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路遥 3

  风云多变的夏天,骄阳似火的明媚脸,大雨倾盆的沮丧样。河水已把“打死不犯井水”的誓言抛之脑后,他渴望着井水的清凉,厌烦着肚里的鱼虾,更讨厌着头顶的太阳。
  这个暑假,吕也去了趟秦皇岛!
  他们的第一站是河北唐山!因为父亲在这里工作,每每暑假去打扰父亲便成了他们的必修课。
  母亲收拾好生活用品,带上些粉面,花生米也要带几袋,要是东西不多,还会带上几条鱼或几只鸡。
  吕也不明白,这些东西带过去干嘛,到了那边不能买嘛!
  拖着沉重的行李,吕也跟在母亲后面。自己手里的还算少的,母亲后面牵着的看着都累。
  这个暑假是他第四次来唐山。熟悉的车站,熟悉的地方,对异地的印象往往是深刻的,来过一次,便能记得所有能记得的那些景物、那些人事,因为不知道再次光临会是何时,再次踏足会是何夕。当那显眼的的招牌“唐山站”再次映入眼帘,吕也那一宿没闭的双眼顿时间充满灵动,所有的倦意被这招牌推开,所有的等待在这三个字面前也变得更具价值。
  下车后的喜悦是纯真的,除了拎着大包小包,其它的一切毫无违和感。一年遵化,三年丰润,这是他们在唐山留下的足迹,吕也喜欢遵化的核桃林,喜欢丰润的曹雪芹文化园,喜欢这里的车水马龙,喜欢这里的乡土人情。
  父亲忙着工作,兄弟俩忙着玩耍,母亲被他们晾在一旁,感觉完全没她的事。
  租的小区里蝉声缭绕,闲暇之余,兄弟俩就会去小区抓知了,尽管到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但那种喜悦感确使他们乐此不疲。
  小区的活动中心里有两张乒乓球桌,夕阳西下,在那里总能看到两人的身影。
  “看海!”兄弟俩显得激动不已。
  “去秦皇岛北戴河看海!”父亲吸了口烟。
  “秦皇岛?秦始皇的岛嘛?”吕也好奇的询问着。
  “差不多吧!”
  “北戴河不是河嘛,为啥会有海?”
  “河海交接!”男人解释道。
  “厉害!”兄弟俩惊叹道,“老爸你会跟我们一起去吗?”
  手里的烟到达终点,“我不去!”
  “为什么?”小鬼们异口同声的问道。
  “忙工作!”
  从丰润出发,一个上午便可抵达秦皇岛北戴河。
  父亲真的没有一起去。在吕也的印象中父亲的存在总是遥不可及,老爸留给他们的总是工作时的背影,脸颊上的沧桑从来不曾在他们面前展现。
  这是吕也第一次看到海,沙滩、日光浴、比基尼、外国人、水母……他接收着这些新奇的东西,这些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东西。
  踩在沙滩上,热乎乎的,第一次接触海水,凉凉的,一鼓作气的朝前冲去,越跑越慢,海水越浸越高,淹过小腿,埋到肚脐,碰到疙瘩窝。
  救生圈什么的,兄弟俩完全没放在眼里。那些电影里才有的浅海鲨鱼并没有出现,有的只是脚下踩着的贝壳跟不小心碰到的海草。
  不注意溅了口海水,咸的吕也“呸呸”直吐,不光光吕也一个人,吕行也尝试了一下海水的味道。“海的味道,我知道!”今日一品,这辈子都不愿再做了解。
  尝过了海的味道,兄弟俩火急火燎的上了海滩,拿起饮料猛饮起来。
  沙滩上并没有随处可见的螃蟹,更多的是破碎的贝壳,可能是因为螃蟹胆小,被这番热闹吓得躲进洞里,跳进海中。
  夜幕下的北戴河如同璀璨星空,沐浴在阵阵海风当中,品味着海的气息。额……这个感觉就像是吃了薄荷糖,没那么清凉,但却能使人气爽。
  最令人留步的还是吃的地方了!
