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摩旅藏疆行1

  《万里摩旅藏疆行》
  2018年六,七月的三十天里,我坐在爸爸的125cc踏板摩托车上穿越了g318川藏线g219新藏线,珠峰大本营。在这次史诗级藏疆极地5000公里穿越的公益与科考活动中,我通过综合能力的选拔,幸运的被主办方凯莱文化和cctv4等选为活动的公益大使。由于喜欢运动在体检中我的肺活量达到4200cc。我们有领队,机修,队医,摄影,记者,保障车和摩旅队员共十八个人,我是年龄最小的,爸爸是年龄最大的。
  当第一次亲临这么高的山,看见雪山的一刹那,我欣喜若狂。我从没见过那么蓝的天,那么白的云,那么清的水。
  川藏线上有一条条又险又虐的路。领队说:“能在13岁平安通过川藏线和新藏线是一生的财富,是这年龄段可遇不可求的财富巅峰”。
  在穿越极地的整个过程中,我体验了兴奋与恐惧,发现了许多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这在城市生活中和书本上是没有的。在西藏地区生活的人们,由于交通不便,大雪封山等,造成了物资的匮乏,高原边缘地区的孩子们缺乏很多生活和学习用品。此次我通过演讲得到了耘能源steam科创,哈弥顿实验设备,凯琴数码,银科公益,中华儿女联合会,上海少科院及位育实验的支持和帮助,募集了三万多元的物资。高原缺氧,路况、气候等运输条件是非常不好,我们千辛万苦的将物资驼运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捐赠给了珠峰大本营沿途的学生和扎西宗乡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并实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创导的与边远地区的孩子互动耘能源steam的科学游戏。
  在所经过的垭口,达板及冰川我收集记录了许多自然资源的数据,采集了各类矿石。新疆阿拉尔第十四团胡杨中学的王校长在得知我们将途经阿克苏,特邀请我去与他学校的学生互动耘能源steam科学实践。于是在完成g318川藏线g219新藏线后,领队认真研究了路线,决定从叶城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新疆调整行驶路线是需要勇气的,因新疆地域辽阔两地的距离往往都在几百上千公里。
  沙漠的日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少水汽的蒸发量大,但地热资源丰富,如果能有一种利用温差的压力配水和地热资源来发电,带着探究我走进了大沙漠和十四团胡扬中学的同学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
  我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研究一种利用地热资源来发电并配水的装置,已获得了国家专利。我想和边疆地区阿拉尔十四团胡扬中学的同学一起用科学创新的力量来改变沙漠,用人工智能模拟了脑神经的系统,使用softmax回归算法,分类预测、探测总结信息,用一种挑战性的越野学习方法,把风力增压发电与人工智能系统相结合,使沙漠变成绿洲。
  (二)神奇的川藏线
  6月18日早晨团队一行从成都出发了,由于我们踏板车排量小,领队将我们安排在保障车的前面。125cc的踏板车从成都到折多山脚下,海拔上升到2千多米。沿着318国道从雅安到折多山垭口,经过了二郎山海拔2170米,泸定县城海拔1330米,整个路况全是盘山路,看似坡度不大,其实海拔上升挺快的。记得第一天翻越川藏要塞二郎山,二郎山在川藏线上并不起眼,但它曾经是川藏线上首道关隘要塞,山势险峻,气候恶劣。这次我们翻越二郎山是从山腰隧道穿过,绕过近30公里的陡峭山路和最危险的路段。隧道全长4176米,当我们出了隧道口,藏区的风景迎面而来,蓝天变得更蓝,山体变得更雄伟,还有气势磅薄的白云下山途中,我的耳边不时传来大渡河凶猛咆哮时所产生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穿梭在崇山峻岭,泸定城隐约可见。前往泸定是几十公里较陡的长下坡道,公路狭窄,弯道频繁,路面泥泞,事故不断的山路,沿途有许多废弃的车辆,路旁时常有危险的警示。
  英雄桥畔的泸定///
  6月18日晚我们在泸定住宿。6月19日早上,我听到一个当地人与爸爸的交谈:“带这么小的孩子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前几天有辆大巴掉河里了……昨天一辆私家车川藏线上天天有事故没有到不了的车,只有到不了的人”。我听到后心情有些紧张了,在泸定铁索桥上,我望着脚下的汹涌澎湃的河水,川藏线上会有多少惊涛骇浪在等待我们呢?我默默对自己说,“我不怕,我要坚持下去。“
  小踏板缺氧也开始高反了速度上不来,时速最快也就20几公里。折多山属于大雪山系,折多二字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一直到山顶,翻过垭口就正式进入青藏高原。摩托车吃力的吼叫着,一米米向前行驶,身体的高度也上升了2千多米。折多山海拔4962米,在垭口我测试了风速15.6米/每秒,温度摄氏2度,湿度85%。在通过垭口时,我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就有点流鼻涕。山顶的温度很低,不是雨就是雪。测试完后赶紧离开垭口顺坡而下,前往新都桥。
