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侠道,王道

  今天就是武途阁招生的日子了,萧潜的生死全然系于今日,霞见萧潜一夜没睡,不免有些担心。
  萧潜背好刀,填饱肚子,西楼的门锁上了。
  霞带上了剑与萧潜沿着清漪河走过西街,跨过清漪桥,不远处就是武途道了。
  二人一进这武途道,这里一下子变得诡异起来,各家店铺内没有人来人往,虽然一些店主还用淳朴的乡音叫卖着,但是基本没有人理他们。
  这时的长安城少了一分繁华,多了一分凝重。
  午后阳光向大地洒下金辉,整个长安城披上了蝉翼般的金纱,武途道上的砖块地面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大风吹着萧潜和霞,街上的幌子、小摊与行人,仿佛都被风卷了走,全不见了,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
  风开始越刮越大,大街上的行装各异的来客,身上、脸上落满了黑土,像是刚从地下钻了出来。
  萧潜二人走过人群中间,只见武途阁门口处聚集着一群人。
  武途阁是长安城的一种象征,足足七七四十九层阶梯,走上武途阁岚场就可以仰视整个东西巷,甚至可以依稀看到远处的皇城。
  因此,长安城两足鼎立,少了任何一方,长安城就会陷入举世的危机,这是先皇留下来的遗志。
  皇城代表的是王道,武途阁代表的是侠道,走在清漪桥上的分界线上,这是每一个长安人想过的问题。
  萧潜和霞等了一会儿,武途阁上便走下一人招呼众人上去,四面八方的人纷纷踏上了阶梯,走了一会儿,众人到达了第二个岚场卡口。
  萧潜二人走到那岚场口,只见正门走出一人。
  萧潜一看那人风度翩翩,一身衣服黑白相间,左肩以羽为甲,右肩三条长绫随风起舞,更令人感到神秘的是那半个黑白狸猫面具,即使只留出半张脸,萧潜还是能感受到那人的气场。
  也就是只有萧潜不知道他是谁,江湖上所有人都知道这身打扮,这就是武途阁三门主麟羽,暗器独步天下。
  “路子钰,萧严……”
  麟羽开始点起名来,众人均举手示意,足足七十个名字,萧潜没有听说过一个。
  “萧潜。”
  但是麟羽点到萧潜的时候,众人却似乎有一点骚动,自从云栖峰上崭露头角之后,萧潜的名声已经隐藏在江湖上了。
  萧潜举了举手,众人齐刷刷的看向萧潜,霞不禁有点担心。
  麟羽点完名就从偌大的武台上走了下去,紧接着走上来的便是气场强大的萧风。
  “各位侠义之士从各方而来,皆应天道,行侠路……”
  萧风有条不紊的在武台上讲着规则,这是每年的标准开场,萧潜不时的向武台中央后看去,总共齐刷刷的三排椅子,从武途阁正殿走出来的应该是各位门主,头三个椅子该是为重要客人准备的,只是还没有现身。
  萧风撇了一眼那前面的凳子,他似乎在拖延时间,他在等着那个人。
  萧潜听的台阶上齐刷刷的声音不觉背后一凉,霞转身一看,这是皇城里赶来的义影卫,人数几百有余。
  义影卫快速层层列阵,将整个岚场包围了起来,而后出现的便是萧风所等之人。
  只见那人头戴三叉束发玉金冠,体挂西川鎏金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挂勒甲玲珑师鸾戴,如琼枝一树,栽于黑山白水间,终身流露出琉璃般的光彩,威严存于天地之间,漆黑不见底的眼眸,如一潭深水直淹没得人无处喘息。
  那人走过武台,恭敬的握拳作揖,
  “萧门主,本帅姗姗来迟,不要怪罪。”
  “哪里哪里,李将军请入座。”
  萧风迎着李将军走了下去,李将军朝众位门主行了个礼之后便入座了。
  萧潜看这人的来头不一般,不是个诸侯就是个将军。
  萧潜身边众人已经窃窃私语了起来,萧潜只是听到,
  “李重进将军和他的义影卫,这样大的面子也只有武途阁了。”
  萧潜早些年间便听父亲听过李重进将军,听说以前在塞外抵御外地,后来调至内地,剿灭江湖余孽,稳定长安治安,未曾一败,为长安城立下赫赫战功。
  萧潜看着风格迥异的各位门主,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强者,萧潜不禁由衷的佩服起来。
  那头排第三个位置居然是栾羽,萧潜知道栾羽这家伙不简单,可能栾羽的地位是萧潜想不到的。
  栾羽一入坐便开始在人群中寻找着萧潜,只是萧潜站在很后,栾羽并没有看到。
  “萧大哥,萧潜到了吗?”
  栾羽亲声对着萧风耳语道,目光不移人群。
  “对了,凤九哥呢?”
  栾羽身后的位置该是凤九的,可是他人没有到。
  “他这不靠谱的家伙不知道昨晚干了什么,昨晚在阁内吐了一地,现在又闹肚子去了。”
  栾羽摸了摸脑袋,搞不清楚状况。
  萧潜一看那入座阵容,却不见武途阁的叶连城阁主。
  等到所有事物都准备完毕的时候,场上场外陷入一片沉寂。
  天上层层云彩包围着整个长安,长安城里吹来的热风点燃了武途阁的硝烟。
  萧潜与霞各自看了看,不知其所以然。
  只见麟羽站了起来,两根手指不知何时夹了一片白羽。
  麟羽看了看武台,将那白羽随意一挥。
  那白羽便如利箭一般射向半空,之后便卸力缓缓飘摇着落下。
  白羽落地之时,便是生死战局的开始。
  这是世人都知道的规矩,这么多年一直没变。
  萧潜透过人群的缝隙里看着那白羽缓缓落下,似乎整个世界都在等着它尘埃落定一般。
  羽毛一落地,只见点名的第一位壮汉猛地一跳,径直跳在了武台的正中央,激起了一层层的灰尘。
  那第二个也不甘示弱,只是缓缓走上台去,那人看起来是个孱弱的少年,看起来与萧潜差不多年纪。
  “南国路子钰。”
  “永安萧严。”
  双方握拳行礼之后便开始翻脸不认人。
  双方似乎对上了眼,极尽全力的两拳在空中刚于一处,激起了阵阵旋风。
  “自古英雄出少年。”
  李将军呵呵一笑,笑着少年,笑着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