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来自京城的贵公子

  日夜兼程赶回来的杨皓晟,辗转反侧了半宿,才悠悠地进入了梦乡,然而天还未亮时,却被自己梦中的情景吓醒了。
  在梦里,他又回到了八岁那年.
  半年前开始缠绵病榻的母亲,已经瘦成了皮包骨,在看了一张偷偷送进来的纸条后,望着他,“皓儿,晚上舅舅会来接你,外公在等着你,你要听舅舅的话。”
  “母亲,我不走,您现在病成这样,我怎么能离开您呢?”虽然他只有八岁,并且每天都忙着去学堂,但是府里异常的情形他也有所察觉,若是他离开了,母亲怎么办?
  “皓儿,你要听话,外公病了,想看看你,母亲还年轻,不会有事的,若是外公见不到你,死也不会瞑目的。”母亲虚弱地说完这句话,乞求地望着他。
  他倔强地以为只要自己不愿意,定能留下来陪着母亲,可是晚上,他睡得却是那么沉,舅舅将他带出来,直到第二日中午,他才悠悠醒转。
  而他根本没有见到外公,身边只有受了重伤的舅舅。
  几天后,舅舅带着他来到了一个小镇子,从此在那里定居下来。
  梦境中交织着舅舅后来告诉他的外公和母亲去世的噩耗,以及看到外公和母亲留给他的遗言。
  后来梦境转到了镇上的院子,他和雪儿在镇上过着轻松愉快的日子,舅舅指导着柱子和刚子学习,突然冲进来一队官兵,将舅舅、雪儿、柱子和刚子都绑了起来。
  士兵后面走出领头的将领,是一个人,似乎又不是一个人,一会儿是他熟悉的人,一会似乎又是陌生的人。
  在将领一声令下后,士兵们将舅舅、雪儿、柱子和刚子四人直接斩杀在院子里。
  他想上前去阻挡,却发现自己的双脚被束缚住了,想大声呼唤,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在努力和挣扎中,终于醒了过来,身上已是冷汗淋漓。
  杨皓晟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八岁那年的情形时常出现在自己的梦境中,可是为何会出现后面的情形呢,舅舅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吧,难道雪儿那里有什么事不成?
  虽然天色尚早,但是由于心事重重,难以再入眠,杨皓晟便起了身,在院子里打了一阵拳,又练了一阵枪,出了一身汗后,心里的不安才稍有平复。
  洗漱后,吃了早饭,杨皓晟便来到书房,查看最近几个月的消息。
  书桌上有一个木制的盒子,盒子里放着十几封信,有一半是来自京城的,其中显露出的重要消息有两个,一个是太后的六十六寿辰将至,京城中从皇子到各级官员都在四处找寻合适的寿礼,另一个是平南侯上官华已经不顾其子上官恒的反对,请旨封其长孙上官宇为平南侯世子。
  杨皓晟轻轻扯了扯嘴角,这老家伙可真有点迫不及待,也不怕动作大了闪到腰。
  杨皓晟接着看剩下的信件,有来自北关的信件也有来自南疆的,北关的信函中重要的消息也有两个,一个是,由于今年北方天旱,草原上牧草干枯,所以北方的游牧民族集结起来,在北边进犯,掠夺周边百姓的粮食。
  另一个消息是,现在北方三十万大军暂由欧阳靖南统帅,皇上似有封其为平北候的意思。
  杨皓晟将信件一一在火盆点燃,将他们化成灰烬,看来京城的局势在渐渐发生变化,不知可有让他能够钻进去的空子。
  杨皓晟出了书房,看看天色,转身出了东院,直奔正院而去。
  已经到了用午饭的时候,杨皓晟进了正屋,向柔姨打了招呼,等杨伯伯回来后,一起去了餐厅。
  尽管杨皓晟心里着急万分,但也陪同着柔姨和杨伯伯一起用了饭,回到正屋后,才急切地问向杨伯伯。
  “杨伯伯,秦老将军那里,您可得到什么新消息没有?”
  “秦老将军府上,除了那两位来自京城的贵公子之外,当前没有其他的客人,这两位公子中,一位姓云,据说是工部尚书云大人的孙子云睿锋,是代替云大人来看望秦老将军的,另一位据说姓元,是陪同云公子一起来的,没有打听出具体来自那位官员的府中。”
  云睿锋,杨皓晟听说过这个人,年龄比他长上一岁,是云大人独子云清博的三儿子,听说不太爱读书,倒是喜欢练武,云大人对他很是生气,平时都是不管他,由着他闲逛的,怎么会派他替他来到青州。而不是其他两个孙子呢?
  另一位,元姓,京城里姓元的官员并不多,也都不在重要的官位上,杨皓晟没有仔细去了解过,故而无法判断出该位公子是出自谁家。
  “杨伯伯,这二位公子今日可在秦老将军府上?”
  “据说,这二位公子,今日早上去了秦老将军在青州城外的别院,估计会住上一两日。”
  杨皓晟心中一喜,不论这二人为何而来,能不打照面便不打,免得生出不必要的事端。
  “杨伯伯,您下午派人向秦老将军府上将我的拜贴送过去,我打算明日去拜访一下他老人家。”
  杨伯伯脸色微变,望了一眼边上的柔姨,然后回头望着杨皓晟,“公子,您是不是有什么打算,为何此时突然拜访秦老将军?”住在秦老将军府邸附近已经八年多了,公子从来没有提起过要去拜访,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杨伯伯,我想和秦老将军询问点事,现在秦老将军卧病在床,刚好可以以探病为由拜访他老人家,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杨伯伯知道杨皓晟定是有什么打算,此刻可能还不便于告知他们,也便放弃了探究,“好,不过,除了拜贴,要不要附上什么信物,因为近期内递拜贴探病的人太多,尤其是青州府许多的商人都想接着探病,希望与秦老将军套点关系,故而除非是特殊的人,秦老将军一般都不会接见。”
  杨皓晟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晟皓”二字,是杨大叔在他临行前写给他的,说万一需要时,就将这张纸与拜贴一起递上。
  “杨伯伯,您将这张纸夹入拜贴,一起递进去吧!”
  杨伯伯望着纸上的两个字,不过就是杨皓晟名字的顺序颠倒了一下而已,不知究竟是何意?
  他将纸折叠好装入口袋,“我这就派人去递拜贴,您回去等我这边的消息即可。”
  杨伯伯出去找人送拜帖,杨皓晟与柔姨高了别,回了自己的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