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帝王的交易

  夜入虚沉默不语,赵乾元则继续说道:“你为他铺路,我理解,但你要清楚,他不仅仅是你的学生,更是朕的儿子!你或许比朕还要了解他,但有一点你不如朕!就是朕比你更能正视他的缺点!过分的急于求成、盲目的拔苗助长,结果只会害了他!你也不想,倒头来扶上去的,是一个江山都坐不稳的昏君吧!”
  “人无完人!现在或有不足之处,但以后未必不能有所改变!”
  夜入虚一直都是站在赵琪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赵琪瑞的个人利益着想。至于赵琪瑞适不适合做大唐的皇帝,大唐江山以后会有怎么样的发展,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夜入虚,朕应该夸你伟大呢?还是应该骂你自私呢?”
  “陛下做陛下认为对的事,我在做我认为对的事!”
  两个人都沉默了下来,过了一会儿,赵乾元才率先打破了沉默。
  “你可能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但朕要告诉你,琪瑞他一点机会也没有,就算有你帮他,结果也是一样!”
  夜入虚看着赵乾元,露出狐疑之色。
  “朕之所以会把护龙军都派去保护太子,就是为了保证,朕万一遇到了什么不测,护龙军会有足够的实力,第一时间带他从密道离开,然后拥立太子继位!而琪瑞销声匿迹了一年多,已经没有什么资源基础可言了,如果他突兀的出现,并继承了帝位,你觉得到时候,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更会相信谁?又会拥护谁?”
  这让夜入虚感觉有些愤然!
  “太子之位本应该是宁王的!”
  “如果他不是朕的儿子,所犯的罪过,已经够死好几回了,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他咎由自取!”
  “陛下,靖王的事难道……”
  赵乾元伸手止住夜入虚继续说下去。
  “你还是那样,喜欢在一些事上认死理!现在没有外人,和朕说一说你的条件吧?”
  “陛下真的如此认定,我就一定不会成功吗?”
  “实话跟你说吧!护龙军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叶白梅是其中一份子,但也只是一份子,你指望着叶白梅可以掌控他们,然后和你合作,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除非,桓彬愿意和你合作!”
  “陛下对桓彬好像很有信心?”
  “朕不敢保证谁一定会对朕忠心不移,但桓彬和你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比你更在乎帝国的安稳!”
  “陛下这样评价,倒是让夜某惭愧了!”
  但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愧疚之色。赵乾元对此也根本不在意。
  “朕操控这么大的帝国,从不指望着每个人都会对我忠心,只要在大方向上,不出现触碰底线的偏差就是好的!天下这么大,人更是形形色色,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比起一无是处的忠诚,我更看重他们的价值!你夜入虚的价值远远大于你的妄为,所以我才能容得下你到今天!”
  “陛下觉得我应该甘心吗?!”
  “人都有不甘心的时候,但懂得看清形势才是主要!”
  “宁王以后会怎么安排?”
  “朕知道他现在已经改变了不少,所以才会给他这样一个建立功勋的机会!夜入虚,你如果真的有能力,朕也希望你帮朕培养出一个堪当大任的雄主,但如果你只能利用这些投机取巧的手段,为了获得一时的光景而心满意足,朕真的要忍不住嘲笑你了!”
  “我要陛下给出具体的承诺!”
  “朕会恢复他宁王的爵位,并给他更多公平表现能力的机会!”赵乾元平静的说道!
  “宁王这些年损失甚大,无论官场还是民间,几乎根基全无,一个宁王爵位远远不够!”
  “你想要什么?”
  “九州商业现在经营的秦江一带,很有发展空间,宁王曾立足于颍州,有熟悉环境的先决条件,应该给他一个参与其中的机会!”
