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鱼中锦书

  今年的小年夜同往年相比更冷了。
  这夜秦素素一家和乐融融地围在桌子,吃着鲜美的羊肉汤。
  门外忽传来了管家的声音。
  “老爷,夫人。王家那边送了年礼过来。”
  管家的声音充满了喜悦。
  是了,往年王家的年礼都是年初才到。今年天气更冷,而且梁城那边位于覃山旁,理应比凉都更冷才是,而这年礼也合该较往年更晚送才是。
  但是今年却反而更早,只能说明王家提前备了礼令下人送过来。
  秦尚书和惠瑜目目相觑,还是惠瑜先反应过来,“还不将王家的人请到前厅?”
  这子谨真真是把素素放在心尖尖儿上啊!居然这么快就送年礼过来了,打得她们措手不及。看来,素素留在家里的日子可不长了。得提前将嫁妆备妥才是。惠瑜在心里盘算着,放下筷子,起身回了房。
  打扮一番后,惠瑜和秦尚书就去了前厅。
  来的是王家夫人的管事嬷嬷林氏,在王家十分体面。
  “大人和长公主万福金安。”林氏给秦尚书和惠瑜行了福礼。
  林氏眼睛瞥了一旁的秦素素,心里暗道,怪不得大少爷催着她过来送礼。这郡主生得可真是花容月貌,她活了这么久可没见过比郡主更俏的姑娘。
  “林嬷嬷快快起来,你家夫人有心了。”惠瑜和煦地笑道。子谨这小子好本事,请了林氏送礼,真给素素长脸。
  “天冷,夫人寻思着,早些把年礼送来。郡主的生辰也快到了,夫人和少爷担心可能赶不过来,便连同生辰之礼也送了过来。”林氏言笑晏晏地说道。心里却想着,只怕到时候大少爷不管天气寒冷也要赶来凉都。
  “你家夫人太客气了,林嬷嬷代我向她问好。来年,我带着素素去给她问个好。这孩子还未去过梁城呢!”惠瑜说完,看了一眼秦素素,朝她招了招手,“这是你王伯母的管事嬷嬷林嬷嬷。”
  秦素素从善如流地说道,“嬷嬷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能见见凉都的美景,这是老奴的福气,郡主折煞老奴了。”林氏笑眯眯地回道。
  “林嬷嬷且在听雨轩歇息,管家好生招待。”惠瑜见林氏面有倦色,当即吩咐道。
  林氏也不客气,随着管家去了听雨轩。
  惠瑜吩咐下人清点礼单后,将属于秦素素那份挑出来,着人送去秦素素住的清园。
  秦素素看到礼单时,早就火急火燎了。
  回了闺房,秦素素打开盒子,
  是一对缠丝梅花镯,一看就知道是王夫人的手笔。她当下打开另外一个盒子,是一尾鲤鱼,这般礼物当然不可能是王夫人的手笔。送礼之人便呼之欲出了。
  红玉制成的鱼,色泽鲜艳昳丽至极,栩栩如生,仿佛是谁将它从池里捉了出来。
  不知道王昱是不是嗜玉成痴?接连两次送礼,都是玉雕?秦素素不由猜测道。
  她看完鲤鱼后,低头却没找到盒子里面的书信,顿时多了几分失落。
  刚想把鲤鱼放回盒子,却不小心碰到了鱼鳍。
  孰料,那鱼口猛地大张,吐出一块黄色的锦缎。
  她一时不慎被吓了一跳。等缓过神,才想起要拿锦缎看看。
  字迹依旧是行云流水,可多了些许的不确定,仿佛书写之人也不确定收信之人是否能看到此信。
  秦素素倒是要看看这王家小儿这次又写了什么。
  自凉都一别,许久未见,不知秦家妹妹安否?吾于梁城巡视,偶得一对红玉锦鲤,颇觉可爱,故送一尾与卿把玩。
  落款王昱。
  得了一对,只送一尾?秦素素觉得怪异,可又说出怪在哪里。
  回不回礼?回不回信?秦素素看着锦缎有点捉摸不透,可过了一会儿,复狡黠地笑了。
  他这么暗藏锦书,她若回信,岂不是令他洋洋得意,觉得自己找出了锦书还回了信是对他的肯定?那接下来,她又当如何撇清两人的婚约?
  既然他没有光明正大地把书信放于盒内,她又何必多此一举回信呢?秦素素如是想着,把锦鲤放回盒内,然后将盒子放到抽屉里。
  林氏停留了几日,没有见到秦素素。只觉得奇怪,来时大少爷吩咐她,如果秦素素有礼物托她送回梁城,便顺带把礼带回。
  可她这都快要回梁城了,也没等到秦素素,只好带着秦家的年礼返回梁城。
  回了梁城,王昱便召了林氏。
  “嬷嬷,此番郡主可有礼物送给我?”王昱屏退左右,镇定地问道。
  “回大少爷,没有,怕是郡主不好意思着呢!不过,郡主真是个美人。”林氏回道。
  “哦。嬷嬷辛苦了。”王昱神色自若地说道。
  “不辛苦。老奴还要去将礼单给夫人,先告退了。”林氏摆摆手,行了一礼。
  “好的。”王昱微微颔首。
  林氏退下后,王昱却是自言自语起来,“难道是她没有碰到鱼鳍吗?也不可能,那鱼鳍做得那么逼真,我都忍不住碰。她怎么可能不碰呢?”
  想到这里,他低头看了一眼桌上摆放的鲤鱼,越看越觉得秦素素不可能没碰到鱼鳍。一定是她不想回信!
  得到结果,他的心情糟透了,晚上吃饭都少用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