局渐渐明了。紫云在一旁看的分明:
  靠近八王这半边的棋盘,是她和八王下的,除了一些零散的棋子,是一个用白子写成、黑子作底色的“王”字;靠寇准这边,也有一个快要成形的字,只不过是白子作底、黑子描画的,看起来像个“日”字。又过了一会儿,下完了,和棋。那黑子写就的是个“白”字,统共是个“皇”字。
  八王舒了一口气说:“好!和棋。说吧,什么消息?”这才接过紫云的手绢来擦汗。
  “王爷,晚了。太子已经是储君了。”
  “什么太子,储君?”八王擦汗的手重重地拍在了棋盘上。“太子是谁?”
  “寿王。”
  “元侃?”这是八王没有想到的人选,“你怎么知道的?有诏书吗?是谁立的储君?”
  “自然是皇上。皇上选了顾命大臣,虽未昭告天下太子是谁,但却留有诏书。”
  “召我回来写的可是继位。”八王忽的站起身,烦躁地走来走去:“那我赶回来做什么?给新皇行礼?”
  “王爷,已成定局!”
  “定局?我们父子是怎么了?尽让人抢了去。这就是天意?”八王有些愤慨了,指着棋盘道,“天意?这才是天意!明明是个‘皇’字……”
  “王爷,你再看看这盘棋。明明是个‘王’,所以您就只能是个王爷。”
  “那上边的‘白’字呢?这不是‘皇’字是什么?”
  “王爷说的很对。可这个‘白’字偏偏是黑的,就不能称之为‘白’了。王爷你就是个‘王’。何必要去计较得不到的呢?我看王爷还是趁早做打算的好。”
  八王闭着眼睛叹了口气,挥挥手:“你走吧。”
  寇准退身出去。八王暮气沉沉地坐着,闭目不语,眉头却痛苦地皱了又皱。紫云静静地站着。清霭进来添茶,不知屋内情形,问了一句:“王妃,姑娘回来了吗?”
  紫云刚要摇手就见八王重重地把茶盏搁在了桌上:“你会不会泡茶?”
  清霭见八王被热茶烫着吓得忙跪下,连声认错。
  八王依然发泄心中的愤懑:“还有云龙和紫冰,一在一块儿就忘了要干什么?关键时候都哪儿去了?还有天意,什么天意?!”
  说着把整盘棋都拨洒下去,棋子滚落了一地。紫云知道八王心里憋屈,就示意清霭出去,自己蹲下来捡那些狼藉的棋子。
  “你捡它做什么?”
  紫云淡淡一笑:“捡起来才能再下啊。”
  八王没好气地说:“别捡了,什么时候了,还下什么棋?”
  紫云并没停手,边捡边说:“小时候在五台山附近有个老奶奶,她从20岁就开始守寡,守着一个孩子,日子过的很苦。后来,族人欺负他们孤儿寡母,把他们仅够容身的两间房子也给夺了去。好些人都怕她想不开、寻短见,可是后来她竟然熬过来了。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养活着儿子,从开始住草堆、住马棚、住茅屋、后来住了瓦房。现在子孙满堂,老少都很尊敬她。到她70岁的时候,村里人给她立了座牌坊。有人问她当年是怎么熬过来的?你猜怎么着?”
  紫云见八王有了兴趣,接着说:“老奶奶的丈夫生前最爱下棋。当年他们母子被赶出来的时候,老奶奶只抢出了一盒围棋,还被人摔得撒落的到处都是。她说那一夜,她真的不想活了,她想把儿子推进井里,自己也跳进去。可是又想着要把丈夫的棋子都找回来,一家人死也要死在一起。于是她就找啊找啊,一颗一颗的找回来。等到凑成一盘棋的时候,她的心也平静了。”
  “她说人生就像下棋。遇到难事,就像这棋子滚落满地,不知该如何驾驭。可终归还是要捡起所有的棋子才能凑成一盘新棋,终归要平复了心情去考虑往后的事儿。日子总还要往前过。”
  紫云抬头看了看八王,又低头兀自捡着:“我师父有个朋友,是位高僧,他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说的: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
  八王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蹲下身来,同紫云一道捡起了一个一个散落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