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皓晟外出

  海子赶在午饭前回到了家,他将买到的纸、笔和墨放到李雪儿家,并给她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
  海子去镇上时,顺便去家具店看了看杨皓晟,不成想,杨皓晟正准备找金海叔给李雪儿捎口信,海子去看他,刚好将口信捎了回来。
  杨皓晟捎的口信有两件事,一件事是:那个赵先生将富贵竹系列的一套桌椅家具送给他的老祖父,住在县城的赵老太爷时,赵老太爷非常喜欢,听说还有与其配套的其他家具,打算再将其他的家具也一并定制了。
  赵先生看到老祖父喜欢的紧,便一边抓紧时间四处收集胡桃木木料,一边派人给杨皓晟捎口信,让李雪儿将其他家具的图纸画出来,等他正月底回来后,赵先生便会来看看,若是满意便将定制其他家具的事情定下来。
  杨皓晟捎的另一个口信是:他明天要出一趟远门,估计到正月底方能回来,若是有什么事情找他,可以给他阿爸留口信,再就是他希望李雪儿能抽时间去照看一下他阿爸。
  李雪儿听了杨皓晟捎的口信,心里觉得很奇怪,杨皓晟到底要去干什么,算下来也要二十天时间,但想着二十天后等他回来问问便能知晓,便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只把要去照看杨皓晟阿爸的事情记在了心里。
  吃过午饭后,李雪儿便给柱子、海子和刚子补上今天的课。
  上了两天的课,每天学六个字,到今天,三个人已经能够很熟练地握毛笔写字,通过在院子里默写字的方式,也已熟悉了笔画笔顺,李雪儿便决定加快认字的进度,每天教十二个字,再过段时间,再加到二十四个字。
  接下来的几天,李雪儿除了教柱子三人认字之外,闲下来的时间,她便想起做蒸笼的事情来。
  大年三十的时候,她原想着蒸点包子、花卷,却发现自己忙活了一个腊月,根本没有想起来要做蒸笼的事。
  过年这几天,也没顾上想,这两天年前炸的油饼、油果子也快要吃完了,她记得前世阿妈还在的时候,正月十四是要蒸包子的,还会蒸小老鼠,正月十五在家给灶神烧香点灯时,会把小老鼠摆在旁边,早上头对着外面,晚上把头对着里面,听说小老鼠会给家里拉来更多的粮食,即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
  想起以前那些幸福的日子,李雪儿的情绪慢慢地低落下来,但想想柱子,她自己曾经享受过那样幸福快乐的时光,而柱子两岁时阿妈便去世了,阿爸带着他们两个,勉勉强强地过着日子,即使是过年也很难吃上两口好吃的,更别说去考虑其它的问题了。
  想到这些,李雪儿的精神又恢复了,为了让柱子开心快乐,以后不再去想以前那些逝去的日子,努力将眼前的日子变得幸福快乐就好。
  这两天刚好闲着,李雪儿便鼓起精神,动手做起蒸笼来,海子也给他帮忙。
  蒸笼做起来并不是很难,只是每个笼条制作起来比较麻烦,李雪儿和海子用了三天时间,终于做出了两套三层的蒸笼出来,一家一套。
  当海子将做好的蒸笼搬回家时,可乐坏了王婶子,以前家里条件不好,因为太费面,也从没想过做馒头或者饼子之类干的吃食,自从海子跟着雪儿制作家具,再也不用发愁家里的吃穿问题,王婶子也便考虑着每天吃好点,好让老人身体更健康点,而两个小的也可以更好的长身体。
  王婶子看到李雪儿发面做饼子,便也学着做了,但是饼子比较硬,他们两口子和两个孩子倒没什么,但是对于身体不好的阿婆来说,吃起来就有点费劲,故而当她按李雪儿的做法,早饭熬成稀饭,就着饼子当早饭时,阿婆往往只喝点稀饭。
  这下有了蒸笼,便可以蒸馒头包子,对老人来说,软软的馒头包子就容易咀嚼也容易消化多了。
  有了蒸笼,李雪儿就开始盘算正月十四蒸包子的事来,刚好第二天是正月十三,李雪儿决定去趟集市,看能不能买点其他的蔬菜,此外,她也想去看看杨皓晟的阿爸,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她帮忙的地方。
  正月十三,李雪儿吃了早饭,给柱子、刚子和海子说好下午再上课后,便坐着金海叔的牛车来到了镇上。
  李雪儿先来到了家具店,家具店的门是开着的,她便径直走了进去。
  家具店里冷冷清清的,柜台边上摆了一个火盆,但因为店门是敞开着的,除了火盆边上有些许暖意之外,店里其他地方皆感觉不到一丝丝的暖和。
  李雪儿进门后便看到杨大叔坐在柜台边,烤着火,脸色泛着青灰色,嘴里喘着粗气,偶尔发出一两声咳嗽声。
  当杨大叔看到李雪儿进来时,抬起头,看了看她,慢悠悠地站了起来:“小姑娘,你要买什么东西吗?”
  李雪儿赶紧上前,一边扶着杨大叔坐回去,一边说道:“杨大叔,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李雪儿啊,刘家村李木匠的女儿。”
  杨大叔仔细看了看,才说道:“去年前半年,你和你阿爸来的时候,还瘦瘦小小的,这半年来你长高了不少,一下子认不出来了。”
  杨大叔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听说你阿爸去了,我记得你还有个弟弟,你们俩还好吧?”
  李雪儿因为杨大叔的这句话,心里涌上浓浓的忧伤,但是为了不让杨大叔感觉到,生生将难过伤心压制住,假装语气轻快地说道:“大叔,我们俩好着呢,你身体好些了没有?”
  “唉,还是老样子,时好时坏的。”杨大叔看出了李雪儿强装出的轻松,轻轻叹了口气:“我听皓晟说你很能干,制作的家具也很漂亮,我也看过刚开始你送过来的那几把椅子,你脑子活,想出来的样式好看,做工也很精致,年前皓晟非要去和你一起制作家具,我知道他的手艺不行,怕是给你添了不少乱吧!”
  李雪儿听杨大叔这么说,心想,看样子杨大叔对杨大哥的手艺不太放心呢。
  李雪儿虽这么想,却也只是笑了笑:“大叔,杨大哥的手艺很好,这次多亏了有他帮忙,才能按时完成,只是他在我那里制作家具,没能照顾到您,我心里很过意不去,这次他又出去这么长时间,您一个人还好吧?”
  “好着呢,他以前也经常外出,我已经习惯了,再说我这毛病虽然好不了,可一时半刻也去不了,就是熬日子罢了。”
  “大叔,您可不能这么说,您要是去了,杨大哥可怎么办,你看我和柱子,阿爸阿妈都去了,虽然吃穿不愁,但家里没个大人,过的总会不容易。”李雪儿再也假装不了了,语带忧伤地说道。
  “也是,我啊就得努力活着陪着皓晟,不能让他孤孤单单的。”杨大叔心想,何尝不是呢,若是自己去了,皓晟一个人可怎么办。
  “大叔,这几天店里有生意吗?”
  “唉,过年的时候一般都没什么生意,但是我若是在屋子里躺着,就怕有人来了,又得来回折腾,很不方便,我便干脆坐在这里,不过不时看看外面过往的人们,也挺好的。”
  “大叔,要嘛您将店门关了吧,这样你便不用在这里守着了。”
  “皓晟走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可是一个人呆在屋子里闷得慌,在这里还能透透气。”
  李雪儿觉得也劝不住杨大叔,也只好作罢,又和杨大叔闲聊了一会儿,看着也没什么可帮忙的事情,便告辞了杨大叔出了家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