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四猴出海

  虽说石猴与小明、小玉,商议好了要明日里出海寻仙,转眼却又烦恼起来。
  “兄弟这一法子倒是不错,只是洞外那尊煞神守的紧又该如何装点行李,如何别过那些孩儿,如何造筏出海?”石猴心中烦忧,斗又斗不过,赶也赶不走,只能眉峰双锁,额蹙千痕。
  小玉打眼观瞧小明,心中打定主意道“他既有如此妙法,也定当有脱身的手段。”
  小明也是望向小玉,只一眼小明心中便叹道“这小玉果真是心有玲珑九窍,胸藏机灵万千”
  小明对着小玉摇摇头,而后搭言道“是呀!该如何是好呢?”
  石猴为此愁了一夜,小玉则是陪伴左右。倒看那小明,睡得安稳,无惊无惧、无烦无忧。
  次日天明,石猴早已定下计策,与那小玉说道“俺烦住那猿猴,你二人趁机躲入山中,造筏贮物,寻一好天气就出海寻仙去罢!”
  “那你又该如何?”小玉把眉头蹙起,眼角瞥向依然稳睡在旁的小明。
  “自然无妨!”石猴咂摸着嘴,而后道“俺也不与他置气,也不与他死斗,只是日夜里烦扰他。待他耐不住性子,自然也就退去了。实在无法,俺便先将这水帘洞让出,待俺三人归来,再夺抢回来不迟!”
  小玉听后默不作声,只是弯腰捡起一块碎玉,砸向那稳睡的小明。
  小明依然不做声,只是把手挠挠,复又睡去。
  石猴定好计策,又与那小玉说了几句,便要纵身跳出水帘。
  “大王!大王!大王”水帘之外忽而传来片片嘈杂之声,小玉与石猴对视一眼,急忙掣开水帘。
  只见那水帘外的水上与树上,尽是之前逃散的猴众,丫丫叉叉,好不热闹。
  “尔等如何到的了这里?!”石猴将臂一挥,喝问猴族。
  “大王!”一年迈的老猴缓步摇晃而来,“大王,我们并未离了多远,只在这附近林子里游窜。昨日大王与那猿猴激战之后,我等也是远远退开,等待今日里再见大王的雄风英姿。只是今晨我等来到此处,发现那猿猴不见了踪影,水帘湍急又无法进入,只能在此呼喊大王。”
  石猴听后,将脸羞得通红,看的小玉在一旁憋笑不已。
  正在石猴不知该如何开口辩解之时,小明将身跳起,走至石猴身后,“事不宜迟,趁那猿猴退走之际,该快些造筏贮物才是。”
  石猴听后又将这事想了起来,振臂呼喝道“孩儿们,替俺折些枯松,编作筏子,取个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类,俺将去也!”
  “大王!”老猴将身一跪,涕泪纵横,“如何要舍我等而去?!”
  那些猴崽子听闻石猴欲要离去,也是连忙跪伏叩首,“大王不走!大王别走”
  “细听俺道来!”石猴将身纵下,快跑几步搀起老猴,“俺亦不舍同族众,只是如今来一蛮猴便将俺们冲散,今后里不知还要遭遇多少劫难。尔等拜俺为王,俺定要顾全崽子们的身家性命。现如今必定要出海寻仙,习练一番本事在身,待俺回归之时,必将保俺族万代千秋!”
  “呀!”老猴讶异一句,拱手拜俯,“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我等必将死守洞府,只待大王归来与我等同享齐天之福!”
  围在一旁的猴众尽皆欢呼雀跃,个个欣喜非常。
  而后,在老猴的调度下,猴族众人选取木材,收集瓜果,为那猴王造筏贮物去了。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小玉行至小明身边,悄声问道。
  小明依靠着山壁,嘴里衔着根青草,“知晓什么?”
  “你知道那猿猴退走了。”小玉睁着一双星眸,一语道破。
  “知晓了又如何?”小明嘴里嚼动起来,“人事不可逆,天命不可违,预知万事只能是徒增烦恼罢了。”
  小玉并不搭言,转而问道“你是何时有的这种本事?”
  小明只把手往腰间藤条里一掏,拿出张白纸来,“拜此物所赐。”
  小玉看后直瞪起双眼,也是伸手一掏,拿出张白纸来。
  两猴相视无言,沉默许久。
  “我这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只有大王一人知晓。”小玉先行说出手中白纸的来历。
  “娘胎里带来的”小明听后略有诧异,“我这是在洞中石桌上发现的。”
  小玉抬头看着不远处的水帘洞,“此处到底是何人洞府怎会就此荒废了”
  “我倒是也思量过,只是无有丝毫头绪。”小明摇摇头,“如此福地洞天,相必是位极大能者的居所。恐怕也是一时兴起鼓捣出这处水帘洞府,或是腻了,或是遇事,总归是荒废了。”
  小玉点点头,望着手中的白纸,转而笑道“也是我等的造化,能得此机缘。既有造化在身,定不能因烦恼优柔而辜负撇弃。命中该着之时,必定福祸相随;二者傍身而走,哪怕前路独行。”
  小明知道小玉是在好言劝谏,关于这一点自己也有想过,是造化还是孽根,是福缘还是祸毒
  “你二人说什么?”石猴此时蹦跳而来,一想到就要寻仙而去,心中快意大发,“这是什么?怎么小明也有一张?”