  新都桥///
  新都桥海拔3300米左右。黄昏时候,我们到达时,队伍中已经有人开始吸氧了。
  到镇上的时候,我们已经饥肠辘辘。火锅店离客栈不远,可能是太饿了,店里家常菜的味道感觉好到爆炸,几个人狼吞虎咽就把晚饭解决了。晚上我感觉有点不舒服,高反了头有点胀晕,脖子后有一根筋吊着,开始发烧了。爸爸和队医很着急,在高原上发烧感冒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会引发肺水肿,脑水肿等,所以决定第二天烧不退,就只能从稻城亚丁坐飞机撤回上海。晚上我吃了药躲在被窝里手里摸着爸爸给我的天珠,祈祷快点好起来6月20日早上醒来感觉好多了。领队让我在客栈休息到下午等保障车。爸爸问我要不要继续往前走,我说拼一把吧。(各位不要学啊)
  摩旅车队继续前往稻城亚丁。于是在距离上海4000千米的地方,我与爸爸分开了36个小时。
  第一次接到电话,保障车下午无法赶到,堵车了。接着又接到电话,保障车要很晚才能到,原因是帮助一位有高反骑自行车的老大爷下山再接到电话,保障车要凌晨才能到,我们队伍中高叔叔高反严重无法骑行,保障车要前去援救。
  6月20晚上领队在路过客栈时告诉我和记者喵喵姐,走夜路很危险的事。明天白天走
  (三)水蓝色星球上净土
  6月22清晨,我们前往稻城亚丁。我带上了家人,老师,同学的心愿瓶。稻城亚丁被誉为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我将一部分心愿瓶放入了亲手堆垒起的玛尼堆中。在进藏的山间、路口、湖边等,可以看到一座座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当看到这些玛尼石时请不要随意去碰,玛尼堆上的石头不能拿下来,只能新捡一块石头放在上面(意为添福添寿),这就是为什么玛尼堆可保留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理塘海拔4100米。途中要翻越高尔寺山海拔4412米,剪子弯山海拔4659米,卡子拉山海拔4432米。当我们在翻越高尔寺山垭口时,突然大雾遮天铺地,能见度降到十米左右,我们车队中阿凡叔叔不慎摔倒了。于是在领队的指挥下分成了两组行动。一组送阿凡叔叔去医院,一组在山上等交警和吊车救援。趁着休息的间隙,我在垭口安全处测试了风速?,温度摄氏2.8度,湿度90%,可惜记录的纸条湿了,无法看清风速。
  领队叔叔为了安全,让我坐上保障车一起送阿凡叔叔去医院,下山的路很难行,悬崖边又没有护栏了。我们穿过几个没有照明的隧道,这让我想起坐在摩托车上也走过漆黑隧道,当时有点紧张。有许多次在进入漆黑隧道里,我们会用摩托车大灯,帮助自行车队一直出隧道。在川藏线上大家相互帮助的正能量每天都有。
  医院检查结果,阿凡叔叔肩膀粉碎性骨折,当地没有医疗条件动手术接骨头,所以只能让他坐飞机回武汉治疗了。由于事发突然,我们全队只能住宿雅江海拔2640米。
  夜宿高原理塘草坪///
  6月23日清晨,我们前行到理塘。理塘海拔41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之一。今晚我们将在道班口旁的草坪上搭建帐蓬。到达理塘爸爸高反严重了,开始需要吸氧了。我们的帐蓬是适用海拔5000+,帐蓬内有休息区域和双人睡觉空间。今天整个搭建只有我一人来完成,可能用力过猛过快,后脑勺的一根筋又吊住了,经验告诉我是高反,于是我马上钻入5000+的睡袋里,晚饭也没吃就昏昏沉沉的睡着了。半夜我被呼呼的大风吵醒,深夜风声夹杂着土拔鼠的叫声,使我又开始兴奋起来,我钻出帐蓬拿着强光手电筒来到了草坪上,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四周一片寂静与漆黑,有点胆怯了。“啪”一点水珠落在我的额头上紧接着密密麻麻的雨点纷涌而至。我马上退回帐蓬内,当我重新钻入睡袋时,外面电闪雷鸣,狂风肆虐,暴雨如注。这是我在世界最高的城市荒野草坪上,在帐蓬内睡袋里,野外是暴雨,狂风,闪电,雷鸣,耳边听着土拔鼠的叫声和远处深山中的狼嚎声,这经历可以啊。早上才知道昨晚的狂风暴雨,有些队员的帐蓬进水了和被狂风掀翻了,爸爸让他们在帐蓬休息区坐了一晚上6月24日早晨,我们又出发了,目标是巴塘海拔2450米。
  在经过海子山海拔4650米垭口,风速12米/每秒,温度摄氏4度,湿度75。海子山嶙峋怪石及大小海子星罗棋布,在平均海拔4500米山上,有5个大小海子,其规模密度为中国之最。姐妹湖安静地躺在海子山脚下。听说某些湖晚上是自带荧光效果的哟,于是我捡了一块石头,回去研究一下吧,今天晚上我们来到了巴塘(海拔2580米),这一晚睡的很香
  (四)拉乌山云海与觉巴山之险
  6月25日,今天的路程360公里,途中要经过巴宗拉山海拔4170米,拉乌山海拔4380米,觉巴山海拔3904米和东达山海拔5008米,要翻越四座垭口,其中东达山海拔5000+。在翻越过的几座大山中,觉巴山的险是第一位的。觉巴山并不高,但由于澜沧江千百年来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凉与险崚,给人以山高谷深的感觉。
  途经芒康海拔3750米风速6米/每秒,温度摄氏7度,湿度76。它是进入拉乌山和觉巴山的门户,它不仅是入藏后g318的第一站,也是沟通西藏和中原的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
