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满江红 拒北关

  “那个黎重先会不会是个麻烦?”
  “唉!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他对咱们九州商业,可以说是铁了心的看不惯啊!大不了我以后处处忍让三分,也不和他抢权,他也不能总是没完没了的针对我吧?”
  “这个人极为固执,恐怕不那么容易对付!”
  “如果真的没完没了,把老子惹急了,就新账旧账一起算,一定下手黑死他!”
  黎重先在张舟眼里,简直就是为了黑自己而生的,也不知道背后打了自己多少小报告,赵乾元书案上的罪状里,估计最少有三、五条就是他提供的!
  暗中黑张舟的人多了去了,可是真的敢跳出来,站在台面上大呼小叫的,现在还真的没剩几个了!未曾谋面的黎重先的确是个奇葩!
  黎重先被调到利剑关任主将的事,他也没有想到,而且同样是兼职副将!这次边军一下子被换掉了两个守关大将不说,反手又多了两个权限更大的边军副将!虽然没有调离张舒和,但分权之意明显。
  “相公,现在咱们大半的家底,已经转移到了秦州,实在气不过,咱就辞去官身,一家人去秦州也不错。咱们既然不是无路可退,你可千万不要义气用事啊!”
  张舟笑着点了点头,自己三番两次的出事,每一次都把关玉娘吓个半死,自己这个官当的,的确对不起家人了!
  “放心,我保证吃一堑长一智的,不会再那么鲁莽行事了,对了,皇后之事,对福祥叔的打击不小,务必要照顾好他老人家!”
  “放心吧!我会上心的!”
  “还有,虽然我暂时安抚住了李楚荞,但必须对她严格监管起来,绝不能让她离开河州!”
  “我明白!”
  “我去了拒北关,家里的一切都要辛苦你了!”
  “现在很多管理都已经井然有序,不需要我太过劳神,并不辛苦的!”
  “就是辛苦,不然,你怎么会瘦成这样?”
  关玉娘显然没有明白他的意图,还想着自己没有瘦啊!相反这段日子还胖了少许,为了保持身材,每天的健体之术,都要多练上一遍。
  她不解缘由之时,张舟已经把她搂进了自己的怀里,放在了腿上,然后就急不可耐的把手抓了上去,一边揉搓一边虚情假意的说道:“看看,还敢说没瘦?都心疼死我了,让相公好好给你揉一揉!”
  关玉娘紧紧搂住他的头,任他轻薄放肆!
  ……
  张舒和这次相迎,足足出了军营十里!二人马上相见,心情皆是有些唏嘘不已。
  张舒和整个人清瘦了不少,精神也不似以前那么神采奕奕了,显然日子过得并不舒坦。
  两个人没有场面上的客套寒暄,彼此也都没有下马,只是简简单单,却是神情郑重的抱了一下拳。
  “将军,您辛苦了!”
  张舒和点了点头,他如今过的的确是辛苦!当初,桓彬在边军监军,虽然只是为了京都那次行动,做的一些障眼法,但对他的掣肘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也引起了张舒和的不满,也是从那时开始,张舒和在边军的统治地位,就开始了“风雨飘摇”。仅是朝堂方面要调离他的消息,就几乎没有断过。
  如今心腹爱将宁敬之和蒙扩都被调走了,升了官职,也算是好事,可反手调来两人,都是兼职整个边军的副将,这就意思明显了。他的身心又怎么能不辛苦?
  “侯爷也成熟了许多!”
  张舟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茬,笑了笑。
  “岁月不长,可沧桑不少,想不成熟一些也不行啊!”
  “天气寒冷,咱们先回营吧!”
  “如果营中有酒取暖就更好了!”
  张舒和对军令掌管极严,军营喝酒绝对重罚,张舟如此说也只是开开玩笑而已,却想不到张舒和竟然笑着点了点头。
  “最好的不敢说,但上好的河州烈还有两坛,算是本将给侯爷接风了!”
  ……
  两个人骑马并行,其他人则自动让开一些距离。
  “我知道将军很难,却没有想到会如此之难!”听完张舒和的讲述,张舟不由得唏嘘道。
  “有时候,我真的想调回京都,做个闲职得了,可是,如今是去是留,都由不得我呀!”
  关乎张舒和的去留,最终还是取决于帝王的决策,张舟也不好妄加评价,但应该表达的态度还是有的。
  “将军,我别的不敢说,但对你的支持,绝对不会变!”
  张舒和和张舟对比,完全是此消彼长,一个日薄西山,一个蒸蒸日上,能得到张舟这份态度,张舒和心里已经是非常感激了!
  “不管我在这个位置上,还能坐多久,我都会为大唐守护好边关,对九州商业也会全力关照!”
  言语中,已经看不到丝毫当初的雄心壮志了!
  “将军也莫要太过消极,边军是离不开你的,相信朝堂早晚会明白这一点!”
  “明白道理,并不代表会遵循道理!政治这个东西,真不是咱们武人能够玩懂的啊!”
  张舟又怎么会不明白这些?两世为人,历史就算不能熟知,但多少也有些了解!自古以来,有多少悍将名帅,功成于血雨腥风的战场,却稀里糊涂的倒在了朝堂斗争之上。
  两个人都沉默了起来。
  张舟望着边疆的皑皑雪景,一时间心绪有些激荡,又有些憋堵。
  张舒和也不再说话,举目远眺,不知所思。
  突然,他被身边的歌声惊动,转头就看见,张舟正在大声唱着一首未曾听过的歌。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张舟也是触景生情,想起了前世的岳飞,情绪激动之下,忍不住把这首罗文版的满江红唱了出来!
  但只唱完了半阙,就停了下来。激动之余,他并没有考虑太多,漫山遍野的大雪,又哪里来的潇潇雨歇?
