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杀敌的付出

  “郭将军,十八年前你还是一个偏州小卒吧!对这个事也关心?”风骑将军闫平也站了出来,对其冷冷问道。
  “怎么?关心国家大事也有错?”郭武冷眼回敬了闫平一眼。然后对赵乾元一抱拳。
  “陛下,臣肯请允许宰相大人陈述案情!”
  赵乾元神色冷淡的看了看这些人。
  “还有谁想关心一下这十八年前是案情,不妨都站出来,让朕看一看!”
  这句看似威胁的话,并没有阻止继续有人“正气凛然”的站了出来,一共有四十多人,文臣武将都有,甚至还有几位颇具影响力的民间代表。
  赵乾元眼神中透出一种复杂,对方的势力发展,要比他预想中大的多,其中有一些人,如果现在没有跳出来,他恐怕一辈子都猜想不到。
  赵乾义做为曾经板上钉钉的帝位继承人,当初在朝堂里有着莫大的影响力,赵乾元登基以后,处置了一些,也谅解了一些,毕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斩尽杀绝。诸葛文山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积极的人,但后来随着形式的变化,对赵乾元表现出了臣服。
  调查之中,多多少少有诸葛文山的影子,之所以还提拔诸葛文山为宰,就是给对方一个更方便野心和折腾的平台而已,而诸葛文山也没有让他失望,很快就由低调变得骄傲,朝堂上的事也是处处伸手,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发展到了敢和赵乾元叫板的地步!
  对于诸葛文山的声势如虎,赵乾元并不意外,这就是他故意“培养”的结果,但今天竟然一下子跳出来这么多立场鲜明的敌人,他“了然局面”的同时,也有些“难过”,这些人不是饱读诗书之人,就是见识宽广之辈,难道自己这个皇帝就真的那么不称职吗?
  但赵乾元一瞬间就甩掉了这个“无聊”的想法。
  “诸葛文山,你今天这样做,朕可以理解为是在逼宫吗?”
  “那是陛下的理解,臣则认为,维护帝国利益是我等朝臣义不容辞的职责!”
  “呵呵,说得好听之极!既然如此正义,为什么要等上十八年才说呢?诸葛文山,你在朝堂待了有二十多年了吧?怎么就没有见你一次说过逆耳忠言?”
  “时机不对而已!”
  “今天时机就对了?还是觉得准备了这么多年,总算到了人多势众,有了可以和朕叫板的能力了?真的以为朕老了,不敢杀你们这些所谓的忠臣良将吗?”
  “陛下要杀我们,易如反掌,但杀得了民心所向吗?”诸葛文山越发的自信,脸上也浮现出正义凛然之气。
  “哦,民心所向?满朝上下就属你诸葛文山读过的书最多,大道理说的最严丝合缝!”
  “陛下如此说,反倒让臣有些惭愧了,臣哪里懂得那么多?臣喜欢读书,只是想坚定一些道理而已!”
  “什么道理,说来听听!”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理难评;理难平,则律不清;律不清,则……”
  “够了,朕今天没有时间听你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废话,不如向朕亮亮你的底牌吧!就凭你们这些人,和这份说辞,还不足以让朕低头!”
  “呵呵,臣的底牌,就是民心民意!”
  “哈哈哈,诸葛文山你真的越来越让我失望了!何谓民心?何是民意?在朕的治理下,大唐称得上是国富民强,天下太平,这才是真正的民心民意,你们这些人代表的,只不过是你们自己的私心而已!”
  “国富民强?天下太平?呵呵,陛下,在列祖列宗的面前,您倒是很自信啊!”
  “难道不是吗?”
  “远的不说,大武十五年,西南六州水灾,朝堂处置不力,不但致使西南百万黎民受灾,险些置京南十州沦陷;而转年进入大武十六年,陛下不仅不积极恢复民生,却以各种理由,挤压江南富户,敛财数千万两……”
  “……宰相袁尚病逝,尸骨未寒,陛下不计其多年功苦,却急不可耐的对其学生大肆打压,以消除袁尚的影响,这是一个圣明君主,应该做的吗?”
