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购买吃食

  镇子整个看起来并不大,家具店所在的是一条街,街道两旁是大大小小的店铺,这样的店铺后面都带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店主一般皆是住在后院里。
  这样的街道在镇子上也就三条,想当于商业街,是东西走向,每条街大约长一百五十米,中间部分有个与它们垂直的道路。三条街位于镇子的中心,也算是镇子上最繁华的地方。
  这三条街的外面则是分散的住户,一般有钱的都住在南边,因为那边不仅靠山,还有河水从门前流过,河上有一座木桥与这边相通,因为桥修得好看,阿爸曾带她去看过。
  家具店位于最南边的一条街,而粮店位于中间那条街上,李雪儿脚下步子很快,但该看的都看好了,一路走来,她看到了与家具店在一条街上的杂货铺,还有布料铺,她还特意找了一下铁匠铺,刚好和粮店在同一条街上。这几个铺子是她有了钱后要去光顾的。
  大约一个小时后,她走进了粮店。
  粮店里的种类不是很多,有两三种面,面有精细的白面,稍黑一点的纯麦面,还有就是她家里有的那种杂粮面。
  此外,还有四种米,分别精大米、粗大米、梗米,再就是小米。
  李雪儿还看到了黄豆和扁豆,像绿豆、红豆之类的好像没看到。
  这些粮食分别装在木制的格子里,摆放在进门可以看到的地方,每个木格子上都贴有红色的纸条,写着各自的价格,再往里一点放着一些麻袋,应该是存货。
  李雪儿先看了三种面的价格,分别是十文、六文和四文。再看米的价格,明显比面贵了许多,大米要十五文,粗米十文,就连梗米都要七文钱,可能与这里位置偏北,不种稻子的原因有关。小米倒不是很贵,八文钱,但也比黑麦面贵。
  黄豆和扁豆的价格分别为十二文和十文,与面粉比还是贵了不少。
  李雪儿了解了所有的价格,决定暂时先买点杂粮面,再买点黑麦面先吃几天,若是椅子卖得好的话再买白面和小米。
  李雪儿买了五斤杂粮面,五斤黑麦面,共计花了五十文钱。
  她估摸了下,若是以后按俩人都吃饱来做饭,这些或许刚能吃撑个七八天吧。
  先管不了那么多,只能等着看椅子卖的情况,再决定以后买什么吃食。
  买好了面,李雪儿便提着袋子往集市走去,在没人看见的角落里又悄悄取出了三十文钱备用。
  集市在三条街的西头,沿着每一条街往西走,出了街就能看见,集市门口正好对着中间这条街。
  李雪儿走到刘金海阿叔的牛车边,将面袋子放到牛车上,见其他人都还没有回来,她便转身进了集市。
  此时,已经将近中午,摆摊卖东西的已经接近了尾声,大部分人已经卖完东西收了摊,李雪儿看着集市里稀稀拉拉的十几个摊位,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李雪儿转了一圈,看到有卖鸡蛋的,一个两文钱;有卖猪肉的,一斤要十五文,猪板油也要十文钱,她想买点,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目前而言,吃饱才是关键。
  卖菜的几乎没有,她不知道是已经卖完收了摊,还是冬日原本就没有什么蔬菜,她想应该有卖萝卜、土豆之类的摊位,仔细搜寻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一个卖土豆的摊位,一斤两文钱,虽然觉得有点贵,但她还是买了五斤,因为放点土豆在面糊糊里,既好吃又顶饿。
  李雪儿还看到一个卖馒头包子的摊位,馒头饱子个头都挺大,估计一个她便能吃饱,但是价钱却不便宜,包子三文,馒头一文,尽管自己也很想吃肉包子,但她最终只买了一个包子,另外给自己买了一个馒头,就这样合起来都能抵上一斤杂粮面的价钱,虽有点不舍,但想想柱子吃到包子时的表情,李雪儿决定大方一会。
  买好这些东西,李雪儿便出了集市,走到刘金海阿叔的牛车边。
  不一会儿,大家陆陆续续地回到车边,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买了些东西。
  等大家坐好后,刘金海阿叔便赶着牛车走上回去的路。
  早上过来时,李雪儿的心里担心椅子能不能卖掉,所以没有心情观看周围的景致,回去的时候她便细心地观察欣赏起来。
  这一路走来,可以看到有一条小河与道路平行流淌着,只是流动的方向恰好与牛车行进的方向向反,河水向东流去,牛车则向西而行。
  冬天河水清清澈澈,远远看上去象一块无限延伸的镜子,上面或深或浅的波纹,虽然使镜面显得不是那么平整,但却让镜面看上去异常柔美。
  紧挨河水的河岸是河水长期冲刷形成的沙滩,冬天河水流量变小,露出来的沙滩就变得宽阔起来,闪着淡淡的土黄色,吸引着人们都想光着脚走上去。
  迷人的沙滩外侧是一片由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形成的河滩,里面还掺杂着不少大个的石头或石块。
  在河滩和道路之间是连续起伏的田地,大约有六十多米宽,一条条田埂将其分成一块一块的。
