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重利

  陈知年能低价买到五金材料的事情很快就在青山镇的建筑工程圈子里传开了。青山镇有不少人在广州做建筑和装修,常需要用到五金材料。
  听小叔说,已经有不止一个人找他询问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低价’到底是什么样的低价?大家都是老乡,能不能也请陈知年帮帮忙?
  乡下人出来谋生,不管是做建筑还是入工厂、做小买卖,很多都是地域抱团式的存在。
  一个带一个,一个带两个、三个四个。
  一个家族的人,一个村的人,一个镇的人反正都是老乡,或者亲戚朋友的老乡,也是老乡。
  带着相同口音的老乡会让人在异地他乡感觉特别的亲切。
  出门就见到老乡,会让人感觉好像生活在村里,会让人更有安全感。即使被欺负了也能很快拉来一群老乡撑面子,找回场子。
  这是地域式抱团的好处。
  老乡被欺负了?
  不管认不认识,撸起袖子就上。
  所以,很多人都打着老乡的旗号找到小叔的糖水店。甚至有人给陈知年阿爸打电话。
  一传十,十传百,从广州传到东莞后,事情已经变成了‘陈知年开了一家五金店’。
  谁说的?
  老乡啊。
  那个老乡?
  就是那个啊。
  哪个?
  那个啊。
  阿爸被吓了一跳,以为陈知年做了什么违纪违法的坏事,赶紧给她打电话确认。明明就是在科技公司卖电脑,怎么就变成了开五金店?
  陈知年无语得直翻白眼,但也只能认真给阿爸解释。
  阿爸是个老实人,在他眼里公是公,私是私,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像陈知年这样,以公谋私的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
  即使陈知年再三强调,她并没有损害公司的利益,但阿爸还是担心她会东窗事发被公司炒鱿鱼。
  本来觉得陈知年放弃教师的稳定工作出来‘卖电脑’很傻的阿爸,为了让陈知年不做错事被炒,刮脑似的举例说明这份工作有多少好处。
  总之,这是一份好工作,要勤勤恳恳、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不要总耍小聪明,更不要挖公司墙角。
  虽然这没有损害公司的利益,但老板也不会喜欢这样的员工
  陈知年很无奈,只能敷衍的答应老爸,以后绝对不做这样的事情。
  呵呵。
  这是不可能的。
  陈知年从和王叔的合作中看到了‘有利可图’四个字。
  阿爸说服不了陈知年,陈知年也不打算和阿爸解释。对于宁愿自己吃亏也从不占别人便宜的阿爸,陈知年是理解不了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傻的人,为什么要先人后己?
  当然,阿爸也无奈感叹陈知年不知道像谁,重利。
  父女两人的价值观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
  然后只能在沉默中挂掉电话。
  沉默即使默认,陈知年自动理解为阿爸默认了她的行为。
  当然,不默认,也没有影响。
  已经有好几个包工头联系小叔,希望陈知年能帮忙购买一批五金材料。
  你一批,我一批,他一批,加起来的数量就是庞大的。
  因为事关陈知年的工作,小叔不敢擅自做主,在下班前的一分钟给陈知年打电话。提前了,怕影响陈知年工作,下班后怕陈知年已经离开公司错过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