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父母

  “行了!不就是一个白面馒头吗?让三叔和三婶儿下次回来,再给你带就是了。”
  卢敏娟瞟了眼卢慧君的脸色,发现还未好转,也生出了几分不耐。
  她的性子本就是风风火火的,偏偏这个四妹妹就是个温吞的性子,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来,总让她急得慌。
  其实卢慧君哪里是稀罕那一个白面馒头,她只是想到了前世的亲生父母,为此伤神而已。
  因为原主的亲生父母和她前世的爸妈简直不能作比较,那对父母对小姑娘太不上心了。
  原主爸爸卢建民在铸造厂上班,这是个让人羡慕的工作。
  这个时期的工人可是吃国家粮的,稀罕得很。没点学历和关系,还进不去。
  卢建民当年可是初中生,当时不识字的人家多得是,卢建民的初中学历也算是了不得了。
  爷爷卢茂根看重长子,而老太太蒋秀儿则偏疼小儿子。
  那时寻工作难得很,卢建民毕业后在家晃荡了两年。又不乐意下地干农活,最后老太太看不下去了。
  于是她想尽办法托关系,用了五斤白面、十斤红薯和三块钱做代价,这才让卢建民成了人人羡慕的工人。
  原主所在的这个村子是H省D市的一个小山村,位于全国的北方地区。
  村子叫坛口村,距离镇上路程十分遥远,而原主的妈妈唐丽华娘家住在离镇上不远的上岗村。
  唐丽华当年是十里八乡一枝花,她家里看重卢建民是吃国家粮的,卢建民也看重了唐丽华姣好的容貌,于是最后结了两姓之好。
  但老太太当时是看不上唐丽华的,因为唐丽华看着身子骨就单薄,不像是能生养的。
  且唐丽华没个正式工作,就是个在家干农活的村姑,老太太肯定不愿意。
  她儿子是工人,到时候娶个城里姑娘多好?儿子厂里还有不少女工呢!那可都是正式工。
  娶了女工就是双工资,结婚后日子得过得多滋润?
  再来唐丽华家里很穷,兄弟也多,一共有四个。唐丽华上面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三个弟弟,最小的那个到现在还没结婚。
  这要是和唐家结了亲,唐丽华还不得拿婆家的东西贴补娘家兄弟?
  这样算起来,除了长得好以外,简直一无是处,老太太是哪哪都不满意。
  可做父母的哪里能拗得过儿子?最后老太太被卢建民闹腾得吃不消,只能点头让唐丽华进了门。
  唐丽华还算争气,第一胎是个小子,这让老太太心里稍稍舒服了些。
  虽然平日里也对这个儿媳看不上眼,但唐丽华的性子有些软,做事挺勤快,被婆婆挤兑几句也习惯忍着。
  抛开妯娌之间的明争暗斗,日子也就这么马马虎虎过下去了。
  可卢慧君出生后的第四年,卢建民在单位分到了一个小两间的屋子,这不?家里就为此发生了大战。
  唐丽华这次一反常态地抗争起来,且态度十分强硬,一定要跟着卢建民去城里住。那时卢家还未分家,老爷子和老太太自然不可能同意。
  这件事在家里僵持了好久,最后老太太松口了,说唐丽华两口子要去可以,但家里立马分家。
  卢建民每个月得给老爷子和老太太10块钱的养老钱,还得每个月拿十斤粮食回来。
  这让唐丽华两口子难住了,卢建民现在还是厂里的一级工,每个月只有25.5元工资。
  因为卢建民是铸造工,算是体力活,所以每个月发43斤的粮票补贴,比一般的工厂工人多了二十几斤。
  但这43斤粮食可是要养活夫妻两口子,再加上两个孩子的,只能勉强算够,每天其实还得喝上两顿稀的。
  而这43斤粮食可不全是白面和大米这些细粮,其中还有苞米面,地瓜干,这些粗粮和细粮都是按照比例来分的。
  且唐丽华是没有供应粮的,她是农村户口,在城里的吃喝只能靠卢建民。
  老太太他们的意思是每个月还得拿10斤粮食回来,那就更不够了。
  就算有钱,那也得有粮票才能买到粮食啊!再说一个月25.5元还得给家里10元,还剩下15.5元,再去掉买粮食的钱,还能剩下多少?
  其实老太太的本意是不想分家,逼着儿媳留在家里,让儿子一个人住在城里。
  这样每个月的工资和吃不完的粮食还拿回来,都交给她收着。
  谁想这次唐丽华是铁了心要跟着去县城了,最后竟然答应了老太太他们的要求。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将小闺女给扔在家里了。每个月再添五斤粮食,算是闺女的口粮。
  不然,卢慧君也不可能会跟大房他们一起生活。
  至于理由嘛!不是现成的吗?
  因为城里的住房面积太小了,两间小屋子加起来才三十来平米的样子。
  其中要隔出一间卫生间,两个房间,以及一间作为饭厅兼客厅。
  两个房间,父母住一间,大哥住一间,还都是只能放一张床的。
  可以想象,这屋子住的空间得有多拮据?
  不过屋子小确实是一个理由,但将还是四岁的闺女丢给老娘照顾,将已经大了的儿子带在身边,这就有点缺少说服力了。
  卢慧君觉得这就是重男轻女的原因,长子重要,当然要带在身边。女儿是个丫头片子,将来嫁了人就不是老卢家的人了,所以才被扔在家里。
  原主的爸妈每隔两个月回来一次,这是为了交养老钱,顺便看看闺女。
  在原主的印象中,卢建民对这个闺女不太看重,态度有些无所谓。
  回来对闺女最多也就是说上两句话,例如要听话,要勤快,多帮奶奶干活。多是教训的语气,更谈不上亲昵。
  倒是唐丽华,可能对闺女有些愧疚,所以每次回来总要给闺女带些小吃食。
  有时候是几根麻花,或者几块糖和糕点、馒头之类的,都是用来哄孩子的。
  因为买得多了也进不了闺女的肚子,少给些让闺女藏着慢慢吃。再说闺女年纪小,若是藏不住被家里发现了,老太太又得有话说。
  卢慧君能知道这么多事儿,是因为老太太常在家里念叨原主母亲的坏话,并对当年答应唐丽华进门十分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