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九 上有所好 上

  寇准与皇上君臣僵持了一段时间,连在南清宫久居不出的八王都听说了一些传言。
  好容易遇到寇准来送请帖,八王趁机劝道:“前些日子,佟于蓝听说了紫冰的事,特地来看看。说起来他的新上司丁谓,也觉得这人品格不端,德不配位。你把他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上,只怕后患无穷啊。”
  “多谢王爷费心。他是有些小心机小手段,我已经警告过他了。他实在有才,能出大力的。”
  “他这种无德之人,只怕越是有才,才越是大祸患。”
  “王爷多虑了。我自会留意的。”
  八王见寇准不以为然也多说不宜,只瞧着手里的请帖道:“紫云最近还没缓过劲来,我们就不去了。你多尽兴!”说着让齐平端来一个酒坛,笑道:“这半坛陈酿,送给你算是随礼吧。”
  寇准笑道:“王爷好生小气,才送半坛酒给我?”
  “这是当年太宗赏赐的玉浮春。我们多少人才分这半坛,你自己独得半坛已经够了。再贪多,可就连着半坛也没了。”八王知道寇准是聪明人,他相信寇准能明白他的一番暗示。
  只是寇准自认为问心无愧,也就依然我行我素。王钦揣测上意,一直想找个机会扳倒寇准。奢侈豪饮顶多算是个生活问题,况且寇准虽然一掷千金,却未贪国家一分一毫——即使让精明的丁谓暗中查证一遍,也未找到半点问题——这怎么能让作为弹劾寇准的理由呢?
  所谓的“皇天不负有心人”,机会还真让王钦等到了。皇上的生日快到了。
  太祖的生日叫长春节,太宗的生日叫寿宁节。王钦就上书把皇上的生日定为承天节。皇上自知不能去太祖太宗比肩,虽然心中欢喜,面上总是要推脱的。
  王钦奏报说:“皇上,天降祥瑞于承天门,那不仅仅是对皇上的恩赐,更是对万民的福泽。皇上若是不顺应天意,有所回应,怕是上天觉得天子不知感恩,会怪罪的。”
  旁边已有臣子低声议论,寇准斥责道:“天子自有天子的职责。岂是你信口开河……”
  “寇爱卿,听他说完。”
  王钦一看有了皇帝撑腰,更是洋洋得意起来,对寇准轻笑一声,回奏道:“皇上,照臣说,不如把皇上的生日改为承天节,时时警醒天子不忘上天的使命,福泽万民。”
  话说到这份上,皇上自然应允,众臣再反驳就是大不敬之罪了。于是皇上的生日改为承天节。至于这第一个承天节,自然要好好的大办一场。
  辽国的萧太后为了庆祝两国和议,也为了给宋皇贺寿,特地派使臣来庆贺“承天节”。这是宋辽之间在政治场面上的一件大事,更是要隆重操办。之前因为筹备封禅之事,皇上任命王钦为卤簿使,负责国家重要典礼的礼仪活动。眼下正是用武之地。
  王钦标榜着要彰显大宋风仪,把银子花的跟淌水似的。宰相寇准很是不满,朝堂之上,当众指责王钦铺张。
  王钦反唇相讥:“寇大人怎么不嫌自己家的夜宴奢靡呢?寇大人难道不顾大宋的尊严和皇上的体面吗?”
  寇准正言道:“皇上,臣自家夜宴并没有花公中的银子,更没有损百姓一分一毫。可国库的银子是关乎社稷民生的。请皇上三思。”
  寇准说的在理,自然有正直的官员附议。皇上也无话可说,只得朝堂上允诺了寇准等人的奏议,私下里怨王钦办事不谨慎,授人以柄。
  王钦鬼魅的一笑:“皇上莫动气。听臣慢慢道来。”
  “说。”
  “皇上,臣想着宰相不是一直不同意陛下封禅吗?理由就是花费太多。这次辽国派使臣来,不得不接待。这次先多支点银子,等以后封禅再紧紧手,一对比就不觉得多了。想来就不好再反对了吧?”