  “这个没有问题……”
  “另外,事后禁军也会经历大的洗牌,我认为……”
  站在远处的皇后,好像什么都没有听见,始终一言不发,但粉拳却是越握越紧,已经不见了血色。
  夜入虚终于站了起来,对赵乾元躬身一礼,随手掏出一物,信手一撇,那物件直接击破窗纸,带着刺耳的蜂鸣之声,飞了出去……
  ……
  “靖王殿下,知道我为什么带你来这个地方吗?”司马明珠笑着问道。
  赵琪玦一路上被蒙着眼,并不知道自己被带到了什么地方,但四周的红墙碧瓦,建筑风格,一看便知是宫内。
  “这是哪里?带我到这里干什么?”
  “自然是能够满足殿下好奇心的地方?要知道,这可能是我谋划中,最为精妙的一步棋,如果没有一个知情懂行的旁观者分享,心里会很失落!”
  司马明珠指了指前面院墙破败的地方,继续说道:“这里想必殿下也不曾来过,我给你介绍一下吧!它的名字叫寒栖园!”
  赵琪玦看到,那些军卒正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进攻前的布置。有些不明白司马明珠为什么要攻打一个无人居住的冷宫。
  “你来这里想对付谁?”
  “我猜想,这里必然会有一支伏兵,所以,我打算在此来个瓮中捉鳖!”
  “伏兵?”
  “对啊!看来有些事陛下并没有告诉你啊,现在还有点时间,我就和殿下说说我的想法,殿下看看我分析的有没有点道理……”
  “……陛下这一年来,处置过不少太监、侍卫,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洪喜这个货,自认为已经掌控了大半的大内侍卫,就得意忘形了,也不好好想想,那些人怎么就会凭空不见了?究竟他们都去了哪里!”
  “洪喜都不知道,你怎么会知道?”
  “这个很简单!只要认真查一查宫内的日常用度消耗,就可以猜想到,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毕竟就算这些人隐藏的再深,但总得吃喝拉撒吧?这寒栖园附近一年来被配给的物资,要比往年多上好几倍。再者,宫里曾传播过一个说法,说寒栖园阴气过重,只要去过那里的人,都会让陛下所不喜,导致几乎所有人对寒栖园都是避之如虎,依我看,这就是陛下欲盖弥彰之举……所以我断定,这寒栖园里一定有一支人马,人数大约在六七百人左右……”
  “我手里两旅精锐,含一千名弓箭手!还有一批绝对强悍的战士,感觉应该是够用了,殿下,你觉得呢?”
  ……
  大柱国裴元昭的身后,挤了很多人,或许躲在他身后,才能让这些人心理上得到一份安全感!裴元昭闭目不知所想之时,耳后传来一个声音。
  “大柱国!你这样做,只会让老师死不瞑目!”
  裴元昭眼睛一睁,打算回头看看,那个声音又继续道:“不要回头,总之一句话,老师之所以死后被污了名声,都是老师他自己的决定,和陛下无关!老师他一辈子都在为大唐鞠躬尽瘁,而大柱国的所作所为,则是在毁了他毕生的努力!”
  裴元昭身形一动不动,但脸上却露出惊愕!他自然知道身后之人口中的老师,说得是谁。
  “你是谁?”
  “我只是老师门下一个最不争气的学生,原来有些事我也怨恨,想不通,然而想明白了这些的时候,已经无法回头,只能走上另外一条路了!”
  “我凭什么相信你?”
  “请大柱国把手掌伸给我!”
  裴元昭把手隐晦的伸到背后,展开手掌。那人用手指轻轻的在裴元昭的掌心里书划着:
  文能不惜名,
  武若不惜死。
  躬身于社稷,
  壮烈浮生矣!
  裴元昭极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身体仍然忍不住的开始抖动!这首诗是袁尚在好多年前写给自己的,做为互勉之词,没有谁知道,能知道的必是袁尚最信任的人。
  裴元昭有些怒意!此前古大城和闫平已经让他生出愧疚之心,但他对自己的选择并不后悔,只要能为袁尚报仇雪耻,哪怕牺牲了他自己,也不足为惧!然而,身后之人的话,分明在告诉他,他彻头彻尾的做错了!这是他最不愿意、也不敢接受的事实!
  “为什么要现在和我说这些?”
  “因为我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局面,而大柱国您却有力挽狂澜、改变错误的机会!”
