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压货数万件

  衣服从选料到设计打扮,都有陈锡良这个狗头军师参与,他还真的没有骗魏明珠,这款大衣的进价是真高。出厂价就是65元/件,一件衣服陈锡良出货只赚5元,他自己也根本没有压多少,但晨羽可是压了上万件……陈锡良的姐夫日子不好过,靠着姐夫赏饭吃的陈锡良可想而知有多上火。
  现在好了,能有办法把这批衣服给销出去。65元/件的出厂价你们还嫌贵的,到时候批发价一件加20元,让你们想买都没货!
  陈锡良把摩托车停在厂子门口,传达室里探出一个脑袋:“一听那油门声音,我就晓得是你小子,来找何厂长啊?”
  陈锡良也叫晨羽的职工们羡慕,一辆摩托车三千多块呢,陈锡良去年就骑上了,可见没少赚钱。
  可大家也不敢学陈锡良随随便便辞职,他们可没有当厂长的姐夫,做生意要是赔了,工作也丢了,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啊!
  陈锡良扔了一包烟给门卫,让对方照看下自己的摩托车,自己冲进门找到何丛生。
  “姐夫,我有法子把那些羊毛大衣卖出去,不过要过几个月……哎,您先别动手啊,听我说完话再打!姐夫!姐夫别这样!
  别这样?
  何丛生追着陈锡良跑了十几米,打得他嗷嗷叫。
  “你还有脸提那批羊毛大衣,好好当你的个体户,你偏要作妖,嫌国外客户的设计不好看,要让我修改……我他妈也是中了邪,听你小子胡扯,衣服生产出来客户验收不合格,拒绝收货!到手的外汇就那样被你搞掉,你知不知道厂里人怎么说我,羊城其他制衣厂的厂长哪个不骂我何丛生是大傻逼?我不打死你,我今天就叫你姐夫!”
  何丛生追着陈锡良跑,厂房那么大,何厂长连鞋都跑掉了。
  陈锡良看他姐夫累得气喘吁吁,才拼着挨几下打,也要把魏明珠的挽救方法说出。
  何丛生打着打着,就听得走神。
  外汇是飞了,起码得把这批货的本钱拿回来,晨羽是规模不小,一共2万9千多件羊毛大衣也压得何丛生睡不好觉,原本是3万件,零零散散的卖了千把件,还剩29000件,成本就要一百多万的货,何丛生真是打死陈锡良的心都有。
  陈锡良是干着个体户,心怀设计梦,趁着何丛生喝醉了在他面前胡扯,就是修改了一点原本的设计,国外的客户就拒绝收货,还说要告何丛生毁约……真的要被告了,别说抽死小舅子,何厂长连换老婆的心都有。幸好客户最终没告,何丛生才没有真的打死陈锡良。
  “……请男演员穿着大衣,登在《时装》和《大众电影》的封面?你小子可真敢想啊,我可不认识杂志社的人,更不认识演员!”
  话是这样说,何丛生停了手,证明他在考虑这个方法。
  “而且今年也过了时节,你这办法要等到年底,那时候我这批大衣说不定早卖出去了,哪有你小子嘚瑟的机会。”
  陈锡良凑上前,“卖出去最好,万一,我是说万一没卖出去,这个方法不是也能试试?”
  何丛生也是嘴硬。时节都过了,反季节卖衣服并不容易,还是这么贵的大衣。
  而且这个方法如果有效,不仅能用在卖大衣上,晨羽的其他衣服能不能也这样搞?羊城的制衣厂越来越多,有些小制衣厂是私人经营,灵活的生产机制让晨羽这样的大厂很被动。
  不好卖的衣服也不仅是这一款羊毛大衣,能把库存清一清,厂子有更多的利润,有钱买新设备,有钱给工人发奖金,这才是厂长的追求。
  何丛生想了半天,也觉得可以一试,盯着小舅子满脸不信:
  “这是你小子想出来的主意?”
  “嘿嘿,您别管谁想出来的,总之是我惦记着给您解决难题,姐夫您就别生气了!”