  “……去年岁尾,靖王赵琪玦涉嫌暗害颍州湖王赵琪瑞,案件脉络已经极为清楚,而陛下却置国法于不顾,事过一年之久,仍不肯治罪靖王,这种自私护短的行径,是应该给天下人做的表率吗?”
  “……龙州边军劳苦,对帝国忠心耿耿,而陛下却设立监军之职,在各个环节上,百般制约边军,这样做,难道不让帝国的将士们寒心吗……”
  “哈哈哈,够了够了,不必再说了!”赵乾元终于打断了诸葛文山的滔滔不绝,没有表现出气愤,反而忍不住笑了起来!
  “朕先不一一反驳你的话,因为现在争论这些实在是没什么意义,你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告诉所有人,朕无德无能,不配做这个皇帝,那么你告诉朕,谁来坐这个江山,更合适呢?”
  ……
  鲁小义已经觉察出不对。
  赵乾元对大多自家兄妹都不亲近,却很喜欢这个外甥,并给了才不出众、武艺不精的鲁小义一块近卫腰牌,可不是因为他胖乎乎的模样看着喜庆,而是这家伙有些胆气果敢的地方。
  他靠近了一些距离,几乎顶到了对方的脑门上,盯着拦住他的那个太监,问了一句。
  “你练过几年武艺?”
  “杂家不喜那些粗鲁的本事!”
  “那就去死吧!”
  鲁小义肉滚滚的拳头一下子砸到了太监的鼻梁上,血花四溅!
  随之高喊一声“动手!”,身后那些侍卫也不犹豫,直接冲了上去!
  但他们这些人并不清楚事情原委,只是奉命行事,又怎么可能真的下手砍杀对方,在有人顶缸的情况下,也就是出手暴揍对方一顿就可以了!真的在禁城之内,冲动之下,打死几个太监,可不是小事!
  然而,等他们反应过来,对方并没有把握尺寸的想法时,原本占有了先机的他们,反倒让率先出刀的对方,砍倒了好几个。
  “别犹豫!杀!这些人已经谋反啦!”鲁小义怒吼道。
  然而,他带的人本就不多,刚动手就损失了近半,如今再想着动真格的,已经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了,甚至无法抵挡对方的反冲,只能选择狼狈后退!
  “都给我住手!”有人高声喊喝道。
  原来有一队禁军巡逻正到此处,见有人厮杀,立即围了上来。
  “禁城之内,胆敢械斗,统统缴械受降!”
  鲁小义和鼻子流血的太监都不认识这个领兵的校尉,但这队禁军足有百人,足够镇压他们了!
  “他们谋反,快,把他们都抓起来!”
  “这位旅帅,他们意图劫狱,快把他们抓起来!”
  鲁小义和领头太监同时喊道。
  虽然张舟早已不在禁军任职,但赵琪瑛却一直继续在前殿禁军扩张势力,巩固着他在戊字旅的话语权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想一张嘴就让几万人马听你的,为你卖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军中的威信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张舒和初到龙州时,虽然有靖王的暗中帮衬,但仍然不得不采取一些激烈的手段,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才算真正的坐稳了其在边军的统帅位置!
  赵琪瑛在军中一直没有什么影响力,所以被张舟只是简单的钉下了几根钉子的戊字旅,也成了他入手军队势力的一个*,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对后殿禁军加注了不少心血,不仅把魏大有提到了戊字旅旅帅的位置,还把王胜也提拔成了劲旅校尉,执掌前殿禁军的乙字旅,两个人虽然都算得上火速提拔,但毕竟是“将阶”以下,属于不平常、却也正常的范围之内!
