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王子腾

  某一天。
  贾府。
  王子腾来了。
  寒暄之后,与老祖宗见过礼后,贾宝玉亲自在书房接待了他。
  一路升官直到内阁大学士的王子腾,才是四大家族真正的保护伞,贾元春这个贵妃反而并不是。
  这一点赵涵非常清楚。
  “好外甥,北面不靖,又要动兵,奈何朝廷缺银。”王子腾开口就道。
  “舅舅,可是朝廷需要报效?”赵涵直接问道。
  “正是如此,之前每次出征,总要盐商报效一二,这一次是北面,与盐商关系不大,他们报效寥寥。”王子腾摇头道。
  “那我们这样的勋贵之家,需要报效多少万两呢?”赵涵又问道。
  “万两?看来外面传闻的不错,”王子腾笑道,“自从贤甥掌家后,你们贾家内囊又丰足起来。”
  “还可以吧,也只是勉强维持。”赵涵谦虚道。
  有着贾蓉和贾琏在外面的海外贸易,银子对她来说,不是问题了。
  上百万一时拿不出来,但拿出个十万周转,没有问题。
  “一万两足够了,即便是皇后的父亲,当朝国丈,也不过是捐了三万两。”王子腾给了他一个数目。
  赵涵心中摇头。
  以前的夏太监,每次来贾家索取,都要一千,一千五百,而且基本上一月来一次。
  当然现在不会了。
  而这朝廷需要军费,各家各户只报效几千两,乃至几万两,由此可见,朝廷已经运转不流畅了。
  “朝廷内里已经艰难若此吗?”赵涵打听道。
  王子腾固然低调有心机,但也想不到亲外甥一心要造反,而且这事也是人尽皆知。
  “亏空太多,太仓、内府处处都是,许多大臣从户部借钱,迟迟不还,各地更是如此,年年亏空。”王子腾摇头道。
  “难怪一旦有事,需要众人报效。”赵涵觉得是时候砍树了。
  但也不能来得太狠,要慢慢弄。
  主要是占领丝绸、茶叶、瓷器产地,能够实现与西洋的配货自由。
  像茶叶这种特产,是在近代才被西洋人学走,在外面种成功的。
  瓷器也是如此。
  都是后来居上了。
  唯独丝绸,因为所需技术链条比较多,直到现代,西洋人仍然没有形成有名的产业。
  因为各种刺绣比较麻烦,需要足够的人口才能经营起来。
  而现在这三大样,就是他们实现贸易平衡的重要大宗物资,几乎是硬通货,基本上是运出去多少就卖掉多少。
  因为主要消费对象就是西洋的贵族阶层。
  而这三样东西,基本都在东南之地。
  想要抢占东南之地,可不容易,那是朝廷的赋税根本。
  “是啊,皇上艰难,做臣子的必须体谅,我们王家也准备出两万两。”王子腾跟着道。
  “出得太多,会不会让皇上认为我们平时太过奢靡?”赵涵直接问道。
  有些事,还是王子腾这样的官场老油条明白。
  “一两万尚且在皇上容忍范围之内,像大观园那样的建筑,可一不可再。”王子腾说道。
  赵涵点点头。
  贾府太高调了。
  而王子腾一路升官,都没庆祝过。
  然而即便如此,也逃不过一个风寒,就吃错药,稀里湖涂死去的下场……
  那肯定是皇帝的手脚,也可能就是命运的无常。
  总之就是说,你官再大,也没用,还是一场空。
  不过王子腾死后,所辖之地曝出巨大亏空,被御史弹劾。
  这可能是前任留下来的,更可能是王子腾拿辖地的钱,去弥补皇帝了。
  总之以王子腾低调的作风,他不可能太奢靡。
  “原来如此,舅舅,不知我们报效之后,又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就是简在帝心,比如你姐姐的位分又能再升一级。”
  “原来这样,那就报效吧。”赵涵说着,拿出一张银票给了王子腾。
  上面是两万两。
  一万是给皇上的,一万自然是给舅舅的。
  现在她还要依靠这个舅舅做掩护。
  只要王子腾不死,衰落就不会开始。
  而她能够不停升官,也在王子腾的指点下,知道不少。
  只是还是那句话,再怎么升,最后也要反。
  毕竟王子腾都内阁大学士,还是over了。
  随后王子腾离开。
  而赵涵开始整顿家务,追缴奴才们的欠款。
  降低奢靡之用。
  除去老太太外,其他人都要节俭。
  王夫人那里她亲自去说。
  贾母也是通情达理的。
  知道最近皇上要用兵,看不得奢靡。
  于是吃的饭都降低了很多标准,外面的仆人丫头也减少不少。
  比如说刘姥姥在螃蟹宴上,说过一句话:“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的了。”
  贾母爱场面,王夫人要靠架子。
  也只有贾宝玉才能说服两人,将架子降低下来。
  皇上都难,你这里如此奢靡,还有好日子过?
