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脸萌广告

  下午阮果没有去上课,因为是功夫课,她搜刮了大脑中所有看过的电视、中对古代武侠描写的各种印象,想着这里的功夫肯定要修习内功心法,而且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她这个门外汉来说,一下午不去也没什么多大影响。
  毕竟,功夫是强身健体的,大不了晚上围着村子跑几圈。
  阮果待在院子里,在牛大娘给她找来的大纸上写写画画。
  牛大娘问她在干什么?阮果保持神秘地说到时就知道啦。
  于是,院子里就有了这个画面:牛大娘坐在凳子上缝缝补补,不时抬头看一看眼前的阮果,只见她一会挠腮,一会抓头发,一会眉毛拧的像麻花绳,一会自个兀自傻笑。围着放在桌上的纸,转来转去,画来画去。
  牛大娘看着就觉得好笑,当真比戏楼里表演还精彩,虽然她到目前为止从未去过戏楼,但是看着阮果丰富变换着的表情,搭配上哥种奇异的肢体动作,牛大娘想着,戏楼的表演应该也差不多去了。
  终于,在牛大娘饱含笑意的目光中,阮果放下笔,比了个胜利的姿势:“大功告成。”
  她把画好的纸放在牛大娘面前,只见上面都是头大、身体小的人。
  还不能牛大娘开口,阮果就迫不及待地介绍起来:“大娘,这是洗衣王的销售广告,看。这些脸萌漫画呢就是怎么使用洗衣王,用后的效果,用后的感受,您看,这个想不想您。”
  牛大娘顺着她手指的地方,只见和她五官几乎一模一样的画像,只不过表情太过夸张,笑得眼睛弯弯地眯成了一条缝,虽然夸张,但是却把她慈眉善目和会持家过日子的精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甚是好看,只不过……
  “丫头,大娘我这个头是不是太大了,你瞧这么小的身体,肯定是支撑不了的,只看脸不错,这样看全身怎么有点怪呢。”牛大娘还是说了出来。
  “大娘,这广告呢,只是突出该突出的,那您不看身体,只单单看这幅画如何?”阮果引导者牛大娘将注意力转移到图画本身传递的信息上去。
  其实她知道,牛大娘估计接受不了这种脸萌漫画,在她们这个年代,估计还没有对“萌”这个词语有多深的诠释和展现,在这个以画工和意境见长的古代,自然是无法接受和欣赏这种比例严重不协调的漫画,刚刚牛大娘的话已经算是很含蓄的了。
  若是让这里的画作大师看到了,保不定就是一通批判。
  虽然阮果知道是这个道理,但是她就是要利用这种争议很大的画像,造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已达到印象深刻的效果。
  “这幅画,看到没用之前变表情愁苦,感觉到洗衣服很累,用了洗衣王的人很轻松、很开心的样子。”牛大娘顺着阮果的引导,不去看小人本身,结合这四幅小图,看出了这样的意思。
  是的了,就是表达的这个意思。阮果用了四联小漫画,画了捶打洗衣人物脸上的汗珠和劳累的表情,再到用了洗衣王,脸上的轻松和开心得笑弯了眼,最后一张洗衣王特写画面。
  只有用脸萌漫画才能详细刻画人物面部表情,而且让群众都看得清楚,不管视力好坏。
  “大娘,您说对了,就是这个意思。看了这个的话,您会不会对洗衣王产生好奇。”
  “这倒是会,丫头,你真是会想办法。”到了这个时候,牛大娘已经明白了阮果的用意。
  “走,我现在就带你去河边。”牛大娘说着就准备带阮果去村里洗衣服的集中地。
  “不是早上才洗衣服吗?”
  “谁说的,下午很多人去乘凉,比早上的人还多,毕竟河边更凉快。”
  说着,二人就带着东西去了河边。
  清水河在村子里流进时有一个拐弯,拐弯处是个浅滩,可以坐在岸上,刚好垂着脚可以将脚没入水里的地步。这个岸边长着好几株不知名的大树,这些大树已经经历了几十甚至几百年的岁月,也可能更久。
  树的底部缠绕着向上生长,已经分不出之前到底是几颗了,枝叶旁逸横出,比之前学堂的不知道要大出多少倍了,虽然大,但并不是向上生长,而是相旁无限展开,所以,这棵树并不高,只容下一个两米高的人堪堪站下。
  这棵树也被村里人称之为神树。
  之前阮果并没有看到这个,她刚来时,牛大娘带她转转熟悉村子时确实没有经过这个地方。
  阮果看着,觉得这不应该称为一棵树,应该称为巨型大树蘑菇。
  此时,村里的老老小小的几乎都围坐着树下,聊天、打盹或者眺望远方,阮果想着可能是在思考人生吧。
  因着这一大片水浅,没去学堂的小孩们就挽起裤腿站在齐膝的水里玩。
  “牛家嫂子,你怎么和阮丫头一起来了。”说话的人和牛大娘岁数相当,现在也亲热地叫阮果为阮丫头,都说了这里的民风淳朴来着。
  “我这是带丫头出来转转。丫头,过来,这位是铁头的娘,你叫张婶。”牛大娘回答着。
  “张婶好。”阮果甜甜叫着。她可不知,张婶叫她叫得这么亲热,是因为中午在家时,铁头将她的事迹在家里添油加醋地讲了一番,直夸她有才华,说不定比南夫子还厉害。
  当然,从张婶的反应来看,铁头讲得必然是比大牛生动得多。
  “你这丫头,别客气,你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张婶看到了阮果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东西。
  果然,做生意奈何你说的天花乱坠,比不过拿着实物让人看着更有说服力。
  “这个呀,这是大牛做的洗衣王,用来洗衣服既省劲儿又干净。”阮果直接说是大牛做的,丝毫不提起自己,她也没有说错,做这个是大牛,只不过大牛是照着她的图做的。
  “这个东西可以洗衣服?”
  “张家媳妇,你先看看这个。”说着牛大娘将手里拿着的被阮果成为“广告单”的纸张递给了张婶。
  好样的,牛大娘!阮果在心里为牛大娘点了一个赞,原来大牛做托儿的潜质是遗传了牛大娘呀。
  张婶看了后突然忍不住笑了出来,直说:“真是有意思。牛家嫂子,你这个能不能借我用用,我现在就回家拿两件衣服过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