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一 萧衍的恨

  平南国,元初二十年,九月初一。
  皇帝下诏,大赦天下。京城百姓无不张灯结彩,喜庆祥和的景象堪比过年。
  听闻是因为皇帝陛下喜获麟儿,登基二十年来,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子嗣,所以才会如此隆重。
  “恭喜陛下喜获麟儿。不知陛下可给小皇子起好名字了?”
  广陵王萧衍恭敬地站在这位皇兄跟前,一脸的真诚。
  “起名为‘策’,萧策。广陵王,意下如何?”
  “好!督促,进步,鞭策。天家的子孙当如是。”
  说着,萧衍心思一转,道:“陛下,臣弟膝下尚无子女,臣弟想,以后策儿的教育是否能交由臣弟,臣弟实在是……实在是很喜欢策儿。”
  萧衍说得情真意切,皇帝思索片刻,便答应了。
  元初二十三年,冬季。
  这个冬天比以往任何一个冬天都要寒冷。雪已经连续下了三天三夜。
  因为之前一个字写得不够工整,小萧策被萧衍要求罚抄那个字一千遍。
  三岁的萧策,一边搓着小手,一边慢慢写着。
  萧衍表面严苛,实际却不知在窗外悄悄看了多少次。
  每看一次他都心疼几分。
  那一千个字,小萧策从酉时一直抄到了第二日的丑时。
  一宿未睡,也一夜没吃没喝。好不容易将字抄完了,小萧策连夜赶到萧衍的王府,将那一千个字恭恭敬敬地摆到萧衍面前。
  当看到皇叔的脸上露出一抹满意,小萧策脸上也跟着绽出一个笑容。接着,小萧策就昏倒了。
  萧衍见状,赶紧叫上太医诊治,给的答案均是劳累过度。
  听闻是劳累过度,萧衍决定以后绝不再如此重罚萧策。
  一晃,萧策五岁了。五岁的萧策便将四书五经烂熟于心。
  看着自己的晃儿日益长大,皇后想着,为什么一定要将皇位先让给萧衍?而不是直接传位于萧策?
  有一日,皇后陪皇帝陛下在御花园赏花,见皇帝心情不错,说道:“陛下,晃儿已经五岁了。”
  皇帝不明所以,问道:“五岁又当如何?”
  皇后答道:“如今,策儿已经将四书五经烂熟于心。照这样发展下去,臣妾以为,策儿能够堪当大任。”
  皇帝闻言,笑了笑,道:“大任?这么小,能看出什么?况且,皇后说的大任是指什么?”
  皇后小声道:“继承大统,不知道陛下借的是小事还是大事?”
  皇帝闻言,大吃一惊,道:“皇后,你这是什么意思?皇位早在朕登基都十五年的时候,就已经下诏传于广陵王。如今皇后说要传于萧策,会不会太过儿戏?”
  皇后闻言,当即便黑了脸,道:“陛下,江山是陛下的江山,不是他萧衍的江山。传给自己的儿子自古就有,天经地义。难道还要经过他一盒王爷的同意?”
  皇帝被皇后的话说得有点心动,“可是,朕已经下诏了。怎么办?”
  皇后道:“改诏。只要陛下瞧准了时机,将诏书改了。就可以了。”
  皇帝默不作声,如今萧策才五岁,以前还是未知之数,定论下早了,恐生祸端。
  因为这样一个心思,陛下迟迟未有要改诏的意思。
  因为陛下一直将此事放在心里,萧衍完全没有察觉。
  为了萧策,萧衍甚至不想为自己添个一儿半女。导致多年来一直没有子嗣。
  元初三十五年冬天,皇帝病重,皇后一连几日地守在皇帝身边。终于,皇后忍不住道:“陛下,改诏吧!若是再不改,只怕是没有多少时日了。”
  躺在床上的萧衍面色深沉。虽然太后的话没有任何避讳,但确实是真实的。
  于是,紧急诏萧衍入宫。
  “广陵王……”榻上的皇帝有气无力道,“朕……朕又要事……要事要与你商量?”
  “说,皇兄担说无妨。”萧衍始终未有想起什么事情。
  “是……是这样的,朕……朕打算……打算改诏,将萧策册立为太子,待……待朕死去,由萧策继承皇位,可以吗?”
  萧衍闻言,心里顿生恨意。他觉得皇帝根本就是骗他。他如此一心一意地教导自己的侄儿,最后竟是为他人做嫁衣。
  想到最终却是这样一个结果,萧衍决定,无论如何,他都要将原本属于他的皇位,名正言顺地夺过来。
  元初三十六年一开春,皇帝驾崩。
  萧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皇。然而,自改诏以来,萧衍一改往日慈祥的面孔,变得阴冷无比。
  即使萧策登基之后,萧衍也不时地使出些花样为难萧策。
  一日,在御花园中,萧衍偶遇正在赏花的太后。
  因为一直担心萧衍会对萧策不利,见四下并无其他人,太后便对萧衍说道:“广陵王,哀家有些话想与王爷说说。”
  原本打算绕行的萧衍,无奈下只好近身行君臣之礼,道:“太后言重了,但说无妨。”
  “王爷,哀家应该多谢王爷这么多年对陛下的教导之恩。如今陛下恪尽职守,都多亏了王爷。”
  萧衍闻言,心里懊恼不已,却又不便表露,索性什么也不说。
  太后见他避而不答,默不作声,讥笑道:“也是,王爷如此孑身一人,膝下无子,教导陛下,也算是一个寄托。”
  萧衍听闻太后如此说话,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让太后后悔。
  可是太后却从未想过,自己的一句戏谑的话,从此成了萧衍要杀萧策的直接原因。
  他要让太后后悔这样说,他也一定要让太后感受一下,什么叫“白发人送黑发人。”
  从此,在暗地里,萧策收买了许多杀手,并在暗地里培养了许多死士,一直都在伺机而动。
  一日,宫中来报,萧策因打猎失踪。萧衍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大肆派出杀手和死士去各处寻找。
  萧衍独自来到先皇陵墓,对这先皇的陵墓,道:“皇兄,今日,臣弟就要将原本属于本王的东西都夺过来了。要怪就怪你不讲信用。将原本属于我的带着给了萧策。皇兄,你完全无法理解,臣弟究竟有多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