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九十五章 走袁绍的路

  闻人升仔细观察眼前敌人的阵形。
  很显然,正面的乌桓人,都是比较富裕的。
  他们多的有3匹马,少的也有两匹马,就在自己身边。
  当出击的时候,就会留下人看守马匹。
  以前匈奴全盛时,骑兵每人配4匹马,。
  长途奔袭的时候,4匹马同时驱赶,只骑乘其中的一匹。
  1匹疲劳,并不停歇,整支军队都在飞驰当中,骑手直接从这一匹马背跳到另一匹。
  这是极为熟练的骑兵才能做到。
  而现在的乌桓人显然没有匈奴人那样富裕。
  但他们也带来了2到3匹马。
  肯定也掌握了行进间交换马匹骑乘的方式,这样就能大大增加机动力。
  不会被步兵给赶上杀死。
  而在这时,远处一个小山坡上。
  张纯、辽西郡乌桓大人丘力居、辽东属国乌桓大人苏仆延、右北平郡乌桓大人乌延,四人正远远看着闻人升的阵形。
  “我就不信他们的粮食能够坚持两个月!”
  “是啊,我们已经将他们包围了,他们除非是下河,否则插上翅膀也逃不掉!”苏仆延笑道。
  这就是骑兵的优势。
  虽然大部分都只是骑马牧民,但好歹也能够射箭,扔标枪,扔石头就够了。
  不能指望他们拿弯刀与步兵拼杀的。
  如果他们敢下这样的命令,他们就会内讧的,甚至逃亡。
  让他们玩远程,他们就能承受一些伤亡。
  但近距离砍杀,那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要消耗干净他们的弓箭和标枪,还有燃料,纠缠下去,他们就会饿死的!”丘力居也是大笑道。
  这是他们常见的战法。
  就是使劲纠缠着中原的步兵们,将他们给困死。
  随后他们开始派兵骚扰。
  他们纠集7个稍微有些战斗力的千人队。
  敢于冲到对方50米之内作战的。
  很快他们让第一个千人队,从左翼尝试进攻闻人升的步兵阵形。
  他们挥舞着简单的投石器,还有大棍棒,都是一次性的。
  他们的战法很简单,就是以一个圆弧状的攻击路线,接近对方,然后回旋过来。
  类似于“车轮”阵法。
  这一手其实很厉害。
  想要练熟也很难的。
  得是经常一起围猎的草原骑兵队伍才能做到。
  普通牧民是不行的。
  他们只能等到敌人崩溃时捞便宜。
  很快这个千人队就开始缓缓加速,然后靠近步兵阵形。
  千人的马队,相当可怕。
  那马蹄声,敲打在地面上,对士气的动摇是很厉害的。
  在拍摄电影中,没有什么演员方阵敢正面迎接马队的直冲。
  以至于导演不得不命令马队故意绕着阵形去转。
  真要是正面冲过来,演员们明知是演戏,也会逃跑的。
  别高估人对高头大马的恐惧心理。
  当然,马匹同样害怕锋利的枪林。
  除非是到了绝境,不然的话,列阵不战,是骑兵对步兵的铁律。
  只有重骑兵,人马具甲,才敢于硬冲阵。
  但那是在关键时候,关键位置才冲,不会作为常规手段。
  是在决定性的战役中才会用的。
  这就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马匹害怕枪阵,枪兵也害怕马冲。
  因为大家注定会同归于尽。
  而现在闻人升的步兵虽然受到震慑,但一来有着战车在前面环绕,马匹想要冲过来很难,顶多发生一次碰撞式的车祸。
  安装最新版。】
  只要对方不是傻子,就不会硬碰的。
  所以他们士气还是很高,还是很稳定地执行着军官的命令。
  而现在,对方显然不是傻子。
  他们划了一个大圆弧,然后靠近步兵的一方,就开始扔出投射武器了。
  石头、棍子、标枪、弓箭,甚至还有燃烧中的牛粪狼烟……
  几乎是有啥用啥。
  当然在他们靠近的时候,战车一方,早早就在他们进入射程时,开始抛射。
  箭支,弩箭,标枪,投矛……
  相对而言,就比较成体系。
  射击得也远。
  很快就有上百匹马被射中倒下。
  几十个倒霉蛋被射杀,几十个受伤,另外十几个从倒下的马身上赶紧跳走。
