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商量买铺

  杨皓晟回到自家店铺后,还是坐立难安。
  顾婶子家的店铺与家具铺隔了一个柳婶子家的店铺,若是制作家具的话,两个院子走动起来很不方便,若是出售的是隔壁柳婶子家的店铺那该多好。
  杨皓晟想到这里,脑中突然闪过一道亮光,对啊,何不找柳婶子商量一下,看看柳婶子是否愿意等顾婶子家的店铺买下来后与她家的交换一下。
  柳婶子家开的是一家卖成衣的铺子,听说柳婶子年轻时在州府一家大户人家的针线房里呆过,后来嫁给现在的丈夫后,便自己攒钱赎了身,来到了这个镇上落户。
  柳婶子的针线做的很好,后来教会了她的女儿,故而她家的成衣铺都是由她和她的女儿支撑着。
  她们通常会做出成衣摆挂在店铺里,顾客既可以购买成衣,也可以自己带布料过来,根据店铺里的样式定做。
  因为生意做的比较灵活,而且镇上只有这样一个成衣铺,所以生意还是挺不错的。
  但是由于铺面不是很大,所以缝制好的成衣无法全部挂起来,好多皆是折叠着摆到柜台上,等顾客来时,再一一展示给他们看,很是不便。
  柳婶子听说隔壁顾家要出售铺子,也有点心动,但是考虑到手头上并不宽裕的银钱,若是买了店铺,便会周转不开,只好放弃购买的念头。
  杨皓晟进来时,柳婶子正坐在柜台里,一边忙活着手里的针线活,一边正为不能买下隔壁店铺而郁闷着。
  抬头见看到杨皓晟走了进来,有点心不在焉地问道:“皓晟,你来了,有什么事吗?”
  杨皓晟看着虽然在和他说话,但是一脸愁闷的柳婶子,自己的问题没好意思立即问出口。
  “柳婶子,也没什么事,倒是您,是不是有什么为难的事,需不需要我帮忙?”
  柳婶子正在愁闷不已,正愁没个人可以说一说,听杨皓晟的询问,一下子似是打开了话匣子,将自己心里憋着的话倒了出来。
  “皓晟啊,你看看,我这么多的成衣都堆在柜台上,顾客怎么能够看到所有好看的样式呢?”
  柳婶子放下手里的针线活,走出柜台,一边说着话,一边指着摆放在柜台上的成衣。
  “我听说隔壁你顾婶子家的店铺要出售,我好想将其买下来,如此以来,这里所有的成衣都可以挂起来,生意肯定比现在还好,可是我手头又没有那么多余钱,你说我能不愁吗?”
  杨皓晟听到这里,心里暗自庆幸自己早早找了顾婶子,若是晚了,说不定柳婶子凑钱将顾婶子家的店铺买下来了呢。
  “柳婶子,其实,我今天来刚好是为了顾婶子家的店铺。”
  杨皓晟决定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好让柳婶子对顾婶子家的店铺已经卖出去了这件事,有个心理准备。
  柳婶子一脸疑惑地望着杨皓晟,难道是杨皓晟要买顾家的店铺?
  “我有个朋友已经决定要买顾婶子家的店铺,可能近几日便要过来办手续。”
  柳婶子一脸肉疼的表情,但想到自己没钱,顾家店铺迟早都会卖出去的,便也释然了。
  “我今天来,是想和您商量一下,我朋友将顾婶子的店铺买下来后,能不能和您家的交换一下?”
  柳婶子已经平静的心又因为杨皓晟的话激动起来。
  顾家的店铺因为靠近商业街中间通道,不仅是做生意最好的位置,而且店铺也比自己家的大上许多。
  “什么,你朋友要和我交换店铺?”
  尽管很激动,但柳婶子是个实诚人,又觉得这样亏了人家。
  杨皓晟肯定地点了点头。
  “可是,你顾婶子家的店铺不仅位置好,而且面积也比我家的大了不少呢,那岂不是亏了你朋友。”
  杨皓晟以前并没有关注过各家店铺的大小,故而并不知道顾婶子家的店铺比其他店铺大。
  但是想到能够将两家换到一起,便下定了决心,至于为什么将大的换成小的,他向雪儿解释后,相信雪儿不会责怪他的。
  “柳婶子,大小没关系,我们主要是想将两家的店铺换到一起,以后走动起来方便一点,也便于我照顾他们。”
  听杨皓晟如此说,柳婶子的眼睛终于亮了,但她又有了另一层担心。
  “你说真的吗,若是两家交换的话,不会需要我再补差价吧?”
