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你

  ——三年后。
  随着一声炸雷,易嘉荏重重的跌落到地上。
  揉揉摔痛的胳膊,她站起来抖了抖身上的泥水,赶紧捡起了掉落在不远处的《万国辞典》。
  这本书是在学校图书馆排了好时间队才借到的,里面包含了所有亚非语种和欧洲语种常见词的对照翻译,密密麻麻全是字,差不多有两本字典那么厚,还很重。
  擦了擦书上的泥水,她才看向四周,脑袋有些懵。
  刚才她明明是从图书馆借了书之后准备回寝室的。下着雨,她一路小跑,眼看就要到寝室门口,却被一个炸雷吓得一哆嗦,脚下一滑,跌到地上了。
  可现在这个地方跟本就不是她熟悉的校园,而是荒郊野外,四周没有一个人。
  真是邪门,大白天撞神仙了。
  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易嘉荏把手伸进了口袋,想拿出手机打开卫星定位看看自己是在哪里。摸了半天才想起手机放在寝室充电,根本没带在身上。
  真是倒霉。
  打量着四周,她又开始心疼身上的衣服,这是一件杏色双排扣拼接风衣,腰以上是西装领的设计,下摆拼接的雪纺又很飘逸,干练和温柔并存,她很喜欢。
  为了买这件衣服,整个暑假她都在发传单,今天刚上身就摔了一身泥浆。
  抬头看前面有坐旱桥,她脱了高跟鞋拿在手里,赤着脚走到桥下躲雨。
  河滩里有些水,她蹲下来把身上的泥水洗了洗,又抓了把草把鞋子上的泥擦了下,这鞋子是特意买来配身上的风衣的,今天也被糟蹋得不像样子。
  擦完鞋,她在桥底下找了个干燥的地方蹲着,准备好好想想今天是怎么回事,自己怎么就突然到了这么个地方。
  突然她心中一喜。
  不远处有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人在河边垂钓。
  怎么这个年代还有穿这身装备来钓鱼的,有个性。
  顾不了那么多了,先去问问这是什么地方再说。她穿了鞋子从桥下爬了上来,冒雨向那人跑去。
  “你好,请问这里是哪里?”
  那人听到她问话,愣了一下,随即缓缓转过头,突然像见了鬼了一样,瞪着眼,张着嘴,丢下手里的钓竿起身就跑。
  “鬼啊!”边跑还边喊。
  那人的反应倒是把易嘉荏吓了一跳,跑到河边看看水里的影子。
  什么嘛,明明多漂亮的一个小仙女,什么鬼不鬼的。
  “我看你倒像个鬼。”易嘉荏嘟哝了一句。
  她刚才看得清楚,那人身上穿着古代的长袍,脚上一双草鞋,真是奇怪。
  雨下得越来越大,她只得又回到了桥底下窝着。
  迷迷糊糊中,似乎远处有喧哗声越来越近,把她给惊醒了。
  “佳人”
  “易枝花”
  嘉荏?有人在叫自己,难到寝室的室友来找自己了?
  “诶,我在这。”易嘉荏从桥底下爬了上来。
  顿时,她的脑袋里冒出了很多个问号。
  这些人,为什么都穿着古装?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打着油伞。
  男女老少来了一大群,却没有一个是自己认识的。
  她怔住了,对方一群人也怔住了。
  “你你是易枝花吗?”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壮着胆子问道。
  一枝花?什么鬼?
  “不是。”易嘉荏摇摇头。
  “那是易佳人吗?”
  “对,我是易嘉荏。”易嘉荏点点头,“你是谁?”
  “我是翠萍呀。”
  翠萍?易嘉荏在脑海里搜索了半天,从小到大她的生活中就没有这个人。
  那群人里站出来了几个老太婆,每人手里拿着把铜镜往易嘉荏身上照,又有几个老头拿了陶罐,走近了些往她身上浇水,闻着味道像是糯米酒。
  还有人开始念驱鬼辟邪咒文了。
  忙活了好半天,才有两个老太婆颤颤巍巍的过来在易嘉荏脸上捏了捏。
  “成了,快去叫她爹娘来。”
  随着老太婆的话音落,大柳村顿时热闹了,大人小孩奔走相告:“易老爷家失踪了三个月的易枝花回来了。”
  在这之前村民以为她早已经死了。
  易嘉荏稍后也明白了,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朝代,被认作了大柳村易老爷家的女儿,名佳人,字枝花。
  而她们自己的女儿在三个月前失踪了。
  易铭和林氏把易枝花接回了家,屋里院里挤满了村民,有的是来看热闹的,有的是真关心。
  “佳人,你这几个月去了哪里?娘眼睛都要哭瞎了。”说着林氏又流出了眼泪。
  回来的路上听翠萍说起,之前的易枝花三个月前上山玩后就再也没回来。
  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村民,易嘉荏有点恍惚。
  她今年十九岁,上的外国语学校,已经大二了,父母离异后都重新组织了新的家庭,除了每月各给她打一千块钱的生活外,再没有什么联系。
  每月两千的生活费,加上寒暑假打工,够用了。
  现在她不知道自己怎么来的,也不知道怎么走,不过既来之则安之,留在这里有吃有喝,不用听无聊的课程,不用听同寝室的女生炫富,更不用为毕业找工作担忧。
  想想还挺美的。
  “你先别说了,让佳人赶紧把身上的湿衣服换下来吧,别染上了风寒。”易铭道。
  “哦,是是是,我是太高兴了,都糊涂了。”林氏擦干了眼泪领着易嘉荏去了房间。
  这孩子回是回来了,可脑子像不好使了,连自己家人都不认识了,以后得好好调养。
  泡完澡,易嘉荏穿了林氏给她准备的衣服,齐胸的粉色襦裙,还挺合身的。
  房间有一面大铜镜,她跑到镜前照了照,感觉长相变得有些稚嫩了,仿佛是十四五岁的模样,身高也没之前高,不过还好没有长残,古装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一些。
  至于身高长相为什么会倒退,易嘉荏不以为然,也许是穿过来的时候有点空间错乱吧。
  这间房里摆设简单,除了红漆妆台外只有一架雕花木床和一个高柜,靠窗放着一张香椿木的长案,上面整齐摆放着文房四宝,一点灰尘都没有沾染,应该是林氏经常进来擦拭打扫过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失踪了那么长时间都不放弃心中的念想。
  扫了一眼,案上还有一张浣花笺,是一篇没有写完的文章,写的什么看得有点费力,但后面落款的几个字却吸引了易嘉荏。
  天顺四十一年,易佳人。
  原来这女孩的名字是这几个字啊!
  从今以后,我便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