  此时就是映射当年雍正追究亏空欠款之事。
  …………
  六个月后。
  北方有事。
  王子腾正在率军,这次的敌人是制造了贾宝玉那件珍稀雀金裘之地。
  他们用着火枪,制造了一种奇怪的堡垒,还有大炮。
  人数极少,却很坚固。
  不过1500人左右,可是王子腾带了1万余兵马,都攻不下来。
  当然这是路途遥远,补给不便。
  1万余兵马中,正兵只有8000出头,不过也超过守军5倍以上,孙子兵法,十则攻之,倍则围之。
  这处奇怪堡垒位于两条河的交汇处,他们来到这里,就是要沿着河一路向东南而去。
  但东南边就是重镇,所以朝廷忍让不得。
  王子腾最后接纳幕僚的建议,靠着兵多,在南北两岸建造两处大营,带兵将堡垒围住,还在上下游都造了浮桥,封锁交通。
  不得不说这些人的战斗力,要远远胜过那些草原上的骑兵们。
  即便人力上对方处于绝对劣势,王子腾仍然十分为难。
  这一围困就是整整三个月。
  但是对方就凭着那些火枪和大炮,让王子腾的士兵攻不上去。
  也不是说攻不上去,但是一次就要死好多人,打中就伤,伤着就死。
  “以前的火器也没有如此犀利,为何他们的就是打不下来?”
  大家都不愿意往前攻,朝廷也越来越暴躁。
  绝对优势兵力都打不过敌人。
  他们想过挖地道,但是没用,这里是河岸之地,挖出三米就见水了。
  正当王子腾为难之时,贾宝玉接到他发来的家书后,给他回了一封信。
  告诉了王子腾,一种“之”字型战壕的挖法。
  就是说先在远处挖上一条战壕,然后以“之”字的形式,不停靠近城墙。
  王子腾带幕僚商议之后,决定就用这种战法。
  以壕沟来掩护士兵,与敌人在近距离对射。
  当然对方居高临下,靠近了射击还是占据优势的。
  于是就在壕沟上面铺设有可移动的木板与厚厚的浮土。
  这可是后世用来防炮的。
  榴弹炮都能防,别说此时的大炮和火枪。
  果然对方大.炮和火枪打不动挖壕沟的士兵了。
  他们通过这种方法逐渐迫近,一路直逼到城墙底下。
  敌人想要用石头砸,却也无效。
  附近木材很多。
  王子腾有足够的进攻材料。
  一直抵达城墙之下,终于能够躲开敌人的大炮,与敌人进行对射。
  而一旦与敌人进行对射,对方就完蛋了。
  对方的火器强悍,还有燧发枪。
  但是他们也有火枪,并且弓箭也不差。
  关键是他有充足的人力,对方却死一个就少一个,他可以不停的带人来。
  之前之所以冲不上去,就是因为对方有大炮,能破坏他的楼车等攻城工具。
  没有攻城工具,士兵们暴露在敌人射击范围内,那士气会迅速降低。
  没什么士兵愿意这样干挺着攻城的。
  现在靠着壕沟加木板,就能冲上去。
  如果他要强行冲击,可能下面人人就要哗变。
  借助了贾宝玉的这种战法,对方兵力从1500多,降低到200多。
  这时对方终于派人出来请求投降。
  他们坚持了整整五个月,的确坚持不住。
  然而看似失败,这也证明了他们的成功。
  只是他们人更少,暂时放弃了继续在这里殖民的野心。
  因为这1500人,都是附近很大一片地方聚集起来的人手。
  而王子腾的一万多人,只要还有钱粮,能召集好几个一万人。
  王子腾胜利之后,准备班师回朝,提前派人八百里加急传回捷报。
  圣人大喜,当朝封王子腾为定北侯,进内阁大学士。
  只是贾府并不怎么高兴。
  因为他们并没有从中占到啥好处。
  贾母也没有多说,只是没有派什么人去恭贺,只是提到等王子腾回来后,就让贾宝玉一人去拜见舅舅。