  石猴说罢便夺过二人手中的白纸,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小明与小玉相视无言,任由石猴查看那白纸,或许石猴在这白纸上也会有所造化不成?
  “什么玩意!”石猴将手一甩,又把两张白纸扔还给二人,“筏子捆扎罢了,今日里好生歇息一晚,明朝清晨日出而行。”
  小明与小玉的心思尽在那白纸之上,也未听得明白就把头点了。
  石猴悻悻离去,与那些猴崽子玩耍吵闹去了,只留得二人再次哑然无声。
  正午时分,猴众尽皆准备完善,便在那水帘洞中摆开了石凳石桌,排列了仙酒仙肴。石猴细细一看,欢喜的眼泛春光,但见那石桌上摆列着“金丸珠弹腊樱桃,红绽黄肥熟梅子;兔头梨子鸡心枣,红囊黑子熟西瓜;荔枝红,橘子黄,石榴裂开火晶珠;芋头壮,栗子肥,鲜香馥郁勾人醉。”正所谓,人间纵有珍馐味,怎比山猴乐更宁?
  猴众尊石猴上坐,各依此排坐下边,一个个轮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饮了一日。
  次日,天色未明,石猴便把那小明与小玉唤醒,对着尽皆醉倒在地的猴众们拱了拱手,三人相携跳出洞外。
  昨日午间,猴众们便把筏子捆好在海岸,筏上堆满了新鲜的瓜果吃食。
  小明与小玉先行登上筏子,石猴把那牵住筏子的藤条解开,紧跑两步,跳上筏子撑篙而去。
  就在石猴三人的筏子出海不多远,花果山海岸边又是撑出一道竹筏。只见一只体型健硕的猿猴,独自撑篙而起,追向石猴三人。
  四只从未涉世的灵猴,随着筏子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波浪中,趁天风,不知飘往何处地界。
  正是那: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话说唐三藏与笑面尊者,被那一众罗刹鬼看押着来到一处空地。
  “寻找阵石,开启域门!”罗刹鬼的头领发号施令,百十余名罗刹鬼便四散开来,都是低头蹲身,似乎在摸索什么。
  唐三藏趁此机会来到笑面尊者身边。
  笑面尊者瞥了一眼,而后把唐三藏嘴里的破布扯了出来,“管好你的嘴,不然不用他们动手,本尊者便亲自封上你的嘴。”
  唐三藏吐了几唾沫,只问道“尊者看出此处端倪何在?”
  笑面尊者环顾四周,此时虽已走出荒地,只是四下里仍空空荡荡,不见什么城池宫殿。忽而,笑面尊者眼运神光,那边厢恍惚有阵阵微白色雾气缠绕而来。
  “呀!”笑面尊者呼喝一声,“大道浊气?!”
  “大道浊气?”唐三藏搭言道“也不知是谁能在此得个造化。”
  “哼!”笑面尊者闷哼一声,“吐息大道浊气,非圣者不能!”
  “莫不是”唐三藏转头看向笑面尊者,“莫不是那玉罗刹已成为圣者?!”
  “不然!”笑面尊者出言否定,道“她只不过是借此为掩护罢了!凭她的残缺之身,无有晋升的可能。”
  “嘿嘿。”唐三藏眯缝起双眼,“看来尊者早已摸透,不如直言相告,两位尊者究竟意欲何为?”
  笑面尊者瞥向唐三藏,久久不言。
  “贫僧多嘴!贫僧多嘴!”唐三藏胡乱的瞅来瞅去,只见那上百名罗刹鬼只是在挑拣着散乱的碎石。除了那位头领偶尔盯住唐三藏与笑面尊者,其余人众恐怕早已忘了二人。
  “寻来了!”一位罗刹鬼双手捧着一块石头,兴冲冲的从唐三藏面前跑过,送至头领跟前。
  头领检视一番,点头道“还差四块!要快!”
  那位罗刹鬼拱手躬身,再兴冲冲的从唐三藏面前一跑而过。
  “怎么回事!”唐三藏忽而有了些嗔意,“到底怎么回事?!”
  “你说什么?”笑面尊者倒是颇有些兴致的看着唐三藏。
  “贫僧如此聪慧之人,学贯古今,精通经、律、论三藏佛法,怎么怎么”唐三藏顿足捶胸,“怎么会被他们这群痴傻之人识破变化?!”
  “哈哈哈哈!”笑面尊者听后大笑起来,笑的弯了腰,“哈哈哈哈”
  唐三藏撇嘴看着笑面尊者,只是嘀咕道“仰天大笑状似吠,你等定是啃月人”
  闻言,笑面尊者立刻拉下脸来,“你骂本尊着是狗?!”
  “哪有哪有!”唐三藏摆摆手,道“仰天大笑豪情爽,你辈定是走歌人!”
  “哼!”笑面尊者甩甩袖袍,又掸掸衣襟,装作不经意间说道“很简单,因为他们嗅到了我二人的阳气。”。
  “阳气?!”唐三藏不解,再问道“罗刹虽不是八部天龙众,但依旧有着道不明的牵连。要说阳气,定是比我们厚实!怎能以此为凭?”
  “不。”笑面尊者极力憋住笑,硬是从齿缝间挤出一句话来,道“他们他们都被阉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