  觉巴山是我在川藏线上走过最险峻的山路。这座山体道路狭窄,超车困难,山上不准走大巴车,翻越前要安检。走在盘山路上往山下看,有万丈深渊的感觉,既危险又震撼。觉巴山的景色是川藏线上所有山中无出其右的。
  这座山的树木稀少,与之前山路一点都不同。下面澜沧江波涛汹涌,很多路段是没有护栏的。据说车多时两车交会稍有不慎,就可能翻入万丈深渊。所以领队说,西藏宜川进不宜川出,说的就是觉巴山这段。虽然,这山的海拔不到4000米,应该算是川藏线中的小弟,却是川藏线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30公里的盘山路,有不少飞石和暗冰路段,路面较破,车道狭窄。从垭口到澜沧江,近2000米的相对高度,给人以山高谷深的感觉,也使得觉巴山成为了川藏线上又一惊险路段,小心慢行仍然难消惊恐…
  一路上看到对面迎来的大货车,我紧张的脚母趾都爪紧了。这种路太考验开车技术啦,还好全程一路开车的货车司机们技术很不错,且都很有礼貌的避让我们的小踏板。这里是横断山区的著名险段之一,上依绝壁,下临深渊。随处可见频繁的警示牌提醒注意。一路飞石,塌方泥石流,更让人充满了畏惧之心。
  我们行驶在山路中,好几次看到落下的石块,我有时会嚷着:“小心啊”,爸爸的车技很捧,他有时停车观察四周,有时带着油门一溜烟,我们小心翼翼的通过了落石区域,其实整个川藏线上只要有山崖就会有落石
  这座山起起伏伏就是没有下山的迹象。之字形的盘山公路是在绝壁上开凿出来的,使走的人看不到希望和头晕。
  由于紧张的长途行驶,我给爸爸敲背,帮助他缓解疲劳。虽然觉巴山不高,但是爸爸高反的感觉仍然还在,我一切正常。觉巴山垭口风速9每秒/米,温度摄氏6度,湿度78。
  在觉巴山前面有一座拉乌山,与觉巴山一样,都是进藏的第一县城和东南大门芒康的必进之路。
  拉乌山这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隶属于西藏昌都地区的一个垭口,海拔4380米。风速8米/每秒,湿度摄氏6度,湿度68。
  不过,拉乌山云海在下午烈焰下分外迷人。金色的山峦柔和,层次丰富和路旁的巨大经幡自成一景。有时整个垭口会完全笼罩在云雾之中,低矮的云朵仿佛伸手就能触摸
  上山路比觉巴山好那么一点。整个垭口非常平缓,你甚至不觉得它是个垭口。过了四川界我们来到西藏。在路上看到许多骑自行车,徒步,拉着板车,骑着独轮电动车的人们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去拉萨。我们会相互鼓励,伸出大拇指说声“加油”。
  川藏线的大美用任何文字都是苍白的,只有亲自来到这里才能体会
  (五)神秘的青藏高原
  从四川境内的巴塘到达西藏境内的左贡,中途要翻越川藏线称为“生命禁区”的第二高山峰东达山海拔5008米,对我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小踏板坚强的前行着,路旁清澈的溪水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浑浊的江水,原来这便是地理书上所说的金沙江了。
  四川与西藏两省的分界线在金沙江大桥的中间,前方桥头左边方向是通往西藏之路,二百米左右有个检查站
  出了检查站就有荒凉的感觉,二十多公里的烂路,真是当头一棒啊。在上东达山时,我们的平均速度只有23码,小踏板向上爬升非常艰难,加上正值大雾又非常冷。早晨我特意在骑行服内又加了件羽绒服感觉不够,还是乖乖的拉起魔术头巾,把手塞进暖手宝里。
  6月26日到了东达山垭口海拔5008米,我便开始测试自然数据。风速13.6米/秒,温度摄氏1度,湿度80。我还想到山顶去测试一下,被爸爸劝阻了,垭口上是不能乱跑的容易高反。不过还是再吐槽一句啊,那个雾真大,真冷……还没信号……就是路况是真的好。
  毕竟进藏时的那段路真的是很难走,大部分都是泥浆路。在下东达山垭口时,看了看油表,真险……还是去找加油站吧,因为125小踏板的续航只有200公里,川藏线一路上加油站很多。我们的摩托车队经常会遭遇牛群,只好停车让它们通行。领队说,撞上一头牛,可要赔好几万呢。
  记得在东达山上的一段尘土飞扬的烂路上,我们带着口罩,跟随大货车走了有近十几公里,几次想超车可是动力不足无法超车。老爸看着前面一辆大货车在偏左道的方向行驶,然而当时海拔并不算很高,小踏板儿还有点力气,就想着从里道超车。
  实际上大货车是想让了我们的车通过。但问题是他的前方来车了,大货车本能往右侧靠了,这让爸爸不得不急刹车。有点后怕,万一刹不住车,在这种路况下麻烦就大了。
  6月24日我们进入西藏境地,遇到第一个检查站,车辆要限速行驶,超速要罚停三小时。出入西藏人员需检查身份证,可见出入西藏安检很严格。过了这个检查站以后,给车加油就更麻烦。每一个加油站都必须拿出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边防通行证登记,而且摩托车必须在油站旁边加油,看着老爸拎着油桶走来走去,还是有点好笑呢。关于给车加油,这事儿啊,是越走越严格,有的地方是规定时间的。走过奇曲而泥泞的路以后,车子的损伤其实也很大的,不过幸运的是,我们在整个5000公里中没有被扎胎,而且车底盘也很完好,没有损坏。爸爸说感谢各路神灵的保佑
  6月25日我们是傍晚到达然乌湖的,据说在十一月份到这里就能看到大遍雪山了,不过那时候的路况可能就大雪封山啦,行驶的话也是万分危险的。晚餐唯一有看点的呢,就是然乌湖的然乌鱼,很大一条鱼,味道不错的。不过小默哥哥说那里的鱼不能吃……至今也没告诉我为什么。这天的行程,实际上非常满的,虽然很累,但很快乐啊。
  (六)波密—通麦,不存在的天险!
