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请安

  翌日一早,元璎带着丫鬟翠竹和青竹,捧着薄荷绿豆糕上老夫人房中请安。
  府中的女眷也都过来了,二姨娘、三姨娘和女儿柳若凝,四姨娘、五姨娘和她们生养的小姐们,这是府中的规矩。
  三姨娘最近几天收敛了许多,居然没有以前嚣张了,来给老夫人请安也很积极。
  她打听到老夫人身体不适,专门熬了一碗滋补的中药汤送过来。老夫人还挺开心的,表扬了两句。
  三姨娘便更加卖力地讨好,嘴巴甜得如灌了蜜一样,说的话一句一句地足以把人肉麻死。这样的人在柳钧旁边,柳钧怎么能不被迷得神魂颠倒。
  元璎趁机道:“孩儿也听闻祖母近日身体不适、乏力无神,因此特地给您做了桂花糕,里面放了些提神药物,希望祖母喜欢。”
  以前柳若晴不注重人际关系,根本做不来这些讨好的事,因此今天元璎一出手,老太太还挺感动的,连连点头道:“好孩子,有孝心了。”
  但老太太命人打开桂花糕后,闻了薄荷的味道,立即皱眉:“晴儿为何放薄荷呀?”
  三姨娘讥笑了,心想这柳若晴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吧,也不见得有多聪明,遂阴阳怪气道:“大冷的天儿的,晴儿给老夫人做薄荷桂花糕,不怕老夫人凉着么?”
  元璎笑笑:“三姨娘此言差矣,薄荷虽凉,但提神却非常有效果,祖母只是精神不济,并非身体有恙,未请大夫确诊之前,便擅自熬中药补体未免用力过猛了,恐怕反而伤了身体啊,还不如吃薄荷提提神,小小剂量便可达到最佳效果了。”
  顿了一下,元璎又冲老夫人道,“孙女儿之前也想给祖母熬汤来着,但反复考虑,还是觉得薄荷最有效了,孙女儿还是顾及祖母的身体!”
  老太太一听,居然还是孙女儿想得周到,这熬汤药一事虽然礼物有分量,但如果不是对症下药,恐怕还真的伤害了身体,然而薄荷就没有这样的风险了。
  老太太舒心地笑了:“还是晴儿心细,为老身千般考虑,这薄荷桂花糕祖母就收下了。”
  江氏一听老太太口风一变,恨得咬牙切齿,却又听闻那柳若晴道:“呵呵,其实这也不全是孙女儿的心意,说起来,这一味薄荷还是二姨娘提醒的我呢!”
  “二姨娘?”老太太疑惑,看向二姨娘。
  二姨娘与元璎对视了一眼,虽然稍显迟钝,但还是按照之前与元璎商量好的说辞道:“额,是啊……不过也不是妾身的灵感,而是涵儿想出来的。”
  “涵儿?”老夫人懵了一下,才想起来府中还有这么一个孙子,她都好长时间没看到了。
  “是啊,昨日探望了大小姐之后,大小姐给各屋还礼桂花糕,我给涵儿吃下,涵儿却问我是不是祖母让我捎带给他的。因为他知道祖母去探望别人,都会捎带好吃的点心。我说不是,涵儿便失望地低下头。”
  二姨娘说着,略感心酸,但还是努力扬起笑脸温顺地说道:“后来我就哄他是祖母让大小姐给他送过去的,他一下子又开心起来,问我祖母最近怎么样了,风寒好了么,身体是否还有恙,并说夫子说过薄荷有提神的作用,祖母给他送了桂花糕,是不是祖母很喜欢吃桂花糕呀,如果在桂花糕里放上薄荷,祖母吃了身体便好了。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小姐,便这样了……”
  老夫人听后,沉吟片刻,感动至极:“唉,涵儿有心了,没想到涵儿小小年纪,就这么记挂老身了,真是孝顺啊!说起来老身有一个多月没见过涵儿了吧,因此他还记得老身一个月前感染风寒的事儿,但这个病已经过去很久了。”
  老夫人越想越对不住这个小孙子,瞧瞧她一个月前生病他还记挂到现在,但她竟然一个月都没有看过他,心里也压根没惦记过他,又对二姨娘道:“今儿个涵儿怎么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