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大隐于宫

  在丰台城郊,有一条小河,弘昼有空的时候常来这边饮马。弘昼挑了一个地势较高,背风的地方,让张天扎帐篷。魏绵奕叫樊易:“樊易,我要点篝火。”
  樊易说:“主子,可是冷了?我们自己带了碳来。这附近光秃秃的,找些枯草也点不起来啊。”
  弘昼见樊易和魏绵奕啰啰嗦嗦的,就走过来了。弘昼:“什么大不了的事,这靠近村庄,你拿些银子去买些柴禾来,如果有羊就买只羊来,咱们烤全羊。”
  樊易说:“主子,咱们说好了的,呆一会就回去,这野外的东西不干净,如果吃坏了就不好了。”
  弘昼恼了,樊易只好照做。魏绵奕看着张天在那里干活,张天清除石块,平整土地。魏绵奕说:“张天,你啊,就是只有在干活的时候,才不那么讨厌。今后你就少说话,多干活!”
  樊易划分出帐篷宿营区,用火区,就餐区。张天地面垫铺好后,用钉子将四个角固定。随后竖起支柱,拉开主绳。
  将支柱下方穿人地面垫两端的孔中,同时,支柱上部的尖端,穿人布幕栋柱两柱的孔中,将左右主绳拉起,避免左右倾斜。
  魏绵奕看到帐篷的主体外型就形成了。张天说:“只在这里呆两个时辰,还这么劳师动众,干这劳神的事有什么用?”
  樊易给张天搭手,把支柱插入刚刚打好的孔,把屋顶盖上,再把主绳拉起来,主绳用钉子固定住,把绳子拉成和支柱相等的长度。
  弘昼这么远远看着。弘昼大喊:“角绳要在对角线之延长线上,歪了!腰绳要和角绳并排成一直线。拆了,重新拉!”张天和樊易重新调整主绳上的支绳,调整帐篷的形状,终于达标了。
  魏绵奕十分兴奋:“樊易,看你这么笨,让我帮你吧。”说完,自己拿起帐篷底布。张天将帐篷底布、地面垫及墙壁下部连接起来。
  张天察觉出和亲王情绪不好,已经猜出了多半是因为那封信。看到张天情绪不对,魏绵奕才注意到弘昼今天怪怪的。
  樊易骑马找到一户有羊的人家,又让主人家找了一户屠夫将羊宰杀,用开水烧烫全身,趁热煺净毛,取出内脏,刮洗干净。在羊的腹腔内和后腿内侧肉厚的地方用刀割若干小口。
  樊易从农户家里买了葱段、姜片、花椒、大料、小茴香末,并用精盐搓擦在羊身上入味,羊腿内侧的刀口处,用调料和盐入味。
  樊易受不了羊膻味,这个差事可把他苦得不轻。樊易又不敢让主子们久等,急急忙忙又雇了两个人把上好料的羊抬过去。
  魏绵奕谨慎地问:“弘昼,你怎么了?”弘昼看到樊易把羊抬来了,说:“嫂子,看我烤全羊吧。”
  弘昼将羊尾用铁签别腹内,胸部朝上,四肢用铁钩挂住皮面,刷上酱油、糖色略凉,再刷上香油。全羊腹朝上挂在铁架子上,大约烤了3-4小时,羊皮终于黄红酥脆,肉质嫩熟了。
  弘昼让樊易将羊皮剥下切成条装盘,自己用匕首把羊肉割下切成厚片,装在盘里。张天羊骨剁成大块分别装盘,配以葱段、蒜泥、面酱、荷叶饼并随带蒙古刀端上带来的小桌。魏绵奕吃了一口:“好吃。四爷,到底怎么了?”