  大大小小的海鲜餐馆布满了整条街,尽管没有在沙滩上看到螃蟹,不过在水族箱里终于可以一饱眼福,当然餐桌上也不例外。
  看着玻璃箱里奇形怪状的鱼,兄弟俩的眼睛睁的贼大,跟他们一起的还有三个小孩,五个孩子一起在水族箱前那么投入,这反倒使吕也觉得自己没那么傻。
  值得庆幸,自己不对海鲜过敏,第一次看到一桌子的海味,夹起一块说不出名字的食粮送入口中,满足跟激动填满了吕也的味蕾。
  吃完晚饭,秉持着“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的优良习惯,一行人有说有笑着逛了会儿街,售卖纪念品的铺子跟卖泳装的店一处接着一处。吕也用自己的私房钱买下了两串用贝壳串成的项链,吕行看了,心里也痒了起来,便跟着也买了两串。一串留给自己,另一串送给自己喜欢的人,这是吕也买它的目的,他超级喜欢着手里的这两串链子,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自己喜欢的人,这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不属于自己的地方总是要离开的,尽管有些不舍,但至少曾经来过,自己体会过!
  一张张照片记录下了他们在北戴河的一点一滴,那是他们曾经来过的证明。
  父亲喝着粥,那米是母亲从家里带过来的。
  “爸,你在这连米都吃不起嘛?”吕行侧侧的问道。
  父亲差点没被呛死,“你这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看你吃的都是妈妈带过来的东西,要是东西吃完了,我们回去了,你不得饿死!”吕行的语调越来越低。
  “怎么会呢,你忘了昨天晚上的红烧肉,中午的水煮鱼不都是去菜市场买的嘛?”
  “不记得了,要不今儿中午再回顾一下水煮鱼?”
  男人笑道,“好啊,那你得负责洗碗!”
  吕行有点脾气了,“那吕也干嘛?这样他岂不是捡了个大便宜!”
  “吕也?”男人似乎想起了什么不得了的事,“让他把衣服洗一遍!”
  “好!一言为定!”
  卧室里,吕也睡的像头死猪,出去的这几天使他黑了好几倍,就像一个烧窑的,或者说烧煤的也行。后背开始褪皮,火辣辣的太阳给了他蜕变的机会,吕行也没有幸免。
  背后好难受,如同成千上万的蚂蚁肆虐。原本还想安排吕也洗衣服的计划,完全赶不上他的个人变化。
  男人熟练地处理着手里的青鱼,刀光衬托下,骨肉分离。午饭的碗,女人洗的;换下的衣服,女人洗的。
  开学季悄然接近,分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在这里的这段时期,兄弟俩吵着闹着要回去过,但真到了该走的时候,不舍跟难过猛地占上心头。男人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交流,有时候就连拥抱都是多余的,父亲没有表示太多,只是说了句“好好听妈妈的话”。
  父亲把他们送到车站,因为工作,他没有多做停留,安静的告别,无声的再见。
  看着远去的汽车,兄弟俩眼里满是泪水。女人也有不舍,但大人的内心往往比较坚强,她没有流泪,她要做的就是好好照顾眼前的这两个小鬼。
  来时,手里的东西是沉重的,但心上却轻盈活力;去时,手上的东西是轻松的,但心头却如捋千斤。
  其实他们不知道,那个聚责任于一身,又是丈夫又当父亲的男人没那么坚强,一个人离开,一个人,一辆车,他红着鼻子,哭着脸,就像个孩子一样。
  还是那块熟悉的招牌,那熟悉的三个字离他们渐行渐远。尽管不舍,但他们还是狠狠地撇过脑袋,不去回忆。
  后来的后来,兄弟俩都明白了父母的坚强,以后的以后,两小子都懂得了为什么母亲要带那么多东西去父亲那里。
  把坚强留给孩子,剩下的懦弱丢给自己。把家里的味道带给爱人,把他(她)的味道带回屋里。这是在未来,兄弟二人明白的。
  窗外的景色渐渐黯淡,太阳要落山了,车轮依旧在马不停歇,这又是一个无眠的夜晚,吕也心里想着,回家后一定要好好睡一觉!
  高速旁,树木、微光、时不时的繁华、时不时的深邃,车外千姿百态,车内单调地让人心急如焚。等待,确实枯燥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