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 新皇登基 上

  安定了后宫之事,紫冰随着端茶的太监混进了西配殿。西配殿是供守灵的皇子王孙及四品以上的重臣暂歇的地方。
  此时众人仍在大殿守灵,只有太监在准备晨奠之前的茶饮。紫冰随着其他太监摆放茶点。当她摆完准备一道撤出的时候,有意无意地瞥见右侧首席位置上的茶盏盖上的兰花比之前略略偏了些,杯口也没有盖严实。紫冰环顾四周,不知是谁动的手脚。紫冰心内一紧,按规矩这是八王的位置。
  太监们已经列队准备退出,紫冰心急又怕露出破绽,就暗自使内功向前边的太监发力。那太监受力不稳,倒向他前方的太监。紫冰前边的太监有了依仗站住了,他前边的太监倒是摔倒在地上。
  领头的太监过来教训:“干什么,站都站不稳。”
  两个太监互相推诿。紫冰趁乱往后一闪,躲到柱子后边,跃上房梁伺机再动。
  殿中挂着白孝倒是比平日里更容易隐蔽。紫冰趴在房梁上揣测,可能是有人给八王杯里下了毒。
  紫冰微微咧嘴自嘲:时下,能冒险在八王杯中加东西的,除了下毒还能是什么?她从怀里掏出毒酒。
  从景明殿出来时,她怕有人再生歹心,把毒酒和白绫都揣走了。宋朝刑不上大夫,对皇后动用兵刃便可以谋逆罪论处,一般人不敢铤而走险。即使有人异心,手边没有毒酒白绫也可暂缓一时。
  才解了宋娘娘的危机,这又……紫冰越想越气、愤恨难平。她打算以牙还牙,把毒酒混入太子的杯中。
  而此时,两名当值的太监笔挺地站在门内,门外还有侍卫。殿中若凭空多出一人,他们不可能发现不了。紫冰不敢贸然行动。可既然上茶,意味着皇子王孙们快要进来歇息了。
  紫冰就从头上拔下几根头发结成长长的一根,顺着房梁放下去。发丝太细,天色又暗,即使垂到太子的杯盏上,门口的太监和侍卫也看不见。
  只是发丝太软,很难为了紫冰。她把内力聚于掌心才勉强维持着发丝垂直,又拔开瓶塞,把毒酒顺着发丝流下去。杯子虽然盖着,毒液可以顺着盖子的缝隙渗进杯中。
  说话间,众人的脚步声渐渐走近。紫冰赶紧收了手,却没有机会向八王说明内情。汗滴顺着脸颊滴落下去,她赶紧抬手擦去汗滴。再向下看时,众人已经在各自的位置上坐定,八王已经端起了茶。
  紫冰来不及思索飞速将一枚银针弹入八王杯中。八王一惊,还没分辨出是哪里发出的暗器,就见杯里银针变了颜色,明白茶里有毒。
  燕王和八王并排而坐。八王借着行礼的机会把茶盏举到燕王的面前。燕王不察,胳膊肘撞翻了八王的茶。杯子破碎的声音让众人暂时停了手。
  太子才要让人给八王换新茶,见茶水在地上冒泡——茶里有毒。太子一惊,掉了手中的茶盏,自然也是有毒的。
  太子大呼:“来人来人,护驾护驾!”
  御林军瞬时涌入配殿,一队护着太子重回正殿;另一队围着八王一众等待吩咐。王公大臣登时战战兢兢,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了。
  大殿里除了侍卫和太监,就只有先皇的棺木摆在那里。太子惊魂甫定,暗自心伤:还没登上皇位,就成了孤家寡人吗?太子赵元侃并不是个狠心之人,素日也未有大志。只是先皇布局才把他推到了这个位置。
  他丧气地往台阶上随意地一坐,是谁下的毒?是八王,还是别人?若真是八王又该怎么办?如果真是八王,他连自己的性命都拼上,计不可谓不深?从接到继太子位诏书的那一刻起,八王就是他内心最大的恐惧和忌惮。该如何处理八王,他拿不定主意。
  他忽然想起自己事先让人请了大相国寺的智空大师来。他的理由是:皇帝既然是天子,就让上天来决定谁做天子。
  “来人,请智空大师来。”
  智空大师奉命进入大殿。太子自己先卜一卦,得乾卦第四爻:或跃在渊,无咎。太子一看居于深渊、飞龙在天均不会有差错,大喜。
  他喜形于色地原地转了两圈指着道:“快,快,再给八王卜一卦。”
  “殿下,是坤卦第三爻: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快说说签意。”
  “胸怀才华而不显露,如果辅佐君王,能恪尽职守,功成不居。”
  这似乎让太子下了决心。
  他正准备召集诸位王公大臣把一切开诚布公的说清楚,参知政事王钦来报:“禀报太子殿下,龙卫、神卫两军逼宫来了。”
  太子刚刚缓和的心情又慌乱起来:“是谁?谁干的?”
  王钦不怀好意地朝配殿方向望了一望,近身道:“听领头的将领说是铁鞭靠山王。”
  太子立在原地没有说话,如果是靠山王,逼宫的背后主使自然就是八王,这该如何是好?
  没等皇上说话,一员老将迎面进殿来,一路走来虎虎生风。近前来施一礼:“殿下,是老臣调的兵。”
  “邓国公,你……你……”太子没想到竟是邓国公张永德。
  “殿下莫惊,老臣不是来逼宫的。”
  “那你?”太子将信将疑。
  “臣经历两朝五帝,从未做过不忠之事。臣此次是奉先皇遗命前来,保驾护航的。”
  “太子,别听他胡说,保驾怎会调兵?分明是有不臣之心。”王钦一旁挑唆。
  “我与殿下说话,哪有你这鼠辈插嘴的权利?”张永德从袖中抽出一卷黄绢,托到脸前,朗声道:“我有先皇遗命在此。谁敢造次?”
  打开诏书,先皇印玺赫然在目。先皇确实把调管军队的权力交给了张永德。王钦面上讪讪地退到一旁。张永德才向太子禀明一切。
  张永德是先皇千挑万选出来的重臣。张永德已经经历两朝五帝,曾多方征战,军中威望极高,论资历、论战功,连曹国公、呼延王爷都只能望其项背。太祖和先皇也都肯信任他,一直保留着他作为节度使所属的兵权。
  先皇临终让他暂且接管京城兵权、安定大局是经过各方权衡的。宫城的防御是曹璨统领。张永德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曹彬是郭威后妃的外甥。两人多少有些亲戚关系。莫说先皇观察曹璨多年,觉得他是个不党不私的忠心之臣;就算他此次万一有了二心,不管从张永德的威望、权力,还是亲戚辈分上讲,曹璨都只是个晚辈后生——他只有俯首听命的份。
  况且张永德去国离朝数年,怕是难有人想到会托大事于他。这是最出其不意的筹谋。
  本以为京城兵权尽归张永德之手。没想到当年太祖也留了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