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晚饭时候,桦萧也回来了,一进府就嚷着浑身难受还不停的发牢骚。桦氏对他也没有多大的期望,简单询问几句就让他歇息去了。
  涟儿又派人去庞府,打听表哥考得如何,小厮回来说是表少爷自认为很好请她放心。
  各地来赶考的书生大部分并没有离去,在京都等着放榜。茶馆、酒肆都可以见到参加完大考的书生,他们嘴里谈论的无非是今年的考题。
  涟儿闲来无事,弄了一套男装,想去茶馆走走,听听关于大考的事情。她招呼上春生、桦萧,命知秋穿上小厮的衣服跟着她前往。
  三个人出了西府步行,不一会儿就走到了中央大街,随处可见书生打扮的人。进了附近最大的茶馆,里面是高朋满座,这里消费低唤三五个朋友小坐也花不了几个银子。还有不少文人雅士喜欢在这里饮茶吟诗,可谓鱼龙混杂。如今赶考的书生也在里面聚集,自然是生意红火。
  跑堂的一见三人穿着打扮就知道是富家公子,忙往楼上请。楼上也是宽敞的大厅,只是里面坐着的都是看着文雅一些的人。
  涟儿几个选择靠窗的位置坐下,跑堂的赶忙过来侍候。知秋掏出从府中带来的茶叶,吩咐道:"用我们自个的茶叶,银子不少你的,另外再拿些你们的招牌点心过来。"
  不用店里面的茶叶,银子还照付,跑堂的自然是愿意。不一会儿,一壶茶被端了上来,顿时整个大厅都飘散着淡淡的香气。
  "伙计,也给我们那桌用的茶叶!"一旁有个浑厚的声音响起来。
  涟儿不觉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邻桌坐着两个人。一个四五十岁的黑面老者,虽然一身布衣却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他旁边是个皮肤白皙的年轻男子,年纪大约在二十多岁左右,一身锦缎器宇轩昂,气场竟比那老者更强大。这两个人来头不小!
  "客官,真是不好意思。那桌用的茶叶是客人自己带的,如果您想要用小人可以去商量一下。"跑堂的见惯了各色人,自然知道这二位不好惹,也不会心疼银子。
  老者瞥一眼年轻人,然后点点头,"银子不是问题!"
  涟儿离他们很近,自然是听得清楚,跑堂过来说明情况她并没有说话。知秋笑着拒绝道:"不好意思,这茶叶是我们自己喝的,不卖!"
  年轻人闻言略微一皱眉,他身后站着的随从见涟儿这边是小厮应答,也开了腔。
  "你们家主子不是缺银子使的人,不过是行个方便而已。"
  "不过是极普通的茶叶,你们家主子又何必要尝呢?这茶馆里好茶叶多得是。"
  "物以稀为贵,汉氏刘家茶可不是什么极普通的茶叶?"
  涟儿听到他讲出茶叶的名称,不由得细细打量。虽说他站在两个人身后,却也不卑不亢,应该不是普通侍从那样简单,他主子的身份应该更加尊贵。京都这个地方卧虎藏龙,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很多。
  "如果两位公子想要品茶,不如就移驾过来吧。"涟儿发出邀请。
  随从闻言一皱眉,年轻人却起身站起来,老者赶忙也起身。
  "多谢公子邀请,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年轻人过去坐下,老者也跟过去。
  桦萧不善于读书,却极善于交际,他先介绍自己又介绍春生,到了涟儿这顿了一下说道:"这位是我堂弟,徐公子。"
  "我姓王,这位是二爷!"老者简单的回着,并没有说明年轻人的身份。
  涟儿等人也不好追根问底,不过是萍水相逢喝杯茶而已,用不着调查人家的户口。
  知秋上前帮众人斟茶,到了二爷跟前却被一旁的随从拦住,"让我来!"
  真是个怪人,谁斟茶还不一样?知秋把茶壶递过去,站到涟儿身后。
  "汤汁明亮,味道清香扑鼻,一看便知是好茶。"二爷端起茶杯先是细细看再闻,最后才喝了一小口慢慢品味,"嗯。先苦后甘,齿颊留香,蕴含人生哲理。"
  "一口茶能喝出这么多学问?"桦萧有些口渴,一仰脖喝光一杯,除了解渴再无其他感受,又命知秋满上。
  涟儿见了笑着说道:"堂兄就是个急脾气,这品茶关键是在'品';。书上云'一杯为品,二杯即为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
  "听堂弟之言,这第二杯我是不能喝了。"桦萧顿时一皱眉,"你也不是读书之人,怎么竟比他们还酸?喝茶就是为了解渴,不然喝它做什么?我可受不了几个大男人端着小茶杯默磨叽的样子,不如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爽快!"
  二爷倒是看了涟儿几眼,"几位没有参加今年的大考?"
  "我不过是去应个景,倒是林兄弟有望高中啊。"桦萧是个肚里搁不住的话的主。
  "哦?"二爷瞧着春生,"试题中有一道'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不知林兄弟是怎样作答的?"
  春生听罢回道:"此题考得是外交之策,以夷制夷之法!就大魏国现在的情况看来,这个办法可以说是上策。不过在我看来,想要四海安定必须自身足够强大,万国方能来朝。光靠几个周边小国相互牵制,终不是治本之法啊!虽说以史为鉴,但我们也要审时度势斟酌借鉴,不可完全套用。"
  "说得好!"二爷赞同的点点头,看着春生的眼中满是欣赏之色,"看来桦兄弟说得很对,林兄弟是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之才。要是这样的人才都不能高中,怕是这大考也没有任何意义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