  道路的另一侧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田块,这一侧的田地比靠近河滩的宽了许多,大约有两百米宽。
  田地过去则是高高矮矮的山丘,远远望去,因着是冬天,山丘上面覆盖着一层和山丘的土黄色差不多颜色的枯草,看上去异常萧条,或许夏季里上面会长满青草,中间或许还有许多小野花,层层叠叠地的山丘看上去一定很美。
  道路两侧的田间地头有着零零散散的树木,看上去似乎是杨树和柳树居多,偶尔会有几棵榆树穿插在中间,每棵树上零零散散地挂着几片已经干枯的叶子,不时有一片两片随风飘落。
  牛车不急不速地行驶着,大约半个多小时,牛车爬上一个长长的缓坡,绕着转了两个弯后,渐渐驶近村子。
  到了村口,大家都下了牛车,各自付了车钱,互道着别各自回家。
  李雪儿等到最后,拿出六文钱,交给刘金海阿叔,刘金海阿叔推辞了一阵,最后只拿了三文钱。
  李雪儿心里明白,刘金海阿叔看她们姐弟俩过得不容易,不愿意收她的钱,但一文不收又怕伤她的自尊心。
  李雪儿向刘金海阿叔道了谢,拎着买到的吃食往自己家走去。
  李雪儿打开大门,拎着东西还没走进厨房,就听到柱子跑了进来,似乎后面还跟了一个人,听脚步声应该是刚子。
  “阿姐,你可回来了,我都等着急了。”柱子一边说着,一边跟着李雪儿进了厨房。
  “雪儿姐好。”刚子也走了进来。
  “刚子真乖。”李雪儿把面放到灶台上,土豆放到地上,继续说道:“你们俩还没吃饭吧!阿姐买了肉包子和馒头。”
  “阿姐,我们等不到你,已经在刚子家吃了饭。”柱子说着话,但眼睛还是望向李雪儿刚拿出来的肉包子。
  刚子也说着吃过了,但眼睛同样望着包子。
  李雪儿将肉包子一分为二,塞到两个人的手里,说道:“吃吧,吃过了也能吃得下去,不够再吃点馒头。”
  两个小家伙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完了包子,齐声说吃饱了后便回屋里去玩。
  李雪儿觉得自己可能是饿过了头,现在觉不出来饿,她将馒头掰成两半,吃了一半,将另一半扣到碗里留到晚上给柱子吃。
  李雪儿心里惦记着下次赶集日再送椅子过去,所以吃完馒头,她便来到木工房,继续干活。
  不一会儿,柱子和刚子也来到了木工房。
  刚子看上去有点别别扭扭的,看一下她又看一下柱子,而柱子则使劲对着刚子眨眼睛。
  李雪儿看着一脸古怪的两个小家伙,问道:“你们俩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要和我说吗?”
  柱子看着刚子不敢说,怕自己大声说出来会伤了刚子的自尊心,便趴到李雪儿的耳边悄悄道:“阿姐,你能不能也给刚子做个小椅子,他很喜欢哦!”
  看着柱子的动作,刚子羞涩地低下了头。
  “刚子,你看到柱子的小椅子没有,雪儿姐原准备给你也做一个,如果你喜欢,我今天就给你做,如果不喜欢就算了。”李雪儿假装柱子告诉她的不是椅子的事,为了维护刚子的自尊心,委婉地说道。
  “雪儿姐,你原来便打算给我做一个吗?,太好了,我好喜欢哦!”刚子抬起头,似乎一下子卸下了身上的重担,开心地说道。
  李雪儿原来就想着忙过这一阵子,便给王婶子家做点家具,感谢他们的照顾,今天刚好刚子喜欢小椅子,她便做一个给他,家具以后再慢慢做。
  李雪儿停下手里的活,开始着手给刚子做小椅子。
  柱子和刚子不愿出去玩,便环绕在李雪儿周围,一边给她帮着忙,一边嬉闹着。
  李雪儿忙活了一下午,做晚饭前,第二把可爱的小椅子制作完成。
  刚子抱着椅子准备回家炫耀去,柱子也跟着跑了出去。
  “柱子,早点回来吃饭。”李雪儿怜爱地摇了摇头,叮嘱道,哎,看样子,只好自己边烧火边做饭了。
  李雪儿整理了一下木工房,将明后两天需要的材料归整了一下,才去做晚饭。
  晚饭做好,柱子也回了家,柱子一边吃饭,一边给李雪儿讲着刚子回家后的趣事。
  “阿姐,你不知道,刚子回去后,给大家看了小椅子,还给大家夸奖小椅子多好多好,海子哥说'这么好,那就归我喽',可把刚子吓坏了,将小椅子藏起来再也不让大家看,等大家都笑了,才知道海子哥是开玩笑的,我就说嘛,海子哥那么大,怎么会坐这么小的椅子呢?”
  李雪儿听柱子说着,时不时点头应着,姐弟俩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了这顿饭。
  姐弟俩和往常一样,吃完饭,溜达几圈,上了炕。
  柱子或许是白天玩累了,李雪儿的故事只讲了一半,便听到了柱子均匀的呼吸声。
  李雪儿给柱子掖了掖被角,望着黑暗中柱子的小脸,虽然看不清楚,但是她心里满满的幸福和满足。
  虽然一把椅子才卖了一百文,但是只要她努力多多制作,以后再制作出其他更好的家具,他们姐弟俩吃饱饭应该不会有问题。
  李雪儿听着柱子时重时浅的呼吸声,想着以后还要制作些什么家具,在对未来的规划中,大脑虽然异常兴奋,但疲累的身体却已渐渐地进入了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