  弘昼脸色有点发灰:“嫂子,我哥哥来信问我,他要再娶一个小妾好不好。”魏绵奕马上说:“不好。”回到家,魏绵奕立马给弘历写了一封信。满纸都是练得笔直的满文,信太长了,足有四页纸。
  在这里只能挑几句了:“我恨不得一巴掌把你打到墙上揪都揪不下来。贱人永远都是贱人,就算你姓富,你也贵不了。
  别以为你出生名门,别忘了我外公是你爷爷的头,我爹是你爹的领导。这么不要脸,这么没心没肺,你要是出家了,佛祖都要被你羞地从庙里跑出来了。你也不照照自己究竟算哪根葱,吃斋念佛,装蒜吧你。”
  写完以后,魏绵奕就亲手交给了樊易:“你务必亲自交给弘历,让他马上拆开看。你要是没有亲眼看到他看信,等他娶了小妾来给我赔不是的时候,我就和他说阉了你就原谅他。”
  樊易真是进退维谷,面对眼前这只母老虎,却只能接住。弘历还没有和太太说,消息却在府里不胫而走。他的两个小妾一块到太太那里去哭诉。
  太太叫来弘历:“虽然有了这么些妻妾,却没有一个特别中意的,再娶一个也应该。可是何必要娶一个年纪那么大的寡妇呢?”
  弘历没有答话。太太说:“老三你要是娶她我也不反对,如果不娶她,我再给皇上物色一个年纪轻模样好的姑娘。”
  弘历这才开口:“娶她也不是我的本意。可是,一来于成龙大人对我有提携的恩情,二者,这个女子是个死心眼的,硬驳了她,怕是要伤了于大人的心,于大人年纪也大了也不该因为我害于大人得了病。”
  太太说:“那老三你是打算带她一起回丰台府?”弘历说:“让她留在京城的家里吧。我已经很她说清了。”太太给两个哭哭啼啼的妇人使眼色:弘历早已经做了决定,再闹也没有用了。
  两个妇人赶紧擦干眼泪,恢复到贤妾状态,两个人争分夺秒地向弘历献殷勤。
  弘历刚从太太院子里出来,就接到了丰台来的信。弘历一看是魏绵奕的字,心里有些好奇,不知道这丫头会说什么。一打开信就看到没有一句不是骂他没良心的话。
  弘历笑着:“骂人也要骂地这么拐弯抹角的,疯丫头,好不害臊。”翻到第四页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几句关系的话:
  “就算你的小老婆们饿狼一样扑像你,你也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多吃些补品为好。如果你非要娶进门,就带在身边,不该让人家在京城独守空闺,让我又添一层罪孽,又被一个人怨。”
  紫禁城的聘礼已经到了于府。王公贵族娶了二十几岁的寡妇的事也不少见。这些寡妇的人品相貌自然是不错的,亡夫也是贵族,娘家也殷实。
  可娶寡妇还是不光彩的事,即使是京城里的官宦人家和王公贵族办婚事也不会过于铺张,都是静悄悄,草草了事。
  妇女再嫁,迎亲的礼仪,不能在婆家举行,也不能在母家嫁出。于萱到自己亲戚家暂住几天,等候新丈夫前来迎娶。到了夫家,不能进门,必须到种竹的地方,在竹下梳头“修德”。
  紫禁城京郊的庄园里有竹林,于是弘历就带于萱到了那里。结婚当晚,于萱不能进新房,弘历在庄园的僻静空处,
  叫人用谷围成个大圆圈,于萱必须在里面独自过夜,表示旧婚已断,将在新夫家圆满度过一生,祈祷新家团圆。第二天,于萱才和弘历同房,也才领略了弘历的冷漠。
  成婚后的第三天,于萱去给太太请安。在一般的官宦人家,姨娘的地位不高。只是因为弘历的额娘死的早,弘历小时候,家务事就都是太太做主了。只是因为阿玛道光皇帝怕弘历嫡长子的地位被太太生的老二动摇,所以一直不肯扶她做正室。
  弘历的两个妾见她的脸色也不好,想来也是被弘历冷落了。就是这么一直被冷落,她们两个反而更迷恋弘历,恨不得一人拉弘历一只手
  ,把弘历分个两半。现在麻烦了,又来了一个,怎么把弘历分三半呢?两个人急忙奚落起了于萱。
  溪月说:“哎呀,你说都是二婚,怎么就这么天差地别呢?”太太瞪了溪月一眼。于萱还一头雾水。溪月说的正是魏绵奕。原来,魏绵奕身世的保密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当然,就是紫禁城不在乎,皇上还在乎皇家的威仪。
  魏绵奕在外人的眼里还是鳌拜和夫人的小女儿,流放到青海的宁古塔受了几年罪,回来之后就被弘历看中,做了紫禁城老三富察弘历的正室夫人。
  实际上的的确确,瓜尔佳鳌拜确实有瓜尔佳魏绵奕这个女儿,就连和弘历换庚帖事的生辰八字都是真的。
  真正的魏绵奕是在到了宁古塔以后才营养不良死了。看守这些妇孺的狱卒们为了自己落下囚犯的口粮,就瞒着上面,没有报上去。
  所以她的户籍仍旧在。在叶赫那拉老太太被皇上特赦回京以后,她们娘倆仍旧是镶黄旗人,还可以领她们娘俩的旗俸。
  这次写信,弘历在给弘昼的信里说起了一些阿玛在世时候的事情,希望能和弘昼重归于好,同心协力振兴紫禁城。魏绵奕渐渐开朗起来。弘历抱着傅明说:“魏绵奕,你看那个孩子最好?”
