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双会之前

  时间在张舟各地跑、各种忙、各处张罗下,临近十月。而越来越多的参会之人,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河州。
  一条五丈长的舫船,在京都码头做完补给后,向河州驶来。舫船在造型上和客船、货船都有所不同。按用途来说,舫船更是私人游艇的存在,平稳和舒适为主,船体宽阔底平,没有大型风帆,速度极慢,并不适合远行。在泾河流域河州到京都段,水势落差大,这种舫船用之不便,所以极为少见。
  而根据泾河的条件,五丈规格的船只,已经是最大规格了。用这种江南豪富耍阔游玩的装备,逆流而上河州,真不是普通实力和情趣之人可以玩的。
  舫船结构二层,装饰也颇为考究,雕梁画栋,巧意盈思,显得豪华气派,在船楼前挂有一面标旗,红底黑墨书写着一个“虞”字。
  舫船的最下层左右各探出十二叶大桨,起落整齐,划摆给力,速度到不见缓慢。这种操作就算在船舫遍地的南十州,也不多见。
  二层甲板上,除了散布在四周的随从、仆役外,有六七人环坐在一张桌子周围有说有笑,其中有两个女子,年纪相差不大,男子则有老有少,都是文人装扮。为首正座的是一位华服老者,气度极为儒雅不凡,这桌人显然是以他为中心。
  “明公,这河州偏僻之地,我和佳境真的没有想到您老也会来!”
  被称为明公的老者,淡淡的笑道:“老夫曾用二十年时间游历天下,这河州还是小时候去过,现在都没有什么印象了,人老了,难免念旧,有时间就想着出来走走,换换心情!”
  说话的中年男人又道:“明公的大唐游历记,晚辈拜读多次,越发觉得意境悠远,当今文坛有明公,真是一大幸事,想必这次河州之行,定有佳篇,到时候还请明公早早赏给晚辈拜读,以解见知之渴!”
  “子元说笑了!你和佳境两兄弟,在南十州早有才名,何须自谦呢!听说还有一段苏州吕小姐,爱惜你们兄弟才华,而难舍其一的妙事!”
  “哈哈,明公见笑了,十州学子才俊,又有多少是效仿您老当年的潇洒风流啊!”
  旁边一个二十多岁的妙丽佳人,起身给明公斟酒,闻言娇笑道:“我家老爷这辈子不知道惹了多少风流债呢!”
  座上之人皆哈哈大笑,唯独一个十五六岁的秀美女孩,极为不满的轻哼了一声,对父亲这位新妾极为不屑。
  而旁边的一个年轻后生,偷偷对那小丫头吐了吐舌头,然后对老者说道:“父亲大人,这次孩儿听说来了不少名人,有几位退下来的朝中老臣也要参会,刚才在码头,我还看见了陈州尤家和甘州莫家的人,码头伙计说,在咱们前头已经过去不少人呢!也有几条舫船,也不知道是谁家的。”
  老者面露不屑之色,淡淡道:“有些人一入官场,就失了文人风骨,也只能打打秋风、装装场面了!”
  年轻人嘿嘿一笑,不敢再多话!
  ……
  一条柳叶乌篷飞快地行进在河面上,船首处,前坐后站两个年轻人,坐着那个,嘴里衔着一根长长的狼尾草,懒洋洋的看着江面,手里不知掰扯着什么,不时丢向水面,身后那人身姿挺拔,面目俊朗,神情有一丝释放之感。坐着的年轻人,把手里剩余物都丢撒出去后,拍拍手,拿出嘴里的狼尾草,在指尖捻转着,淡淡道:“这河州啊!虽然偏僻,但是呼吸起来却也轻松的多,就是不知道这里的人和事,会不会令人乏味!”
  身后男子目不转睛,看着山川河景的变化,朗声道:“方城兄,做人又何须那么悲观,你看这河州,难道就不是一展才华的大好之地?能产出那般畅怀爽意的河州烈,又怎么可以用偏僻来肤浅形容!”