  有人机灵些直接跳到同伴的马上。
  有人则是躲开马蹄。
  运气不好的,直接被踩死。
  不过大家都互相认识,而且马术高明,也是尽量避开摔倒的马匹。
  类似于开车时,避开翻车一样。
  他们毕竟不是近代骑兵,彼此之间的距离很宽阔,至少有个5到6米的距离,而且速度也不是太快,在30公里的范围内,还是能避开的。
  总之这一轮抛射,乌桓人还是和之前一样倒霉了。
  因此他们立刻就改变了战术。
  他们不再靠近了,而是远远地看着。
  只要闻人升不前进,他们也不靠近。
  大家就互相消耗。
  闻人升也不着急,而是让士兵就地扎营。
  反正他们牧民就在附近放牧吃草。
  然后源源不断地运来奶酪。
  草肯定不够几万人马吃的,很快3万多人,就有一多半被疏散了,去别的地方放牧。
  只剩下一万多人马在附近盯着,吃着储备的粮食。
  闻人升有时就派出自己骑兵,1000多,去小规模与对手作战。
  他虽然带来了8000骑兵,但马匹并没有那么多,只带来了12000匹,还做不到一人两马的程度。
  而且一直以来,骑兵才训练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还远远称不上精熟。
  骑术是要长期训练的。
  所以不可能上来就和对手决战。
  他还是要依靠自己成熟强大的步兵来击败对手。
  他的步兵有12000人。
  当然这其中辎重兵有6000人。
  他的队伍组织和普通封建队伍不一样。
  普通封建队伍,1万士兵就要1万5的民夫来搬运辎重。
  而他因为开发了压缩干粮,战车军械,只需要6000人。
  而且辎重兵同样经过训练,属于次级队伍,一样可以作战。
  这当然是建立在高度营养,高度训练的基础上。
  很快小规模的作战之下,乌桓人忍受不住了。
  他们每天都死个十几人,偶尔死个几十人。
  受伤的也不少。
  这很要命。
  因为他们受伤了就要看命,没有药材可以治疗,更不知道用烈酒消毒。
  半个月后。
  “这样下去不行!”丘力居想要撤军。
  “再坚持一个月,他们的箭支也不多了。”张纯坚持道。
  “死的不是你族人,你当然不心疼!”丘力居大骂。
  双方本来就是劫掠团伙,怎么可能忍受较高伤亡?
  “你想跑,是想尝尝我的剑是不是锋利吗?”张纯拔出长剑,暴怒道。
  现在他自命为天子,已经膨胀了。
  “我剑也未尝不利!”丘力居同样拔出剑来!
  一堆人立刻劝解。
  “算了算了,不要动手。”
  “大敌当前,不要内讧啊。”
  “还是想想怎么退敌吧?”
  “怎么退敌,我们直接撤走,撤到草原深处,我就不相信他们能一直追过来。”丘力居气呼呼道。
  “草原深处还有别人,有鲜卑,有匈奴,他们都不是好惹的,去了他们的地盘,死的人更多。”苏仆延摇头道。
  “难道还要继续硬拼下去?我看他们的骑兵已经出动了,最近规模越来越大,上次已经出动3000人的骑兵了,我们差点就要损失几百人了!”丘力居很心痛地说道。
  “可恶啊,那该怎么办?”苏仆延生气道。
  此时他们就像面对一个刺猬,不好下口。
  又不想直接逃走。
  那样的话,他们会觉得自己损失太大了。
  这可不行。
  损失大了,可不行。
  部落会完蛋的。
  而在这时,闻人升已经不给他们机会了。
  战车启动,直趋柳城。
  如果他们不想决战,就要放弃根据地。
  失去了根据地,他们就弱了。
  有了柳城,闻人升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用经济手段干掉草原部落的。
  很快张纯决定正面一博。
  他带队冲锋。
  然后他逃了……
  一堆利箭本来是要将他射成刺猬的,不过他来了个阵前大拐弯,躲开了,然后带着亲信就跑了。
  其他乌桓人同样一哄而散。
  闻人升顺利抵达柳城之下。
  接着就是围城,进攻。
  柳城其实很矮,也就四米来高的城墙,部分地方才两米多高。
  毕竟乌桓人是游牧的,不是定居的。