  魏绵奕说:“我看傅成最活泼。至于那个孩子最好,我说不出。弘历,你太早就经历了与年龄远不相称的委屈与隐忍,又受了那么多磨炼与煎熬。比起好,让孩子快乐得成长不是更重要吗?”
  弘历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了。皇上好像已经原谅弘历保荐八阿哥的事了。弘历也还是像以前一样尽心办差。经历了那次的事情,弘历好像多了几分坦诚。
  弘历上奏说:“西部用兵,百姓运送粮饷非常辛苦。京畿和陕西两省都闹了灾荒,到处都是难民。……
  皇上该未雨绸缪,将开封府的存粮运到西安以备不时之需。京畿发生地震,免除震灾地区今明年钱粮。百姓们才能修生养息……”
  皇上说:“弘历,你的奏折朕看了,你办事很尽心啊!朕说,你来拟旨。委派官员到陕西去赈济,
  把户部库银拿出五十万两来赈济灾民。陕西的常平仓里的六十九万石粮食和甘肃常平仓的七十万石粮食用来赈灾。”
  皇上说完了。弘历说:“皇上,拟好了。”皇上说:“你不需要斟酌斟酌词句吗?”皇上把诏书拿起来一看,皇上笑着说:“行啊!弘历,真看不出你还真是文思敏捷,倚马可待啊!就凭这一点,你也当得起朕的大学士!”
  皇上放下诏书:“传旨,封弘历为保和殿大学士。”弘历在被皇上冷落了这么久,他一直默默地守着自己的本分,不敢再有一点僭越,终于又重新获得了皇上的赏识。
  弘历兴冲冲地跑回芜屋。魏绵奕正歪在躺椅上看书。弘历搬了个小凳子,坐在魏绵奕身边。弘历说:“魏绵奕,多亏你督促我多读书,皇上夸我文思敏捷呢!还封我做大学士!”魏绵奕摸着弘历的脸说:“是吗?”
  魏绵奕笑着,感觉眼前的弘历就像是个受了表扬的孩子。魏绵奕说:“弘历,你有小六子了。”弘历脑袋没有转过弯:“小六子?孩子?真的?”魏绵奕点点头。弘历兴奋地快要窒息了。
  内阁的大臣们在皇上御书房,依次汇报自己办的差事。弘历是最后一个。终于轮到弘历了。弘历说:“各个府、州、县征收的税款和钱粮都已经收齐了。有亏空的督府,户部已经发出公文,责令他们查明原因,据实情上报。”
  皇上说:“嗯。如果是知府徇隐弄出了亏空,就立即革职查办;如果是挪用公款弄出亏空的,限期赔完。
  如果是布政使徇私包庇例的就让布政史跟着一起赔。还有发公文告诉地方官,事前不尽力防范,事后不努力补救的,一律严办。弘历,从刚才你就一直在笑,你笑什么?”
  弘历说:“回皇上,臣的孩子快出生了,夫人又怀上了,臣是高兴。”皇上说:“弘历,你还真是奇怪!要不然是一个都没有,这孩子一来,就扎堆了,你已经有四五个孩子了吧!”弘历说:“下个月老五就出生了。”皇上笑起来。
  这年十月,朝廷派了四千名绿营兵驻扎察哈尔。士兵多了,应对虎视眈眈的俄国人,弘昼更有自信了。没多久,皇上派四阿哥勘查通州粮仓,令户部尚书弘历协助四阿哥。十月初七,弘瞻带着隆科多和年羹尧勘察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