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初战告捷

  队伍在树林外,按照既定战术一分为二,由林渠领一半人手负责诱敌,张舟则领着连弩手,留下负责阻击!
  人马进入树林不久,就有喊杀声响起,校尉估计的不错,林子里果然有北燕的伏兵!
  林渠领着人从树林里迅速蹿出,因为大量的雪花被踏飞卷起,也看不清后面追出来了多少人,但从传来的马蹄声音判断,最少也有百人!
  张舟轻轻抚摸着乌云兽的脖子,怕它没有经过战阵冲杀,而惊慌失措。但这些天表现中规中矩的乌云兽,好像没有看见场面上的变化似的,一点应有的警惕性和精气神都没有,仍在自顾的低着脑袋,用蹄子刨着地面上的积雪,想找点零食吃吃!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张舟也无暇搭理它,轻轻的抬起手臂,身后早就排开阵型的游骑们,纷纷拉弦上箭,默默地等待着出手的时机!
  处于位置前列的林渠,在奔跑中突然双臂向两侧一摆,骑队立即左右分开,极短的时间内,就给张舟所部闪开了空间。
  在游骑闪开之后的瞬间,张舟的手臂向前一挥,顿时弦声响成一片,弩箭如飞,密集的射向了纷乱尘雪中那些隐隐可见的人影。
  两拨连击之后,张舟所部也迅速分开,分别和诱敌的人马进行汇合,并在已经被止住了进攻势头的敌人两侧进行迂回,采用游击手段,继续利用连弩对敌人进行打击!
  二十多天,一丝不苟、不厌其烦的演练,在这一刻显现出其的效果来,每一个环节步骤都是轻车熟路,完成的恰到好处!战术意图得到了果断精准的执行,效果极佳。
  这伙北燕骑兵还没有看清敌人,就被当头一顿猛射,死伤了不少人,彻底打断了他们的攻势。然而打仗没有不死人的,既然上了战场,就要有这份觉悟,虽然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被射杀三、四十人,但还不足以让他们崩溃,经验所及,一波箭射之后,必有停歇,这就是他们反击并干掉对方的机会!
  可是,对方并没有给他们重新组织的机会,又从两侧开始了围击,而且箭矢根本就没有停歇的意思,队伍在这种连续不断的打击下,死伤人数急剧攀升,领兵的虽然弄不清原因,但也能够确定一件事,再耗下去只有被杀光戮净的份儿了。
  “撤!”领兵者果断下令。
  可为时已晚,好多人的马头还没有完成回转,对方就发起了冲锋,杀了进来!
  整个过程,用时很短,一队百人骑兵,成功逃出去的只有三个人,而张舟这方面,只是三个人受了轻伤!
  “乌云兽大人”并没有给张舟任何惊喜,在冲杀过程中,展现出晃晃悠悠、不紧不慢的节奏,张舟的刀还没有抽出来,战事就结束了,根本就不给他任何表现的机会,把张舟郁闷的不行。
  张舟看了看这场太过轻松的胜利,又看了看乌云兽,嘬了嘬牙花子,开始考虑,怎么样弄死这个货,才能不让梧桐伤心失望!
  乌云兽心生感应,忙回头对张舟做出呲牙讨好的表情,结果被张舟低声骂了一声“滚”!
  张舟虽然有些失落,可第一次感受到连弩威力的游骑们,却是兴奋不已!这完全就是一场可以吹嘘一辈子的大胜!如果按死亡比例计算,零比九十七,绝对是骑军交战史的奇迹!
  林渠吩咐游骑抓紧时间打扫战场,然后驱马来到张舟近前,开心笑道:“将军,这连弩也太厉害了!这么轻松就得了一个大胜!”
  “连弩是一个优势,而你们行动干净利落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不然敌人却不可能只逃走那么几个人!”
  “不瞒将军,当初对将军的安排,心里也有些不以为意,现在看来,的确是卑职浅薄了!”
  “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会少流血!”
  “卑职现在对将军,彻底的是心服口服了!”