  “我看你梅长青啊,是读书读傻了,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河州难道就是世外桃源?”
  梅长青没有接话,而是朗朗读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好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那陆方城听着那江面回荡的诗句,淡淡出神!
  “你真的打算放弃大考?”
  陆方城的思绪,被梅长青的问话扯了回来,不置可否,反问道:“你呢?”
  “看情况吧!我觉得考取功名做官,并不适合我!再说,也不一定非要做官才能有所作为!这次来河州我一定要见见写出这诗句之人,如果真是一个人物,我梅长青给他牵马坠蹬也无妨!”
  陆方城没有打击他,而是淡淡自嘲道:“我好像比你更不适合做官!”
  ……
  官路上,有三匹马已经气喘吁吁,那牵马的三个人更是风尘仆仆,最末尾一个书童模样的孩子,一边走,一边嚷嚷:“少爷,咱歇歇成吗?我快不行了!”
  中间一个高大肩宽的汉子,不满道:“小书柜,刚才你让少爷歇歇马,少爷不是已经答应了吗?”
  “滚你个皮糙肉厚的李老四,不让咱骑马,就是歇马了啊!人就不用歇了吗?少爷,歇会儿成吗?日子来的及啊!”
  为首牵马的青年,回头看看那书童,笑道:“当初不让你跟着来,你是怎么说的?这一路就是你饿的快,困的快,累的快!如果坚持不下去,你就回去吧!”
  “少爷,咱们走了快两千里地了,你让我怎么回去?我辛辛苦苦跟着你,你怎么那么没有良心啊!”
  话完嚎啕大哭,那年轻公子看来极为怕他哭闹,摇头叹道:“歇歇吧,歇歇吧,我看啊,你才是大少爷!”
  那童子闻听,破涕为笑,大声直呼。
  “肃州陈怀锦是天下最好的少爷!”
  ……
  在选美大赛的筹备初期,张舟就决定在各州设立报名处。这种举措,在大唐所有类似集会中从未有过。以往都是某地举行某种集会,在集会开始之前的所有行为、花销都是由个人负责。至于路途遥远,经济不足等情况,无人理会,这也大大降低了集会的影响力!尤其这个时代的交通,可不是谁都有能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起初,张舟的决定被很多人反对,认为花销巨大不说,执行起来也麻烦,但是被张舟一锤定音!意见不统一,也必须遵照执行!敢消极对待者,一律严厉处置!
  当然,真的一切都从零开始,的确费时费力,花销又大,加上人生地不熟,信誉不够,工作难以开展!
  所以张舟请曹意帮忙,由各州刑捕衙门出面,组建报名处,而因为交通因素,也并不是把全国所有地方都包括在内,在大唐三十三州,三百零九个县里,挑出了人口比较集中的一百个州县,进行筹备。刑捕衙门的任务,一是负责宣传,毕竟刑捕衙门的公信力要比商家可信的多!二是负责报名人员的护送。根据各自条件和路途远近,计算好行程,到日子由刑捕负责集体护送,不管雇佣船只,还是租借马匹,住宿花销等,都由九州商业承担,到了有九州商队驻守的地方,再由九州商队负责接手。
  好处一,扩大宣传效果,大面积的提升九州商业的品牌影响力!这种无形的品牌资产是当前人们所没有认识到的!好处二,直接的和各地刑捕衙门建立了合作关系,也让刑捕衙门知道,九州商业和法部高层有密切的关系,为以后的商业发展,打下一些基础,消除不少潜在的麻烦!好处三,所有参赛者安全有了保障,使得很多平民女子也有了参加的机会。这不仅仅可以让更多民间百姓对九州商业有所了解!更会为九州商业可供更多可以招揽的人才!这次河州选美还推出一个彩头,会在各州聘用佳丽五名,做为各地区的九州商业代言人,在接受培训后,可以签下一份长期的、待遇优厚的合同,当然以自愿为原则。试想一下,一个姿色不错,又有胆量千里跋涉参加一个比赛的平民女子,经过培训,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至于会不会有再多深层次的好处,张舟也想不出来,总之这样做,让张舟感觉极为值得!