  十天后,有人过来禀告,张纯的亲信拿了他的脑袋,过来领赏。
  这就是首领溃散的下场。
  手下人看不到希望了,就会把你杀掉。
  闻人升吩咐按照赏格给那个亲信。
  赏格就是500亩地,外加50万钱。
  不是太多,但也不少了。
  关键是能安心享用。
  随后就是破城。
  乌桓人根本不擅长守城。
  在死伤了一些人后,就一哄而散。
  他们此时还没有形成十几年后曹操面对的强大乌桓人。
  十年时间,对一个势力来说,差距是极大的。
  现在他们还处于战斗凝聚期。
  几次反叛之后,淬炼了战斗力,才练出了一批敢战的乌桓人。
  而现在,闻人升直接打断了他们上升势头。
  “草原,可以养羊,搞毛纺业。”
  随后闻人升开始在附近搞毛纺厂。
  北方寒冷,尤其是冬天,需要保暖。
  很多人都缺少衣服。
  衣食住行,衣服都排在首位。
  因为冬天在野外很容易被冻死的。
  有了好衣服,冬天就可以外出干活赚钱。
  一年就多出3到4个月的工作时间。
  冬天也能种地,比如搞大棚养殖。
  即便没有大棚,有了毛衣可以向辽东扩展,一年种一季也可以了。
  靠着毛纺,闻人升顺利将乌桓人的部落,从经济上纳入太行经济区。
  部落人靠着羊毛来换取粮食、美酒、盐巴、铁器……
  进而遭受到了经济上的控制。
  经济上被控制,就不可能脱离武力上的控制。
  闻人升开始搞固定地盘,固定盟旗制度。
  禁止草原部落随意游牧,要在固定地方放牧,养羊,轮流种草,防止草原退化,同时教学,学习四书五经,先把父母子女的人伦学好……
  至于说人口多了,草场负担不了怎么办?
  拉走出海当水手海外……
  总之这一套组合拳头下来,乌桓人就变成了普通毛纺厂工人了……
  不再是一个政*经济军事组织。
  …………
  这一天。
  小幻找到闻人升。
  “老闻,我看你可以平推了啊。你看看我玩游戏的时候就是这样,一开局都是精打细算,小心翼翼地选择措施,打过几个城市后,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暴兵平推了。”
  “平推?说的也是,那就开始吧。”闻人升看看手下经济和士兵。
  经济已经发育起来了,士兵也有了五万精兵。
  骑兵在收编了乌桓人后,已经有了2万精骑,4万匹马。
  而且还能源源不断地补充。
  随后就开始打出旗号。
  “天下君,天下人择之。”
  “苍天已死,太行当立!”
  “岁在**,天下大吉。”
  反正都是差不多的东西。
  第一波就是占领幽州和冀州。
  本来就占领的差不多了。
  现在不过是名正言顺。
  其实很多豪强早就知道太行山人在造反,只是之前没有明目张胆而已。
  现在之前有张纯自称天子造反,现在又来了太行山人造反。
  那就是差不多的。
  公孙瓒派兵前来讨伐。
  一战就被平了。
  公孙瓒直接被打得狼狈而逃。
  他打个乌桓人都费力,还想来打闻人升?
  简直可笑。
  很快整个幽州和冀州就被攻下了。
  然后统一实行闻人升在太行山中的措施。
  没有接着南下。
  而是又稳稳地发育一年。
  将人口稳定,制造就业岗位,分配粮食,让流民们有粮食可用,有布匹可穿,有房子可住。
  5万兵马,扩充到十万常备军。
  接着又与北伐的皇甫嵩打了一场。
  皇甫嵩的汉军没有大败。
  但小败几场。
  难求一胜。
  想要深入冀州砍杀,结果被骑兵缠绕攻击给困住,根本没有机会深入腹地。
  这就是骑兵优势,可以用于战略防守,防止敌人长驱直入。有骑兵在就能掌握战略优势。
  对方想深入也没办法,一不小心就会截断归路,四面围困起来。
  然而皇帝屡受刺激,挂了。
  皇甫嵩被大将军召回洛阳。
  皇甫嵩没有办法,只好且战且退,三万兵马,损失了一半,这才退回黄河南岸。
  闻人升又去占领了并州,青州。
  总之就是复制了袁绍的河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