  不过让他最激动的还是连弩的威力,手舞足蹈的夸起来没完,张舟笑了笑,心中暗道,自己没那个本事,不然造出一挺重机枪出来,还不把你给吓尿了?说白了,还是科技改变世界啊!
  “将军,下一步怎么安排?”
  看林渠的劲头,明显是准备趁热打铁,再弄点银子花花的意思,刚才那场战斗太快,他只抢到了两个人头。
  “我看很多人的连弩都出了问题,弩箭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你指挥有方,我很满意,已经是不小的功劳了,也别太贪心,机会以后多的是,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确切的说,张舟更憋屈的要命,但事关百多人的生死,张舟也不想太恣意妄为。大不了多出来几次就有了,完全不必逞一时的英雄,贪一日之爽快;再说,他也不是真的需要,林渠用功劳换取徐盛的免于受罚,徐盛这个人的能力贡献,他还是很欣赏的,但那种“自以为是”的毛病必须打击;还有,乌云兽这个货不给力,恐怕也难以让他如愿。
  “那就听将军的!只是……”
  “有话就说!”
  “卑职只是想和将军商量个事?”
  从他贪婪冒光的眼神,张舟就已经猜到了他的想法。
  “这些连弩,已经把军营里的铁料,浪费消耗的差不多了,短时间内不可能大量制造装备游骑,所以呢,好东西只能轮着使用,让大家都有体验历练的机会才行!不过,你们这些人可以成为大唐军队的第一批连弩教官!”
  “嘿嘿!是卑职考虑不周!”校尉有些不好意思,但并不影响他的喜悦情绪。
  “将军,等咱们能够人手一把这家伙,还不一口气杀到北燕国都去?”
  “那你就好好表现,说不准到时候也能混个将军当当!”
  “借将军吉言,卑职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将军不敢想,捞个旅帅当当,也就是光宗耀祖了……”
  战场还未打扫完毕,而变化突起!在他们的后方,有大面积的雪烟腾起,伴随而来的,是轰鸣将近的马蹄声!
  这突发情况,让张舟不由得一愣,脑海中飞速旋转,思索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林渠则已经先一步反应过来,厉声喊道:“快撤!是敌人的大部队!”
  没有人迟疑,迅速丢下手头事务,回身上马。
  “将军,咱们快走!这是北燕蛮子的大部队!”
  林渠凭借经验,判断出来人是谁了,来不及和张舟详细解释,连声催促!
  张舟也不敢怠慢,随着匆忙整顿好的队伍,开始转移撤退!
  ……
  “这批游骑的战力很强啊!”一个身穿狐裘的中年人说道。
  “越强越好!不然杀得不够痛快!”其身边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武将,恶狠狠的说道。
  “呵呵!看来这些天,属实是把你憋闷坏了!”
  “大帅!末将的脾气秉性,您不是不知道,在京里就憋着一肚子火呢!原本想来你这里痛快痛快,结果被大雪困在营里那么多天,好不容易熬到可以出来喘口气了,唐国那些孙子竟然见人就跑,害得我连个发泄的机会都没有,今天再不让我的宝刀开开荤,老子真的要憋吐血了!”
  “就知道你这爆脾气留在上京容易惹事,才把你调来这里,不过看你现在这个样子,我又有些后悔了!”
  “哈哈,大帅,既然把我调来,就别想着再把我送走了!”
  “哈哈哈!好了,别等了,去吧,好好开开荤!”
  “好嘞!”
  络腮武将大手一挥,领着一支满编五百人的骑军,朝另外一个方向驰骋而去!
  既然有围,就得有堵,不然怎么一网打尽?这里地形并不复杂,从哪儿来,从哪儿跑,基本都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大帅!幹莫旗是不是有点太张狂了,居然在你面前敢称老子!”一个将官看着络腮武将离去后,对狐裘男人说道。
  “他在京都里也是这样,口头禅而已,没必要去介意!再说,张狂点好啊!不然,让谁去啃拒北关那块骨头?”
  “属下不是很明白!朝堂那边决心似乎并不大,大帅何以如此肯定,会在这个春季动兵呢?”
