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净土佛国

  “朕记得没有召见任何人吧!”龙座之上的玉皇大帝沉下了脸色。
  二郎显圣真君握起了三叉两刃枪,枪尖直指缓步而来的观世音菩萨,“西天的手,伸的太长了。”
  观世音菩萨面带微笑,伸手将枪尖拨开,“二郎真君,贫僧是来帮你说话的。”
  “哦?”二郎神将长枪撤回,而后用一种挑衅的笑容看向龙座,“我怎么不记得,我还有西天的朋友?”
  “观世音,这可是朕的家事。”龙座之上散出一股磅礴的威压,“朕给你一个后悔的机会!”
  观世音停下了步子,面对玉皇大帝的最后通牒显得从容不迫,“如果贫僧现在走了,陛下一定会后悔的。三界之内,可没有谁敢给陛下一个后悔的机会。”
  玉皇大帝明白过来,观世音说的是自己的计划。
  “出问题了吗?”玉皇大帝暂时压下心气。
  观世音朝殿门外瞥了一眼,似乎害怕隔墙有耳,“陛下,你的十万大军可能要让你失望了。”
  “怎么可能?!”玉皇大帝将门前的龙头案桌一拍,巨响在大殿中回荡开来,“那妖猴不可能赢得过十万神将!”
  玉皇大帝知道孙悟空颇有手段,但是面对齐心协力并且满心怒气的十万神将,他不可能会有胜算。
  而且为了保住孙悟空的性命,玉皇大帝特意下令,“记住,要活的!”
  “如若按照计划进行,陛下完全不许担心什么,可是”观世音菩萨抬眼看向如山似岳一般的龙座,微笑道“可是有人用一个很巧妙的法子轻易的破开了陛下的计划。”
  一旁的二郎显圣真君津津有味的看着不断交谈的两人,而隐藏在殿外的孙悟明则感到了一种不安。
  “何人?”玉皇大帝的声音带着无尽的冰冷,“何法?”
  “敢问陛下,为何漫天仙神会如此齐心协力?”观世音明知故问。
  “”玉皇大帝默不作声,因为自己的外甥还站在这里。
  “呵”观世音菩萨轻笑一声,道“无非是因为那妖猴搅了蟠桃大会,又在兜率宫毁了九转金丹,让他们延年益寿的想法破灭了。可是,如今他们又有了机会。”
  “怎讲?”玉皇大帝并不知晓内情。
  “有人在军中散布一些天材地宝的消息,故此军心散乱了。”观世音菩萨的消息来得意外迅疾。
  “这就散乱了?!”玉皇大帝有些不信。
  这时,站在一边的二郎显圣真君开口道“这就简单了。因为就算他们抓住了妖猴也无济于事,蟠桃回不来,金丹也回不来了。不如去夺得一些天材地宝,聊胜于无。”
  “真君所言甚是。”观世音菩萨微笑着点头。
  “依你所见,朕该如何?”玉皇大帝知道,观世音不是特意跑来禀告军情的。
  “任由他们去罢。”观世音只是说了这么一句。
  “只是这样,朕要你何用!”龙座之上的玉皇大帝抬起了手臂,堂下的观世音变了脸色。
  “陛下无需心急,贫僧有个妙计!”观世音的话让玉皇大帝又放下了手臂。
  “除了能捕获那只妖猴,”说着话,观世音菩萨又看向了二郎真君,“还能送给真君一个造化。”
  “哦?”二郎神翘起了嘴角,“我可对那些天材地宝没有兴趣。”
  “贫僧说的东西真君一定有兴趣,”观世音菩萨看向了二郎神的额头,那里的第三只眼正紧紧的闭合着,“能补缺大道之痕的东西。”
  二郎神面色大变,眉头紧皱,“我可不喜欢开玩笑!”
  “混世四猴都乃是天生地养,贫僧不敢断言一定能补缺大道之痕,但修复真君的天眼还是绰绰有余的。”观世音把准了二郎神的脉理。
  “混世四猴的话”二郎神看向了殿门处,“这里不就有一只吗?”