  来古冰川是在波密海拔2725米前面路段,它属海洋性冰川,在自然景观中绝无仅有。因为那里夜间是绝对不能赶路的,所以我们之前在然乌呆了一晚。
  波密其实与林芝海拔2800米差不多,途中美丽的景色都会吸引了不少人。在垭口处按惯例停了停,继续出发,毕竟最美的风景还在路上。
  6月27日我们将路过通麦,全程,也就两百千米左右吧。垭口沿帕隆藏布江顺势而下,海拔也顺势降至2070米。在路上我研究了很多植物,这里属西藏的江南,物产极其丰富,还没蚊子。这次很期待的就是通麦天险。为何天险呢?国家地质局表明的102号滑坡群,号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在318线上称之为"通麦天险"。
  不过现在通麦,已修通了102隧道,心中还是有点小失落的。
  怒江72拐来了///
  记得我们途经邦达后,开始翻越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过了垭口就是川藏线上赫赫有名的怒江72拐,这里每年都有许多事故发生。它坡度极陡,多为发卡弯,来往车辆拐弯处大多不鸣笛,拐弯处视野不开阔,而且大多都是直角弯,我们放慢了车速。怒江72拐是川藏线最陡的下坡。从垭口海拔4658到怒江上海拔2740陡峭的44公里路程,海拔落差近2000米。在72拐途中,每一个急弯我们把车速控制在10码以内,稍微一快,就有飞出“拐”的危险。在那里,兴奋与危险一线,天堂也地狱并存。
  来到怒江边上,两边都是石头山,光秃秃的,和之前的山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再往前就是武警把守的怒江大桥,钢架桥上没有想象的长和宽,并且只允许车辆单边通过。怒江桥洞里有极具战斗力的标语“时刻准备着……”,隧道不长,但是里面很暗。爸爸让我向怒江大桥敬礼,因为当时修建怒江大桥时牺牲了很多年青的生命。我们要缅怀在318这条路上所有牺牲的前辈们。今天我们能平安通过318全靠护路的军人。
  过了怒江大桥后,就进入泥石流、塌方多发区。走了一两公里,在前方7、8米左右的地方,有几块落石掉下来了,车子猛一弯,躲过去了。天哪要是没躲过——这旁边,就是悬崖……
  米拉山,色季拉山,圣城///
  6月27日我们翻过了米拉山,离拉萨就不远了,米拉山是川藏线到拉萨前最后一座大山,也是最高的一座雪山了,米拉山的海拔5130米风速16.8米/秒,温度1度,湿度68。小踏板明显动力不足严重缺氧。垭口上风很大,飘起的经幡随风舞动,看上去让人震撼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山顶有两头气势雄伟的铜牛雕塑。记得在上山途中,小踏板动力不足,与大部队距离越来越远。整个山谷只有我和爸爸,手机没信号、导航失灵又下着大雨,我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了。正在我焦急担心时,从后方开来了两辆重型摩托车,他们一辆在前方引路,一辆在后面压车,就这样我们一路风雨同行,到了山顶我和爸爸向他们致谢。他们是陕西榆林的摩友,摩友高叔叔说:“我看到你们那么小的摩托车上还带着那么小的孩子,车上飘扬着中华儿女的旗帜,我流泪了,我被你们的勇气感动了。我们同是中华儿女!加油!”川藏线上天天会有的人间互助的正能量啊。
  在米拉山前边,需要翻一座舍季拉山海拔4380米。站在这里,就可以看到中国最美雪山之一的南迦巴瓦雪山。翻过这二座垭口我们来到了令许多人向往的,神圣的日光城拉萨。
  (七)圣城拉萨—布宫
  我们沿着川藏南线,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在6月28日晚上八点到了拉萨。刚进入检查站浓郁的藏族风情朴面而来,满街的藏族服饰和藏民族传统文化,我真正感觉到了藏区。
  当地藏人很友善,见到谁都是乐呵呵的,每天如果你不害羞,跟所有人打招呼,“扎西德勒”他们的回应必是更大的笑脸。
  我们住在离布宫很近的摩旅客栈,发现了一个做面食为主餐馆,简直太好吃!领队说我从上海托运的公益物资没到,决定休整三天。
  6月29日-7月1日在拉萨。
  拉萨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以下简称布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被称为“世界屋脊明珠”,它是拉萨乃至青藏高原的标志,也是西藏曾经的政权中心。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里,收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物和工艺品,同时也珍存着独一无二的雪域文化的遗产。
  布宫的门票不好买,我们让客栈的老板帮我们预定预约券,很顺利的。去布达拉宫的时候,是要准备好身份证。
  历史书已告诉我,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而建造的,是一座宫殿式建筑,建筑造型很有特色,又很华丽,给人的感觉是很震撼的。
