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诺

  蹭到李华跟前儿的刘氏,坦白了自己所做的傻事儿。
  “你四……李思壮没有车,抱坛子抱不了,还有佐料也没地儿放,我……我就借了咱家的平板车给他用,还借了……借了……”
  刘氏脸色越来越白,声音也越来越低,身子摇摇欲坠的样子,眼前晃动的都是两把亮闪闪的开山斧。
  孰料李华只淡淡的“嗯”了一声,转身又回到队伍前面去了。
  趁着热乎劲儿,练完功夫就开讲故事,小孩子们围过来,里正家的孙子带头儿献殷勤,送伪金箍棒,送水碗,抬凳子。
  连最勤快的二徒弟都得不到孝敬的机会。
  “李师父,我家的水里放了糖,给你喝。”
  “我家的碗刷的干净……”
  “我家的才第一干净!”
  李华没忍住冲动,又撕了个包装袋子,给献媚的小朋友分享扣扣糖,袋子塞回怀里。
  做执笔的小宝也享受到了超级待遇,有桌有凳还有四个大汉轮流扯着个草席帘子负责给挡风,毕竟他要在室外动手写字,娇贵少爷肯定不抗冻。
  提前在家里练习过用铅笔写小字了,这会儿还是跟不上师父嘴巴的速度,小宝觉得自己理解了为什么师父总写缺胳膊少腿的文字……
  李华讲到了孙悟空在东海龙宫耍威风,孩子们全都欢喜的叫起来;讲到去阎王殿勾画掉自己跟同族们的名字,从此得永生,老人们最激动。
  第三回章节到了末尾,太白金星献策到花果山下招安圣旨,李华扮猴王矮身跳到木凳之上,手指一旁为小宝挡风的四个壮汉,吩咐“谨慎教演儿孙,待我上天去看看路,却好带你们上去同居住也。”
  四个壮汉竟然冒出一个冰雪聪明的,不用李华提点,高声道一个字“诺。”
  孺子可教也!接下来另外三个人也福至心灵,“诺!”
  “诺!”老人孩子男人妇人全部目露希望之光,一个字喊出了别样的气势。
  李丽还跟刘大妞儿那些女娃儿站在旁侧角落里,她们应“诺”的声音较小,受到的触动却大,李华每一天的表现对她们来说都不亚于一次洗脑。
  谁不愿意这样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的活在人前?
  谁愿意天天低眉顺眼干干不完的活儿吃男娃儿剩下的饭还要被骂成“赔钱货”?
  你看李华,你看李华啊……
  妇人们则是在偷窥刘氏,这个寡妇曾经比她们还不堪,畏畏缩缩只会窝囊的哭唧唧,猫地洞里见人就躲,可是自从进城做买卖,腰板就一天比一天直溜起来了,身上的衣裳也没一块布丁,今天居然也敢站到一边儿拉着儿子手听故事,近看她脸上还长了肉,不再是皮包骨……
  这是真要抖起来了啊!
  要不是知道昨儿下晌儿刘氏还说做不了主,全听大闺女的,这会子肯定都被妇人们围起来了,还是老老实实找里正报上名吧,看看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己家挣钱。
  只有那个今天出了把风头第一个回应“诺”的汉子鼓足勇气追上去,结结巴巴说出自己的诉求“李……李李李师父,我想……想想……”
  李华站定,笑了“你慢慢儿想。”
  石头也笑,给做介绍“这是二松哥,他家里昨儿定了豆腐脑的。”
  刘二松终于捋顺了舌头,面红耳赤把剩下的话秃噜完“我想进作坊!”
  昨天他参与祠堂内盘炉灶的活动了,听到了里正跟李华的商议内容,惦记了一宿儿。
  李师父就欣赏勇敢的人,只是“刘二松,你的结巴传染不?”
  细思极恐啊,她这样完美的作坊主手下一群成熟的结巴工人……
  刘二松拍打着胸脯想对天发誓来着“我……我我我……”
  悄咪咪跟着他们的村民齐齐的哄笑起来。
  石头龇着虎牙忍笑解释“师父,二松哥真不是结巴。”
  “那就好,”李华点头,“吃了饭就去祠堂等着吧。”
  “ouou!我能去作坊啦!”刘二松的欢呼声,果然不结巴了。
  跟煞神提要求,免不了紧张。
  反正李二壮李三壮兄弟俩,犹豫了好几次还是没敢跟上来。
  他们看见李思壮趔趔趄趄推着辆平板车上路,车上还装着两个大坛子,明显不是自己家能配备得起的装置。
  李二壮心眼儿活泛,当机立断派了儿子李大奎追上去帮忙,心里揣摩这是不是说明李华不计前嫌也肯帮扶老李家了……
  想想小腿肚上还留着的疤儿,刚储存点儿的勇气又抽空了。
  “老三,回吧。哥琢磨着,以前咱全家供着四弟念书也算够仁义的了,以后也该老四给咱们效效力。再说了,我们家大奎跟着推推车,挣的钱也应该分一半儿。”
  李三壮揉揉干瘪的肚子,闷头返回地洞。
  懒惰的人永远能找到懒惰的理由,勤奋的人时刻在动脑动手。
  除了李华应诺的刘二松这个人选,刘里正也做了相应安排。
  家里媳妇早起去领豆腐脑时,听说刘氏要来作坊点豆腐,直接回家知会一声,老两口决定进城摆摊儿的事儿全交给儿子儿媳妇们,作坊里有里正媳妇在场,不会影响刘氏的名声。
  虽然李华不在意,刘氏看到里正媳妇也等在作坊门外很是松了口气,她大概就是个服从的命,实在办不到亲身指挥男人做事儿,昨儿夜里都没睡好……
  专职做关键环节的技术员,很适合。
  还有一个叫三牛的小伙子,里正挑选出来的族中子弟,爹死了,一个哥哥早夭,一个哥哥去外村做上门女婿,就剩他跟老娘相依为命。
  “你放心,叔给你找的都是实诚人。”
  刘里正作保,李华当然信任,直接关了祠堂门继续收拾做豆腐的一应器具,把筛豆浆的白棉布交给刘氏跟里正媳妇去缝缀到架子上,石头带着三小只跟着二松三牛帮忙磨豆浆,烧锅灶,打扫……
  至于里正,被撵出祠堂外处理报名事宜了。因为,世人的从众性太顽劣,连后来落户始终格格不入的那几家难民也来求赊账报名了,闹哄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