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剑走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流传于白帝城周围境内的一句诗,作诗的人姓李,是个诗人也是个剑客,有人说是在剑庐修炼剑法,也有人说是在白帝城偷学武功,直到现在也无人知道,这名剑客销声匿迹,后有人见到醉酒的这李姓诗人,聊发少年狂的作诗,如这世间仙人,飘飘荡荡,这是撑船的老船夫一路上告诉萧潜一行人的传奇。
  这轻舟之上不过四人而已,日头正斜着,过了这青峡关便是白帝城了,承影剑庐的许多独行客已然走的差不多了,言不逊并没有随着萧潜一行人进去这熟悉的白帝城,因为最后几层的承影剑法还是没有融会贯通,不过以言不逊的聪颖天资,自然也是快了。
  这条江干净的如那清海一般,过江鱼在这江上欢腾的逆流而上,成群结队,水下的鱼群似乎也是一个江湖,大门派,小门派,生动有趣,萧潜总算当了一次造物者一般的待遇,江湖尽收眼底。
  谁说的水至清则无鱼,现在看来也是一句屁话罢了,“师父快看,剑。”
  小刀趴在船角上看着水里躺着的剑,一柄柄如此的摄人心魄,剑并没有生锈,而是熠熠生辉,这是这陵江的一大奇景,也是这世间的一大奇景,陵江水深,水性不好的人也不敢轻易下水拿剑,这剑多年来也没有少去。
  “老船家,你可知这剑从何而来?”
  萧潜好奇的看着这波光荡漾中的一柄柄好剑,萧潜不通水性,却直看的这心里痒痒,如此多的剑相映成趣,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剑冢。
  老船家悠闲的摇着船桨,他信口而来,因为这老船家不知解释过多少遍这从何而来的原因了,问多了也就习惯了,“三年前的白帝城铸造了上好的剑三万六千柄进贡诸国,藏剑的大船足足五十余艘,不幸被贼人所劫,死的死,走的走,剑如石沉大海,世称剑走。”
  之后的事霞也有所耳闻,这陵江干脆便是江湖上的标志,如有人要金盆洗手或是退隐江湖,便把随身携带的剑丢至这江中,已了却世间挂念,这里的剑并不会少,还会多。
  萧潜不知这山间埋剑与这江中沉剑有什么关联,不过这甚得萧潜喜欢,而这披着斗笠风雨无阻的船家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全然是因为那位姓李的剑客便是在这艘船上丢下了自己的剑,将这陵江水装进酒壶便成酒,对着一位大人物拍拍屁股,仰天大笑而去,自称尔为酒中仙。
  轻舟飘飘荡荡,还没有见到这白帝城的影子,小刀自言自语的唠叨着,目光所及之处便是这山间的猿猴,跳着弯弯曲曲的树干,甚是快活,常闻这山间有猿猴,肌肉健硕,手持大剑,时常占领山头,都说这八百里山都是一个有灵气的地方,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并不用感到惊讶,狗尚且能听懂人话,谁能保证这猿猴不能偷学剑庐的武功呢。
  老船家哼着的山歌里萧潜能隐隐约约的听的些白帝城飞剑之节的盛况,这似乎能看穿世事的老船家便只是无意间却显得有意的问着这几个年轻人,“各位少侠可是去参加那飞剑之节的?”
  萧潜也不知这人老了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啰嗦,萧潜记得上船之前已然说过一遍此行的目的便是飞剑之节,这老船家却又装作不知道一般,也不知道这老船家是否记得萧潜已然给了这过江的船钱了,“老船家,可是有何不妥?”
  老船家摇摇头继续哼着这当地的山歌,萧潜并未从这歌中听出些什么东西来,一是因为这老船家的口音,而是这老船家确实是唱的不怎么样,“未曾有不妥,未曾有不妥……”,老船家神神叨叨着,还把这些话给编进了这些山歌之中。
  这小船摇摇荡荡不知摇去了哪里,这心随性而为,萧潜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觉,忽的这江面有些不平稳起来,打盹的霞与睡着的萧潜忽的惊醒,边上有些许江水扑进了这船上,“老船家,怎么回事,你莫不是喝醉了酒……”
  小刀烦躁的上前讨问着这老船家,小刀最讨厌的便是睡的正香的时候被人吵醒,老船家只是费劲的把控着方向,这是一段急流区域,鱼儿越出水面,逆流而上,这是因为这河底有着较高的石头挡住了鱼儿的去路,“年轻人可抓稳了,要是掉下去,我这老头子一把年纪可救不了你。”
  萧潜一听便慌张的抓紧了这船把子,萧潜三人好像都是旱鸭子,看着这急流若不是打渔如家常便饭的渔夫怕是也是悬的很。
  霞也是紧抓着这船板,腰间的剑左右晃荡着,小刀刚想找这老船家的麻烦便吓得不行,趴在船板上瑟瑟发抖,嘴中还咬着那柄萧潜亲手刻的那柄木剑,这木剑已然成为了小刀的命根子。
  老船家自然有自己多年靠着这吃饭的经验,一般大的急流并威胁不到老船家,老船家娴熟的把控着方向,与那半空中的鱼儿擦肩而过,正如高手过招,点到即止。
  船上如细雨绵绵,只是陵江的馈赠,船儿摇晃了许久之后便安静了下来,萧潜三人站了起来,才觉着自己的渺小,眼前的便是个新世间一般,扬帆起航的船队,氤氲而上的紫气,广阔无间的宏伟大江,眼前不远处的便是白帝城了。
  鱼群阵阵而过,激起了层层波澜,老船家又开始唱起了山歌,庆幸着自己的又一次有惊无险,唱山歌便是庆祝的方式,许久未变。
  萧潜三人整理着衣装,行李,目光不移的看着这胜似人间武库的白帝城,几只白鹤青鸟在城顶盘旋而过,这便是江湖传说的驾鹤东来。
  老船家悠悠荡荡着摇摆着船桨,忽的回头问起这目光如炬的萧潜来,“各位是否给了水银?”,水银便是过水路的银两,萧潜叹了一口气,这老船家果然是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