  那天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我来到了布宫,他由于高反就在布宫外等我。经过三次安检,顺利进入,我蹭个了团听一下讲解。感觉吸引力不大,结果独自一人一口气跑上了13层大阶梯。旁边的藏族小姐姐眼睛都快看直了。很快我就进入了正式宫殿。布宫主要有三种颜色:红色代表统治三界,白色代表处于寂静,而黄色则代表长寿无疆,繁荣兴旺。大殿的场景基本上就是佛像。内部结构是木质的,有些通道很狭窄,只能由一个人通过。
  据说在布宫的脚下,有一千八百五十三个转经筒。我没有数,但是我看到藏民们一个个,虔诚的顺时而转。在布宫,即使你感觉走遍了全部,仍然会有一些密宫,你是不可能到达的,也是不会允许打探的。
  布达拉宫还分为红宫和白宫,都是各有特色的。里面有些地方是禁止拍照的,而当我真正进入布达拉宫,在昏暗的宫殿里,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看过去的时候,我想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原来世间最大的财富,就是信仰”。
  无数坛城、佛像、佛塔,悉数用成吨的黄金打造,那里的佛像甚至有两层楼那样高,几乎都是黄金做的身体,周身镶嵌着最昂贵宝石——蜜蜡、松石、珊瑚、青金石,其实,每一颗、每一块,论年份都可以换取人间无上财富。
  在西藏、拉萨、布宫,我看到了有一种精神力量堆砌在人们对信仰的纯诚之上。
  蓝天白云之下,那片红墙,那边白塔,以及无数磕长头人的虔诚,我想会深深的烙在我的心底。拉萨还有许多神秘而有吸引人的地方,爸爸带着我去了大昭寺和八角街,小昭寺等,那里我看到了许多虔诚的藏民,他们三步一叩首,嘴里含念有词。这种信仰的力量,震撼人心,使我久久不能平静拉萨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时15分钟的太阳,拉萨太阳强烈,日照又长,所以每年的太阳总辐射量高达846千焦耳(202.4千卡)。不仅比东部同纬度上的地区多70-150%,而且也普遍比西北干旱地区多。可利用的太阳能源举世无双。如何有效的利用太阳能资源,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由于布宫内部不能拍照,没有照片了。
  2天后,公益物资到拉萨了。
  (八)拉孜,珠峰大本营
  7月2日我们告别了拉萨,我的珠峰和219新藏线公益捐赠和科考开始了。领队说:“接下去的路途比川藏线要困难的多,全程在海拔4500米以上,需经过几百公里的无人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通车公路。路上会很艰难、艰险、艰苦,那可是一场壮丽的穿越之旅,我们将亲自踏上了那片神秘而又奇异的土地”。
  西藏的拉孜,有中国景观大道318国道5000千米纪念碑。G318的0千米是上海的人民广场。我与家的距离是5000千米,此时我想家了……
  7月3日,途径嘉措拉山口,也称定日界,海拔5248米,是318国道的最高点。风速15米/秒,温度摄氏3度,湿度76。通往珠峰大本营的路非常的艰难,共有108个弯、比18弯,怒江72拐,更壮观更难行。摩托车在柏油路上无力的前行着,农田渐渐消失了,出现在视线中的是荒漠和雪山,路上的车辆很少。垭口有通往珠峰景区的标志性旗门,无数经幡飘扬,气势磅礴。远处的喜马拉雅山脉白雪皑皑,连绵起伏。在那一座座高高耸起的雪峰中,有一座是神往之久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穿越在藏疆,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
  7月3日晚上,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风速15米/秒,温度摄氏2度,湿度60,我们到达珠峰大本营已是天黑了。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喜马拉雅山的主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山顶终年积雪,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晚上我睡在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意外的舒服,而且睡的超级好。我住的是第二号帐篷,藏族老板娘挺热情的,因为睡的是大通铺,考虑到我是小女孩,就给了我最旁边的一个单人床位,这足以让我很开心啦。夜晚,大风吹的帐篷“哗啦,哗啦”响,可这丝毫不影响我睡觉。毕竟我是爬山涉水的人,粘枕头就能睡着。夜晚很冷,老板娘一直往帐篷中间的火龙里加一些什么,后来一问,才知是羊粪。大概100块钱180斤羊粪吧,而且到晚上23点以后就不能再烧了,因有规定怕帐蓬内耗氧过多而出现危险。凌晨三点我被爸爸叫醒了,我披上羽绒服在寒风中和爸爸一起望着繁星闪烁的夜空和浩瀚的银河系,太壮观了。
  7月4日早上,我带着另一半心愿瓶,在珠峰大本营的山脚下,堆起了可永存百年的玛尼堆,祝大家心享事成啊。当雾气飘散后我幸运的看到了珠峰的全貌。整座珠峰威严壮观,山峰上的旗云象一缕飘逸的流苏,云雾缭绕似乎又急急想遮住珠峰,好一副靓丽的风景啊。山峰上部终年为冰雪覆盖,地形陡峭高峻,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这景色真的令人神往。壮哉!