  最后核算,各处打点、支出的花销,数字惊人,足足有五十万两之巨。至于其它诸多细节,看似胡乱花销,其实都在为以后,九州商业进军全国做铺垫,造影响!
  诗酒会的参与者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但有诗有酒有美人的噱头,就足以让无数文人墨客、富豪纨绔趋之若鹜、争先恐后的赶往河州。
  虞大明的坊船,在距离码头还有两里水程时,就被一条小船拦停,有人客气的通知舫船,需要在此停留片刻,等待通知。
  虞大明不明所以,好奇的登上甲板,不由一愣,宽阔的河面上,各种船只往来穿梭如织,繁忙程度不亚于南十州水运,且井然有序的多。在不远处的岸边,矗立的一座高大角楼上,有人在用几种颜色的旗子,不时比划着什么!而拦船之人,似乎就在等候角楼的信号。果然,不多时角楼上的人双手执旗,对小船比划了几个手势,反复两遍,小船上有人用绿色旗子画圈回复后,才客气的通知虞大明的舫船,可以继续行进了,按要求驶入客港甲字码头!然后让路放行,等待安排后续船只!
  宽阔的码头上旌旗招展,行人如织却显得井然有序,四道货物码头、四道客运码头,如列阵般在河岸依次排开,每个码头上都有编号。客甲码头比其它要宽一些,一艘五丈客船,正徐徐离开,却不影响虞大明的舫船进行停靠。舫上的人清楚看见,先前客船离开后,宽敞平整的码头地面上有遗落的垃圾,被人迅速的清理干净,垃圾被拾入袋中带走,而不是丢入水里。码头劳动者统一的黑色制服,上身套有醒目的黄色马甲,指挥作业的工头则在胳膊系了一道红色袖箍。彼此相互喊和,合作娴熟。这些人都是见过世面之人,竟不由得收敛了一些傲气。
  众人刚踏上码头不久,就发现自己的舫船也缓缓离开了码头,众人不明原因,就有一个胸前斜挎红色丝带的半大孩子跑到跟前,对虞大明等人,施个礼后解释说:在河州码头不远,有一处极为避风的港口,所有停船都必须在那里停靠,如果要用船,提前打个招呼即可,那里各种补给齐全,还有负责对船只维修养护的工坊。随后,孩子礼貌的做个请的手势,继续为他们引路。
  除了礼貌的告知码头上一些规矩外,见众人好奇的议论哪里,就会主动清楚的介绍上几句,为大家解惑。
  “那里是货运仓储之地,那几处小楼是供行客休息的地方。”
  “那里是交易市场,很多交易都可以在这里交接完成,省了客商还要入城的麻烦!”
  “呵呵,公子猜错了,那排房子可不是住人的,是专门为码头的客人方便应急的地方,里面有最新发明的冲水处理,还有人打理,很干净的!”
  猜错用途的宋子元脸上有些尴尬,也无人嘲笑,因为周围的人几乎都猜错了。这几个南十州的上流人士,突然感觉自己孤陋寡闻了。
  “前面就是乘车进河州府城的地方!”当众人在男孩的指引下,看见那一排排崭新、大气、模式新颖的四轮大马车,更是一阵咋舌!(张舟效仿西洋马车的样式,制造的旅游光顾车!)