  “朝堂里的事,岂是你能明白的?”中年人对属下的好奇心,有些不悦。
  将官忙低头告罪。
  “末将无知,大帅莫怪!”
  中年人望向远处,那尘雪飞扬、竞相追逐的场景,又拨转马头,望向拒北关的方向。
  轻轻说道:“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王爷就是北燕未来的皇帝!”
  那个将官吃一堑长一智,没敢搭话。中年人也没有继续说,赌输了会怎么样!
  “这里也没有多少看头了!随我到拒北关那边瞧瞧!”
  “遵命!”
  中年人在一千名精骑的保护下,朝拒北关方向而去!
  ……
  “胡闹!”张舒和大怒,差点把桌子都给掀了!
  “你们为什么不挡住他?”
  没有人敢出声解释,都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低头不语!
  张舒和几天时间内,接到了张舟的两封信。
  一封信是关于祭奠塔的想法和修建安排,尽管有先斩后奏的嫌疑,但张舒和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反而认为这是件凝聚士气的好事。
  第二封信,是关于连弩的,以他对张舟的了解,这连弩他虽然未见实物,但张舟绝不可能是信口开河,如果真的能够实现,并装备军队,那将代表着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
  考虑到连弩的意义,张舒和匆忙安排好灾后的种种事宜,带人急急赶赴拒北关,想亲眼见证连弩之事。
  结果,自己到了拒北关,就听说张舟已经领着游骑出关了!气恼得不行!
  张舟说做就做、胆大妄为的性子依然没有改变。到了拒北关没几天,就私自提拔了两个守关副将;和黎重先差点火拼;又搞出什么祭奠塔等一系列的事,这些事可以说都是无所谓的小事!谁让人家背景强硬,又对边军事业有贡献呢?仅凭其在粮荒时的惊艳表现,虽然朝堂的意见还没有下发,但大功一件绝对是跑不了的!
  虽然上面这些折腾,或好或坏的还都说得过去,可是私自领兵出关,那就不是儿戏了!做为一关主将,一举一动都关乎整个关城的安危,你当这里是大唐境内的后花园呢?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你要清楚自己守得可是边境重地!何况,关外可是每天两军常年厮杀较劲之所,是会死人的!
  在张舟还没有抵达龙州之时,他就收到了好几封密信——太子让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照顾好张舟,并挑明张舟不会在边关待上多久;靖王要他务必要和张舟搞好关系,能给的维护和帮衬,必须要做到位;琳琅公主则是简略直白的警告自己,张舟绝对、绝对、绝对不可以有事,就差没明说,哪怕是感冒闹肚子,都会让他这个边军主帅吃不了兜着走;甚至连目前主持军部,已经擢升龙威将军的裘即,也在军事公文上,捎带了一句:此子,陛下甚为器重!
  就是这样一个皇家贵胄、朝堂大佬密集关注的家伙,竟然私自出关杀敌去了?真要是出了什么事!他这个边军统帅的位置,估计就算是彻底凉凉了!
  “现在没有功夫收拾你们,马上组织游骑出关,把你们的主将给我接回来!项离,你亲自带队!”
  “末将领命!”
  项离心里发苦,却不敢有一丝耽搁,连忙爬起来跑出大帐!就听身后又传来张舒和的声音。
  “你们两个人,身为副将,责任最大,一起跟着去,手里没有骑兵,就给我跑着去!”
  ……
  “燕姑娘,我们要不要……”
  张舟不在,十一郎这些扈从都要听从燕随心的安排。
  “不用!”
  对张舟武功能力的了解,全天下恐怕也没有谁比燕随心更知根知底。
  她虽然没有修习过魔功,但是这些日子一直在暗中观察,凭借她的感知判断,张舟体内的魔气,必须要经历反反复复蓄积、衍生、释放的过程,才会更加稳固于身体之内,也有利于他对功法进行应用自如的掌控。
  至于危险,她也担心,但是她对他的信心却是越来越多。喜欢留在他身边,不代表要约束他的成长,何况她也约束不了。她相信,她的男人一定可以成长到一个让天下武林仰望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