  我带来了许多信件,到世界最高邮局去盖章。邮局类似集装箱绿色房屋,里面可以盖邮戳买明信片。
  当看到珠峰时,令我回想起一件很遗憾的事。本来今年四至五月,爸爸和登山同伴,准备带我登一次珠峰,他和登山专家准备了两年多。去年11月我去尼泊尔参加亚太科技比赛时,亲自去体验过珠峰的南坡。今年1月尼泊尔颁布了新的登山法规,十六岁以下不准登珠峰了,于是我们只能停止了。当时登山专家评估了,我在夏尔巴协作的帮助下,能登上海拔7500米就是胜利,爸爸是海拔6300米吧。
  珠峰大本营除了两座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公共厕所外,无永久性建筑。
  这里是我们能到达离珠峰最近的地方——我们的公益捐赠就此开始了
  (九)公益之行与惊险马拉山
  珠峰108拐全部是回头弯,呈螺旋式整齐排列,高差约800米,属人间奇迹。
  7月4日上午离开珠峰之前,我们将一部分文具和书包及球类分给了大本营的藏族孩子们。高原的孩子因常年受强紫外线照射脸变得红褐色,衣服有点脏或不合身,但他们眼神中流露着清潵的目光。分完物资几个藏族小孩高兴的在整理清点物品,他们会把物资分发给学校其他孩子。另外几个正高兴的玩着足球篮球。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走再艰险的路也是值得的。
  下山路上,我们来到了定日县扎西宗乡中心小学,把捐增的物资全部分给了学校的同学们。当我收到了藏族老师的微信,图片中同学们开心的拿着捐助物资,在手机这端的我不禁流泪了。爱心还在继续、公益还在继续、我们的西藏之旅也在继续。
  惊险马拉山///
  我们轻装向着国道219藏疆线前行。傍晚九点左右,天还非常的亮,跟着导航我们拐入了山涧小路。
  于是二百多公里的惊险旅程开始了。整个山路除了摩托车,汽车的轰鸣声,四周寂静的怕人。过了一段时间天黑了,山路上只有我们顽强的,无助的挣扎着。犹如莹火虫闪着微弱的光亮,在狂风中忽隐忽现,又象大王派来巡山的小仙妖手持气死风灯,在山中摇晃。
  原以为只是爬一座山,可没想到越爬越高,丝毫没有下山的迹象。路面是碎石和起伏不断搓板路。路基旁没有任何的反光设置,更不要说崖边的护栏了,山路宽约三米左右。在整个翻山的六,七个小时中,没有遇到一辆车。车呢?人呢?鬼畜啊!