  虽然只有两个旅,但对于赵琪瑛而言,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
  王胜听说张舟被内务府关押了,很是担心,今天正好他所带的乙字旅负责禁城东区的巡防,内务府监牢正在此防区内,于是他便起了私心,打算利用巡查之便,最好能到监牢里见一见张舟。
  所以他带领着一部分亲信,有意识的向内务府牢房这边巡逻而来,结果就遇到了这场打斗。
  搏杀的双方,加在一起也就二十来人,面对人数近百的禁军,只能选择妥协。毕竟这个时候谁敢犯横,那绝对是自己找死。
  王胜上任旅帅还不到一个月,厮杀的双方他都没有见过,一时间难以判断谁是谁非,不可能轻易的就给谁面子,脸色一沉。
  “别废话,统统的放下兵器,束手就擒,不然格杀勿论!”
  械斗双方很快就被禁军缴械圈押,等待着下一步的处置。
  王胜话虽然激烈,但此时心中却是一亮。因为他从来没有值守过这片防区,也属实是人生地不熟,正担心内务府监牢的人会不给面子,眼下谁是谁非他先不想去分辨,抓住机会进入监牢才是此行重点!
  “你,你过来,说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王胜指了指领头的太监。
  “旅帅,杂家是内务府的管事太监,负责看守牢狱,这些人冒充侍卫,意图劫狱,事情非小,还请你火速报与洪喜大总管!”
  鲁小义怕王胜会偏听偏信,急忙说道:“这位大人,我是御前近卫,这是我的腰牌,我是奉旨前来提人的,这些家伙百般阻挠,并率先杀人,一定是意图谋反,我要提的人非常重要,如果拖延太久,恐怕会耽搁了大事,还请大人帮忙……”
  王胜接过鲁小义递来的腰牌,反复翻看。
  “旅帅,这个人拿的牌子是假的!千万不可信他,监牢里面关押的无一不是重要人犯!一旦逃脱,你我都是掉脑袋的罪过!”
  王胜把腰牌还给鲁小义,又看了看那个太监。
  “既然人犯如此重要,那就更不能疏忽大意,本校尉有必要也有责任进去查看一番!”
  “好!”“不可!”
  两个人同时喊道。
  王胜冷笑了一声,把手里的刀,直接压在了太监的脖子上。
  “你以为老子没有见过近卫腰牌吗?”
  ……
  “你可是九州侯张舟?”
  “你们认识我?”
  “如果你愿意投降,我们可以不杀你!”
  “老子才懒得相信你们的鬼话!”
  张舟蹿身暴起,提刀而进,因为他已经听见嘈杂急切的脚步声,估计是弓箭手就快赶到了!赵琪玦也开始利用一切手段,迅速击灭四周的灯火。
  张舟的攻击,并没有给对方造成任何伤害,就被对方给逼退了回来,对方显然是手下留情,还真有几分不想击杀张舟的意思!
  但张舟就算去谢天谢地,也不会感谢对方手下留情的好意。在地牢里想了这么久,敌人是谁也猜出个大概了,不管从哪方面考虑,大家都注定尿不到一个壶里,所以对对方所谓的“不杀”,一点兴趣都没有!何况,赵乾元已经有了多年的准备,就算在布置上出现了一些变化,也应该不会影响到最终的大局结果。
  这一宝,他押在了赵乾元的身上!
  此刻灯光也暗淡了下来,张舟催动魔门心法的同时,丢下手里已经变形的刀,又重新拾起两把,再次向雷氏兄弟杀了过去!
  “既然九州侯自己选择了死路,那就别怪我们兄弟了!”
  几次对杀过后,雷氏兄弟也不再客气,气机铺开,联袂而上,张舟自负归自负,层面归层面,但想对付雷氏兄弟的合击,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如果不是凭借感知预警的强大,估计两个照面就得被对方给打趴下了。
  赵琪玦又打灭了一盏灯,视觉更加昏暗起来,张舟怀着满腔的不服,第三次扑身而上,结果还是无有意外的狼狈而退!
  雷氏兄弟两个人的心有灵犀、配合默契,不仅仅体现在招式的配合上,在不需做语言或是眼神交流的情况下,也可以凭借感应,做出判断和选择上的统一,眼下这种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中,两人凭借张舟动作的声音,展示出的合击依旧精妙,让自认感知力强大的张舟只能无功而返,甚至险象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