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光影下的维瓦尔第TheFourSeasons

  灯光亮起的一瞬间,舞台的一切都震撼这人们的眼球。
  每一个声部的弦乐组乐手的演奏姿势都宛如一个人在演奏般整齐。
  整齐的拉弓,整齐的随着铿锵的节奏搬动着头颅。
  那个指挥。
  他起初的动作幅度却小的让坐席远端的人几乎看不到他在动,但是不论远近,每个人都感觉的到他就像整个舞台的阵眼,他呼吸时带起的一个肩头起伏都在影响着音乐中的的变化。
  在中提琴组一个突强的划弦响起时,他弯曲的左臂夹角略抬高了一些。
  整个音乐的强度瞬间增强了一分,但依然是那么的有层次。
  随着他的动作幅度渐渐的越来越大,单一的乐团拨弦声也越来越重。
  就像所有预示在最终揭晓的01秒前。
  姜瑜蓁抬起了持弓的手。
  吐吸间。
  她的弓,擦过了她的弦。
  她闭了眼。
  这一刻,舞台的契机口似是转移到了她的身。
  她的琴声,没有婉转悠扬。
  她挥动的臂膀,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就这样一开一合间,生生的撕开了舞台的一角。
  这一刻,感受着舞台带来的强烈的视听感,秦键的胳膊爬满了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
  首先,必须要提一个关于维瓦尔第是如何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然后将其复制一千次的老笑话。
  即使这是一个老笑话。
  在那个群星闪耀的巴洛克时代,维瓦尔第作为一个受人敬仰的先导,一个小提琴演奏家,一个作曲大师。
  被人诟病次数最多的地方就是——‘他的所有弦乐作品听起来几乎都没有区别。’
  “就像是一首作品的千变万化。”——弗里茨李斯特。
  李斯特的发言或许是受到了他的老师车尔尼的影响。
  这大概要怪到贝多芬对于维瓦尔第的某种深深的偏见,这似乎影响到了年幼的车尔尼。
  如果我们继续往前追溯,却轻而易举的能看到莫扎特对维瓦尔第是赞不绝口的。
  这里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小猜测,可能贝多芬和莫扎特的师徒关系就是为此而破裂的。
  不过故事里要讨论的重点不在这,
  重要的是连贝多芬也不得不承认——维瓦尔第的确开创了一个新的创作手法。
  ‘他在创作的曲式中将管乐和弦乐分成了两个群体,一个是比较小的独奏群,一个则是全部的乐团。’
  二者视情况来对话或较量。
  后来他发现这种较量甚至可以抛开管乐部分。
  有一个独奏乐器与一个弦乐团便足矣。
  再后来,就诞生了一套伟大的弦乐作品《和谐与创意的冒险》。
  直到今天,这部庞大的作品依然代表着一种主要协奏曲的形式。
  周所周知,协奏曲常常为作曲家和演奏者提供音色实验的挥洒空间。
  若是要证实这一点,那就没有比《和谐与创意的冒险》诞生前便已流传于世的四首协奏曲更好的例子了。
  它们独立于协奏曲之外
  常以‘thefourseasons’著称。
  春夏秋冬,四部协奏。
  “四季。”
  这套作品太有名了,它的名气本身甚至超过了它的创作者。
  在萨尔茨堡或是汉堡街头巷尾的唱片店里,秦键已经无数次看到了那印着‘thefourseasons’唱片被摆在货架最眼显得地方。
  数不尽的版本。
  尽管这四首作品是如此的类似,会让想要重新诠释它们的乐团很难找到一个新颖的演奏方式。
  所以令人惋惜的是市场大多数的四季唱片只是任由这些旋律从头自行走到尾。
  秦键喜欢维瓦尔第。
  春的复苏,夏的暑,秋的丰收,冬的凌厉。
  对于这四首作品他太熟悉了。
  只是此时舞台的演奏顺序似乎出了一点点小问题。
  开场便是冬。
  单这一点,就足以诠释指挥拒绝恪守成规的一面。
