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赚外快的渠道

  陈知年:“王叔,你需要多少?”
  “你有多少?”
  “580个。”
  王叔想了想,然后问陈知年能不能拿到更大的量?他们这些小包工头因为接的工程小,每次买的量不大,所以单钱肯定不如通天公司大单采购的单价低。有时候,几个熟悉的小包工头一起购买,就为了降低成本。
  既然陈知年有渠道有本事拿到低价品,数量当然是越多越好,因为他也想要转一手。1.7元/个购入,然后2元/个或者2.3元/个出售还能赚上一些。
  赚钱不易。
  有赚钱的机会,他当然不愿意错过。
  王叔的话让陈知年打开了另一扇门。
  她为什么不当二手贩子?
  她背靠通天公司,在不损害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凭借着‘采购助理’这个身份赚外快。
  以通天公司的采购价购买工程需要的物资,然后出售给小包工头,赚个转手费?
  完全可以的啊。
  “王叔,你还有其他需要的吗?”陈知年拿出一张纸来,“把你需要的写下来,名称、型号、规格还有你需要的量。”
  王叔有些惊讶,“工程需要的材料,你都能拿到?”
  “水泥之类的建筑材料不能,主要是五金方面的,还有电线也可以。”
  陈知年:“还有,我不接受赊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运费和人工全部由你出。”在这一点上,陈知年很坚持。
  不是她没有同乡情,而是她见多了大舅赖账时候的嘴脸。
  大舅第一次被跑工程款不得不到处借钱填补的时候,爸妈把省吃俭用下来的积蓄甚至还挪用了陈知年的学费给大舅应急。
  但大舅呢?
  明明说好一个月内还的,但一个月又一个月,每次询问都只有一句话:“暂时没钱,等等。”
  一催再催,就是不还。
  甚至还埋怨爸妈催得太急,没有兄妹情。
  欠钱的才是大爷。
  即使后来大舅东山再起,赚了不少钱,但他依然没有还钱,因为他的钱要投入到更大的工程中去。
  起起落落,大舅欠下不少钱,有时候还需要爸妈借钱给他还利息。
  很多时候,陈知年不能理解自己的父母,明知道大舅即使有钱也不还,为什么在大舅哭着借钱应急的时候还是毫不犹豫地把仅有的积蓄借给他?
  就因为‘兄妹’二字?
  记得有一次,阿妈让大舅给陈知年带学费,但大舅却把她的学费给花掉了,一分不剩。最可笑的是,大舅竟然是用来请别人吃饭,就因为听说那个人有可能给他介绍工程。
  用别人的学费来应酬,大舅没有半点的为难。
  最后被忽悠了,大舅也大方豪爽的挥挥手,‘不过一顿饭而已’。
  呵呵。
  学费没有了,怎么办?
  大舅理所当然的表示‘学费可以拖一拖’。
  没办法,陈知年只能给爸妈打电话,爸妈让她找大舅,大舅却说‘等等’。最后,陈知年只能到东莞去。
  爸妈和她一起给大舅打电话,阿妈在电话里和大舅客套半天也没有说到钱的事情。陈知年急得直接在电话里让大舅还钱,然后被阿妈打了一巴掌。
  很重的一巴掌。
  至今,陈知年依然记得那响亮的‘啪’的一声落在她心里,重如千斤。
  阿妈怪她没有礼貌,怪她对大舅咄咄逼人,觉得她没有人情味。
  或许吧。
  反正陈知年和弟弟妹妹就没有这样身厚的感情。虽然和弟妹一起在乡下长大,但没有父母长辈在身边的他们都学会了更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