  “生不生气,得看你的方法有没有起作用。”
  陈锡良觉得是有用的,何丛生也不傻,两人的气氛因此缓和了很多。
  陈锡良本也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才问魏明珠,最早时候虽然被国外客户拒签,何丛生认为还能在国内销售,哪知道这衣服不受青睐,从厂里拿货的经销商不想要,陈锡良拿到摊位上批发也不受欢迎。
  倒是魏明珠把货拿回去商州后,走货的速度虽然不快,到底是卖出去几十件,第二次还敢拿货,陈锡良才问问情况。魏明珠还以为是陈锡良压了几百件货,哪里知道是制衣厂这边压了差不多三万件。
  陈锡良年前问过,魏明珠说没办法,年后又有了办法。
  陈锡良不想探究魏明珠这主意是原本就有,还是看到他哪里的杂志后临时想的,非亲非故的,人家也没那义务非要告诉你。
  人嘛,不要对自己宽容对别人苛刻,陈锡良和何丛生商量了老半天,决定由陈锡良带人跑一趟京城,《时装》和《大众电影》都是京城那边的刊物。
  “早点和人接触,比临时求人办事强,多跑几趟,路费厂里给你们报销了。”
  陈锡良哭丧着脸点头。
  他哪里稀罕那点路费啊,多跑几趟得耽误他自己的生意啊。
  可事情是他自己手欠惹出来,肯定要让他去解决。
  ……
  魏明珠在羊城呆了两天,商州的电报打过来,李凤和几包货都平安抵达商州没出意外。不过她的通行证没办下来,魏明珠决定跟着白珍珍偷偷进入特区。这时候,那道把特区和外界隔开的,高2.8米全长86公里的铁丝网还没修好,虽然有人看守,有熟悉地形的人带路,依然能潜入特区。
  白珍珍先到鹏城,在约定的时间接应魏明珠三人。
  没有合拢铁丝网的地方才是严防死守的,有铁丝网的地方,进出鹏城的人剪开了一道口子,魏明珠竟也学了后世某位大佬的方法,钻铁丝网“偷渡”进入鹏城特区。
  这个城市魏明珠太熟了。
  不过她熟悉的是十几年后的特区,乃至30年后的特区。
  现在的鹏城正如白珍珍所说,到处都在建设,整体却不如羊城繁华。魏明珠所熟悉的那些地标性建筑都没有……这有啥关系,看看路上的行人,别管穿得好坏,精神面貌和商州那种内陆城市截然不同。
  鹏城一天一个变化,出于高速发展中,当地人最先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还有许多建工涌入,让特区充满朝气。
  白珍珍把魏明珠带到她摆摊的人民桥小商品市场,那些卖阿婆衫、电子表等各种小商品的小贩,不由都降低了说话的音量。
  白珍珍已经在市场上搞到了固定的摊位,两米见方的地上铺着花油布,便宜的西裤一件件堆放在地上,一个简陋的衣架上挂着几条样品。除了西裤,她也卖一些别的衣服,不过总体以经营男装为主。
  万师兄看了之后挺失望。
  还以为白珍珍在鹏城搞什么大生意,原来也是摆地摊。
  那还费心跑来特区干嘛,不如就在羊城摆地摊。
  万师兄是觉得自己也有几分名声的,沦落到摆地摊糊口,实在太丢人。当然,李师兄要是知道了肯定要翻白眼,他们有啥名气啊,那白珍珍还是白家武馆的嫡系呢,白志勇北上当兵,白珍珍不也在摆地摊?
  魏明珠瞧着那些门面流口水。
  还有这么多的空地,随随便便可以修多少间门面?
  可惜她不是香港大老板,特区政府不会把地批给一个豫南省的农村丫头。就算要批给她,她也没钱玩转这些项目,现在还是老老实实从小生意做起。
  兜里揣着一万块钱,在小井村肯定算有钱人。
  但在鹏城么,别看这些小商品市场上的摊贩穿得随便,随便拎一个出来可能身家都比魏明珠丰厚。
  魏明珠钱没有多少,她派头十足啊。
  万、李两人都跟在她身后,魏明珠长得那么好看,这派头一点都不像来小商品市场买便宜货的。
  魏明珠把整个小商品市场逛了一遍,掉转头问白珍珍,“你现在手上有多少钱了?”
  白珍珍刚刚送走两个客人,才过完年,小商品市场的生意远没有达到顶峰。
  要换了年前,白珍珍哪有空和魏明珠说话,忙起来都顾不上吃饭睡觉的。她做这个生意是12月才开始的,到现在也才两个月,但魏明珠在商州的服装店卖到脱销,白珍珍也遇到了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间点。
  国人重视春节,忙活了一整年,哪怕打渔的人也要穿一身体面的新衣服过年。
  更别说鹏城特区有那么多修房子的工人,所谓的“鹏城速度”,是这些人牺牲了假期才创造出的词汇。过年放的假,根本不足以让他们返乡,幸好赚的工资不少,大头给家里寄回去,剩下的自己买身衣服,这个春节也算有滋味。
  白珍珍年前不仅卖便宜西裤,她还卖整套的西装。
  价钱不贵,跑的量实在不小。
  听见魏明珠问她赚了多少钱,白珍珍想了想,“有七八千吧。”
  魏明珠还没说啥,万师兄已经难以置信,“就这小摊,两个月能赚七八千?”
  其实白珍珍两个月不止赚七八千,之前还分过一部分给魏明珠。李师兄扯了扯万师兄的胳膊,万师兄的好奇心根本掩饰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