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展望未来

  中考,在不慌不忙中考完了,自己学习虽然一直名列前茅,但面对中考,还是一份小小的压力,父母的期许,老师的教诲,伙伴的赞许,自己的愿望,钟声响起停止挥舞手中的笔那一刻起,算是放下了,身体轻松了,心情愉悦了。
  结束了,一个新的即将开始。开始之前是需要拥有一颗焕然一新的心。
  为了迎接新的一切,独自一个人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其实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旅行一次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的是身旁陪伴的人会是谁,会是谁愿意与我一起把足迹留在属于自己幸福梦想的地方。
  没有陪伴,自己还是依然选择了前行,独自一个人去追逐属于自己的幸福梦想,做一个有梦想的孩子。
  父母没有阻挠,反而说:“去吧!出去好好放松一下”。
  我说了声:“谢谢”。然后就开始准备旅行的行囊。
  准备好一切就出发,虽然去的地方只是到离家一百多公里的县城,但也是自己人生第一次旅行。希望在这段短暂的旅途中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幸福记忆。只有自己知道的一个小秘密。
  旅行的第一小站和顺古镇。一个史建与明朝的文化历史小镇。坐落在民族文化大省云南腾冲的古镇,和顺古镇其封闭、传统、安定的生活环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明清文化的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虽然和顺古镇现在都在开客栈搞建设,那都是为了发展,但是走进和顺古镇的一刹那,还是显得安静祥和,没有喧嚣。
  和顺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除去这些内在的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
  和顺是中国西南最大的侨乡,自从400多年前,这里的村民就开始“走夷方”。和顺也是西南边陲小镇,由于和顺离缅甸才70公里,所以来往缅甸做玉石生意的人非常之多,还有许多离开小镇,远走印度、美国、加拿大行商的商人和文人,很多成为了巨富大贾,但他们并没有忘记家乡,没有忘了这个孕育他们的小镇,很多人衣锦还乡之后就在和顺修建宅院,也出资修建宗祠。小镇上有八大宗祠,远近闻名,都风格各异。
  由于受中外文化熏陶,和顺小镇的建筑多为中西合璧,风格有南亚的,东南亚的,宅院里还有不少西洋的工艺品和现代化用品。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相互融合,在这个清秀的西南边陲小镇水**融,和谐并存。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李根源先生曾在其诗中如此赞赏和顺古镇。
  领略了文化小镇,感受了风土人情。第二天前往北海湿地公园,亲近自然,玩乐山水。
  乘坐竹筏戏水,在这一刻成就一段属于自己的美丽的记忆。奇特的山水画卷。水草密密麻麻,花儿随风起舞,水草的根交错在一起,一年的新旧堆积,,旧草腐烂,新的长在腐烂的草根上,然后又腐烂,然后又长出新的,最后形成一座座“草岛”,各自浮在水面上,宛如漂浮在大海中的小岛,通常有一米多厚。脱了鞋走上“小岛”,感觉像踩海绵一样。宛如梦幻天堂。
  玩耍了一天梦幻小岛,下午回到县城酒店,休息了一下。晚上就是体验地道的腾冲美食大救驾和卷粉。一份美味,却无佳人相品,淡淡的叹气随着晚风慢慢消散。
  美食品过,并无睡意,随心随意的漫步,来到了腾冲第一学府腾一中,拥有百年文化历史,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现在每年都会熏陶出许许多多的学霸。这里也是我一直梦想中的高中。
  漫步在校园,看着来回穿梭的身影,听着远方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幻想着自己仿佛就在教室里的场景,随着幻想慢慢地踏出了校门,校门口驻足片刻离开了学校回到酒店。
  第三天,一早起来吃过早点就来到了国殇墓园,缅怀革命先烈,聆听抗战的声音。腾冲国殇墓园始建于1945年1月,占地80余亩,是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而建立的陵园,也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宏大的抗日烈士陵园。
  岁月静好,时光匆匆流逝,九千多名烈士长眠与此,他们虽已离去,尘封在历史长河中,可他们遗留的一切都是历史的见证,是对我们后世子孙最好的、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见证一段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游玩了三天,全身疲惫,中午就打算去热海体验一下温泉的热情款待。洗去疲惫,唤起热情。
  第一次旅行,没有遗憾,遗留的只有满满的回忆,希望下一段征程会有不一样的惊喜等着自己。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