  其他妇道人家不便出门。
  随后朝廷下旨昭告天下,告祭太庙。
  京城所有人都欢欣鼓舞。
  唯独赵涵摇头。
  这意味着西方军事技术,已经胜过东方。
  这也是他们震惊的原因。
  ……
  话说王子腾班师回京途中,得到圣旨,被封为内阁大学士。
  “皇上对王公可是重视,还望王公能早日面君。”大太监说道。
  “好说,我即可快马加鞭,提前去面圣。”王子腾虽然久战疲惫,但为了皇上之宠幸,于是强撑身体。
  接着就抛下大军,与大太监同乘车急行。
  大太监身旁还有着太医,据说是皇上重视大将军的身体,故而派来太医沿途诊治。
  行到距离京城只有两百里处,天降大雨。
  大喜之下,王子腾又是连夜赶路,身体疲劳,在马车中受了雨。
  不得已,此日,便在一处名叫十里屯的地方,感染风寒。
  于是只能在附近暂且住下,治病好了再去面圣。
  附近没有名医,幸好随车带有太医。
  太医诊治一番,便写了个房子,让人去抓药。
  当天晚上,某处民居内。
  烛火暗澹之下。
  有亲信卫士低声道:“大帅,贾家来人了。”
  王子腾赶快道:“快,快让人进来。”
  两个人相继走进屋中。
  前面的是老者,后面是年轻人。
  年轻人提着药箱。
  “这是我们荣药公司的特效风寒药,唤作阿司匹林,可以治疗王公之风寒。”老人进来诊断一番,就拿出一瓶药来。
  王子腾在病榻上喜道:“你可是宝玉派来的?”
  “正是。”
  “那好,赶紧给我服用这种药。”
  然而旁边的太医却道:“此乃西人之奇药淫巧,不可依靠。还是用我们用了两千多年的老方子管用。”
  “此药可以治疗风寒,活人无数。”老人疑惑道,“为何要分东西?”
  “我们这两千多年的老方子,帮助我们传承至今,可见它的效果。”太医坚持道。
  王子腾怒道:“我不管你们东方西方,我只相信宝玉。”
  太医顿时面色冷峻,径直出了房子。
  老人疑惑道:“此人不过一太医,怎敢在王公面前无礼?”
  王子腾不语,只是让他赶紧把药拿来。
  随后,他吃下了阿司匹林。
  只觉头痛消失,一觉安睡。
  次日一早,王子腾就感到身轻目明,头痛减轻,燥热不再,有了下床的力气,早上饭也能多用了几口。
  太医见状,无话可说。
  面有羞愧之色,随后离开。
  王子腾多精明的人,心中一沉。
  随后那年轻人见无人,便将一封信抽出递给他。
  王子腾打开一看。
  信中无字。
  只有一些兽毛、羽毛,还有一把小孩抓周用的弓箭。
  白和黄。
  白兔黄狗。
  王子腾见状,顿时心中大痛。
  他这种官场达人,是立刻明白了贾宝玉的暗示。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意。
  王子腾立刻上书,说自己身染重病,难以立刻进京,望皇上另选贤能。
  皇上之赐,当然不能直接拒绝。
  虽然他只是委婉的推辞,但皇上又下旨好生抚慰。
  命他病好后来任职。
  王子腾终于回京。
  贾宝玉再来拜见。
  此时,两人心情与半年前大为不同。
  “哎,没想到我辛辛苦苦为皇上奔忙一番,最后竟然要被一个庸医所害。”
  “舅舅,当你丢了京营节度,从而一路升职时,就失去了根基。”贾宝玉叹气道。
  “唉,此事是我对不住荣宁二公啊,没有了京师之安危兵权,我也是无根之浮萍,果有此报。”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