  山路有很多发夹弯,由于天黑,我们看不清前面的路只能跟着领航车,路面非常颠簸,时不时会有小石子弹到车子底下。发出嘣脆的敲击声,使人毛骨悚然。眼望四周不知何种野生动物闪亮的眼睛,正好奇警惕的盯着我们,估计也有不太饥饿的狼群吧。
  在下坡的时候,我们的车快没有油了,幸好沿途有筑路工程部。半夜我们敲响了工程部的大门,一个叔叔惊讶的看着我们说:“你们是神”。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加满了油(免费的),我们继续前行。
  大概到凌晨两点钟的时候感觉车子被狂风吹的左右摇晃,我紧张的抓住手把,唯恐被风吹落到山涧,在恐惧和寒冷中我们依然在漆黑的山路中前行。车灯的亮度是不足以照亮弯道处的路面,只能再借助两只强光手电筒,开始往山下行驶了,山顶处已看到山脚下的灯火了。可是我们竟然还有一座垭口要翻。这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了,体力透支和倦意已渲染了我整个身体。当支撑着眼帘来到最后一座垭口。我们看到了日喀则交通管理部门在二零零六年的时候立下的一块牌子。那块牌子已经断了一半,只能看出“拉山”二字,海拔5380米,山顶上的经幡,在我们的车灯下显得发白,而且这时候垭口的风非常大,整个气氛很不舒服。由于情况特殊,我没有在马拉山测量风速。又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感到身上有些发冷,趁着停车我活动活动。在月光下我看到了西夏邦玛峰的银脊
  7月5日我们终于安全地翻越了马拉山。在凌晨五点之前赶到了吉隆县的驻地——宗噶。后来查了这条路,竟然是一条大名鼎鼎的天路!马拉山是川藏线上最高的一个垭口。世界上最高的已废弃多年的通车点。据说有一条正确的路可以到达目的地。这座山给我最大的疑惑是,一辆大卡车的车轮印,为什么到一半就变成了一道印痕?这问题,只能让这座神秘的大山回答了吧……
  (十)大雪山——新藏线
  7月5日-7月7日我们进入219新藏线,沿途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十多座雪山达坂,有70%的路程都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资料里有一段文字:“骑行新藏线,堪比蜀道难;库地达坂险,犹似鬼门关;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界山达坂弯,伸手可摸天”。从阿里到三十里营房,我们经过了札达县的冈仁波齐、古格王朝、班公湖等,这里的路况良好,偶尔会有路过的车辆,但长途行驶中极易打嗑睡,公路上时常有侧风和废弃的事故车辆。领队提醒说:“这路有替在的危险,一定要注意安全”。三十里营房狂风席卷着漫天沙尘,摩托车只能侧着身子低速行驶,随时有被狂风掀翻的危险,此地风速18每秒/米,温度摄氏7度,湿度55,是沙尘暴高发地区。如能将三十里营房的风能资源利用起来那多好呀。
  整个新藏公路穿越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岗底斯山、喜马拉雅山脉。全线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路段有915公里,海拔5000米以上的路段有130公里,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况最艰险的公路,是名副其实的“天路”。我们行驶的路段均为高寒缺氧的无人区,沿途横卧着逾千公里的荒漠戈壁、永冻土层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我体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从萨嘎大红柳滩到松西乡路段244公里是彻底的无人区,几乎见不到人烟。当距离大红柳滩200公里处,香港队友的摩托车齿轮箱漏油了,整个车队在寒风中停止前行。在这样的公路上每停一秒就多一份危险。领队立即调整队形,大排量前往大红柳滩找皮卡车,领队和保障车留在原地,另一辆保障车跟随我们继续前行。领队要求队医重点保护我,因我们还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雪山达阪,对于摩托车和大家是很大的考验。
  我们顶着狂风来到大红柳滩时已是晚上23点,天已黑了。这里有一排餐馆和旅馆,据说这里有狼的还有雪豹。
  几个小时后传来消息,在搬运摩托车时,领队的大母指被摩托车压了一下,很严重保障车护送领队前往三十里营房的医院。新疆公路是实行晚间封路,我们第二天才在三十里营房与领队会合。当得知领队手指骨折时,我的心情很难过。
  喀喇昆仑山///
  在翻越喀喇昆仑山时很少遇到来往的车辆。这条公路是人类追求卓越精神的化身。我们在这条路上勇敢的走了好多天了。每个人走219新藏线时必须携带两件行李,无畏与坚韧。
  从日喀则海拔5000多米到了叶城海拔1300米,一路上看到山脚下有许多野马,野骆驼,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等,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很完善。坐在汽车里体验这条“天路”是无法和摩托车相比。
  新藏线是有武警来修筑和养护的,上千公里,横亘昆仑山,一个伟大的工程。当经过一个边检站库地达坂海拔3300米,士兵们荷枪实弹,戴着墨镜,还能说流利的英语。军人都很亲切又有威严。他们挨个检查了证件和车辆,保护着祖国的边疆。
  一路之上,除了到兵站,其它地区都没有手机信号。小声bb一句,某某通不是做广告连雪山上都有信号吗……这么真是……啪啪打脸了吧。
  喀喇昆仑山的雪是那么洁白,雪下有无尽的宝藏,喀喇昆仑山代表坚毅与智慧并存的精神,还有无穷无尽的思念
  (十一)翻越“天路”达坂
  7月8日-7月10日
  领队带着伤痛仍然和我们一起在新藏线上。途经令人向往的札达土林,古格遗址,神山冈仁波齐和浪卡子县的羊卓雍措,日土县的班公措等,这些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国家地理杂志封面都介绍过的。
  从日土出发过了班公措就是海拔5347米的界山达坂。
  界山达坂是新藏公路的最高点,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翻越界山达坂(风速12米/每秒,温度摄氏8度,湿度68)我们来到了泉水湖,这是西藏境内最后一个检查站,这里就是著名的“死人沟”,据说在这里是不能过夜的,自然条件极其复杂,可能是白天我没有发觉异常。黑卡达坂海拔5000米(风速13.8米/秒,温度摄氏6度,湿度72)道路弯多,路况极差。在这次5000公里穿越中我采集了许多岩石和植物标本。告诉大家西藏不缺金矿,新疆的矿产资源丰富多样。祖国的山河全是宝藏。