  “这些马车都是免费乘坐,只需排队上车,人满就走,如果是一起的,提前知会一声,负责监管的人,会合理安排。”
  显然孩子负责引路,就到此为止了,虞大明的儿子虞少甫,掏出一锭小银子,塞给这个讨喜的孩子,孩子礼貌接过,连声谢谢后施礼离开,迎接下一波人去了。
  一行人被安排同乘一辆马车,四排座位,并不觉拥挤,而简单宽敞的车盖,可以挡住阳光照晒,又不会阻碍欣赏四周的景致。坐在车前中间的马夫,清一色身手敏捷的年轻人,态度客气有礼,举止合体大方,身后披着厚实整洁的斗篷,显得那么精神自信。
  马路宽敞平整,明显是经过严格的铺垫修整,马车驶过,不起尘烟。中间还画出一条白线,将道路分隔左右。入城的车辆一律走的是右侧,路上不时交汇着去往码头的车辆。马夫之间会彼此致意,气氛和谐,但无有大声寒暄,不会影响到客人。座椅设计也是高矮合适,靠坐极为舒服,车厢不知道用了什么特别手段,很少有生硬的颠簸之感。
  不时可以看到成队的巡查刑捕,不仅制服,和各种挂配都崭新统一,连马匹的颜色都一致,一个个认真严肃,英姿飒爽。(河州是第一个,由张舟赞助,统一佩刀的刑捕衙门,但材质上张舟可不会去暴露自己的底蕴!)
  马夫清楚告知,前面会有一个茶馆,是进城路上唯一可以让马车停驻,供客人休息方便的地方,如果错过就要坚持到城里才行。
  马车上备有下漏式的水箱,和饮水用具,并声明都是一程便会更换一次,经过烫煮处理后,才允许再次使用,干净的很。大家有水饮用,加上兴致勃勃,也不觉得疲惫,选择了继续前行。
  临近城门,开始有些拥堵,马夫礼貌的问清几个人的身份后,下车跑去登记处。不一会儿跑了回来,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手牌,没有继续排队,而是将马车驶出主道,从侧门进城。
  虞大明见多识广,也不得不承认,今天震惊不断,眼界大开!城内街道宽敞整洁不说,家家店铺窗明几净,干净得体的小厮进进出出,店铺门外是整齐的各种鲜花,各种横幅标语,每个街口都站着两个刑捕,和两个巡营州军,除了京都,虞大明还没有见过这般标准挺拔的卫兵。
  虞大明自然不知道,为了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飞子和衙门、州军的负责人被张舟耳提面命多少回,被训斥了多少回,张舟又亲自讲解、示范、指点了多少次!刑捕衙门执行起来还好些,而飞子为此重罚了二十多个不认真执行的手下。州军不合格的最多,让张舟收拾了一大批!一开始安抚将军有些不满,待自己在城里城外走了一圈后,二话没说,把那些犯错的州军拉回去,一人加刑四十军棍!
  规定严格不假,收入也高,仅马夫,一个月就有近二十两的收入!更不用说这些有正经身份的公务人员了。如果这个消息传出去,不知道有多少同行会冲到河州来抢饭碗!
  马夫反复确认手牌上标记的位置,驾车驶到一条院墙翻新过的巷口,巷口早有人等候,与下车的马夫寒暄几句,在马夫的红色手牌上,用一个小物件,按压出一个痕迹,马夫高兴的返回,告知虞大明一行人,已经到了地方,取出下车凳,恭请各位下车。
  虞大明到现在也有些摸不清情况,就听见那管家打扮的人恭敬道:“凤鸣州虞老爷,九州商业已经为您准备了临时住所,因为河州地偏城小,实在是无力安排周全,只能委屈虞老爷了,家主说,如有机会一定登门致歉!里面请。”
  这是一个收拾干干净净的普通小院,三正三厢。
  “虞老爷如果有什么需要,随时知乎在下即可!”
  虞大明仔细打量一下,这座对自己的身份而言的确不算宽敞的院子,突然问了一句。
  “这次河州来了多少人啊!”
  那管事微笑作答。
  “不算客栈,城中一共为这次大会腾出来两千户宅子,像这样的院子,是专门为您这种大人物准备的。”
  虞大明不由有些自得,还算主办方懂事。想了想,这河州大会筹备的确让人震惊,但毕竟见识不足,准备那么多住处,不仅是浪费,还惊扰百姓,自己一生参加过多少集会,就算三年一次的京考,也完全用不了这么多住处!属实劳民伤财,总算看到问题的虞大明,有些玩味说道:“两千户?有些……!”
