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契机

  唐瑛回房后且是小憩了片刻,而琉璃阁经过书意这场风波,院内的氛围自是比以往沉静了些,丫鬟们亦是规矩了许多,午时且是有着零星丫鬟陆续前往茯苓的院落,倒是依着唐瑛先前的说法主动请离出琉璃阁。
  唐瑛对于书意的惩戒,已然成为琉璃阁众多丫鬟眼前的警钟,这些个主动请离的丫鬟便是知晓自身的弊端,虽是极不愿失去琉璃阁这份肥差,却也清楚若是不依着唐瑛的指示行事,却会连于侯府当差的资格也没有了。
  茯苓现下便在房内记录着离去琉璃阁的丫鬟名单,玉竹则在唐瑛房中侍奉了片刻,而后只令人将书意自柴房内迁移出来,且将书意安置在她的房间内,除此之外,对书意倒也没有了旁的表示。
  丫鬟们瞧着玉竹这般行径,亦是对唐瑛现下的心思生出不明,而已然请离的几个丫鬟,看着书意依旧好端端地返回了自己的房内,同样对自己此时的请离生出了懊悔之意。
  这几个丫鬟们下定决心请离出琉璃阁,便是亲眼瞧见了书意今日所受到的惩罚,她们自此清楚唐瑛断不会容忍背主之人,无论这背主的丫鬟曾经在唐瑛的心中如何重要,她一但犯下了背叛之举,往日的主仆之情便自此勾销。
  书意受到杖责之后,所能得到的下场便唯有被赶出侯府,落得个一身污名,然而书意现下的处境却是打翻了这些个丫鬟心中的设想,只是这些丫鬟们的懊悔并未持续多久,却是被玉竹接下来的说辞给截断了去。
  玉竹而后便对院内丫鬟说及了唐瑛如今的决定,且由得书意在自己房内养好身上的伤,待到伤好之后,书意便不再是琉璃阁内的一等丫鬟,她会迁去三等丫鬟的院落,做些洒扫的活计便是。
  至于白芍与半夏二人,唐瑛亦会在风波定后将她们接回侯府中,水兰这个新任的一等丫鬟便也自此返回原先的二等丫鬟之位上,这府内的一等丫鬟,依旧是半夏、白芍、玉竹与茯苓四人。
  琉璃阁的众多丫鬟们听到此处,心中便知晓唐瑛并非原谅了书意的作为,更加不是全然相信于书意一人的辩解,唐瑛对书意的宽容,只怕是因了这许久的相伴而产生的最后恩情。
  书意如今自一等丫鬟再且沦为这三等婢子,再且加上她所背负的骂名与今日的丑态,往后的造化如何,院中丫鬟们亦是猜测出了大致,她们知晓书意如今依旧于琉璃阁内当差,一是因了唐瑛的宽容,二来,便是因了书意自个儿的同意。
  琉璃阁内的众多丫鬟自是不理解书意的行为,若是将她们换作书意的处境,相较于在侯府中受到这些个议论与排挤,这些个丫鬟们宁可选择被遣出侯府,虽是无法根除今日之事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却终会自在许多。
  远离侯府这片事发之地,书意当依旧不会是清白无害的名声,但终归不必整日忍受旁人的冷眼与嘲讽,若是远离了京都城内,抑或是离开天祈国的地界,书意倒是足以重新开始一番生活,断然比依旧待在琉璃阁内明智得多。
  书意已然选择了极为艰难的一条路,琉璃阁内的丫鬟们虽是不解,却也不多加执着于此事,现下亦不曾议论任何与书意有关的话题,而至于重新接回半夏与白芍二人,琉璃阁内的丫鬟们当是心中洞明。
  这些丫鬟们自然清楚半夏与白芍被遣出侯府的导火索是什么,先前半夏与白芍二人便是因了书意的缘故,终而惹得唐瑛生怒,唐瑛且是听到了宝秋的一番打抱不平,且以为白芍蛮横霸道,倒是处处欺压于书意。
  当是因了此事,唐瑛方且对白芍心生不满,而后亦是眼见半夏无甚长进,同书意相较之下,便更显得半夏笨拙许多,便在半夏因为笨拙之举而彻底激怒于唐瑛时,白芍亦是不再隐忍,倒是斥责道唐瑛的不分是非,终而令唐瑛更添上了些怒意,且令白芍同半夏一道离开了琉璃阁中。
  琉璃阁内的丫鬟们尚且记得白芍离开琉璃阁时的模样,她是那般决绝与毫不留恋,好似真生对唐瑛失望透顶了一般,而当时的唐瑛同是没有任何挽回之念,多年相伴的情谊,却是因了书意短时间内的闯入便彻底绷断。
  那时,众人都且以为琉璃阁的天自此便算变得彻底,时日久了些,她们只觉书意此人,到底会成为唐瑛身旁最为亲近的丫鬟,先前是白芍与半夏失了唐瑛的信任,而后玉竹与茯苓二人不再如以往那般深得唐瑛的重用,亦不过是时间问题。
  然而书意却终究没能成为最受唐瑛重视的丫鬟,她心存不轨,连着半夏许久前生病一事亦是与书意有着扯不断的联系,单是书意极有可能陷害半夏这一点,便足够让唐瑛对书意竖起戒备。
  如今唐瑛当是后悔那时赶走了半夏与白芍二人,她心中懊悔,且是希望白芍与半夏再且于自己身旁伺候,然而白芍她们是否还愿意返回侯府中伺候唐瑛,却是至为重要的一点。
  倘若半夏与白芍二人已然对唐瑛生出了失望,且不愿再以唐瑛为主子,更不愿再步入琉璃阁这片伤心之地,那琉璃阁内的一等丫鬟,便不会如唐瑛所期愿的那般。
  白芍与半夏二人一经拒绝唐瑛的召回,水兰这个一等丫鬟便也没有了退下去的必要,而书意原本占有的一个位置,便是成了琉璃阁内余下丫鬟们的契机,众人想到此处,心中不免亦是升起了一番斗志。
  一等丫鬟之名,自是这众多丫鬟均心生渴望的,她们原先瞧着玉竹等人,并不觉这一等丫鬟的差事是如何令人艳羡,心中对于这一等丫鬟的渴求之念亦不如现下这般深刻。
  然而当这些丫鬟们亲眼瞧着书意这一路的变化后,她们便切身体会到了这等级之分所产生的巨大横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