  麻扎达坂了新藏线上第二个高山口,是新藏线最长的达坂。海拔5300米,其凶险更了得。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风速15米/秒,温度摄氏5.5度,湿度65)。
  库地检查站过后,又开始翻越阿卡孜达坂,除麻扎以外,又是艰辛的一段了。路窄而且部分路段路基不实,高低不平,没有护栏,路旁就是万丈深渊,腿软了,山路其实就是挂壁路。在到叶城的最后一个山口阿卡孜达坂海拔3250米(风速10米/秒,温度摄氏7度,湿度60)让我记忆犹新。
  悬崖峭壁,雄奇险幽。估摸着,是有亿万年前的地质运动构成的吧。这段路可以说是贼危险的一段路了吧。一条窄窄的山路崎岖无比,外侧是深沟险壑。只要一不留神,问题就大到没办法解决了。仰视天空,偶尔有只乌鸦学着鹰展翅高飞。巨石屹立在两旁山巅之上,摇摇欲坠。
  沿着陡峭的山路,摩托车的汽油在高原燃烧不充分,弥漫着一股汽油味。山路旁是悬崖峭壁,途中常有巨石被硬生生劈开。过一半路程的时候,我们堵车了。在这样的路上,第一次堵车,只能很慢很慢地往前边开。不过,由于前后全是车,不像以前只有一辆车孤零零在寒风中跑。
  就这样一直堵在半山腰上。最惊险的竟然路基松动,不时有小石块掉落。有一辆小轿车,就像不要命似的,一直在超车。旁边的路只够半辆车的距离,万一有对头车,可真是惊险至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到达坂。
  那时候我还在想,万一没汽油了,万一扎胎了怎么办呢……我手里拿着一串天珠默默的祈祷。在夹杂着汽油味的地方吃着点心和灰尘。
  终于可以下山了许多大货车轮子散发着热气,刹车形成高温使轮毂吱吱作响。这些大货车需要避免长时间刹车过热装了喷水装置。每年十月至五月刹车禁用喷水的,因会引起路面结冰而发生事故,我想这就是高海拔物质奇缺的原因了。凌晨我们到了叶城,新藏线的零公里
  走新藏线真的艰难,艰辛,艰险
  (十二)沙漠之旅—阿拉尔
  7月11日-7月16日
  阿拉尔十四团胡扬中学的王校长和科技段老师邀请我去与他学校的学生进行耘能源steam互动。
  领队忍着手指的疼痛,研究决定带我完成边疆科技行。他说:“来一次不容易,边疆的孩子更不容易”。我们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海拔1100米)。车辆行驶在沙漠连绵起伏的公路上,路旁有低矮的绿色植物。在一望无际的沙漠腹地,打开车窗肆意的狂风会吹入很多沙粒。路边有块牌子“你会懂得,荒漠的人生,可以不荒凉”。到达阿拉尔已经是早上4点了
  7:00整,窗外传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王校长和李教导主任已在等我了,校长年龄不大,讲起话来铿锵有力,很自信。听着王校长的介绍,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学校礼堂,礼堂内已坐满了学生和老师及家长。我鼓足勇气站在投影仪前边,像往常一样开始讲ppt。同学们用好奇而鼓励的眼神看着我,当我讲到新疆的矿产资源丰富和自然资源取之不尽时,他们都鼓掌欢呼。在提问和互动交流时,同学们踊跃参加,他们提到了如何把平时不起眼的风能转变成电能?什么是steam?你放假能和我们一起去沙漠玩吗?
  我热情的回答他们。可惜,有的问题我也没有搞清楚。于是我们互留微信,拓宽视野开阔眼界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一起思考。
  下午,校长陪我们去了沙漠的边缘和阿拉尔的胡杨林。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它属温带干旱沙漠,夏天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平均年蒸发高达2500—3400毫米。一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日,最高风速每秒达30米。近一千年来,整个沙漠向南伸延了约100公里。它是我国最大的沙漠——面积330000平方千米。沙漠南北有条绿化带,利用地下水造林,选用怪柳、沙漠红柳,沙拐枣、梭梭等一批适应沙漠环境的植物。我想沙漠的存在必定有它存在的意义,这是一种生态平衡,沙漠里含丰富的铁元素和磷元素,可能还会有大油田。如果利用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将蒸腾的水汽凝结利用,再利用地热资源和巨大的自然风能来发电,形成一个自然能源链,形成一个生态圈,不知可行否?
  金生丽水,玉出昆岗。昆岗就是阿拉尔。阿拉尔的胡扬是神奇的物种。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它象征了人类追求卓越的精神。
  在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前,有一段是与昆仑山脉相连的。昆仑山大气磅礴,海拔平均5000多米。很多人会将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山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段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的美好回忆,会伴随我一生。
  告别了王校长和同学们,我们离开阿拉尔,向着一千多公里之遥的乌鲁木齐出发。途中翻越了天山山脉,凌晨四点半到的乌鲁木齐道别的时间到了,依依不舍啊!三十天领队带着大家风雨同舟,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团队的帮助,我是无法完成极地穿越的。领队说:“125cc小踏板能平安穿越极地5000公里并能完成公益与科考,13岁的小女孩你是唯一的,整个过程你表现很棒”。再见了领队叔叔和团队,我会永远记住你们。
  心之所向,而素履以往。生如逆旅,即一苇以航。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
  (完)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