  但这种壮怀激烈的曲调词风,让周围那些人忽略了此中细节,尤其是那些希望在杀伐中博取功绩,改变人生的边军,更是不由自主的心生感触!
  “这也是你创作的吧?”
  张舟对这样抄袭,已经做到了受之无愧,点了点头道:“一时情绪激动,随口唱出来的!”
  “为什么有种意犹未尽之感呢?”张舒和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因为后边的词还没有想好!”
  “能不能费费心,我很想听完这首曲子!”
  在张舒和神情认真的请求下,张舟想了想后,点了点头,先前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后面的词有些敏感,但如果唱不完整,的确对不起这首千古名篇!
  “林溪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北燕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仇敌血。待扩疆、壮万里山河,朝天阙!”
  那些边军,一个个不由自主的跟着哼唱起来,而张舒和则是仰天长叹、泪如雨下。
  ……
  张舟对拒北关的印象,只有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雄壮!
  拒北关,位于大唐能够实际掌握疆土的最北段,就如一把插入北燕胸膛的尖刀,战略地位上,绝对是北燕的眼中钉、肉中刺!北燕如果和大唐发动战争,拒北关是必须要拿下的首要战略之地!
  只要得到拒北关,北燕就可以以此为依托,占据“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权!
  而大唐失去了拒北关,整个龙州的边防体系,就相当于被撕成了两半,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难受境地!
  正因为如此“突出”,所以双方都是格外关注、倍加上心。帝国在这二十多年的休战期间,每年都会对拒北关的城防建设,投下大笔的银子,从不亏欠、拖延!
  除了绵延不断的边关城防体系外,拒北关自身便是一座方方正正的雄城!四面主城总长约有六、七里,城墙最低处都有五丈之高,尤其是迎对北燕方向的三面主城墙,更是普遍达到了七丈之高,而且城墙的厚度,和各种配套建筑、辅助设施、城防器具等,绝对比京都禁城还要完善。
  单说在京都禁城里都数量稀少的神机弩,在这拒北关的城头上,居然有着不下百具!各种投石车也是应有尽有!
  如果问,在整个龙州哪里的战争气息最浓郁?一定非拒北关莫属!尤其是那些负责在城上守备、巡逻的边军,给人的感觉,敌人好像就在城下似得。
  登上城头的张舟,简单的巡视了一番后,想法只有一个,除非是脑子出了问题,不然绝对不会有人主动进攻拒北关!这得死多少人才够填坑的!
  “蒙将军把这拒北关打造的堪称铜墙铁壁,真是不简单,可谓是功勋卓著啊!”
  张舟虽然和蒙扩不熟,但仅凭能把拒北关各方面打造成如此模样,就让他对蒙扩,不得不称赞几句。
  “蒙将军从参军时开始,就待在这拒北关,一直熬到了守关主将的位置,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了,几乎就没有离开过这里!如果说龙州的将军当中,谁最勤恳负责,蒙将军绝对是头一位,连张将军都自愧不如!”杨魁介绍道。
  “咱们上次只是匆匆路过,未能好好见识到这份壮观。来之前,我还提心吊胆的,但今天看到了具体情况,心里是彻底踏实了!杨大哥,实不相瞒,我现在反倒是觉得,拒北关是整个龙州最为安全的地方了!”
  杨魁笑了笑。
  “侯爷是看到了如此雄壮完善的城防,所以才有了这份想法吧?”
  “的确如此,难道不对吗?”
  杨魁对龙州的边防情况,都有着极深的了解。
  “拒北关地理位置过于突出,比较其它关隘,足足向北探出了四十多里,背后的地区,看似都是我们的地盘,实则不然,一旦发动战争,北燕大军便会从两侧突击到拒北关的后方,对拒北关形成包围,将拒北关变成一座孤城。虽然城防要比二十年前,厚实高大了不少,但始终都是最为危险的所在!”
  这时,城外有一支百多人的骑兵队伍,快速驰来!衣着上可以清晰分辨出,是边军人马无疑。
  杨魁指了指那些人,对张舟继续说道:“侯爷您看!这些人就是咱们的游骑,多时三五拨,少时一两拨,除非天气恶劣,否则从不会间断出城探查!”
  游骑就是负责外出侦查敌情的人,张舟也听说过一些有关他们的事。这些游骑遇到敌人的概率很大,所以,即有巡防的任务,也有练兵的目的!
  有时候,遭遇双方即便遥遥在望,也不会发生接触,但更多的时候,则会毫无顾忌的大打出手,想方设法的捕杀敌人,来换取战功!
  根据以前战报上的记述,严重时,一支游骑能回来一半也就不错了,全军覆没的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双方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谁都不留俘虏,当然,也可以说,是很难抓得到俘虏。就拿边军来说,一个校尉领一支骑军,遭遇到了敌人,死了十个人,哪怕领兵之人在指挥上存在某些失误,也不会因此而受到惩罚,但被对方俘获了一人,必然会受到极为严厉的惩罚!
  很多次人员损失惨重的结果,都是为了解救被俘获的袍泽而造成的!
  正是这种残酷的杀伐历练,造就了拒北关的军卒们,作战能力、团队精神和敏感意识,都远远优于其它边军队伍!
  “我们想借此练兵,北燕方面也是同样,特别是最近一段日子,这种目的性越来越明显,而且投入的兵力也要多于以前!朝堂的确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把蒙将军调走的!”杨魁和张舟熟络,说话也无多少避讳。
  张舟从情报上获知,北燕方面的确早就开始了对大唐进攻的讨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具体的谋划部属,也没有任何大范围的动作。打仗可不是儿戏,必须经过长期的准备才行,以此推断,短期内,北燕并不会发动大举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