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

  商家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让顾客全都知道他们在卖什么好东西,有了吆喝声自然而然的也有了讨价还价的声音,一时间,人声鼎沸。一路走过去,不时有各种在九十年代流行音乐叩响你的耳朵,奇怪的味道会钻进你的鼻子。蠕动的面包虫,颗粒的鸟饲料。
  五彩缤纷的,就像是生活。
  而楼底下街坊的热闹茶会还开得不亦乐乎。常常觉得不可解,街道里的喧声,很高的楼上依然听得清楚,仿佛就在耳根底下。
  我们每天都在繁忙地学习中,飞快地思考中,和与时间的赛跑之中匆匆度过。一天天像流水一样从我们身边悄无声息地轻轻流逝。而在这之中,或许你焦急于一道难题;或许你紧张于一次考试;或许你烦恼于一时失败,身边是庞大的静寂,全然不知生活的气息。
  是人类生活着的最好的证明。
  古时人们还不知道市场为何物,自盘古开天地,人们只是为了生存,为了饱腹,才会出现以物换物的方式,然而这并不足以形成市场,直到人类的思想渐渐觉醒,这才渐渐有了市场,那是,人们称市场为街市,作坊等各式各样的名称,但那时的市场已初具形成,其本质便是等价交换,享受物质乐趣,之后随着人类的思想进一步的觉醒,就形成了我们现在如此庞大的市场。
  东京成为北宋的都城时人口在百万左右,到“北宋后期,东京城市的人口已有150万左右”,并且是重要的水陆交通要津和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由于城市地位的发展,开封城里大小店铺星罗棋布。公元980年,东京重要的街道景阳门大街出现了侵街现象。逐渐地,御街两边的御廊也允许“世人买卖于其间”。还有以“勾栏”为中心的“瓦子”,更是活脱脱的形态。
  现在的时代飞速发展,社会瞬息万变,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市场竞争激烈。然而,任社会消费者需求万变,只有以创新发展紧跟,才能得以屹立不倒安如山。
  而这类百态也随之搬迁、消亡,再也不复存在。
  花鸟市场的一堵墙就把这两带人隔开,好似一块硬币的两面,一条河流的两端,着一条条的弄堂构成了城市的核心,这两代人的隔阂又演绎着生存的真相,繁衍和淘汰。从此,弄堂里,生不寂寞,死不寂寞,爱恨都不寂寞。
  于是城市中再也没有了“市”。
  于是城市中再也没有了“生活”。
  失去了这种荟萃了无数姿态的地方,热闹的浓郁的生活气息最终只会消散掉,然后机械地重复着每一天应该做的一切,被剥夺去享受午后在花鸟市场前闲逛的机会。
  然后人们纷纷鼓掌雀跃,大喊着时代在进步,讴歌着时代的发展,一往无穷地把自己也给忘掉。
  没有生活便没有人。
  群居动物之间失去了交流便会轻易崩溃离散,于是谈何生存。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