  激荡的快速的弦乐节奏在姜瑜蓁的主奏加入后,依旧维持着舞台冰冷的氛围。
  大键琴在弦乐和弦中再度浮现出来,而力度却从低语变成了嘶吼。
  就在冰冷刺骨的乐章要结束时,舞台的指挥左手轻轻一点。
  音乐霎时间再变。
  移花接木般的转接到春的明朗,姜瑜蓁以小提琴拟声出鸟鸣与流水潺潺,宣布着‘春’的到来,像是一个关于模样人的美丽梦境。
  但是突然间的大提琴齐鸣确像是一阵雷鸣电闪。
  瓢泼大雨下,中提琴两个音符的伴奏节奏形同如牧羊犬的吠叫。
  就像是牧羊人在被惊醒的一瞬,音乐再变。
  夏的慢板导奏在慵懒的炎炎一夜的清晨缓缓响起。
  牧羊人推开门。
  虚惊一场。
  仲夏季的气候多变在小提琴巧妙的力度与速度下惟妙惟肖的转变着。
  【】指挥带着乐团烘托强调着这个特色。
  似是以凸显预示着刚才那一场不寻常的梦境。
  再次以一个转调,秋以庆祝丰收的舞蹈开始,音乐最后在酒醉的狂欢中进入了尾声。
  一幕由四首协奏曲的片段拼接起的舞台,像是一部呈现在观众视角中的四季更迭的音乐童话。
  “太精彩了。”
  不得不说,移花接木这一招,对方比自己玩的高明。
  就在秦键准备抬手鼓掌的时候。
  一道刺眼的光从乐团背后的幕升起。
  整个大屏幕彻底照亮了舞台。
  冬的和弦再次响起。
  秦键目光一怔,伴随着音乐,大银幕闪过短暂的雪花便出现了一些黑色的线条。
  这些流动的线条在泛白的幕又构成了一个个简单的图案。
  瑟瑟发抖的简易小人在线条勾勒的风中寸步难行的向前移动着。
  小人的前方是一个生着火炉的小屋。
  伴随着画面再度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小房间,小人躺到了线条支起的床。
  秦键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一切,这与他脑海中之前的音乐景象完全重合到了一起。
  小人进入梦乡时,音乐回到了春。
  大提琴的惊雷过后,音乐回到了夏。
  小人笨拙的从床板下来的那一刻,大银幕的线条又勾划出了一幅麦田。
  音乐变到了秋。
  小人似是在收获的时候,突然一只线条勾勒出的狗冲着他跑了过来。
  在整个追逐的过程中,在弦乐之外,一阵嘹亮圣洁的歌咏在整个音乐响起。
  这时人们才注意到乐池里还有一只合唱团。
  庄严的教堂弥撒在泠冽的寒风中并没有叫人产生什么不适。
  音乐到了尾声,大银幕的小人在指挥越来越大的挥动幅度中跑动的也越来越快了。
  荧幕,一个尖顶的房间突然出现在了小人的前方。
  台下的观众都在为此一幕而感到紧张。
  最后,避开了猎犬的追赶,在弦乐组渐弱的拨弦声中,小人一步钻进了教堂的大门。
  “嘣!!”
  像是一声巨大的关门声,所有大提钱一同拍打琴箱,所有的演唱人员都拟声这一句一字台词。
  灯柱下的指挥,银色的身影以一个大幅度的屈身双手高高的在头顶握成双拳。
  所有的声音在这一刻,全部消失不见。
  只有大荧幕的小人像是扶膝在剧烈的喘着气,线条晃动着.
  指挥也剧烈的喘息着。
  片刻。
  他转过身,他的嘴里喃喃着像是在数着什么。
  两秒或是三秒过后。
  他轻轻抬起了手,
  接着整个乐团起刷刷的站了起来。
  鞠躬。
  就在这一瞬。
  大屏幕的光影再变。
  尖顶的小房子被渲染了颜色,变成了一座教堂。
  小人身多了一件红色长袍。
  教堂门外的猎犬变成一个屈膝的教徒。
  画面定格。
  一排字幕出现。
  ‘thefourseasons’
  ‘蔡松作品’
  维瓦尔第,也是一个红衣主教,是一个歌剧创作的先行者。
  依然是在那个群星璀璨的巴洛克时代。
  秦键的瞳孔距离的晃动着。
  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会是这样一幕开场。
  只是。
  “这还是歌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