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殿试 十一

  “陈斯还有疑问?”
  胥生白看着陈斯,目光狐疑。
  陈斯是陈师兄的护卫,他自然是见过的。
  “自然。”
  陈斯也不别扭,直接开门见山道。
  “这几日我们经过了体力训练,耐力训练,伪装训练,我想问一问胥教头这闭气训练意义何在,毕竟我们又不练气功……”
  他话音一落,立即在众人的心湖留下了波澜。
  “好像是没什么用……”
  最先动摇的是陈斯的熟人方泰。
  胥生白瞧了瞧众人脸色,心中了然,于是长叹一口气:
  “好吧,按照我以往的教学习惯,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意义和用途,我并不会在一开始就和盘托出,因为我认为这样太过于功利,并不利于长期的学习……
  但如今看来,倒是行不通了……也罢,你们觉得,身为探子,最重要的要求是什么?”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柏兴举起了手,直接答道:
  “是能探听消息!”
  胥生白微微摇头:
  “探子的确是用来探听消息的,但这不是最重要的要求!”
  柏兴不由有些泄气。
  眼见有人答错了,其他人也纷纷开动脑筋。
  第二个举手发言的是年纪最小的佩儿,只听她脆生生地说道:
  “是隐秘!”
  “完全正确!”
  胥生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身为探子,最重要的是足够隐秘,这样才有可能探听到最接近真实的消息!”
  “可这与闭气又有什么关联?”
  这一回提问的人,不是陈斯,而是话一直不多的庄续。
  胥生白瞧了庄续一眼,有些意外,却还是进一步解释道:
  “要做到隐秘,首先就得习惯消除气息,之所以训练你们闭气,就是为了将这个习惯牢牢地刻在你们的心间,使你们时时刻刻不忘消除气息……”
  “我明白了,多谢胥教头赐教。”
  庄续垂手向他行了一礼。
  陈斯还是不太懂,挠了挠头接着问道:
  “胥教头说的我都明白,可是一般来说,只有武功高强的人才能消除气息,这样一来,我们不是更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练习武功上面吗?”
  “只有武功高强的人,才能消除气息吗?”
  胥生白对这一句话表示了质疑。
  “难道不是?”
  陈斯似懂非懂。
  胥生白于是笑了一下:
  “我明白了,你口中的消除气息,就是抹去自身气息,使身体处于一种绝对的静止状态,对吧?如果是这样,那确实是只有武功高强的人才做的到。”
  陈斯点了下头。
  “可让这样的人去当探子?嗯,你不觉得是种浪费吗?”
  胥生白接着又问了他新的问题。
  陈斯这回哑口无言了。
  胥生白见他答不出来了,才继续道:
  “我口中的消除气息,不是抹去自身气息,而是隐藏自身气息!
  比方说,在群体之中,总有那么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人多的时候,谁也不会注意到他,人少的时候,谁也不会想着找他……
  这也是身为探子的最高境界:你的气息明明就在那里,可是谁也不会多加留意,就好像,你这个人压根儿不存在一样!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对吧?”
  众人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
  “诶呀,其实我想说的是,我知道有这样的人……”
  阿荷觉得好像无法将自己心中所想完全表达出来,便含糊道。
  “反正胥教头说的我都明白了,也觉得十分有道理,对,就是这样……”
  “没错。”
  “有道理。”
  “确实如此。”
  “我也是这个意思。”
  ……
  众人纷纷应和。
  胥生白心中觉得好笑:
  “那行,这接下来各位也要听从我的安排,有问题吗?”
  众人异口同声:
  “没有。”
  “那好,反正说了半天,也休息够了,这闭气训练可以开始了……”
  铁血教头再次露出了他的爪牙。
  场上顿时一片唉声叹气。
  ————————————————
  保和殿。
  已经是申时了,离交卷只有一个时辰了。
  姜衔看着殿前的刻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不过正好足够他好好检查一遍了!
  是的,姜衔已经把策文写完了,他写了足足两千五百多字,多了一点儿,也不算很多,因为往届状元的策文写三千字、甚至写一万字也有……
  他对这篇策文很有信心,也不在乎多了点儿字数。
  姜衔将笔搁在笔搁上,对着答卷上的策文从头看了起来……
  他首先看的,是格式,身份……嗯,很完善,至于封面,策文,尾页……嗯,都是按规定写的,没什么毛病……
  格式这一项算是过了,接下来就是策文了,再通篇一读……嗯,很流畅,无错字,感觉良好……
  再一数全篇加起来的之乎者也,咦,居然多写了一个“也”字!
  姜衔于是提笔将这个“也”字改成了“者”字,因为他“者”字用的少,不怕超过规定的字数。
  改完了字之后,他接下来检查的就是全文哪里没有避讳……嗯,他运气不错,该避的讳都避了,也不用修改。
  ……
  经过了层层检查,姜衔正打算长舒一口气,可这口气到底也没有舒出来,因为他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当朝天子就已经站到了他的身边……
  这真是,喜闻乐见?不,吓死人了好吧?
  姜衔是真的被吓到了,因为皇帝来的实在是太突然了!
  不过他一向惯于掩饰,所以脸上还能保持镇定的假面,直到皇帝凑得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姜衔简直要受不了了,于是将答卷轻轻推了过去。
  “嗯?”
  皇帝第一次将目光从姜衔的策文移到了姜衔本人身上。
  倒是个胆子大的!
  这是他对姜衔的第一印象。
  既然对方已经把答卷推向了他,那他索性就大大方方的看。
  怀揣着这样的心思,皇帝拿起答卷,看向了剩余的部分。
  其实早在皇帝打量姜衔之前,姜衔就已经开始打量皇帝了。
  这是个很严肃的人!
  这是姜衔对皇帝的第一印象。
  皇帝眉心那条褶皱就像是明证一般。
  后来见他直接拿起了自己的答卷,姜衔对这位天子又有了第二个印象:
  这人很随性!也许不爱讲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