  藏身在殿门外的孙悟明心中大惊,化作一道流光冲向西天门。
  “想必一开始我就暴露了!定要让悟空与悟心速速逃离!”
  “真君莫追!”观世音拦住了要腾身而起的二郎神,“会有更合适的自找上门,真君只需等待便是。”
  “条件呢?”二郎神自然不是傻的。
  “这便是贫僧此番前来的目的了,”观世音又是看向龙座,“还望陛下应允,让二郎真君下届擒拿妖猴。十万大军无心擒妖,李靖父子更是能拖则拖,还望陛下为大局着想!”
  “二郎。”玉皇大帝看向了二郎神,“朕要活的。”
  “哼!”二郎神咧嘴一笑,“放心,如果能让天眼重开,区区一个妖猴又算得了什么。”
  “真君,切记。”观世音在退走之前,又是看向了二郎神,“万万切记,等开了天眼之后,再下界擒妖。”
  二郎神看了一眼观世音,并未做声。
  观世音就此退走
  “娘舅,你们到底在玩些什么?”二郎神嘴角带笑。
  “玩一些你玩不起的东西。”玉皇大帝不愿意多谈,将袖袍一挥,“退下吧,照着菩萨说的做就行了。”
  “于我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倒是省心。”二郎神将三叉两刃枪收于身后,“娘舅,你别被玩进去就行了。你手下可没多少人了。”
  “退下!”玉皇大帝有些怒了。
  “呵”二郎神轻笑一声,甩着鲜红的大氅走了。
  良久,空旷的凌霄大殿里传出一声叹息,“玩得有些累了啊”
  孙悟明匆匆赶往西天门,打算从原路返回。
  而此时的西天门外,一道金光浮浮沉沉。
  “呀!”孙悟明差点与金光撞了个满怀,“何人?!”
  “主人。”金光里传出一道宏大的声响。
  “哪里的主人?!”孙悟明往回退出两步。
  这道金光正散发出无尽的威压。这种威压,浑然天成,一如呼吸一般。
  “西方佛土的主人。”金光语气平静。
  “如”孙悟明倒吸一口凉气,想着即刻抽身退走。
  可孙悟明也明白过来,自己已无路可退。
  前方是虎,后方是狼。
  孙悟明回头一看,后方空空如也,祥云升腾,雾霭飘飘,并没有任何人追来。
  “奇怪”
  孙悟明把头转回来,又是吃了一惊。
  那道金光也不见了,西天门外清清朗朗,和风飒飒。
  孙悟明不敢迈步,仿佛自己稍微动动手指就会引来无尽的天雷地火。身前身后的太平景象如同一块画布一般,遮盖着那些蠢蠢欲动的阴晦。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孙悟明浑身打颤,毛发尽被汗水浸湿。
  “呼呼”
  孙悟明的胸口剧烈起伏着,而后用力的攥紧双拳,掌心被指甲划破。
  鲜红的血液与疼痛刺激着孙悟明的心神,“动身!”
  孙悟明化作一道流光,急速向着西天门外飞去。
  “呀!”
  孙悟明停了下来,眼前又出现了金光。
  这次不是一道金光,而是一片金光
  孙悟明眼前是另一番天地,这片天地的中心是一个圆顶的佛寺,街道如同蛛网一般纵横交错,城郭高台似银河的星辰多不胜数。
  金色的街道,金色的城郭,金色的云霞,金色的天空。
  这一片金色的天地中正下着小雨,雨滴是花瓣。又有醉人的声乐缭绕,声乐是佛音。
  “不好!着了道!”孙悟明从恍惚中回过神来,往四周一看,尽是金色,“何处是出口?!”
