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杨府大小姐

  下午,杨府西院,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正在院子的亭子里与柔姨聊天。
  “什么?母亲,您说哥哥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少女因为激动,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睁着一双好看的丹凤眼,半张着嘴,等待着柔姨的回答。
  “敏儿,你都快十五岁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柔姨无奈地摇了摇头,她这女儿什么都好,但是一旦听到皓儿的消息,就会忘乎所以。
  “还不快坐下,我慢慢给你说。”柔姨责怪地瞪了少女一眼,指了指她身边的椅子。
  少女调皮地吐了吐舌头,依言坐在了椅子上,虽然还想再催促自己的母亲一下,但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还是忍住了自己的冲动,耐心地等待着柔姨的回答,可眼中的急切尽收柔姨的眼中。
  “你哥哥是昨天晚上回来的,太晚了所以没叫你过去见他。”
  “那今天哥哥去哪里了,怎么也不来看我?”少女最终还是没有控制住自己的冲动,急切地问出了口。
  “你哥哥这次回来是有事要处理,应该是还没顾得上来看你。”柔姨心疼地看了看自己的女儿,拍了拍她的手,“晚上我们一起吃饭,你就能见到他了。”
  “母亲,现在离吃晚饭还早着呢,要不我去看看哥哥,行不行?”少女看看尚早的天色,迫不及待地问道。
  “敏儿,你哥哥是男孩子,有大事要做,我们不能随便去打扰他,等等吧,很快就吃晚饭了。”
  “好吧,不过,母亲,您知道哥哥这次回来要处理什么事吗?”少女还是不甘心,哥哥回来了怎么就不来看自己呢,以前虽然都是一年才回来一次,可是每次回来都会来看她的呀。
  “敏儿,我也不知道你哥哥回来要处理何事,再说,他们男人干的大事,我们还是不要掺和的好。”柔姨说到这里,突然想到自己女儿冲动的性子,便叮嘱道:“敏儿,你可记住了,晚上吃饭时,千万不能问你哥哥回来的原因,听明白没有?”
  少女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和父亲从来不让自己打听哥哥和叔叔究竟住在何处,到底在做些什么,她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突然冒出来的叔叔和哥哥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叔叔和亲哥哥,不过对于没有兄弟姐妹的她而言,虽然每年只能见到一次这个哥哥,可是令她高兴和自豪的是,她也有哥哥了,哥哥会武功,会识字读书,而且哥哥长得还很好看。
  想到这里的少女不由犯愁起来,住在青州城里,虽偶尔有提亲的人,可哪里去找像哥哥这样的人呢,要是能嫁给哥哥就好了,不对不对,他可是自己的哥哥,唯一的哥哥,要是嫁了不就连哥哥都没有了。
  敏儿犯愁的时候,柔姨也在犯愁,自己这个养在深闺的女儿,何时才能真正长大呢?
  晚饭时,杨皓晟早早便来到了正院。
  见到杨皓晟的敏儿准备与小时候一样,冲过去,突然想起来,自己已经是大女孩了,早从三年前开始,母亲就不让自己冲过去挽哥哥的胳膊了。
  想到这些的敏儿,只好端庄地走过去,与杨皓晟见了礼。
  等坐到椅子上,才迫不及待地凑近杨皓晟,“哥哥,你怎么回来也不去看我?”
  “敏儿,哥哥昨晚回来的晚,今天又有事情要处理,故而没顾上去看你,你可不能怪罪哥哥。”因为心里盘算着这两日要处理的事情,他竟然忘了去看敏儿。
  “哥哥,我怎么会怪罪你呢。”努力克制住想挽住杨皓晟胳膊的冲动,敏儿笑得无比灿烂,不是哥哥不去看她,而是哥哥太忙了。
  “敏儿,别缠着你哥哥了。”柔姨瞪了一眼敏儿,示意她不要靠杨皓晟那么近。
  敏儿的脸沮丧起来,慢慢地移回自己的位置,还是小时候好,可以挽着哥哥的胳膊,问问哥哥在外面时的见闻,自从三年前开始,就是靠的近一点母亲都不允许。
  柔姨好不容易有了与杨皓晟聊天的机会,便一句接一句地询问起杨皓晟回去后这几个月的情况,不敢问他们俩具体在干什么,只是询问一下他们日子过得如何,杨皓晟阿爸的病有没有好转等。
  敏儿无聊地听着柔姨和杨皓晟的聊天,心里总是期待着母亲能够问点实质的问题,比如,哥哥和叔叔住在哪里,那里好不好,周围有什么人,他们在那里干什么等,可是却如以往一样,依然令她失望。
  忙碌了一下午的杨伯伯终于回来了,敏儿嘟着嘴迎上去,挽住他的胳膊,“父亲,您可回来了,您要是再不回来,我快要被母亲和哥哥无聊死了。”
  杨伯伯憨憨地笑笑,“你也可以和哥哥聊聊天啊。”
  “父亲,你不知道,母亲的话可真多,我想抢都抢不过话头来。”
  柔姨和杨皓晟也已来到了近前,柔姨佯怒地拍了拍敏儿的胳膊,“你看看你,你父亲一回来,就告我的状。”
  杨皓晟对这种情形已经是熟悉无比,不过和以往一样,心里还是涌满了酸酸涩涩,曾几何时,他、父亲、母亲也是这样温馨、甜蜜的生活过,一切如烟云,仅存在于自己的记忆里。
  四个人一边聊着天,一边入了餐厅,用了晚饭。
  晚饭后,敏儿尽管很想和自己的哥哥聊聊天,却被柔姨叫住了。
  杨皓晟随着杨伯伯来到了正院的书房。
  “公子,秦老将军府刚才回了话,秦老将军接了你的拜贴,准备明天见你。”杨伯伯先将这件重要的事告知杨皓晟,也好让他有所准备。
  杨皓晟听了这个消息,脸上露出喜色,“杨伯伯,我让您打听的其他两件事情况如何?”
  “赵大爷七十寿辰时,青州城内有头有脸的人都去祝贺,听说,赵大爷向大家展示了他孙子送给他的礼物,一套精致的家具,令大家赞叹不已。”
  杨伯伯看见杨皓晟脸上越来越浓的喜色,不明所以,“后来,大家都开始打听这套家具出自谁人之手,赵大爷的孙子说是出自他在的那个小镇子的一个木匠,有一部分不相信,那么小的地方怎么会出这样一名手艺如此精湛的木工,而相信了的人都想请赵大爷的孙子帮忙牵牵线,准备定制这样的家具。”
  杨伯伯将所了解的情况都告诉了杨皓晟,见杨皓晟没有要询问的问题,便继续说另一件事。
  “公子,房子的事也已有了消息,有三处房子,一处大一点,有个演武场,离我们这里也近一点,其他的两处大小差不多。”
  杨皓晟心中一动,“杨伯伯,您抽时间悄悄去看一看,若是最大那一处不错,就买下来吧,户主名字写李雪儿。”
  杨伯伯虽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安排,可他从来不问为什么,只是听从公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