  管事好像会错了意,自顾道:“虞老爷说的是,这次的确准备不足,怠慢了来河州的诸多客人,没有住处的,只能临时安排在一些百姓家里!”
  “什么?你是说住处不够?”虞大明一愣。
  “现在城内可以入住的地方,已经满了七八成,眼下估计,大会开始前,还有三四千人将会入城,在住宿安排上的确预想不足!”
  虞大明心惊不已,这是来了多少人啊?
  到底来了多少人,张舟也没有得到详细统计数字,此时他正和唐文轩、李书亭商议事情。
  唐文轩看着手里已经入城的大人物名单!
  “盛会啊,盛会啊!规模都超过京都三年一次的大考了!书亭,你看看,这些有名望的文坛大家几乎都到了!”
  李书亭心理要比唐文轩复杂的多,只不过掩饰的极好!他清楚这一切,是张舟付出了多少才换来的!狗屁的“文人风骨”,张舟足足花了二十万两,才把这些人请出来,心里唏嘘同时,也对自己以前的某些想法感到惭愧可笑!更深深感激张舟的付出,微笑道:“如果不出岔子,这盛会定能在文坛史上留下一笔。”
  “书亭说的极是!”唐文轩表示认同,然后笑呵呵的看着张舟道:“张舟啊!这个岔子你得给我保证不能出!”
  张舟微笑回答道:“大人,为了您老的河州,下官义不容辞!”
  “那就好,曹大人临行时曾说过,你是能力极强之人,而且是福将,本府深以为然!这刑捕主事,有些委屈你了!你放心,只要这事稳妥,本府绝不会亏待于你!保你更进一步!”
  正常而言,张舟的上升渠道,只有一个方向,就是京都刑捕营。在刑捕营要经过多年历练,功劳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外放的机会,到地方刑捕衙门任官职,再一步步积累资历。能力、机缘、资本缺一不可,才能坐上刑捕提刑的位置,就和曹意一样。但是这一切,都需要足够的功劳积累,可是张舟近一年来,从大北河王的案子以后,自己几乎就没有认真当过差,不要说没有发生什么大案要案,就是平时那些鸡鸣狗盗的案子自己也不曾沾手过一件,又哪来的功劳积累?唯一可以标榜的就是,上任以后,河州府城的治安状况是大为改观。
  但凡事都有例外,另一种升职办法,就是府政衙门推荐,对有特殊贡献的人才,跨界任用,完成升职。但这个制度,一州一年只有一个名额,往往因为利益纠纷而最终无果,唐文轩今日开口承诺,可见对张舟的器重和赏识。
  张舟谢过唐文轩的栽培之意后,把新印制好的大会进程表拿出来,递给二人。大概安排是:诗酒会三天的进程,第一天,由极为德高望重的几位文坛大家,分四个书院讲课,以讲解经义为主。然后,让后生提出见解,进行辩论,最后由四位大家各自评定出一名杰出后生,成为擂主,以资鼓励!第二天,在城北市场汇集,八十人一组,一人一碗酒,诗一篇,每组共选出十人,这些人再饮第二碗酒,再诗一篇,从中筛选出八十人,然后比试停止,晚上举行开幕大会,开始全城的诗酒庆祝,游街赏景,歌舞表演!而这歌舞表演,也是选美大会的预演海选的开始,全城分为八个区,同时开始举行。第三天,先八十进二十,再二十进八,最后所有参赛者,用手中名帖副本投票,公举出前三名,并定下魁首。有趣的是,参加选美大赛的选手,手里也有一票,可以参投!也算把双会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
  魁首银一万,收其诗成集一万册,送河州诗酒第一人称号!这个称号由河州府政衙门封予,另外将成为河州烈的代言人。
  唐文轩最后笑着对张舟说:“张舟,你哪来这么多想法?文人美人,双会相辅相成,妙啊!我现在也没有别的可以帮衬你,但可以送给你一个小小建议!其实你可以求皇后,赏个泽香第一美人称号,岂不是锦上添花!”
  张舟一愣,旋即大赞,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