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白莲 二

  沈碧君接过那卷轴,道“谢谢杨先锋给碧君送来圣女令,也请杨先锋要替碧君像圣女妹妹传话,告诉她我对她也是十分想念。”
  那白衣男子哈哈一笑,回答道“一定一定。”
  随后崔平潮邀请白衣男子与他们同桌入席,婚礼照常进行。
  沈智,崔平潮,凌天行等人都是江湖上名气极大之人,此刻面对那白衣男子已经所谓的圣女令,却是毕恭毕敬,这让赵羽铭等人啧啧称奇。
  “不知道这圣女令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张应京开口说道。
  几人齐刷刷的将目光看向了雷贤,此前雷贤同红阳教之人一样,在圣女令传来的时候,起身恭迎,可以看出他必然是了解其中内情。
  雷贤见众人看向他,手中举到一半的酒杯忽然颤抖,满杯的酒洒在了桌上,随即雷贤双手抱住了额头,豌豆大的汗滴从他额头渗出,痛苦的呻吟从他口中传来。
  在座之人都被他突然地动静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有赵羽铭知道,雷贤看上去似乎是头痛症突然发作。
  一个青衫男子忽然走到了近前,关切的问道“你没事吧。”
  赵羽铭认得这男子,此人正是当日在成都与雷贤一同被无妄从镇抚司手中救下的徐鸿儒。
  雷贤勉强摇了摇头,镇定了一下终于开口说话,“对不住各位,雷贤有病在身,须得先走一步,希望诸位恕罪。”
  众人看得出来雷贤是真的恶疾突发,并非是装出来的,纷纷关心问候一番,那青衫男子告诉众人,雷贤平日就因为这头痛症纠缠,好在崔大夫为他开出药方可以暂时稳住症状,但是可能是近日饮酒过多,又引发了久疾,现在只能带他去休息了。
  赵羽铭等人表示理解,便嘱咐雷贤好好休息,养好伤病,随后徐鸿儒便扶着雷贤离开了酒席。
  等雷贤离开之后,众人面面相觑,一是对雷贤的病表示惋惜,二是此前的问题没能得到回答。
  终于,还是张应京打破了沉默,“卢兄,听闻你已经拜终南四侠为师,之前看上去终南四侠与那圣女令也有关系,不知卢兄是否能对我们解惑。”
  卢相如听了张应京的问题,摇了摇头,虽然他跟着终南四侠学艺很久了,得到了不少他们的本事,但是对于这些事情,四位师父却是从来不会对他提及,他也没有办法。
  张应京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也听说过卢相如本就是因为终南四煞中的凌天行逼迫与他,这才做了终南四煞的徒弟,因此不对他提及这些事情也是正常。
  “那王兄是否有所耳闻。”他又问起了王征南。
  张应京与王征南本来就私交甚好,这些事情向来是无所不谈,但是今天为了表示对赵羽铭的亲近,张应京便没有回避,直接就在这里问向了王征南。
  赵羽铭显然对这个事情也是略有兴趣,同其他几人默默看向王征南,期待他能有所回答。
  “嗯”王征南沉思片刻。
  “不知道在座各位是否听说过一句话。”王征南问道。
  “什么话?”张应京反问。
  “淤泥源自混沌启,白莲一现盛世举”王征南轻声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赵羽铭问道。
  王征南看了看几人,道“我曾听师父说过,多年前江湖上的有名的大派并非是如今众人所知的武当少林丐帮,百年前元人入主中原,天下大乱,一些势力趁机发展壮大。”
  “其中有个白莲教发展极为迅速,甚至强大到了一度可以与元人朝廷相抗衡。”王征南喝了口酒,看着周围的人,把自己的声音压低。
  “但是后来我大明建立之后,白莲教迅速分崩离析,匿迹江湖,朝廷对白莲教也十分忌惮,下令禁止,白莲教从此衰落,只剩下极少教众在暗中活动,数十年过去在江湖上终于是没有了踪迹。”
  “但是谁也不知道白莲教最终是如何灭亡的,江湖中风云动荡,时日一久就再没有人去关心白莲教了,有关白莲教的事情也都随风消散。”
  “哦,照王兄所言,莫非那白衣男子就是传说之中的白莲教的人?”张应京低声说道。
  “不,我可没有说这样的话,我只是看到他额头的印记,突然想起而已,是不是白莲教我也不确定,只不过是如此猜测而已。”王征南说道。
  虽然王征南不肯承认,但大家都知道他所说的话八九不离十,找眼前的情况来看,红阳教,终南四煞,甚至雷贤似乎都与白莲教有关,若此事为真,当真是一件大事。
  “据我所知,刚才的雷贤雷兄,就是当年闻香教王森的儿子王好贤吧,之前另一人正是徐鸿儒吧。”王征南说着把目光看向了赵羽铭,显然是在询问赵羽铭。
  此前在成都街头赵羽铭出手救下雷贤二人,当时赵羽铭在开封就已经见过雷贤了,自然知道他是什么人,而虽然那一天王征南张应京等人也在场,但是他们却不知道那就是白莲教的王好贤徐鸿儒二人。
  至于卢相如后来在终南四侠平日间琐碎的话语之中,也得知道王好贤化名雷贤之事,因此在他看到赵羽铭与雷贤同桌共饮时才有所惊讶。
  对于王,张,卢三人来说,王,张二人出身名门正派,自小就被门中长辈教育要攘除奸邪,匡扶天下正义,卢相如则是苦读圣贤之书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三人对于闻香教当时造反导致天下纷争大乱,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况是深恶痛绝的,也就是说他们与雷贤是站在相反的立场上的。
  在卢相如与王征南等人看来,赵羽铭虽然现在流落江湖,但是毕竟也是出自名门之后,他的父亲赵清在世之时更是为了百姓,带兵同倭贼战斗,妥妥的大英雄大豪杰。
  也正是因此,王征南几人一直对赵羽铭高看一眼,甚至是往日的恩怨放下不谈,要与他结交,在他们看来赵羽铭理应是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没想到却跟雷贤称兄道弟,在他们心中还是十分诧异的。
  不过好在闻香教之乱已经过去了几年,王森也死在了战乱之中,此刻的雷贤虽然是王森的儿子,却不是当年闻香教发起叛乱的人,错不在他,并且看他的谈吐确实是一名值得相交的朋友,君子相交只谈人品,不论立场。
  “没错,雷兄就是当年闻香教的王好贤。”赵羽铭回答道,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没必要对他们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