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只改动一字

  一山不容二虎,下一句可不就是除非一公一母么?
  这还能有错?
  杜甫被胡孙给整懵逼了。
  “胡兄,莫非……此话之内大有玄机?”
  这个胡孙啊,怎么事事都能给人意外呢?
  明明都是最稀松平常的东西,一到他嘴里,怎么就都变得不寻常了呢?
  便是见识广博,饱读诗书的李白,此时也为胡孙表现出的这个反应,暗暗咋舌了。
  在一旁静观两局的猴子们,也有些瞧不懂此时的大王了。
  人家杜甫老头子说的没错啊,一直以来,这话可都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啊……
  六子瞧黑子,黑子瞧老猿,老猿看族长,族长看二花……
  都想从彼此的脸上,瞧出对大王所提问题的一知半解来。
  “行了,胡先生就别卖关子了。方才杜某跟你多有得罪,眼下,究研学术,胡先生就不要端着架子了……”
  要不然说,文人最爱钻学问呢,杜甫这人看起来一根筋,可实际上,就这份不耻下问的劲,也足够让胡孙对他多出一份尊敬了。
  人家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存心杀杀他架子的胡孙,自然没得杀了。
  只见胡孙嘿嘿一笑,正襟危坐,清了清嗓子。
  “咳……咳……”
  “一山不容二虎,民间流传的戏谑下文,便是这除非一公一母。可二位文学造诣如此高深,难道,就不曾想过,这其中,是存在了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么?”
  “不合理因素?胡兄所指何物?”
  “什么不合理因素……”
  两道声音左右夹攻,把胡孙夹在其中。
  “所谓不合理因素,就是,能证明这话是伪命题。试想一下,若这下句乃是‘除非一公一母’,就说明,若是一个山林里有两只老虎,则必定是一公和一母!
  但实际上,老虎是一种独居动物,并非群居,除去为了繁衍生息,每一年都必须团聚结合,大部分时间,公老虎和母老虎都是分开的。它们,都有各自的领地!
  所以,这句话,压根就不成立!”
  胡孙长叹一口气,似在感慨大自然的奥妙。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先生高才,简直叫我望尘莫及!”
  李白感觉自己一直以来塑造的知识体系,在胡孙这样一番普普通通的话语中,完全被颠覆了!
  人们都只知道世有阴阳,故而有雌雄结合一说,但又有谁知,这老虎,便是其中的异类呢!
  雌雄就必须时刻在一起么?
  不一定!
  胡孙这人,说的话看起来吊儿郎当,但仔细一琢磨,却无不蕴含自然科学之奥妙,脑洞之大,学问之深,足以叫人叹为观止!
  此次上山,他原本以为见到的人,应该是山中隐士,自己山上的目的,虽说有交流学术,游历山河的原因在里面,但更多的是为了挣钱,挣一次可以供自己远游的钱!
  可现在不一样了,自从见到了胡孙,他就无时不刻不被这个猴子吸引,被他无所不晓的博学所折服,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是贬低了猴子。这家伙,活脱脱一本百科全书啊!
  他不准备走了!
  “有道理,有道理啊!你这猴子脑瓜子咋长的,为什么这些看上去合理的事,叫你这么这么一说,顿时就颠覆了呢!”
  杜甫也是第一次听到如此解释,偏生,这解释还特别的合情合理,简直无比的科学。
  他激动地直抚自己颔下胡子,直到最后,生生是给薅下好几根来!
  “那照胡先生这样讲,此话,压根就没有下一句,对也不对?”
  要么说老杜是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呢,就这较真程度,别人也比不了哇。
  “李兄,你认为,这话有没有下一句?”
  胡孙不知可否,扭头看向李白,征求他的意见。
  “呃……这个……说实话,李某跟杜兄是一样的看法。既然这公母老虎平常都有各自领地,只是在特殊时期才会团聚,想必,这下一句,就不成立了……”
  李白难得正经了一回,放下手头的酒壶,盯着胡孙,不好意思的回答。
  “错!这可就错了!世间之物,比爱情更珍贵的,是亲情!是那种骨子里流淌着的,谁也抹杀不了的至亲温情!
  一山不容二虎,下一句并非是除非一公一母,而是,除非一子一母啊!”
  胡孙长舒一口气,脑中不觉闪过地球上,与家人共坐一桌,母亲给他忙着夹菜的场景。
  只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除非一子一母!
  绝了!
  这下半句绝了!
  虽然只改动了一个字,却是要比之前的更加贴切,更加的正确!
  是啊,虎毒不食子,若山中两只老虎能够共存,则必有一子一母!
  太厉害了!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啊!
  一言惊醒梦中人!
  李白和杜甫得到如此答案,腾地一下,当即便绷直了身子,此时,他们脸上再没有半点对胡孙的质疑和不敬,满满的都是心甘情愿与狂热的追随情绪!
  “胡先生大才,请受我二人一拜!”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胜走千里路……胡先生,此次,我二人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你便是哄我们走,我们也不走了!”
  杜甫放下了所有成见,紧随李白之后鞠了一躬,话语间满是豪迈之意。
  “恭喜大王得此二位良将!”
  老族长来的正是时候,瞅准三人兴致正酣之际,率领众猴前来道喜道贺。
  “哈哈哈……”
  一阵爽朗的笑声,如山间清风一样,飞快地刮过蓝灵山,荡涤在这仙山大川之中……
  ……
  这一晚,李白与杜甫缠着胡孙讲了好多事,包括杜甫的怀才不遇,包括当下的一些黑暗内幕,也亏得胡孙从小就爱史书,说起隋唐历史来,虽不至于天花乱坠,但总也能引经据典,不乏不刊之论。
  每逢关键之处,胡孙甚至未卜先知,总能拿出不同的见解和议论来叫这二人开辟新的思维方式,故而,容胡孙歇息的山洞,不时便会响起一阵李杜二人的惊叹声。
  如此一夜,不觉间,已是鼾声四起。
  “杜兄……”
  “李兄……”
  “我靠!你俩能不能往那两边睡一睡,俺老胡长了一身猴毛,你们别把他当被子扯啊……疼……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