  王钦的一番鬼话,因为击中了皇上隐匿的心事,竟也说动了皇帝。皇上不但不再怨怼,更是觉得王钦急人所急,比那个不通情理的寇准更容易倚为心腹。所以更加放手让他负责“承天节”的相关事宜。
  待到“承天节”的正日子。辽国使臣穿戴齐整,带着礼物进宫觐见。行至承天门下,禁军戍卫总管曹璨将军亲自迎接。曹璨见辽国使臣戴着佩刀,就下令不许带刀入内阙。
  皇帝在城楼上看到这一幕,为了彰显自己的气魄和对辽人的礼遇,道:“辽人佩刀是他们的常礼,不必禁止了。”
  当时宰相寇准并未在皇帝身边。他在大殿视察准备工作,才要上承天门向皇帝复旨,迎面碰上丁谓与一个太监一同下来。
  寇准问:“可是有什么事?”
  丁谓向上拱手道:“奉我主圣命,请寇大人代为迎接辽国使臣。以示礼遇。”
  “臣遵旨。”
  寇准转身下了台阶,到承天门下亲迎辽国使节。辽国使臣已经很配合地褪下了佩刀,由曹璨的属下跟随捧着代为保管。寇准把辽使迎进来,见皇帝也下来了,本要一道回大殿举行庆典,却见皇帝一脸愠怒。寇准拿不准皇帝所为何事,就回禀道:“皇上,臣已经把贺寿的使臣迎进来了。请皇上的示下。”
  “哼,你都迎进来了,还请什么示下。”辽使在前,皇上仍嘟囔一句。皇上瞟了一眼侍卫手里捧着的辽人佩刀,一丝愤怒闪过双眼,继而又佯装出笑容,对辽使道:“贵使,请!”
  辽使没想到受到宰相、皇帝的双重迎接,忙单腿屈膝跪拜谢恩。皇帝一行回到大殿,庆典按部就班的进行,并无不妥。只是寇准却一直感受到皇帝对他隐隐的不满。
  一直忍到一天的庆典结束,辽使出宫,皇上才发泄道:“寇爱卿,你凡事都要替朕代劳吗?”
  要是按照平时会回答:“能为皇上效劳,是臣的本分,也是臣的荣幸。”可寇准听出了皇帝语气中的星火之气,忙躬身拱手道:“可是臣什么地方做的不妥,请皇上明示!”
  “寇爱卿是觉得朕行降阶之礼有失身份吗?要代为行使?”
  寇准忙跪拜道:“臣不敢。臣是奉旨迎接辽使,不敢有半点逾距。皇上不信,可以问问丁谓。是他传旨。”
  “皇上,臣还没来得及说天子要行降阶之礼,寇大人就走了。臣有罪!”丁谓矢口否认道。
  原来这是王钦和丁谓暗中使坏。皇上在说完不用褪去佩刀的命令之后,仍觉得礼遇不够,要亲自下来迎接。天子的降阶之礼是对待使臣最高的礼遇。只是皇上行动,伞盖、仪仗、随从等,自然要慢些。王钦得知寇准已经到了承天门,就让丁谓假传圣旨。也正是因为是丁谓传旨,寇准深信不疑,便去迎接。
  待天子下来,宰相已经迎进了门。皇帝的威仪和至高无上的恩遇,就这样消减了大半。皇帝自然恼怒——寇准不仅仅是抢功,更是无视天子和皇权。是可忍孰不可忍!
  冒犯天子是大罪,况且是在重要庆典重要使节面前,砍头流放都不为过。寇准听丁谓反口,就明白自己被人设计陷害了,虽然认罪,却仍辩白自己的无心之失。皇上见他不服软,更是恼怒,几天连见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