  “机会?现在恐怕做什么都来不及了!”裴元昭满心苦涩。
  “就算有一半的禁军选择了背叛,但不是还有另一半吗?再说,大柱国在禁军的声望,无人能及,您的一句话可胜万千兵马!”
  裴元昭此时也说不清自己是个什么感觉,脑袋里有些发空。
  “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大柱国,您听到东边的喊杀声了吗?”
  “嗯!听到了!”
  “赵乾义现在正处于两难之中,太庙拖得时间越长,东边战事给他的心理压力越大,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机会……”
  ……
  “王爷,不能再等下去了!”诸葛文山低声道。
  东门的厮杀之声隐隐约约,却有愈演愈烈之势,他们再如何谋划,京都也都是赵乾元的主场,谁也不敢保,时间久了会生出什么变数。
  “那应该怎么做?难道让本王亲手毁了太庙不成?”赵乾义目光阴冷。
  “义父!不如让孩儿……”风风火火赶到现场,却没有表现机会的韩奇,自告奋勇的说道。
  “你想怎么样?冲进去?你知不知道,今天不管是谁毁了太庙,这个忤逆列祖列宗的罪名,都会落到我的头上,你想置我于何地?”
  对那些朝臣,赵乾义还能自矜些风度,会表示出一些客气,但对这个义子,说话则根本不需要留有任何情面!
  “义父莫要生气,都是孩儿愚昧无知!”韩奇的确是害怕赵乾义,连忙道歉。
  赵乾义还想骂上几句,泄泄邪火时,就有人跑来汇报东城的战况,何雄那边的进展缓慢,让赵乾义的眉头又挑起了几分。
  裴元昭这时走了过来,在十几步距离外,被侍卫拦住,于是对赵乾义沉声喊道:“王爷,我想和你单独谈谈!”
  赵乾义忍住心中的不快,点了点头,独自向裴元昭走了过去。
  “大柱国想和本王谈什么?莫非是大柱国想通了?”
  “我可以帮你解决外城禁军的麻烦,但是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东城那边正厮杀激烈,是瞒不住人的!
  “哦?大柱国如果肯助本王一臂之力,条件只管开!”
  赵乾义虽然对裴元昭言行上的反复有些意外,但裴元昭愿意帮忙,那绝对是一件好事!眼下,在没有想出如何解决太庙问题之前,他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东城那里现在还不消停,的确让他有些堵心,目前只是几千人在进攻,拖延久了谁知道会不会发展成几万人?他有些后悔,没有把司马明珠这个足智多谋的家伙留在身边,可以让自己随时问计。
  现在裴元昭愿意帮衬,无疑是雪中送炭。
  “我要你保证这些俘虏的安全!”
  听裴元昭如此说,赵乾义微微一笑,扭头看了看那些被俘的人们。
  “大柱国,当真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我说了,我帮你只是想换取那些人的安全!如果信不过我,那王爷随意便是!”
  赵乾义盯着裴元昭看了一会儿,似乎想找出一点破绽,而裴元昭眼神坚定,不见丝毫闪烁。
  “看得出来,大柱国真的很在乎大唐的安稳!我答应大柱国的条件,只要你帮我解决了禁军的问题,我保证不会妄杀一人!”
  裴元昭在两名侍卫的“陪同”下离去,赵乾义对身后一个锦衣老者点了点头,老者会意,也不需询问,就领着两个背负大弓的年轻人,跟随着裴元昭一起离开。
  “义父,让我陪师父他老人家一起去看看吧?”
  这时郭武派出去的禁军已经分批回来,并扛来了十几加神机弩,开始在太庙外面一一布置摆放。
  “去吧!别坠了血武甲的名声!”
  “义父放心,孩子保证马到功成!”
  赵乾义这次来京之前,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自己的八百血武甲,分批的安插到了禁军之中,三百人给了司马明珠,五百人留在了韩奇麾下。
  韩奇也是凭持着,这五百血武甲的战力,才会那么大方的,把属下大半的禁军借给了郭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