  孙悟明向前方飞奔而去,天地的尽头还是金光。金光之中,又是一片国土。
  向上而去,金光便会倒转,依然是在那国土之中。
  孙悟明冷汗涔涔,心中的惊骇化作满头大汗,“看来再没机会见到悟心和悟空了”
  孙悟明从怀中掏出一张残页,残页之上只有一句话“诏令:心走天宫。”
  “希望你能打破这方天地”手中的残页是孙悟明能想到的唯一依仗,“替我传句话吧”
  孙悟明咬破指尖,试着用鲜血将那几个字抹掉。
  兴许是残页有灵性,孙悟明的血液并没有被排斥。
  “呼”孙悟明长舒一口气,而后点指写道“悟心,悟空,切忌不可再上天宫。”
  而后,孙悟明沉默一阵,又加了五个字“孙悟明绝笔。”
  孙悟明将残页对折几次,而后用尽全力挥手射出。
  “唰!”残页带起一道白光,划破金光消失了。
  “呵呵”孙悟明摇头一笑,而后便在半空中盘膝坐下,静默而待。
  至于等待的是什么,孙悟明自己也不知道
  西天门外,一道人影盘坐,五心朝天,手里还握着一团金光。
  不多时,观世音菩萨从天宫深处缓步而来。
  “参见我祖!”观世音躬身跪拜。
  “玉帝那边如何了?”
  “请我祖放心,一切按计划而行。”
  那人影将手一挥,观世音身前出现一堆灵物。
  “这是?!”观世音瞪大了双眼,张了张嘴,却并未出声。
  那堆灵物,观世音都认识。
  华山之下的铁树花芯、九嶷山中的玄鸟之卵、南海泉眼的冰鱼之眼、西山之巅的碧玉松根、终南山泉的黑岩仙菌
  “我祖大能!”观世音诚心叩拜。
  “这等天材地宝若是被那些昧心的仙神所得,岂不是暴殄天物。见你近来辛苦,便送与你玩耍罢了。”
  “万谢我祖!”观世音不敢抬头,只是出声问道“我祖打算如何处置那六耳猕猴?”
  “暂且就先压在我这掌中佛国里,日后自有用处”
  话未说完,只见一道白光从人影手中的金光中冲刺而出。
  “唰!”
  观世音手疾眼快,一把将那白光抓在手中。
  人影并未吃惊,开口道“把这天书残页上的字迹改一改,也该给玉帝一些甜头了。”
  “正好骗那两个猴头上山。”观世音又再次跪拜在地。
  “出家人不打诳语。此次叫你说服玉帝让二郎真君出手,正是为此。照实所写。”
  “谨遵法旨!”
  当观世音再把头抬起之时,金光早已不见
  花果山,水帘洞。
  入夜,孙悟空本在洞中来回踱步,心思烦躁。
  等了许久也不见孙悟明归来,孙悟空与孙悟心都是担忧不已。
  一个时辰之后,孙悟空迷迷糊糊的靠在洞壁上睡着了,只是手里的金箍棒不曾放下。
  孙悟心也不做打扰,只是悄悄摸摸的来到洞外。
  洞外一片漆黑,只有高天那十八层云阙闪烁着七彩之色。
  “怎么这许久还不回来”
  孙悟心话未说完,只见一道红光隐秘而来。
  “是你?!”孙悟心认识来人。
  哪吒环顾四周,而后悄声问道“孙悟明回来没有?”
  “不曾回来!”孙悟心紧张起来,看来孙悟明是找了哪吒帮忙。
  “两个时辰已到,我必须去关闭天罗地网了!”哪吒也是皱起眉头,“希望他能从天宫全身而退。”
  孙悟心并没有拉住哪吒,哪吒在关闭天罗地网之前还来询问一声,已是仁至义尽。
  而就在哪吒转身之时,一张白纸从高天飘落,落在了孙悟心面前。
  孙悟心接住白纸,心下里一惊,“有悟明的气息!”
  孙悟心赶忙打开白纸一看,面色瞬间变得苍白。
  “等等!”孙悟心叫住了准备腾身而起的哪吒……
  “作甚?”哪吒回身看着孙悟心。
  孙悟心将白纸紧紧攥在手中,低声道“我要去天宫。”