  杨皓晟看到柳婶子急切的表情,笑了笑,“当然是真的了,您放心吧,不会要您补差价的。”
  柳婶子紧紧悬着的心终于回到了心窝。
  不用出钱,就能换到更大的店铺,她怎么能不高兴呢,尽管没能买下来,但挂的成衣肯定比现在多不少呢。
  “不过,就是要麻烦您要费时间搬家了。”
  心情激动地柳婶子连连摆手,“不麻烦,不麻烦,不就是搬个家嘛,我们家人多,很快就能搬好。”
  柳婶子因为换了大店铺而高兴着,那还会在乎搬家带来的麻烦呢。
  杨皓晟没想到事情竟然这么顺利,他来时准备好的一大堆用来说服柳婶子的话还没有派上用场,便将交换店铺的事情谈妥当了。
  杨皓晟与柳婶子大致确定了下办手续、搬家的时间,便心情轻松愉悦地回了自家店铺。
  无所事事的杨皓晟,便开始盘算,等雪儿和柱子搬来后,在两家的墙上开一扇门,这样两家来往起来就方便了,反正阿爸要每天教他们练武,和雪儿说起来也有由头不是。
  *******
  李雪儿怀着纷纷乱乱的心事回了家,等吃了杨大叔和柱子、刚子三人准备的午饭,她才找回了自己的心神。
  李雪儿整理了一下购买回来的东西,将东西都规整到相应的位置后,她便查看她买到的种子。
  今天她只买到了白萝卜、大白菜、韭菜、葱、菜瓜(番瓜)、豌豆的种子。
  她还想要冬瓜、南瓜、龙豆、小油菜、菠菜的种子,可是店铺里不仅没有,还有几样,店铺里的人都没听过名字。
  李雪儿盘算了下,可吃的绿色菜只有韭菜,大白菜也算一种吧。
  她原打算从店铺里买点糖萝卜种子,可是店铺里也没有,她只好打算按照自己当时买糖萝卜时的想法,自己尝试着种出种子来。
  她记得前世小时候,家里也没什么绿色菜可吃,阿妈常常将糖萝卜大大的叶子摘下来,用开水煮一煮,然后凉拌,也一种带着些许甜味的、味道鲜美的美食呢。
  看着一包包种子,李雪儿又开始发愁种菜的地来。
  若是将园子里的木头叠起来,可以种一部分,但这一小部分也太小了点。
  她想要种上一大片,不仅春夏秋三季有得吃,还打算存上一部分,到冬天时也可以吃上蔬菜。
  她思来想去,就想到了屋后的小山坡。
  她家和海子家屋后的小山坡足有三十米宽,长也有五十米左右,虽然现在上面堆放着盖房子的木料,却也只占去了一部分。
  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将其开出来用来种菜,她得去问问村长叔,如果有必要的话,便买下来,然后平整平整,还可以在其上种点果树。
  有了这个打算,李雪儿吃过晚饭便来到住在村子中间,有着两排新房子的村长刘金义家。
  听说村长刘金义的祖父年轻时,在外跑商时,结识了当时的县令。
  这个县令也是个命苦的,考到四十多岁,才中了进士,被派到这个偏远的县城当县令。
  他在一次回家的途中,马被惊了,从车上摔了出来,刚好遇到刘金义的祖父救了他,陪着他回了县城。
  县令为了感激刘金义的祖父,便让他祖父当了村长,并出钱给他们家在村子里买了几十亩地。
  刘金义的祖父想到等这个县令升了更大的官,他们家就会发达起来,为了能够让子孙有机会混个一官半职,便开始让家中的两个儿子读书,并且把这一条还写进了家规中。
  可是后来,那个县令并没有升官,而是在这个县上连任了六年后,被调任到一个比这个地方稍好一点的县城去当县令了,没过一年,苦命的他便生病去世了。
  刘金义的祖父虽觉得已经没了什么指望,但依然要求子孙好好读书,即使考到四五十岁也不要放弃。
  刘金义的叔叔非常不喜欢读书,读到二十岁娶了媳妇后,死活不去读书了。
  他祖父非常生气,便将老二从家里分了出去。
  刘金义的父亲遵从他祖父的意愿,一直读书读到四十多岁,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刘金义的祖父去世后,便放弃了继续读书的念头。
  刘金义依然遵从他祖父的意愿,继续读书。
  他祖父去世后,他自己也有了儿子,好不容易儿子到六七岁了,他便把这个意愿转移到儿子身上,慢慢的自己不再参加科考。
  今年,刘金义的儿子已经十岁了,听说书念得挺好,一家人都很高兴。
  他家便在镇上买了套房子,村长的父母陪着孙子在镇上读书,冬天农闲时,一家人皆搬到镇上去住,村长只是偶尔回来一两次。
  春种时,村长和他媳妇便会回来,找上金海叔帮忙耕种。
  最早的时候,他祖父跑商存了一些钱,那个县令又是帮衬着他们,他们一家子便不自己耕种土地,全部租了出去。
  可是几十年来一家人只顾读书,祖父留下的钱也消耗殆尽,读书需要的钱便只能通过卖粮食得来了,他们只好自己种田,偶尔也会找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